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299|回复: 17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老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25 0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堵老墙,把旧日的声音和画面,封存在了四合院里,与苔藓一起,生长出闲适的心情。即便风吹日晒雨淋,也没有动摇过老墙的信念。固守,这个看上去似乎有点倔犟的行为词汇,此刻成了老墙的灵魂,正在面对时间的侵略和瓦解,顽强抵抗。不懂得辈份的排序,不理解生命的传递对时间的畏惧,是根本无法感知到,这堵老墙,就是先人不死的灵性,就是祖宗绵延的记忆。

  不清楚这堵老墙,是由哪位先人引领来的,只能够从墙脚那些日渐风化,像蚕子蜕皮般一层一层剥落的石片纹路上,还有土坯构筑的墙体,太阳和风雨侵蚀后残留在表面上的书法痕迹,依稀看见这位先人的脾气和影子。倘若怀了虔诚的心伸出手去触摸老墙,分明还能够从凉嗖嗖的墙体上,感觉到这位先人,还在继续着他的带有几分严峻的思索。旧日留下的这些残损的痕迹,就是先人残缺不全的人生。当时没有记录,之后只能依凭想象,去揣摸这些模糊残缺的书法,曾经从先人的手上,带走了怎样的命运?剥落的石片上的纹路,曾经从先人的血脉里,带走了怎样的生命传递秩序?

  先人生活在残缺的书法和剥落下来的石片里,老墙的生命源头,也生活在了时间的碎片里。其间的沧桑,只能通过流连的眼波来连接。一只麻雀,落在老墙头的瓦楞上,一边梳理羽毛,一边唱着歌谣。老墙在白天,经常有麻雀驻足,一个,或三五成群。这样的情形,不应该是偶然,倒像是一种昭示。老墙的童年虽然随了时光的流逝,走远了,模糊了,这反而凸显出了老墙静谧仁厚的老年风格,给麻雀带来了塌实的安全感。麻雀落在老墙的身上,就像是回到了家里,一切都是这么自然,没有一点做作。同样无法断定这只麻雀的辈份,也许它已是儿孙满堂的老麻雀了,也许它才初初孵化出自己的儿女,出来寻觅食物的时候,青春的过剩精力,让它有了雅趣来老墙的身上舒展一下歌喉。但从生命传递的流淌长河来看,麻雀辈份的更替,绝对比墙壁快得多,因此完全有理由认为,这只麻雀,辈份肯定比老墙要高得多。这样来看,一只辈份很高的麻雀,与一堵年代久远的老墙邂逅,绝对不是一次偶然。辈份高与年代长在麻雀和老墙之间,得到了映衬。昭示而出的,自然是时间的韵致,以及积淀与更新的差别。麻雀因为辈份更替快,它体现的自然就是历史的广度,比如它唱出来的音调,极有可能就是曾经李白的诗句,司马相如的琴声和柴可夫斯基的音线。而老墙壁反映的却是历史的深度,是某位先人懵懂的童年、忏悔或颤栗的青春和以有损尊严的方式,保存下来的老年。是的,一道老墙,就是历史的一口老井,深不见底。

  老墙阻挡了视线的穿透。深不见低,就成了视线欲望的一个盲点。历史上的许多事情,都是在一道大墙的里面产生的,经过酝酿和制造,再以某种非视觉的形式,传递到大墙之外,引发出或轰动,或凄楚的结果。这样的情形当中,一道老墙,就是一段时间,轻而易举,就在大墙内外,制造出了原因和结果这两个世界。老墙用时间来分割空间,这简直是它的一个令人绝望的使命所在,同时,也是它的令人感到慰籍的作用所在。比如眼前的这道老墙,一棵古老的合欢树,从墙的另外一面,探出大半个身躯,四下张望。虽然不敢说墙内的所有事情,都是经由这棵老树泄露出去的,但绝对可以肯定,这棵老树,看见了墙内外发生的变化。老墙的内侧,镂花的木窗,斑驳的木柱,精巧的回廊和夺人眼目的瓦檐,与悬挂的蜘蛛网一道,还在享受清朝的太阳带来的感情滋润,墙的外面,川流不息飞速转动的车轮,却早已将清朝的遗梦,碾得粉碎,就连梦里的琐碎细节,也被喧嚣的声音和尘埃,卷到一场盛宴的餐桌上了。钢筋混凝土和车轮,吞噬了墙外的清朝遗梦,嘴巴里咀嚼的声音还没有停息,它们又开始对一堵老墙,形成了虎视眈眈的逼迫架势。一道老墙,能够保住一棵老树的命运,并让这棵老树,有机会看见,老墙是在怎样的生命攸关的情形里,承担起了它的先人赋予它的使命,让这位先人生后的脾气、影子、沉默不语和他在墙上留下来的手势变化记号,能够在老墙的阻挡和抚慰下,得到保留和继续传递。这不是先人的幸运,还能是什么呢?

