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347|回复: 10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鸡头果子(芡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 0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鸡头果子(芡实)

             文/杜永生

  乡下的舅舅每年在这个时候都会送些鸡头果子来。这不仅让我深深感动着,同时,从舅舅的言语中,可以想象得到,今年还能吃得到,那么,明年呢?也许,就像那些野生的植物(如野菱角、野荸荠等)一样,会因为水质受到污染或害草的侵入而匿迹全无。

  鸡头果子叫芡实,这个俗名,是乡下人取的,也就一直这么叫着。鸡头果子,这样的叫法是有来历的,也比较形象。因为结出的果实酷似鸡的脑袋。这大约是前人为什么唤其为鸡头果子的主要原因了。尖尖的嘴儿露出水面,下面便是圆圆、鼓鼓的子房,比真正的鸡头还要大许多呢。

  自打少量的鸡头果子上了农贸市场,倍受欢迎,也非常抢手。看来喜欢吃的人忒多了,她们一买就是10 多斤甚至更多。我是清楚的,只要回家把这些鸡头果子放置在冰箱里冷冻着,想什么时候吃,都同样保持着鲜味不失。只是数量极少,但价格极高。真是物以稀为贵。现在就是生的每斤都卖到了20元,而且供不应求。据悉,在苏南一带,价格更高。也难怪出现这样的现象,如今,这种野生的鸡头果子实在太少了。在乡下,也只有那么可怜的几口野塘里还生长着。在相邻的天长市,就有一个乡镇专门从事鸡头果子的养殖,产品还远销到国外了呢!

  收获鸡头果子要靠“打”。之所以要“打”,就是因为这种收获绝非采莲、摘菱那么容易。我自小就喜欢这种野生果子,而且,在过去自己还亲自“打”过多次呢。怎么个“打”法呢?打鸡头,必须准备好两根长长的竹竿,一根在其顶端绑上一把的镰刀,一根绑上个网兜子,站在塘埂上,借助竹竿,远远地把镰刀伸到鸡头的下面,有的已经冒出水面,勾住长茎,使劲那么一拽,这鸡头就会立即浮出水面。如是数次,水面上漂浮的尽是鸡头。这才用网兜把一个个鸡头再抄入兜拽上岸。如此小心谨慎,皆因为鸡头身上那密密匝匝的利刺。

  过去只要是水塘,也都是野生水塘,可以说没有不生鸡头果子的。这种植物,甭看是生长在水中,其生命力非常强盛,一经落户在水塘,从此便会代代繁衍,绵绵瓜瓞。团团的叶子或藏青色或深紫色或褐红色,始终紧贴着水面生长,很少独立或像荷亭亭玉立。它们浑身是刺,叶片上也很少有青蛙的光顾,甚至那些蜻蜓也无暇顾及。藏在水里的茎秆,细细长长,黝黝黑黑,也都稠稠密密地长着刺,让人看一眼都有些发憷。因此,平日里的这些鸡头果子,大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在地生长,很少有人去招惹它,就连水牛打汪、孩子们嬉水都避之不及,敬而远之。

  记得当时村外有口水塘叫“大土井子”,锅底形,水深而清澈,而鸡头果子是从水塘的中间往外扩展开来的,塘中的部分都是一些“老子号”的鸡头果子,而,紧邻塘边的却是嫩娇娇的,不过,不管是年岁大的还是年幼的,它们每到这个季节肯定是要开花结果的。那些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是非常饱满的,涨裂开的部分非常显眼,灿烂的粉红,娇滴滴,鲜灵灵。而盛开后的花朵,主色粉红,花蕊金黄,煞是艳丽甚至比荷花都招眼都惹人。它们可以与荷为邻,但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它们比荷沉静,内敛,没有高高低低的姿势,没有或曲或直的凌乱,它们一直就这么静仰在水面上,轻盈而曼妙,舒展而大方。他们总是喜欢簇聚着,叶相连,茎相牵。

  打上来的鸡头果子就需要及时地剥出来。剥鸡头,更要足够小心。有用菜刀直接划开表皮的。一般情况下,是把手伸在鞋窝里,然后,用鞋底这么来回使劲地搓揉鸡头的子房,一旦刺塌皮开,就会露出油光水灵翠滑的鸡头果子来。抖搂一下,这圆圆、溜溜的小果子,真的珠落玉盘似的落进了脸盆里。

