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09|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外号背后的记忆(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30 2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外号背后的记忆(一)

  说“外号”太老土,但是,文明地叫“外号”其实就是“绰号”。乡人把“外”字变调为上声,变调之后,就产生出一种只可意会而不易言传的意味来,反复揣摩,似乎有着“不正宗”“不端正”“不严肃”“不古板”等既不确定也可以肯定的含义来。给人外号,叫人外号,在文明世界看来是不文明的,但在我的乡下,这几乎不存在是否文明的争论,外号就是一个人的另一个名而已。而且,外号更能显示这个人的真实记忆。  
                                                    ——聊做题记

                          长壳蛋

  这个名字来自于他的脸型。窄而长,通常称为“马脸”,可他的母亲太有才了,据说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封给了他这样一个恰倒好处的外号。大概他母亲觉得自己就像一只母鸡,每日辛勤地觅食,才生下了一窝8只“蛋”,这一只“蛋”与众不同,母亲很得意,单独送他这个称号,以示与另外7只“蛋”的区别。

  他的确与另外7只“蛋”不同。其他几个均为矮小粗壮型,他却个子高挑近一米八,瘦长的身子上面又顶着这样一颗扁长得如同石臼棒的脑袋,整个看去就简直就像一只立在高粱叶子上的螳螂。“长壳蛋”这外号实在是形象至极。他在二十多岁时结了婚,老婆说不上漂亮,倒也能干贤惠。有两女一男。儿女大概综合了他与他的弟兄姊妹的特点,身材竟出奇的匀称。

  那么,长壳蛋该是很幸福吧?恰恰相反,长壳蛋活得并不幸福。原因就是他的古怪的性格。自私,贪小便宜,甚至使他的家人都厌恶他。

  先是与弟兄姊妹分家,作为大哥的他,不能做出大哥的样子,连他老婆都反感他,他还是坚持了自己,不但减少了自己对父母的义务,还多占了半间房子。从此,他的兄弟姊妹与他疏远。

  长壳蛋是个勤劳的人。到了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各家各户分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土的时候,长壳蛋最大的兴趣就是在田土之间转悠。他家的田土有个特点,就是会慢慢地“长”。不到一年时间,他家的宽得可以走牛的上田塍,就窄得连人都不能过了;他家与别人相邻的土地之间的路径,慢慢地竟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别人家伸到他地边的红苕藤被他给割掉了;别人家长在他田上边的桉树被他砍掉了……反正,就是这样的事情,总是经常发生在他的身上,于是与村人吵架甚至打架的事情就经常出现。他的老婆是个很懂理的人,奈何不了他,只好常常背着他给乡邻道歉陪小心。因此,村民也没有几个喜欢他的。

  他女儿出嫁,老两口关于给陪嫁的问题没有协调好。迎亲的队伍都上路走了几里地了,他还追上去强行抢回了一只红木箱。儿子娶媳妇更糟糕,他嫌媳妇家陪嫁少了,借酒装疯,竟然不准小两口入洞房。这些都成了乡人口中经久不衰的笑谈。因此,女儿也不经常回娘家,儿子儿媳后来外出打工也多年不愿回来。长壳蛋竟弄得有些众叛亲离了!

  那年,长壳蛋死了。他老婆俯在他身边哭诉:

  你啊你啊,你一辈子是属鸡啊。你双脚在土里不停地扒拉,你的嘴不停地啄身边的同类,你自己又到底吃到了多少呢?你忙碌了一辈子,争斗了一辈子,你六亲不认,结果还是住在破房子里看着别人住小洋楼,天天顿顿喝稀饭看着别人吃香喝辣……你啊你啊,你何苦啊……


                          老  兵

  老兵本名季荣光。解放前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当了几年兵,打了几年仗,虽听说他还在军队里做过什么文书之类的事,解放那一年他却回家来了。原来的两间草房早塌了,只好住在生产队的灰圈里。当过兵,却并不光荣;打过仗,也不敢炫耀,所以,他几乎不讲他当兵的经历。本来就老实的他,顺理成章地成了孤人。乡人对他倒也友善,似乎从没有看见过谁欺负过他,大家还送了他一个亲切的外号——老兵。

  当然,我认得老兵的时候,老兵都已经是个老头子了。那时他已住在了他一个远房的侄子的一间空房子里了。那间房子前后都没有墙壁,站在院坝上往里一望,可以望见后阳沟那长满虎耳草的石壁。他就在这个对穿对过的空间里用篾块给自己夹了一个狭小空间作为卧室。我们最好奇的就是他那做饭时用的风箱,那东西即使在当时的乡村,一般的家里也还很少用的。风箱用一节竹子连到灶堂里,点燃柴草的时候,就扑扑扑地拉扯风箱的拉杆,把灶堂里的火苗吹得左摇右摆地跳动。他在做饭时,我们就常常愿意帮他拉风箱,那的确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乐趣。就是他不做饭时,我们从这里跑过去,也总会停下来,狠命地拉上几把,把灶堂里的柴灰吹得满屋乱飞。老兵从来没有责备过我们,只是喊:别乱整别乱整!

