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639|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禅林胜景唐李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7 1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邹平会仙山东侧的麓峪中,有一古刹唐李庵,以历史悠久、文脉昌盛、小巧精粹、曲径通幽而闻名遐尔,近年来省内外来此游览者络绎不绝。作为一名邹平人,竟然没有去过这个别具特色的小型佛教庵寺,总存一种未能直抒胸臆的感觉。时值邹平县第七届读书文化节期间,为了欣赏邹平特色文化,排解多年的遗憾,我决意无论如何,也要抽出时间赴唐李庵风景区一游。


  十月二十五日早晨,我们便驱车从邹平县城出发西行,直赴位于黛溪办事处石樊鲁村以西的唐李庵风景区。虽然时令已过霜降,但沿路两侧的植物依然多是绿意浓郁,间或有红色的、黄色的树叶等点缀其间,山区的晚熟特产红薯,秧蔓将田地覆盖得严严密密;田野上的柿叶几乎飘落殆尽,农民们采摘后所剩余的零星柿子,像黄澄澄的小灯笼悬挂在柿树的枝头,更增添了唐李庵景区附近的旅游情趣,让初来此地的游人禁不住惊叹、欢呼起来。秋天的空气格外清新、澄澈至极,透过车窗往西面的山坡上远远望去,景亭、树木、岩石等在晨阳的映照之下,分外夺目,尚未进入景区的大门,随车的孩子们便已经心旌驰摇起来。按照路标指示,我们由南行转为西拐,车辆径直驶到景区东大门口。购票后沿山石铺就的道路西行,路北不远处是汉白玉石材的高大护拦,护拦北侧是一处清澈见底的水池和假山,我们想象着若是春夏时节来此景区,晨风暮雨,林喧鸟鸣,起闻清钟,卧听樵歌,会从身到心都能染上仙气的。护拦中间镶嵌着佛教徒念经时常说的“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两侧分别是一副对联:“千般名利若浮云,一句弥陀作大舟。”相信那些在名利场中尔虞我诈、拼搏廝杀的人们,看罢此联定会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护拦的西侧是桃园,南侧是梨园,这些梨树与我平时见到的梨树似乎有所不同,它们有的虬枝旁逸,造型别致。听同行的当地朋友介绍,每当清明前后,梨花桃花盛开的时候,梨园如同一片皑皑的香雪海,桃园更是人面桃花相映红。朋友不无夸张地说,用“千树梨花千树雪,一溪杨柳一溪烟”来形容梨花盛开的景象最恰当不过了;用“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来比喻桃花盛开的火爆最合适不过了。金秋时节硕果累累,香味四溢,最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来得稍微晚了一些。沿梨园南行不远,是唐李庵的南门,此处幽静清僻,秋阳灿烂,类似与牌坊的门匾上有“禅林胜景”四个大字,让人搭眼便能看出唐李庵是一处佛教庵寺。沿梨园返回到护拦处继续西行,南侧为辅相山,松柏苍翠,槐林浓荫,丛丛的山枣树上偶尔还有小玛瑙似的酸果;山路逶迤,拾级而上,松柏扶疏,果木成林,辅相山顶有环翠亭一处,在亭中放眼极目远望,三面山峦围封,翠屏环抱。环翠亭的东侧有六株柏树,翠柏凝重,虬曲刚劲,据山下的石碑记载,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时,原齐东县善人王进宅游过四大佛教名山后,归谒唐李庵,在辅相山载柏树百余株。山顶的这六株柏树,人称“六君子柏。”


  从辅相山西面的小路上下来,便是竹枝摇曳的竹亭,竹亭回廊流畅,在竹叶掩映中更显清幽静谧,绿竹环抱里的是高高耸立的“法师手植桧,”偌大的树冠呈圆锥形状,叶呈刺形或鳞形,这种树木质细实,芳香耐腐,用途广泛,但在我们当地很少见。相传这株桧树为明末一名法师所植,故名“法师手植桧,”树龄已三百五十多年了。绿树葱茂,曲径通幽,我们从竹亭处上得台阶,便能看到一棵苍老的丁香树,虽然时值深秋,却仍枝叶嫩绿。听人介绍说,老丁香树历经风雨劫难,仍能枝繁叶茂,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丁香树花团锦簇,香气怡人,鸟语啁啾,情趣无限,就像是唐李庵的名字一样,不管风吹雨打,任尔战乱摧残,依然像其名字一样芳名远播,散发出历久弥香的千年魅力。丁香树的北侧是一个大影壁,影壁的背面整个是偌大的“禅”字,轻步迈进禅院,但见青砖灰瓦,古色古香的小四合院,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里原先是庵寺方丈居住的地方,现在已经改作他用。禅院中间的空地上,种满了宽厚肥实的鸡冠花,黄色的、紫色的鸡冠花,密密的花萼簇拥在一起,真的像很多大公鸡在啄虫觅食,倍添了禅院的清闲与寂静,也让人从中感悟到了些许的禅意。


