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04|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小单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5 2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单方


  中医中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哪怕世界医药科学发展到如今这种地步,我们对祖先留下来的这份宝贵遗产仍然知之甚少,无权褒贬其优劣好坏;现在西人对其推崇日加,正深入研究探索其个中之秘,甚至加以神化;而我国人却轻言废之,这未知是从何说起?

  要说他们是数典忘祖,那是不对的,他们有的是国学之精英,科学之巨匠,学识之巨人也,这的确让人百思而不得其解。

  因为其精奥浩繁,我无权深涉其中,但民间常言之“小单方”“发个贴子”而已。

  其实这单方、偏方都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应该得到重视和保护的。

  所谓的单方就是一剂或两剂草药或中药组成的方药,而偏方就是一看就让人感到有悖常理,有违常规的药方;然而按中医的辩证施治的观点“偏方”其实也“偏”

  民间有句俗话说:“单方气死名医”。从文学修辞的角度来讲,这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只是为了强调民间单方、偏方的可贵性和可行性,纵然有时,单方、偏方是很有效的,也曾立过不少救死扶伤的奇功,但名医毕竟是名医,怎么会被小小的一两剂单方、偏方的神效气得羞愧而死呢。

  所谓的“名医”,应该是学有专攻,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所成就的高明的医生。然而,医学是一门广博精深的科学,再有成就的名医也不可能门门熟,样样精。特别是随着医药科学的深入发展,医药的分科别类更细,更精。能在某一科,某一分支分目上有所作为,有所贡献,也就是人民心目中的真正的名医了,可他们都会有自己的强项,也有自己的弱项;所谓“隔行如隔山”,即使是同行,所专攻的项目不同,也会“如隔山”的。

  倘若要让“名医”对所有的医学都了熟于心,都能应用自如,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公平的。而单方之所以有时能让“名医”也面之有愧,恰恰只是在某个疑难病症上解决“名医”的弱项而已,不能以此定论,说单方偏方比名医强。

  可话又说回来,不管是名医也好,专家也好,或是医学界也好,应该承认一个是实:有时,单方,偏方是有其意想不到的医治效果的,不管医学怎么发达,怎么进步,其首先是产生于民间,产生于人民大众之中,是人民群众经过不知多少人,多少代的实践积累的结晶。李时珍也好,张仲景也好,华佗也好,他们的成就也是在广集民众之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在集民众之得,集民众之长的时候,不可能毫无遗漏,难免会有漏网之鱼。

  不仅仅是他们,就是历朝历代的政府或是医家,都十分重视收集民间的,大众的,各有所长的医药成果,然而,因为种种原因,还是不可能穷尽的,这些不能穷尽的,就是留存在民间的单方,偏方。

  有的人,是因为祖上有训,概不外传;有的人,是因为要保自己的一小点衣食,而不愿意张扬己术,怕被别人抢了饭碗呀;有的,则是因为自己有那么点绝技,自己并不知道它的重要性,并不知道它能为人为己造福,不会广告不会张扬宣传,别人根本就不知的。也因为如此,现在的单方偏方只留在少数人手中,有传承失落和失传的危险。

  单方偏方许多时候只是流传在边远偏僻的山村、乡下,那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医疗条件也太差,人们就靠这些单方、偏方战胜疾病,保证健康的,就这么传承下了不少宝贵单方偏方。

  记得我爷爷,他是个文盲,却和不少山里人一样,知道很多单方和偏方。

  他记性好,祖上传下来的,他没忘记,小时候上山放牲畜时跟别人学的,他牢记于心……也常热心无尝地救助过不少人。

  我小时候跟他上山放牧,他也时不时地要把其之所学传授予我,但我因无知而不在意,许多都未记于心,现在后悔已晚。

  爷爷教我的那棵“翻白叶”,是治痢疾、肠炎的,后来还治好了我的胃病。

  我还不经意地记住了他教别人的一剂感冒药:连翘+香茹(也叫半边香)。

  近年来,我和家人常因感冒而困扰,药店里各种感冒药不少,一感冒就到药店买,可吃了效果不是那么理想,特别是吃多了,胃里还不舒服,突然想到爷爷的那剂药,挖来吃了,果然药效奇佳,而且没啥负作用。

  特别是小孙子怕吃药,就用这剂“香连汤”(我取的名),煎好后加点蜂蜜;两三百毫升的药汤,分两次或三次喂服,比那大包小包的,又哄又灌的实在多了。

  如果是成人,一小碗就一次吧,保你喝两碗就觉浑身轻松;睡一觉就会忘了昨日的鼻涕口水了。

  “连翘”中药店里有,我们这山区,路边到处都有,还叫它“路连黄”呢。“香茹”嘛,药店里有没有不知道,在我们这里,到野地里到处都可以拔来用的,虽然“香茹”味大一点,可不苦也不辣,不难喝的。

  你说,这单方也真方便,也管用,要是丢了失传了该多可惜呀。

  可话也得说清楚,这小单方也不是对人人都有起作用,时时处处都管用的,这又得说回到中医的辩证论治问题。

  中医的辩证施治直到今天才为西方医学界所认可,所惊讶而被重视。

  这辩证施治认为:因人、因地、因时、因姓别、因阴阳之异,都会对病情有影响,都会使病情发生微妙的变化,所以中医药方就有同一方子会因对象或时空差异而加加减减,这就是以变应变之理。而单方则无更多的加减变化,所以会出现一种病,换个人,换个地点,换个季节,方子就不灵,或药效不佳的现象。