  几株青草,长在墙头上,恣意吸收来自老墙壁中的养分。无疑,老墙壁中的养分,曾经就是先人血脉里的血液,骨骼里的脊髓,神经中传递的每一个感情符号,甚至每一个细胞里沉淀的盐分。合欢树的树叶,也不断随了风降落在墙头上,享受墙壁驮载它们的那种悠然的惬意。先前说过的风,太阳,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从墙壁的身上,带走它们需要的东西的企图。面对具有侵略和剥削性质的行为,老墙没有抵抗,也没有表现出悲哀痛苦,完全是处变不惊的恬淡与从容模样。这应该是一种深沉的内涵,来自那个先人久远的遗传气质。在岁月中奔忙了一生的先人,什么也没有带走,什么也没有留下,除了他身后的这堵老墙,还有他沉淀在老墙里的无边无际的内涵韵致。

  一道老墙,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是先人留下来的一条人生轨迹。老墙不倒,它的生活价值和信仰就不会倒。即便死亡金属乐队的刺耳音符叮叮当当撞击,雪茄烟味和成千上万人身上的汗臭、脂粉或者霉腐的气息纠缠不休,把这堵老墙,撕扯成了传说的片段,可这些不连贯的片段,依旧在狭窄的生活边缘的小道上,一直向了它的先人的方向走着。风只能够解构这道老墙用花岗石做成的基脚的表面,却无法解构花岗石曾经见证过战争烟火,走马灯似的旧房换新人的情形,无数头戴高帽子站在它身边的人接受批判的记忆,以及四合院里那位知识女性,抱了她的小宝宝在墙下晒太阳的事实。雨水可以肆意淋透老墙的身躯,可以寻了缝隙,钻进墙内,带走泥土的颗粒,然后在墙壁表面,一次次肆无忌惮涂抹掠夺后的疯狂记号,但雨水无法带走一个土坯,也不可能彻底把墙壁上先人留下的手迹带走。

  现在,这些书法字体,还是十分的苍劲,特别是刀撇非常漂亮,天风掠过或者剑走偏锋的气概,依旧活灵活现。把墙壁当做宣纸,让民间书法布满了质朴清新的颗粒感,可以想见这位先人,一定是在经历的岁月里,遇到过太多的黯淡,所以才期待着在墙上,尽量多弄出来一些姿色。同时,这位先人随意贴在墙壁上的手迹,也没有因为风吹日晒而失去新鲜、专注而又庄重的神情,说明了这位先人,把自己不合时宜的真情实感倾泻在墙上的时候,有一种心弦惊悸的快感和觉悟。凭借字体的书法走势和力度,还有与墙壁一道形成的厚实感,不难看出,这位先人是将许多亲身经历的形象,按照某种异彩纷呈的迷宫式的排列,创造出了一种文字的审美效果。他的这种爆发了审美方向上的震撼效果,实际上已经使墙壁的内在结构,从深层上得到了揭示,像某种新秩序的神秘司仪那样,让许多后来接触到老墙的眼睛,能够看见符合事实的真相。这些属于真相的东西,一定是先人的那个时代,语言像一头露出小白牙的猛兽,除了墙壁,可以在任何一块立足的土地上不停地垛脚,不停地张开血盆之口到处追逐,歇斯底里传播恐惧与诋毁的景象,让先人感到了逼迫和压力。否则,只要风拂中那合欢树的树影,在墙壁上走过的时候,先人留在墙壁上的手迹,总是会从沉睡中醒来,穿过四面漏风的生活,固执地伸进每一双与墙壁接触的眼睛里,用复杂的手势,比划着什么,又企图阻挡住什么呢?