  禅院的东、西厢房是邹平乡贤名人书画展厅。他们披衣开卷,大朴不雕,多是一手握锄把,一手握笔杆,土生土长的农民书画家。西厢房内有八十高龄的农民书法家郭连贻先生的书法作品,如“大雅文章曹子建,深通经义郑司农。”如“芳颖兰挥琼光玉振,文章结合藻思罗开。”东厢房内有已故农民书法家,九十高龄的长山宋勉之先生的“仙露明珠方朗润,松风水月比清华。”还有他的“海纳不看百川涌,壁立无欲千仞刚”等许多书法作品。斗室本真柔毫,刚劲字体非凡,他们终生为农,安贫乐道,无欲无求,坚持着自己的人格操守,专心耕作着物质和精神的两方丰腴土地,赢得了世人的真心尊敬和仰羡之情。他们用实际行动生动地践行着自己“昔日扛锄肩,担山担水不辞辛苦,担尽愚昧贫穷,取得丰衣足食,迈上康庄大道;今朝挥笔手,写书写画辛勤耕耘,写出文明富强,赢来精神佳作,踏进艺术殿堂”的誓言,为纷踏而至的游客,奉献着独具乡土气息和地域风格的的高雅艺术作品。从禅院的正门出去,是一处供游客休息的茶楼,茶楼的二楼,则是现代著名大儒梁漱溟先生,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邹平试点乡村建设的珍贵史料照片展览;再沿茶楼西侧的长廊曲折而上,是供游客餐饮的素斋馆。唐李庵景区的各个景点,无不淋漓尽致地体现着深厚的邹平文化底蕴和更多的邹平元素。


  禅院的东侧是唐李庵景区的精彩华章所在——唐李庵。唐李庵坐北面南,整个建筑为明时风格,从外面看上去,殿宇僧舍亭榭柱廊等建筑群,小巧玲珑,结构紧凑,错落有致,幽雅怡人,又显得雍容大度,古朴典雅。相传隋唐时期,有李兴、唐林两位仙人在此焚修而得名。山门上方牌匾上的“唐李庵”三个大字,是邹平书法家宋勉之先生的墨迹,门联则由农民书法家由郭连贻先生执笔:杏花红叶序记春秋古刹蓄文脉,白石清泉润含风雨善念启人间。正门的左右各有松树一棵,据门前石碑记载,这两棵松树,是由齐东善人王进宅,于清朝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时所植,两棵松树栉风沐雨,俨然代行着二王尊(俗称哼哈二将)护卫之职,所以人们称之为“哼哈二将。”进入庵内院落,院中三棵松树耸立,其中东配殿前两棵,西配殿前一棵,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张珣所植,原为四棵,文革期间被伐掉了一棵,今余三棵挺拔青翠,与佛祖相伴,宛如关公桃园三结义,所以后人称之为“三义松。”东西对称的配殿内分别有财神和地藏菩萨的塑像,正殿内是西天摩来佛像,门侧有对联一副:九品莲台待行人去坐,三宗圣教望信者来求。善男信女可遵自己的意愿,烧香拜佛,积善行德,多种福田,余庆儿孙。值得一提的是,唐李庵东面的古木亭下,有文冠果树一棵,虬曲苍劲,春季开白花,果壳状如扁平的棉桃,碑载为唐李二仙栽植,树龄达千年以上,极为珍贵。


  自唐李庵原路返回时,我们又沿石路向金牛山顶上的杏林塔挺进,阳光从层层叠叠的枝叶间斑驳地洒落下来,丛生的杂草,茂密的山菊,集于脚下,跃入眼中。杏林塔的来历缘自于庵寺初创,李兴和唐林二仙曾广植杏林。唐李庵景区正在建设中的万亩杏园,在下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必将是一天风露,杏花如雪。今人在原址上所建二十七米七级浮图,依然沿袭“杏林塔”之名。杏花疏影里,闲登看晴时,塔内的巨钟上铸有回读长联:“时维盛世兮铸钟于山神之来格佑我生民,云山苍苍兮飞龙在天神之来格国泰民康,节彼南山兮有风楼止神之来格物阜年丰,文曲星曜兮山川焕彩神之来格文翰昌明。”在游人的撞击中,钟声划破了深秋的清闲与宁静,悠扬的钟声在山谷中久久回响荡漾。深秋时节的山风已带凉凉的寒意,送清凉于胸中,没有阻挡住我们登塔的勃勃兴致。金色的阳光穿透秋日的氤氲薄雾,显得宁静而淡雅,往西看去,近览禅林胜境,其乐融融;往东望去,远眺盛世万象,志存高远。站在杏林塔上,我们将正在崛起的整个邹平县城尽收眼底,也将我们融入这广阔与悠远的无垠意境中。站在蔚蓝的天宇下,我们才发现天地是这么广阔,而自己又是这么渺小啊!由此,我们对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有了真切的体会!