  鸡头果子一般要烀熟后食用,食用的方法简单而又有趣。最好要乘热吃,捻一个放在嘴里,轻轻地一磕,这样容易磕出整个果仁来,而冷了吃,几乎没有完整的果仁了,经常地只是磕出半个果仁来,吃着忒费劲,也着急,而且果仁显得硬生生的。而因乘热磕出的一团柔硬适度的鸡头果仁来,往嘴里一送,一股清香立即沁透心脾。吃过鸡头果子,那怕是许久之后,咂吧咂吧,尚有余香呢。

  也有炒着吃的。一般人家是不具备这个炒功的,而且灶的火候如果掌控的不到位,很容易出现焦糊的现象,不过,相对来讲,炒出来的鸡头果子,不仅味道浓厚,淳絜,而且能放置很久。记得,当时在上小学期间,学校的小卖部张奶奶可是炒鸡头果子的行家里手,她会把大个的鸡头果子分拣出来,一个个像小铁球似弹丸,这样炒出来的鸡头果子不仅一磕就开心,而且都是一个整果仁,软乎乎、劲拽拽的,像现在孩子们喜欢的QQ糖一般。不过,她可是论杯卖的,是那种一两的酒杯子,五分钱一杯子。在当时也算是比较高的价格了,因为特别诱集同学们的口味,一些胆大的居然敢偷出家里的鸡蛋来兑换。一个鸡蛋只能换上一杯子多点。不过,他们一定会与大家分享的。可以说,鸡头果子在当时是最好的零食了。越磕越想磕,对于孩子们来说,很容易吃上瘾。当然,也不能吃多了,多了涩讷琐嘴,甚至到最后,嘴巴都有张不开的感觉。那么,为什么水塘里有这么多的鸡头果子还非得花钱买呢?关键是父母没有时间去“打”,也嫌费事。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有亲自动手了。每次打到的鸡头很少,因为塘沿的早已被其他的伙伴“扫荡”过了,那些在塘心的,不仅竹竿够不着,而且,塘深,水草多,就是有个别胆大的,趟着水或踩着水,费劲扒拉地打上来几个,那么,他的大腿或手臂肯定被密匝的毛刺扎破“挂彩”。

  如今,野生的鸡头果子日益减少,而正是当初人们并不看好的东西,如今却身价倍增,被人们喜好着。水塘还在,景致迥殊。现在,再看看这些水塘里的水,不是污漆抹黑的,就是臭不可闻,也有几口还算比较清澈的水塘,那么,也已完全被“水花生(害草)”、野茭白、蒲草占据着,连雨虾都没了,那儿还有鸡头果子呢?!真的非常怀念过去芡实满塘,鱼蹦虾跳、水草丰厚,菱角飘香,荷花盈心的岁月啊!(全文2292个字,于08年10月1日夜)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 01:48 | 只看该作者
昨晚回来就又烀了些鸡头果子,在写文章、回帖时一直这么磕着。
3#
发表于 2008-10-2 01:58 | 只看该作者
“如今,野生的鸡头果子日益减少,而正是当初人们并不看好的东西,如今却身价倍增,被人们喜好着。水塘还在,景致迥殊。现在,再看看这些水塘里的水,不是污漆抹黑的,就是臭不可闻,也有几口还算比较清澈的水塘,那么,也已完全被“水花生(害草)”、野茭白、蒲草占据着,连雨虾都没了,那儿还有鸡头果子呢?!真的非常怀念过去芡实满塘,鱼蹦虾跳、水草丰厚,菱角飘香,荷花盈心的岁月啊!”
--------------
      尾段能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再现当日那“鱼蹦虾跳”,“菱角飘香”的荷塘美色,并笔锋一转对污染破坏生态自然充满沉痛的担忧,很值得学习!
   
   因身体不佳,好久未来论坛和拜读杜版文章,很是想念,问好,杜版!
4#
发表于 2008-10-2 07:2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里的湖中也盛产鸡头  !
杜老师的文字仍然是平淡中 显见真情!
5#
发表于 2008-10-2 08:41 | 只看该作者
“如今,野生的鸡头果子日益减少,而正是当初人们并不看好的东西,如今却身价倍增,被人们喜好着。水塘还在,景致迥殊。现在,再看看这些水塘里的水,不是污漆抹黑的,就是臭不可闻,也有几口还算比较清澈的水塘,那么,也已完全被“水花生(害草)”、野茭白、蒲草占据着,连雨虾都没了,那儿还有鸡头果子呢?!真的非常怀念过去芡实满塘,鱼蹦虾跳、水草丰厚,菱角飘香,荷花盈心的岁月啊!”
这样的文字,让人感慨,令人伤感!环保问题,的确是一个使人痛心疾首的沉重话题!问好杜版主!
6#
发表于 2008-10-2 09:39 | 只看该作者
鸡头果子一般要烀熟后食用,食用的方法简单而又有趣。最好要乘热吃,捻一个放在嘴里,轻轻地一磕,这样容易磕出整个果仁来,而冷了吃,几乎没有完整的果仁了,经常地只是磕出半个果仁来,吃着忒费劲,也着急,而且果仁显得硬生生的。而因乘热磕出的一团柔硬适度的鸡头果仁来,往嘴里一送,一股清香立即沁透心脾。吃过鸡头果子,那怕是许久之后,咂吧咂吧,尚有余香呢。

