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00|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寻觅在箭台的村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5 1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故乡小鸭的东边叫箭台,村子的东头黑河蜿蜒向西流淌,村南的嘹马墩滩自南向北倾斜成一条陡坡,绿荫掩盖的村庄东、西、北三面环水,西面的於沙河似一条银链投入黑河的怀抱,汇入滋润荒原的水潮。村南的嘹马墩遗迹尚存,墩的周围已没有与马争高的芦苇,杨柳和沙枣成了这里新的主人,黑河南岸旁的试箭台遗迹尚可觅寻,绿茵茵的麦田间,一条鱼状的沙石坎楞头枕黑河,尾摆村庄,静静地留在田原,任人们去揣摸,去幻想,凭物换星移,尘世沧桑,把遥远的过去和喧嚣的现实连接成一片,把美丽的传说代代相传,使它永存于故乡人们的心间……。


  关于箭台有一段神奇的故事,令人回味无穷。相传北宋杨家将征西,杨六郎与元昊之子张掖王在此设擂比武,定边界。西夏张掖王说:“你我比射箭,以你我箭落地为界,你看如何?”杨六郎说:“将军此话当真”,张掖王说:“绝无戏言”。说罢,拉弓搭箭,用劲一射,箭如流星,向西飞去。双方将士无不拍手称神。张掖王射毕。杨六郎从容从侍卫手上接着弓,搭上一枝孔雀花翎箭,只见它将弓拉戍一张满月,“嗖’的一声,飞的无影无踪。众将看得目瞪口呆,半晌没有吭声。


  话说嘉峪关外,十万胡兵受西夏邀请,前来援助张掖,与北宋杨六郎决一死战,这天上午正在嘉峪关门前逗留,只听一声箭响,一只箭正射在关城城楼上,胡帅派人拔箭,无一能拔下,便亲自上去看个究竟,但看到箭杆上标宋、杨六郎时,便率十万胡骑向西而窜。



  在张掖王与杨六郎比完射箭,便双方纵马向西疾驰,高台境内元山子找到张掖王射的箭,便继续向西寻另一支箭,双方行进到酒泉时,早有西夏兵报告,说“嘉峪关城楼上有一支孔雀箭,”双方便马不停蹄的只奔嘉峪关,只见城楼上的箭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张掖王说:“既如此,就以此为界,”后带兵西出阳关,从此嘉峪关以东划归北宋版图。



  不管过去北宋杨六郎如何站在射箭台上,一箭射在玉门关楼上,吓退胡兵十万的传说荒诞离奇,真假难辨,但颂扬英雄的民族气节依然闪光。在今年初夏的一天,当我走在这块熟悉得令我难忘的热土,映入眼帘的绿色一望无边,留有残红的桃杏,白的梨花点缀其间,一幅大自然不加任何修饰的杰作,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你—人尽管放心走在马路的中间,绝不会担心被轰鸣乱响的机动车碰着,你尽管到河旁去洗手,那蓝蓝的、甜甜的、清澈见底的河水里小鱼游来游去,一切属于纯洁的自然,身在此地,你会有超然脱俗之感,田原上穿红襄绿的姑娘媳妇手握荷锄,精心护理着希望的田野,河旁的草地上几个小孩在嬉戏,河坡上羊群安然咀嚼着鲜嫩的青草,又一幅壮丽的田野风情画卷。这里民风纯朴,人民勤劳善良,是他们用双手创造了财富,建设了小康家园;是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留下了丰厚的人文沉淀,使箭台这个村庄闪烁着满天的星光。



  关说村予西边的淤沙河,本身就有一个神奇的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村予里有一对父母双亡的小兄弟外出学艺,遇到北海龙王的两位公子,老大拜青龙太子为师,老二拜黄龙大子为师,一学就是三年,到了有一年农历八月十五,两兄弟一起回家,兄长问弟弟“你学到啥手艺,敢跟我比一比吗?”弟弟一听,牛劲儿上来了,没有好气的说:“比就比一下,看谁学的本事大”。说话间两兄弟斗起法来,老大用手向南山一指,一条清亮的小河顺手而来,穿过了村庄;老二也不甘示弱,用手向西一划,一座高大的沙丘自西向东将小河一截两断,老大一看老二用沙丘截断小河,请来师傅硬是把沙丘冲开一条口子,让水流过来,老二不行也要靖师傅帮忙,这可急坏了土地神,他连忙走出来劝架:“看在小神的面子,别再斗了,老儿作个证人。”两兄弟依了土地神,停止了斗法,村庄就变成现在这样了,淤沙河自南向北,南沙窝自西向东......。


  神奇的箭台,美丽的村庄,辛劳的人民,淳厚的民风,浓浓的乡情,赤子的真诚,愿神奇的箭台早日奔向富裕小康之路,愿神奇的箭台更加神奇动人。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LWLAG2006 于 2008-12-15 11:20 编辑 ]
2#
发表于 2008-12-15 11:20 | 只看该作者
沙发,问好!
3#
发表于 2008-12-15 11:39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下午来欣赏!问好!
4#
发表于 2008-12-15 11:45 | 只看该作者
神奇的箭台,美丽的村庄,辛劳的人民,淳厚的民风,浓浓的乡情,赤子的真诚,愿神奇的箭台早日奔向富裕小康之路,愿神奇的箭台更加神奇动人。


读来引人入胜!
5#
发表于 2008-12-15 12:17 | 只看该作者
冒昧地猜测一下,楼主是语文老师吧
这篇散文写得规规矩矩.,
6#
发表于 2008-12-15 15:02 | 只看该作者
以古典的情怀来抒发神奇的箭台,美丽的村庄,辛劳的人民,淳厚的民风,浓浓的乡情和赤子的真诚,确实具有别致的效果。不错的文笔,欣赏并问好!
7#
发表于 2008-12-15 17:25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读你的散文,这篇写箭台的散文文采飞扬,犹如穿行在临泽厚重的历史中!
8#
发表于 2008-12-15 17:38 | 只看该作者
下午事情多,一直没顾得上,晚上来欣赏。问好!
9#
发表于 2008-12-15 22:38 | 只看该作者
一段悠久的神奇的历史和传奇。厚实丰满。学习,问好刘主席!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07:58 | 只看该作者
问各位楼主好! 不一一回复!多谢!
11#
发表于 2008-12-16 12:02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百读不厌,是一篇难得的精品力作,版主应该加金才是!!!
12#
发表于 2008-12-16 15: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绝版蔷薇 于 2008-12-15 12:17 发表
冒昧地猜测一下,楼主是语文老师吧
这篇散文写得规规矩矩.,



他是甘肃张掖市临泽县文联主席。


学习刘主席文字,对河西大地的款款深情让我感动。问好!
13#
发表于 2008-12-16 17:58 | 只看该作者
两个传说真是特别神奇。不过,传说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是一种向往。如今,这里一样的神奇。美丽的村庄,辛劳的人民,淳厚的民风,浓浓的乡情,赤子的真诚,愿神奇的箭台早日奔向富裕小康之路,愿神奇的箭台更加神奇动人。文章写的沉稳踏实。特别是开篇就很凝练。这些传说也极为生动。问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10:38 | 只看该作者
问洪水河畔好!请多指导!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10:39 | 只看该作者
杜版辛苦了!致谢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16:38 , Processed in 0.07252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