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老土狗”和他的棺材铺 [打印本页]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08-11-12 21:36
标题: “老土狗”和他的棺材铺


                        “老土狗”和他的棺材铺




  “老土狗”大名张荣,和我家相隔仅一百米左右。“老土狗”其实并不老,才三十七八岁,但由于村里人称呼别人时习惯以
字开头,而张荣的父母又为他讨到了“土狗”的乳名,因此,这个称呼倒一直陪伴了他三十多年。




  “老土狗”的父亲是村里小有名气的木匠,靠帮别人打家具和建房造屋为生,虽然他的木工活做得并不出色,但由于村里匠人不多,多年下来也弄了份还算殷实的家底,在村里算是比较不错的人家了。“老土狗”是一脉单传的独生子,从小便得到了父母和爷爷奶奶的格外宠爱,到了上学的年龄,望子成龙的父母把他送进了村里的小学。可“老土狗”似乎天生不是读书那块料,经常逃课,还爱和同学打架,用了六年时间才读到小学四年级。四年级读完后,打死也不愿再去上学,父母拿他没有办法,只好任他退了学。到十四岁上,“老土狗”开始跟着父亲学木匠活计。在他十六岁时,母亲病故,也许是没有了妻子后的无聊时光难以打发,“老土狗”的父亲也因此开始了无节制的酗酒。一次,在酒后帮村人建房时,不慎从房上摔落,闹了个瘫痪,在床上折腾了二年多,弄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并变卖了家当,也没能换回一条命,终于丢下一脉单传的“老土狗”而去了。到他父亲去世时,年仅十八岁的“老土狗”不但成了孤儿,而且家徒四壁,连埋葬父亲的棺材都是三亲六戚凑钱买的。




  只有学到父亲“半拉子”木匠手艺的“老土狗”,还不到二十岁便彻底丧失了生计。由于他是一棵独苗,因而不得不开始独自面对生活。也许是未学精的木匠手艺反而给了他一丝胆气,也许是父亲死后没有棺材下葬的惨状给了他的心灵强烈的震动,或许是其他的什么原因,“老土狗”选择了一个蝎子拉屎--毒(独)一份儿的求生之计,开了个棺材铺。




  说是棺材铺,其实是在自己家里开的,因为集市上没有谁愿意把铺面出租给别人来卖棺材,而村里人也认为在家里开棺材铺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只有下作的人才会去做,因此村里人对“老土狗”也便流露出了不少鄙夷的目光。




  这“老土狗”虽说没学到什么文化,但对自己选择开棺材铺的求生之计却用尽了心思,他看到村里的很多人,哪怕是平时特别悭吝的人,在对待老人死亡的时候是最舍得花钱的。也许是平时对家里老人不够孝敬,在年迈的老人饿着肚子的时候未尽为人子女的赡养之责,也许是在老人生病之时不愿请医生进行救治,也许是怕在老人死后背上一个不孝的罪名,反正那些在老人在世时成天把
老不死的挂在嘴上的子女们,在老人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后,大方的也好,吝啬的也罢,手里的钞票开始大把大把的花起来,请阴阳先生,定风水宝地,测黄道吉日,当然,最重要的事,莫过于为老人打上一副好棺材了,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面子。




  “老土狗”掌握了人们的这个心理,他阴悄悄地笑了,软缠硬泡跟亲戚借了一点钱,开始进山去收购制作棺材的原料了。约摸两米长、两尺宽、两寸厚的松木和柏木,是制作棺材的首选材料,其次为楸木,杨木。“老土狗”和山里人既套近乎,也讨价还价,不时给他们一点小恩小惠,山里人大多讲义气,于是“老土狗”用很便宜的价格便收进了原料,然后在家用自己那点
钉子木匠的手艺,做成一口口棺材,并用红黑两色油漆将棺材漆好,将棺材码放在自家一间不用的空房里,用深色塑料布遮掩起来,专等着那些死了人的家庭上门来买了。




  开棺材铺在村子里本就是件稀罕的事儿,特别是年轻人开的棺材铺,于是“老土狗”开了棺材铺的事立即在村子里传开了。“老土狗”的名声在十里八乡逐渐大了起来,人们也在称呼他时由以前的
老土狗变成了棺材老土狗。老土狗也不生气,反正自己就是做这个生意的嘛,只要有饭吃,随他们叫什么都行。