  当然,古人也有一些单方的应变之法,那就是“药引子”的变化。比如,“翻白叶”治痢疾,“红痢”加红糖做药引子,“白痢”加白糖为药引子,治胃病用怡糖为药引子。

  又如,用炖梅治疗痢疾,也是红痢用红糖为引子,白痢用白糖为药引子……

  所以,认单方,识单方,也要全面地深入地去了解,才能起到理想的药效。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10-5 20:37 | 只看该作者
曾经听过一句话“时来石信救人,运退防风杀人”,有时还是有偏方不偏,用错了药却救对了人,反之亦然。
我相信偏方,因为我曾得益于偏方。因为胃的毛病,自己曾认为将没有可以救自己--中西都无奈,中药不知找了多少老的有名的郎中,西医自不待言。万般无奈之下,自己勇敢的配了一个小方子--呵呵,好了。
问好
3#
发表于 2008-10-5 21:07 | 只看该作者
读朱老师这篇散文长见识真不少,问好。
4#
发表于 2008-10-6 08:11 | 只看该作者
本文从单方这个侧面,诠释了认识问题,也诠释了合二为一的辨证思想,有浓郁的理性气息,不错。问好!
5#
发表于 2008-10-6 09:11 | 只看该作者
所谓的“名医”,应该是学有专攻,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所成就的高明的医生。然而,医学是一门广博精深的科学,再有成就的名医也不可能门门熟,样样精。特别是随着医药科学的深入发展,医药的分科别类更细,更精。能在某一科,某一分支分目上有所作为,有所贡献,也就是人民心目中的真正的名医了,可他们都会有自己的强项,也有自己的弱项;所谓“隔行如隔山”,即使是同行,所专攻的项目不同,也会“如隔山”的。

中药只所以能够治疗西药治疗不了的疑难病症,重要的一条就是因人而异,辨证用药。读之受益的文章!
6#
发表于 2008-10-6 09:1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这辩证施治认为:因人、因地、因时、因姓别、因阴阳之异,都会对病情有影响,都会使病情发生微妙的变化,所以中医药方就有同一方子会因对象或时空差异而加加减减,这就是以变应变之理。而单方则无更多的加减变化,所以会出现一种病,换个人,换个地点,换个季节,方子就不灵,或药效不佳的现象。”
我是个民间中医,读来很亲切,很有受益。
谢谢荣华朋友为我们介绍了民间小单方!
“负作用”的“负”似乎应为“副”字。
向朋友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6 09:52 | 只看该作者

谢了!

谢两位版主和楼上各位的关心和鼓励,祖国的医药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财富。我们为它的存在而骄傲,为它的传承而共同努力。
8#
发表于 2008-10-6 10:12 | 只看该作者
我始终认这个理--单方能治大病。文章对单方的药理颇具挖掘的能力,同时,在举例说明,事实辨证上,使人感到信服。问好!
9#
发表于 2008-10-6 10:15 | 只看该作者
朱老师还涉足医学领域,可钦可佩。作品文风沉稳,游刃有余,功力老道。拜读,学习,问好!
10#
发表于 2008-10-6 15:18 | 只看该作者
  要说他们是数典忘祖,那是不对的,他们有的是国学之精英,科学之巨匠,学识之巨人也,这的确让人百思而不得其解。


你的这句话我很认同,也看出你本文的客观性。

但是就中医来说,个人认为,它的辩证原理也是没有错的。


中医是以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做指导的,谈论五行,辩证施治,大体上比较符合宏观的病症,并能做一定的诊治。但对比现代不断进步发展的科学,中医的依据显得很幼稚。
11#
发表于 2008-10-6 15:19 | 只看该作者
金木水火土和阴阳等理论比分子原子学说更直观吗?

中医的理论还有些玄学和神秘,正因为这些是他的软肋,另外中医中牵强附会,主观臆想比较多,看古代医书中的错误真是啼笑皆非,这是鲁迅都批评而嗤之以鼻,认为是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中医要发展,必须低下头承认自己的理论误区和不足,不能别人一说不利的一面就叫嚣人家不爱国忘记祖宗一类话,提出反对意见的人也是冷静看问题的,难道就是传统的好,传统的没问题吗?要是这样就没有发展了。

我想中医要发展,走进科学正轨就必须剔除那些幼稚的理论,用现代的唯物主义思想、系统论、运筹学、心理学等理论作思想指导,将中医药物使用上升到分子原子水平,提纯药物,分析出药物分子每一个官能团的药理机理,就像西医一样经得起试验。


中医的未来:废医存药。这是可行的,一些验方、一些中草药还是可行的、有效的。



以上观点,个人浅见。你的小单方我还是很认同的。
12#
发表于 2008-10-6 15:26 | 只看该作者

快乐阳光来了

有时偏方治大病
13#
发表于 2008-10-6 16:2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微风轻拂 发表
金木水火土和阴阳等理论比分子原子学说更直观吗?

中医的理论还有些玄学和神秘,正因为这些是他的软肋,另外中医中牵强附会,主观臆想比较多,看古代医书中的错误真是啼笑皆非,这是鲁迅都批评而嗤之以鼻,认为是...

微风轻拂朋友的这些话对中医有见地,是个医生的内行话,也是个中医吧?若是,则我们是同行了!
向朋友问好!
14#
发表于 2008-10-6 16:24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您的文字  对中医又有了一重新的认识!
15#
发表于 2008-10-6 16:3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很长知识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3 03:37 , Processed in 0.67428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