听说过鸡头米却没吃过,只有在你的文章里领略了它的清香了。最后的升华,不由让人心生感慨!精华支持。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 10:1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飞月无痕 发表
“如今,野生的鸡头果子日益减少,而正是当初人们并不看好的东西,如今却身价倍增,被人们喜好着。水塘还在,景致迥殊。现在,再看看这些水塘里的水,不是污漆抹黑的,就是臭不可闻,也有几口还算比较清澈的水塘,那...


感谢你这么晚了还在关注小文。身体怎么样?是好久没见你上来了。保重身体!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 10:1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刘敬胜 发表
我们这里的湖中也盛产鸡头  !
杜老师的文字仍然是平淡中 显见真情!


感谢你的关注与鼓励。盛产,那多好啊。我们这里也就天长市还有一个镇盛产着。价格惊人!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 10:1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杨纯柱 发表
“如今,野生的鸡头果子日益减少,而正是当初人们并不看好的东西,如今却身价倍增,被人们喜好着。水塘还在,景致迥殊。现在,再看看这些水塘里的水,不是污漆抹黑的,就是臭不可闻,也有几口还算比较清澈的水塘,那...


感谢你的关注。舅舅那里因为每年还能“打”点鸡头果子,是因为地处偏僻,是因为水质没收到污染。而我的老家周遍甚至找不到一块清澈的水塘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 10:1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鸡头果子一般要烀熟后食用,食用的方法简单而又有趣。最好要乘热吃,捻一个放在嘴里,轻轻地一磕,这样容易磕出整个果仁来,而冷了吃,几乎没有完整的果仁了,经常地只是磕出半个果仁来,吃着忒费劲,也着急,而且果...


感谢高版主的鼓励!要不是因为怕邮寄过程中鸡头果子会变质,还真想请你尝尝呢。辛苦了!
11#
发表于 2008-10-2 10:21 | 只看该作者
说得人跃跃欲试,羡慕您的口福!初来,问好!学习了!
12#
发表于 2008-10-2 10:25 | 只看该作者
本文对鸡头果子可谓是浓墨泼洒,具象细腻,质感丰满,最大限度地贴近了鸡头果子的灵魂,没有一丝貌合神离或者若即若离的痕迹。作者在行文过程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企图,十分明晰,这无疑是散文上乘之作的端倪所在,同时也是文章的文眼所在——一物象寓意意象,提升崇尚自然的意识和对质朴恬淡的悲悯追求和向往。无疑,这种具象与思想恰到好处的语言铺垫,让文章在平淡之中生出了不平淡的色彩,在辞达的过程中实现了思想与诗韵的结合,这也便是散文倡导的言止于意达的真正佳构所在。有鉴于此,支持精华!
13#
发表于 2008-10-2 10:30 | 只看该作者
这几天翻看旧刊物,读到车前子先生写的《老茶馆》,其中就提到鸡头米,说的就是此物吧。他说:“一旦夹开鸡头米暗红色的的外壳,它就洒落出溶溶欲滴的孕孕珠丸”。不知道有多么诱人。永生兄笔下,使它复活了,细腻的情节有令人神往。学习,节日愉快!
14#
发表于 2008-10-2 11:03 | 只看该作者
看了真是有点向往,也想吃了呢。如是生活气息浑厚的文章,欣赏学习。问好永生版主!
15#
发表于 2008-10-2 11:35 | 只看该作者
 鸡头果子只是过去在文字中见过,只是杜版把香味写出来了,还“又烀了些鸡头果子,在写文章、回帖时一直这么磕着”,悠然如斯,如此享受让人向往。
  文章用严密的逻辑,层层递进,犹如抽丝剥茧,从采的不易到吃起来香,延伸到对过往岁月“芡实满塘,鱼蹦虾跳、水草丰厚,菱角飘香,荷花盈心”的怀念,幽幽道出其中独有的韵味。
  问好杜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5 07:51 , Processed in 0.05248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