  然而事情并不像“老土狗”想象的那样,因为一个人要活几十年才死,因此,在十里八乡,死人的事并不是经常都会发生,让“老土狗”感到更为可气的是:村里有很多人,平时对父母并不咋样,可只要父母上了六十岁,便会为老人精心准备寿材,据说为健在的老人提前做好棺材,会增加老人的寿命。在“老土狗”看来,这不是为增加老人的寿命,反而有希望老人早死的含义。但村里人并不这样认为,他们把为父母做棺材作为孝敬老人的一件大事来办,也很讲究。大部分人家,在老年人活到六十岁以后,都要由儿子请木匠为其做棺材。做棺材首先要选好木料,做棺材前先要请阴阳先生测算一个黄道吉日,才能破木。待寿棺做成后,棺内留些木渣和刨花,要举行扫木仪式。扫木者均为父母的亲生女儿上门来扫。扫木前,要用丰盛的饭菜款待木匠,同时还要给木匠送上红包,以示寿棺做成,由老人的儿子为木匠磕头道谢。然后在棺内放些柏香面子,再摆放至家中空屋上方备用。做寿材那天还要大宴宾客,来宾均送贺礼,既让村人知道自己对父母的孝心,又可以从中聚敛一点钱财。而老人似乎也习惯了这种约定俗成的做法,有的老人甚至要亲眼看到寿木、寿衣之类物品准备妥当,晚年生活才会过得安稳。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土狗”的棺材铺便一般只有家中突发凶事,因为时间紧急,加之无任何准备时,人们才会想起来光顾,因此“老土狗”棺材铺的生意并不是很好。卖棺材的那点微薄利润和家中的几亩薄田仅勉强能够养活自己。但他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能够吃饱肚子,和以前饥一顿饱一顿的状况比起来,已经相当不错了。


可是“老土狗”心中还是有些隐隐的担忧。他已经三十多岁了,早过了成家的年龄,和他同龄的村人儿女都早已上学了。但由于家里穷,且是一个卖棺材的,他的婚事就成了一个大难题,没有哪个年轻姑娘愿意嫁给一个卖棺材的人,一是嫌不吉利,二是他也确实没有挣到什么钱,除了能够吃饱肚子外,还是父亲走时留给他的家徒四壁的惨淡光景。为此,村里最热心的王媒婆也多次给他张罗,但人家一听说是卖棺材的老土狗,就摇头拒绝了。




  娶不上媳妇,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每夜面对空床,真不是个滋味。看着村里同龄人都娶上了媳妇,干一天活回家后能够搂着老婆睡个热乎觉,“老土狗”羡慕得不得了。他想,要是自己娶上了媳妇,只要白天能够吃上一口热乎饭,晚上能和老婆亲热,过得几年再抱上一个大胖儿子,哪怕再苦再累,这日子也就算有个奔头了。




  虽然“老土狗”在王媒婆身上使了不少的钱,但任凭王媒婆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依然没能为“老土狗”说上一门亲事。




  事情说来也怪,就在“老土狗”整夜辗转反侧,琢磨着如何换个行当,多挣点钱讨个老婆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生意似乎比以前要好了一些,而且死的人都是青壮年,有一天甚至破天荒地在一天内卖出了两口棺材。这倒底是怎么回事?“老土狗”经过分析,终于想明白了,这几年村里外出做活、做生意的人多了起来,路途上和打工的过程中免不了发生一些死人的事故,再加上村里这几年得病死亡的人比以前明显要多了,于是他的生意在逐渐变好。想明白了这些,准备换个行当的老土狗便决定继续做棺材卖。在过年那天,还第一次花六块钱请村里一个退休老师给他在装棺材房间的门上写了一副对联,那老师笔走龙蛇,写上了一副不知从哪儿找来的对联,上联是:
这行当稀奇,人人怕照顾我,要照顾我;下联是那东西古怪,个个见不得它,离不得它