  我曾去过泰山脚下的长清灵岩寺,人们将唐李庵比作“齐鲁小灵岩”再贴切不过了。风光秀美,林木丰茂,溪水潺潺的佛教寺院唐李庵,如此完整而有特色,在国内已属极为罕见,像邹平的其它众多景点一样,天工造化,毓秀钟灵,倍显着邹平锦山秀水之灵气,展示着邹平古老悠久的文化底蕴;更像长城、故宫、秦始皇兵马佣等众多名胜古迹一样,无不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宝库。这些浸润着祖先真情实感的艺术瑰宝,永远闪烁着他们独特的思想光辉。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08-10-31 14:01 编辑 ]
2#
发表于 2008-10-27 15:13 | 只看该作者
像邹平的其它众多景点一样,禅林胜景唐李庵不是更具天工造化,毓秀钟灵,不是更彰显着邹平锦山秀水之灵气,展示着邹平古老悠久的文化底蕴吗?“千般名利若浮云,一句弥陀作大舟。”看罢此联确实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作者的游记散文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仅语言铺陈的圆熟精细,而且,总是呈现出了一种原生美,让人犹如身临其境,富有意味深长又不失真实感。好文,精华鼓励!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7: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8-10-27 15:13 发表
像邹平的其它众多景点一样,禅林胜景唐李庵不是更具天工造化,毓秀钟灵,不是更彰显着邹平锦山秀水之灵气,展示着邹平古老悠久的文化底蕴吗?“千般名利若浮云,一句弥陀作大舟。”看罢此联确实有所思、有所悟、有所 ...


谢谢杜老师的鼓励! 问好!
4#
发表于 2008-10-27 17:52 | 只看该作者
曾去过泰山脚下的长清灵岩寺,人们将唐李庵比作“齐鲁小灵岩”再贴切不过了。风光秀美,林木丰茂,溪水潺潺的佛教寺院唐李庵,如此完整而有特色,在国内已属极为罕见,像邹平的其它众多景点一样,天工造化,毓秀钟灵,倍显着邹平锦山秀水之灵气,展示着邹平古老悠久的文化底蕴;更像长城、故宫、秦始皇兵马佣等众多名胜古迹一样,无不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宝库。这些浸润着祖先真情实感的艺术瑰宝,永远闪烁着他们独特的思想光辉。



好文字,学习,问候! :D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7: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吕永红 于 2008-10-27 17:52 发表
曾去过泰山脚下的长清灵岩寺,人们将唐李庵比作“齐鲁小灵岩”再贴切不过了。风光秀美,林木丰茂,溪水潺潺的佛教寺院唐李庵,如此完整而有特色,在国内已属极为罕见,像邹平的其它众多景点一样,天工造化,毓秀钟灵 ...


在新版论坛,能得到吕老师的鼓励,我感到很高兴。谢谢!问好您!
6#
发表于 2008-10-27 18:0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你让人身临其境的好游记体散文。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8: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邓荣河 于 2008-10-27 18:03 发表
欣赏你让人身临其境的好游记体散文。


谢谢邓老师的鼓励!问好并学习您的好文章!
8#
发表于 2008-10-27 18:22 | 只看该作者
以方位和行程来介绍唐李庵禅院,把景物描写和感悟结合起来,有传统游记的特点。欣赏并问好!
9#
发表于 2008-10-27 18:2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一篇集知识与文学于一体的好文章,跟您领略了一会,羡慕您的博学多识。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21: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杨春山 于 2008-10-27 18:22 发表
以方位和行程来介绍唐李庵禅院,把景物描写和感悟结合起来,有传统游记的特点。欣赏并问好!

谢谢杨老师的阅评!欢迎有机会来邹平唐李庵游览!
11#
发表于 2008-10-27 21:29 | 只看该作者
廷伟兄的文化行一路走来太多精彩,那些旧时的容颜,在你的笔下一一复活,那些曾经的风景,在你的叙述下更显得美丽,充满独特的历史风情.欣赏,问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21: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若荷 于 2008-10-27 18:23 发表
欣赏,一篇集知识与文学于一体的好文章,跟您领略了一会,羡慕您的博学多识。

谢谢您的鼓励。钦佩您作品的高产、高质,向您学习、问好!
13#
发表于 2008-10-27 22:31 | 只看该作者
为了欣赏邹平特色文化,排解多年的遗憾,我决意无论如何,也要抽出时间赴唐李庵风景区一游。
   看起来你们那里的文化活动搞得是如火如荼呀!我们毕竟落后许多呀1
   学习廷伟美妙的游记文字,问好廷伟朋友!
14#
发表于 2008-10-27 22:58 | 只看该作者
一篇情景相融,禅韵悠然的好文字!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8 06: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落梅 于 2008-10-27 22:58 发表
一篇情景相融,禅韵悠然的好文字!


您的游记散文也写得很有气势。谢谢您的阅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3 17:33 , Processed in 0.14181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