  老兵是个很随和的老人,全湾的小孩子都喜欢他。没事的时候,他喜欢到队上的各个院子去闲逛。只要他一坐下来,立即身上就会吊满了小孩子。夏天,他喜欢光着上身,腰上勒一条汗帕子。他背上长了很多指头大的肉瘤,这就成了孩子们耍弄的玩具了。他总很温和地让孩子们在他的背上胡闹,自己却像如来佛一样笑眯眯地端坐。有些大人看不过了,总要招呼孩子们,可老兵却是正享受着呢!

  他是“五保户”,队上照顾他,让他专干“照山”的活路。所谓“照山”就是守护封山育林的山坡。高峰寺,成了他晚年的乐园,也成了我们童年的天堂。常常围在他的身边,听他唱川戏。他用手中的镰刀叮叮地敲打石块,扯长喉咙唱。至今还记得他唱那一句“娃儿下地就哭哀哀呀……”,我似乎看见过他的眼眶里有泪花。

  老兵在“照山”的柴棚里无声无息地死去了。生产队出钱为他办了一场热闹的葬礼。后来人们在柴棚里见到了一张纸,纸上写了一首诗:

               无儿无女过一生,
               不悔此生苦零丁。
               来世如能再相会,
               守得青山万年春。

  这几句诗里看得出老兵曾经在军队里做过文书的本事了吧!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8-31 00:35 | 只看该作者
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来,真有现实韵味.
问好
3#
发表于 2008-8-31 09:34 | 只看该作者
以绰号为切入点描述人,可以看出这篇文章视觉的新颖所在。用质朴的文笔流畅地刻画人物,形象生动而又情愫真挚,让文章的草芥气息得以淋漓散发,悲悯的意味和关注社会低层的态度十分明晰,好文章,精华支持!
4#
发表于 2008-8-31 09:39 | 只看该作者
角度好,文笔鲜活。支持精华。
5#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10:5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山野闲人 发表
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来,真有现实韵味.
问好

问好山野闲人朋友.
6#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10:5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以绰号为切入点描述人,可以看出这篇文章视觉的新颖所在。用质朴的文笔流畅地刻画人物,形象生动而又情愫真挚,让文章的草芥气息得以淋漓散发,悲悯的意味和关注社会低层的态度十分明晰,好文章,精华支持!

感谢敬兄的肯定.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10:5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角度好,文笔鲜活。支持精华。

谢谢高版!
8#
发表于 2008-8-31 12:01 | 只看该作者
人心若面,千差万别。这就是社会!两个人都写得生动传神!学习了。问好!
9#
发表于 2008-8-31 12:20 | 只看该作者
有趣的记忆
10#
发表于 2008-8-31 17:37 | 只看该作者
有时候你叫这个人的名字不定记得清楚,而他的外号则一下子能喊出来。当然,外号确实更能显示这个人的真实记忆。我曾经就写过一篇文章《猫眼》这个九斤子就是他母亲生下他时是个胖墩小子,整整九斤重。外号也从此得名。其实,这个人有了外号,必定会有一些故事性的,而这些故事就具有很有趣的味道。文章在作者尽可能朴实、自然、生动地镜头式的语言刻画表现人物的同时,还以自己的观察感觉和朴素的文字进行了记录。因为有了这样显豁的记忆,人物形象性格得到了有力的彰显,使人们对他们有了更多的观感和记忆。支持精华!
11#
发表于 2008-8-31 17:41 | 只看该作者
两幅人物白描画!欣赏!
12#
发表于 2008-8-31 17:58 | 只看该作者
人物形象饱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仿佛跳出站在我的面前,诉说自己的命运!
13#
发表于 2008-8-31 19:51 | 只看该作者
两幅鲜活的人物素描,欣赏学习,问好!
14#
发表于 2008-8-31 21:03 | 只看该作者
人物鲜活而生动,且极具个性。
15#
发表于 2008-8-31 21:05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这个~~~~可以弄个系列的了,毕竟几乎每个外号都有一个故事.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3 15:50 , Processed in 0.09197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