  新年新气象,年过后,果然像“老土狗”所想的那样,他的棺材铺生意一直不错,一年下来,“老土狗”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他要找老婆的念头更加迫切了。他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条件,由于年龄偏大,要找个黄花闺女是不可能的了,于是,“老土狗”给王媒婆奉上了五百元的孝敬钱,央求王媒婆无论如何也要给自己说个老婆,哪怕是离过婚的,或是死了男人的带着一个儿女的寡妇也行。看到王媒婆在接过钱时那放光的双眼,老土狗感觉老婆离自己越来越近了。




  “拿人钱财,为人谋事,王媒婆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终于做通了邻村死了男人,带着一个女儿过活的三十三岁的刘寡妇,让“老土狗”平生第一次品尝到了女人的滋味。




  刘寡妇的肚子也真争气,嫁过来才一年就为“老土狗”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一贯在村里萎萎缩缩的“老土狗”在有了儿子后终于把胸膛挺了起来,没事总爱抱着儿子到村里人多的地方儿转转,让大家逗逗孩子,和村人摆摆龙门阵,寡妇带来的女儿八岁了,已经进了小学,学习成绩还算不错,每天吃晚饭时,“老土狗”总爱喝上两杯酒,但他不像父亲那样贪杯,把小日子过得蛮滋润的。




  年前,我回乡时,见到了这个按辈份我该叫他叔叔的“老土狗”,他显得老了一些,但脸上时常露出几丝笑容,让人觉得他现在的生活过得很幸福。经过闲聊,得知“老土狗”棺材铺的生意还算可以,只是由于国家对天然林的禁伐已经有近十年时间,材料已经很不容易弄到了,而且要出很高的价格偷偷到山区买来,这样,做棺材的利润就少了一些。当我告知他县里正准备建殡仪馆的事情,问他殡仪馆建成后如果不能再卖棺材了,他准备改做什么行当时,“老土狗”显得很平静,他慢慢地说到:
老人死了,火化了也好,只要老人在世的时候好好孝敬他们,人死了以后怎么安埋又有什么关系呢?至于我吗,到时再考虑吧,反正老天饿不死瞎眼的家雀儿!我也冲他笑笑说:看来“土狗”叔过不了几年,真的还要重新干一个行当呢!



                                                             二00八年七月写于文韵斋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杨春山 于 2008-11-12 21:40 编辑 ]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08-11-12 21:39
最近单位实在太忙,无法上论坛来拜读文友们的作品,敬请见谅,到后面时间多一点时再来认真拜读。问好各位文友!
作者: 李智红    时间: 2008-11-12 21:42
还真喜欢这个老土狗,感觉像我们的街坊,亲切,可信。
作者: 闲云呵呵    时间: 2008-11-12 21:52
娓娓的叙述,丰满的人物。欣赏,问好:)
作者: 苏忠伟    时间: 2008-11-12 21:59
老人死了,火化了也好,只要老人在世的时候好好孝敬他们,人死了以后怎么安埋又有什么关系呢?至于我吗,到时再考虑吧,反正老天饿不死瞎眼的家雀儿!
已学习。
欣赏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很有真情实感的好文字!
问好杨春山老师!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1-12 22:03
采用质朴的文笔来描述小人物,更具亲切感和真挚的情愫。纵观全文,对人物的刻画细腻翔实,草芥气息浓郁,对于这种眼光向下入微,反映底层生活状态的文章,从中提炼出大向度的元素的写作态度,我是十分欣赏和推举的。有鉴于此,精华支持!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1-12 22:04
采用质朴的文笔来描述小人物,更具亲切感和真挚的情愫。纵观全文,对人物的刻画细腻翔实,草芥气息浓郁,对于这种眼光向下入微,反映底层生活状态的文章,从中提炼出大向度的元素的写作态度,我是十分欣赏和推举的。有鉴于此,精华支持!
作者: 琴若雨    时间: 2008-11-12 22:21
  难怪好些时间没看到你了,问好春山,欣赏你的文字,文笔质朴, 对“老土狗”物描写细腻.
作者: 汤如浩    时间: 2008-11-12 22:52
春山写人物的文字也很是出色,“老土狗”的形象栩栩如生。学习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8-11-12 23:02
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位草根基层的人物命运,难得的是他能够在老年时找到相依为命的另一半,同时他的心态良好,对县上成立殡仪馆态度明朗。学习,欣赏,问好春山文友!

