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6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④ 关于死之古典怀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8-2 0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命一来到世间,就不可避免地堕入了轮回,生与死是世人永远谈论不完的话题。正如戏剧之分为悲剧和喜剧,人总也不能摆脱生的喜悦和死的哀痛。初时,为亲友的死而痛,等自己的时间要到了时,不能为自己而痛的,那就变成了一种等待。
  总是能想起陶渊明的那两句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人生匆匆于世,在回首来路时总是感觉人生苦短,放眼去路却是那么可数的几年。对于那永远的归去,当然就会产生浮想,然后是绝望的逃避或者归去的安然。远古的陶先生大概就是一种归去之属,不然他何以能有那种超然的人生态度?
  这种笑看苍穹,乐对人生的潇洒是怎么来的呢?
  常常回想起过去的老一辈人,想到他们能安然地为自己选择最后的寝园,选择自己的棺木甚至自己寿衣的款式。他们谈到自己寿衣时一脸安然,竟然与谈论自己的平日衣服差不多。也想到现在的老人,他们谈论到死时常常说的是,老了老了,过几年我就什么也没有了,一把火烧了干净。说到烧了干净时,没有表现出不给世人留羁绊的洒脱感,却似乎是一种哀叹。
  是不是现代人对于现实的不满足也影响了老人们?还是他们也染上了年轻人的浮燥呢?
  想想似乎不是。
  区别似乎仅仅在于那个“烧”字。
  过去的老人去看自己的最后寝园时,他们心中想的是要为自己选一块永远长眠的地方,他们非常认真地看风水,看地形,他们要知道在这块土地里自己以后是不是会睡得舒服,等到这些都安排好了,他们就开始了等待,等待那最后的归去的日子。他们感觉人的一生虽然短,但他们还有那漫长的生活还没开始,他们要在地下会亲会友,也许会想像与他们谈笑风生。
  可是现在的老人,他们念念不能忘记的就是那句“烧了烧了”,对于烧的恐惧竟然超过了死。那种烧的恐惧成了临死的一种折磨,入土为安成为永远的奢侈和幻想了。
  中国古人对于死的幻想实在是丰富得很,那么多的关于三世轮回的说法,既丰富了人生的想像,也给人以很大的精神安慰。想像着归去之后,还能有一个如家般的安身之所;想像着每逢节日祭日,还能享受到子孙的看望和祭奠;想像着亲人离去之后,还能默默地坐于他的坟头,悄语轻诉,为他们添一把土,寄托自己的哀思。还想着自己离去之后,或许有一天最爱的人会把一束自己最爱的花奉于坟头,然后或者深情倾诉他的思念,或者是因为对你不周而悔得泪雨如注,当他的泪潇潇落于坟头,化为滋润你地下生活的蒙蒙细雨,你的心早已与他结成他生知已。有时还伤感地想像着所爱的人也许会携着新欢来坟头,忍说他欲湘弦重理,然后象征性地征得你的同意,之后自去享受他们的人生,唯留青冢与你相伴。
  但是现在,伤心断肠处,不再有明月夜,何处找短松冈。只有那密如蜂巢的祭拜室,拥挤得让人担心死后还要为生存空间而奋斗……
  烧字也更断绝了人们的许多幻想,那烟雾飘渺的水边田畔,那人迹罕至的千年古坟,从来都出没着飘逸如仙的灵气之狐、香消玉陨之后还能留美于人间的才气横溢之鬼仙,也有那不满于人世所得,而在死后报复人间的恶性之鬼,他们为人间增添了多少美艳的凄情故事。现在,他们都没有了居所,也就只能在人们的想像中飘浮,直至越来越淡,最后随着人们想像力的虚无而永远消失。
  人生在世唯求洒脱二字,却对这离去前最后的送行心怀恐惧,只好想着不入炼狱,怎么得入天堂,就算那是对人生罪业的锻烧和淘洗,然后让人轻灵上天吧。
  无奈只叹,拥挤的世界,无处安置这拥挤的灵魂。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3-8-3 02:13 | 只看该作者

有思考性

看得这三伏天里寒毛发竖了,真凉快啊,,,,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5 15:25 , Processed in 0.08133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