  白天,四合院里盛满了阳光。夜晚,四合院里就盛满了月光,还有先人曾经听到过的风声,蛙鸣和蟋蟀的歌声。如此丰盛的月光和音符,绝对会勾起一只黄鼠狼的食欲。黄鼠狼急速穿过院坝的天井,不是随了音乐跳舞,而是在音乐的刺激下,灵活地顺了木柱和回廊的指引,攀到了老墙头上,四下张望了一番,就扑到了墙外。约莫三两根烟的工夫,黄鼠狼便嘴含一只母鸡又出现在了墙头上。老墙知道,一场血腥的吞噬,即将在它的身上展开。老墙没有说话,也没有回避。老墙已经多次面对过死亡了,修建它的先人死了,曾经天天面壁的那个住在四合院里的老头,也死了。老墙一直都生活在死者曾经拥有的一切之中,习惯了默不着声地注视死亡,小心翼翼接纳死亡,并随了死亡,将自己的思绪和情感,与它的先人一道,深深埋在了时间、苔藓、泥土年复一年的掩盖之下。为死亡沉默守侯,为遗物揩抹灰尘,为历史细心烫平皱折,比任何语言,都更能够表现出对死亡的尊敬。对死亡的尊敬,就是对生命的热爱。老墙不说话,不是它不愿意说,而是它认为还没有到说话的时候。墙脚的每一块基石,墙体上的每一个字,墙头上的每一片瓦,都是它对逝者的怀念和守望,都含满了真挚的语言,等待一次与先人再度相逢的机会。清醒、冷静、旁观、默不着声,这些不动声色的声色,没有情感的情感,让知遇了老墙的所有眼睛相信,那些遥远的历史,也就是死者的历史,他们没有被死亡掩埋,他们只是暂时的休眠,他们随时随地都极有可能,在与老墙邂逅的那一刻,与老墙一道,倾吐出灿烂的言辞。由此来看,这堵老墙,每天默默无语站在那里,就是为了使它自己狂乱的呼吸和心跳,渐渐停靠在心平气和的韵脚上,渐渐打磨出能够朗朗上口的生活发音。怎么看,这道老墙,都仿佛是在对一个腐朽时代的祭奠,都仿佛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丢弃那个时代,都仿佛是在用自己的沉默不语,将被声音掩盖了的真相,呈现出来。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9-25 08:39 | 只看该作者
一道老墙,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是先人留下来的一条人生轨迹。老墙不倒,它的生活价值和信仰就不会倒。即便死亡金属乐队的刺耳音符叮叮当当撞击,雪茄烟味和成千上万人身上的汗臭、脂粉或者霉腐的气息纠缠不休,把这堵老墙,撕扯成了传说的片段.

一堵老墙成了生命延长的见证!
欣赏敬老师又一力作.
3#
发表于 2008-9-25 08:46 | 只看该作者
充满象征意义的老墙,见证了岁月沧桑,见证了爱恨情仇。虽然沉默无语,却一再把历史的真相,呈现出来。一兵兄好作品,学习。
4#
发表于 2008-9-25 08:49 | 只看该作者
一堵老墙,把旧日的声音和画面,封存在了四合院里,与苔藓一起,生长出闲适的心情。即便风吹日晒雨淋,也没有动摇过老墙的信念。固守,这个看上去似乎有点倔犟的行为词汇,此刻成了老墙的灵魂,正在面对时间的侵略和瓦解,顽强抵抗。不懂得辈份的排序,不理解生命的传递对时间的畏惧,是根本无法感知到,这堵老墙,就是先人不死的灵性,就是祖宗绵延的记忆。

犀利的目光流连在老墙上,于是张扬的思绪便如雪花般纷纷扬扬,也引领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好文!精华支持。
5#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08:5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摇曳风铃 发表
一道老墙,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是先人留下来的一条人生轨迹。老墙不倒,它的生活价值和信仰就不会倒。即便死亡金属乐队的刺耳音符叮叮当当撞击,雪茄烟味和成千上万人身上的汗臭、脂粉或者霉腐的气息纠缠不休,把这堵...

感谢摇曳风铃朋友第一时间评阅指导,问好!
6#
发表于 2008-9-25 08:59 | 只看该作者
以一段老墙为载体,让自己的意识随着世界的万象异彩纷呈的流动,从而抒发了自己对事物的一种看法。实为意识流动的好文,欣赏学习,问好敬老师!
7#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09:0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薛暮冬 发表
充满象征意义的老墙,见证了岁月沧桑,见证了爱恨情仇。虽然沉默无语,却一再把历史的真相,呈现出来。一兵兄好作品,学习。

老薛总是鼓励我,我总是汗颜,谢谢回帖!
8#
发表于 2008-9-25 09:07 | 只看该作者
从一堵老墙铺展开来,大气而不失细腻,学习敬版精彩文章,问好!
9#
发表于 2008-9-25 09:12 | 只看该作者
  一堵老墙,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或许随处可见,或许并不经心。但,有心人思想者一定是要凝思贯注着的。就像作者写此文的动因,也是因为一个思想者的目光的深情倾注。