黄昏秋色.jpg (11.89 KB, 下载次数: 600)

黄昏秋色.jpg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11-13 08:55
一贯在村里萎萎缩缩的“老土狗”在有了儿子后终于把胸膛挺了起来,没事总爱抱着儿子到村里人多的地方儿转转,让大家逗逗孩子,和村人摆摆龙门阵,寡妇带来的女儿八岁了,已经进了小学,学习成绩还算不错,每天吃晚饭时,“老土狗”总爱喝上两杯酒,但他不像父亲那样贪杯,把小日子过得蛮滋润的。
人物性格鲜活,好文笔!支持精华。
作者: 跃农    时间: 2008-11-13 08:59
感觉好久没有读到春山的大作了,今天再来欣赏!
作者: 芳菲    时间: 2008-11-13 09:12
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就在身边。学习,问好!
作者: 杨映红    时间: 2008-11-13 09:32
标题: 老土狗的生命与他的棺材铺
息息相关,这是春山眼中的乡村人物,我们在他的文章中看到了他的进步与勤奋,为他喝采,当然也希望不要留情地进行批评,这样对作者本人也好,他才有鞭策与鼓励的作用.
                                                                                                           映红谨识
作者: 若荷    时间: 2008-11-14 07:55
很欣赏你的文章,描写细致,很喜欢。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08-11-14 08:05
原帖由 李智红 于 2008-11-12 21:42 发表
还真喜欢这个老土狗,感觉像我们的街坊,亲切,可信。


感谢智红老师首先关注,问好!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08-11-14 08:06
原帖由 闲云呵呵 于 2008-11-12 21:52 发表
娓娓的叙述,丰满的人物。欣赏,问好:)


感谢闲云呵呵鼓励,问好!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08-11-14 08:06
原帖由 苏忠伟 于 2008-11-12 21:59 发表
“老人死了,火化了也好,只要老人在世的时候好好孝敬他们,人死了以后怎么安埋又有什么关系呢?至于我吗,到时再考虑吧,反正老天饿不死瞎眼的家雀儿!”
已学习。
欣赏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很有真情实感的好文字 ...


感谢忠伟鼓励,问好!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08-11-14 08:07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8-11-12 22:03 发表
采用质朴的文笔来描述小人物,更具亲切感和真挚的情愫。纵观全文,对人物的刻画细腻翔实,草芥气息浓郁,对于这种眼光向下入微,反映底层生活状态的文章,从中提炼出大向度的元素的写作态度,我是十分欣赏和推举的。 ...


感谢敬版鼓励,问好!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08-11-14 08:07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8-11-12 22:21 发表
  难怪好些时间没看到你了,问好春山,欣赏你的文字,文笔质朴, 对“老土狗”人物描写细腻.  


感谢若雨鼓励,问好!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08-11-14 08:08
原帖由 汤如浩 于 2008-11-12 22:52 发表
春山写人物的文字也很是出色,“老土狗”的形象栩栩如生。学习问好!


感谢如浩鼓励,问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8-11-14 09:02
老土狗18岁成了孤儿,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了做“棺材”的生意。虽然,在乡下,这样的生计实在难以维计,可也磕磕绊绊的过来了,最终生意有了很大的起色。当然,30多岁了没娶上媳妇时的那种焦虑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是个卖棺材的。看来,为了找个媳妇,确实花消了不少。终究娶上了媳妇还添上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这日子总算熬出了头。也渐渐滋润起来。“这行当稀奇,人人怕照顾我,要照顾我”;“那东西古怪,个个见不得它,离不得它”。这幅对联写的确实精彩。文章以记述的方式,在人物形象上的刻画非常细致,丰富也丰满。读来意味悠然。支持精华!
作者: 娴情逸致    时间: 2008-11-14 10:30
春山最近很忙吧,欣赏你的美文,问好!
作者: 曹红    时间: 2008-11-14 10:51
很丰满的人物形象,学习了
作者: 山野闲人    时间: 2008-11-14 13:09
文笔清新雅致,别有风韵。
问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