  文章的开端,直接凝脂点漆,董狐直笔:“一堵老墙,把旧日的声音和画面,封存在了四合院里,与苔藓一起,生长出闲适的心情。”这是一个凝练、凝重的意概与抒发。在余下的文字里,一定是有着丰厚的思想积淀,以一种积淀来稀释,来拓展,来延伸老墙的沧桑历史和伫立于现实的自然静态。

  “旧日留下的这些残损的痕迹,就是先人残缺不全的人生。”这句话出乎我的意料,当然,也是意惹情牵、超以象外的精到譬喻。 “老墙的童年虽然随了时光的流逝,走远了,模糊了,这反而凸显出了老墙静谧仁厚的老年风格,给麻雀带来了塌实的安全感。麻雀落在老墙的身上,就像是回到了家里,一切都是这么自然,没有一点做作。”老墙,更多的时候,总是以麻雀为邻,麻雀是鲜活的生命,老墙是沉默的孤寂者,两者总是密不可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种意象之外的沟通或融和。

  有得一定会有失。那么,在老墙的身上,我们可以琢磨出那些是失呢?看看作者的描述,便可概观一斑:“几株青草,长在墙头上,恣意吸收来自老墙壁中的养分。无疑,老墙壁中的养分,曾经就是先人血脉里的血液,骨骼里的脊髓,神经中传递的每一个感情符号,甚至每一个细胞里沉淀的盐分。”其实,这里作者注重的是情愫的滤液,在不断细化精深的语境中逐渐端本澄源而归全反真:“老墙一直都生活在死者曾经拥有的一切之中,习惯了默不着声地注视死亡,小心翼翼接纳死亡,并随了死亡,将自己的思绪和情感,与它的先人一道,深深埋在了时间、苔藓、泥土年复一年的掩盖之下。”这是讫情尽意的呈现,也是穿越了生存的现象表层,深入到意识中那个跳动和掩藏着最令人信服的证据的隐蔽而幽暗的区域的愿望,格外震撼人心。

  赞叹于作者珠圆玉润的语言艺术风格,散发出熠煜的阅读的魅力,深邃的精神与思想的描写带给读者的是阅读的兴趣和灵魂的震颤,是一次深度的情感的审美,在时间与距离中,显得恒久、真实而又可贵。好文,支持精华!
10#
发表于 2008-9-25 09:2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一堵老墙,把旧日的声音和画面,封存在了四合院里,与苔藓一起,生长出闲适的心情。即便风吹日晒雨淋,也没有动摇过老墙的信念。固守,这个看上去似乎有点倔犟的行为词汇,此刻成了老墙的灵魂,正在面对时间的侵略和...

怎么看,这道老墙,都仿佛是在对一个腐朽时代的祭奠,都仿佛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丢弃那个时代,都仿佛是在用自己的沉默不语,将被声音掩盖了的真相,呈现出来。精彩漂亮的文章!
11#
发表于 2008-9-25 09:53 | 只看该作者
感叹作者以一道老墙的点切入,辐散开来,以细腻质感的文字,将岁月的苍桑和生命况味淋漓尽致地由近到远,由浅到深,娓娓叙来。运笔沉稳有力,情愫深沉饱满且充满哲思。欣赏,学习敬版的好文章。
12#
发表于 2008-9-25 10:04 | 只看该作者
质感的文字 使文章具有了穿越历史的穿透力,丰富的想像的描写使整篇文章丰满而有韵味  学习!
13#
发表于 2008-9-25 10:3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一堵老墙,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或许随处可见,或许并不经心。但,有心人思想者一定是要凝思贯注着的。就像作者写此文的动因,也是因为一个思想者的目光的深情倾注。

  文章的开端,直接凝脂点漆,董狐直笔:...


杜版的点评总是那么精彩、真诚,欣赏和佩服!
14#
发表于 2008-9-25 10:47 | 只看该作者
老墙阻挡了视线的穿透。深不见低,就成了视线欲望的一个盲点。历史上的许多事情,都是在一道大墙的里面产生的,经过酝酿和制造,再以某种非视觉的形式,传递到大墙之外,引发出或轰动,或凄楚的结果。

深刻哲思的老墙,学习。问好斑竹!
15#
发表于 2008-9-25 10:56 | 只看该作者
沉实,浑厚,有视觉和感悟的力度……
学习了。向敬版主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2 12:28 , Processed in 0.05170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