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冬天
刚来新疆,在一个边远小县的一个远离城镇的乡村落户。正是大雪封路的季节,村子里除了狗叫,还是狗叫,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牛粪味道。牛粪是村人熬过冬天的最价廉物美的燃料,它能把每户人家的“火墙”,烧得滚烫,滚烫。
这个村子不大,有百十户人家,却有十几种南腔北调的口音,甘肃、山东、河南、江苏和四川……哈萨克、蒙古、汉、回和维吾尔……当然少不了“老新疆”(是当地对在新疆生活了3代以上的汉族人的通称)。除了自己的父母、妹妹,我几乎不认识一个人。
但是,我认识酒鬼。酒鬼总是晃晃悠悠地趔趄在村道上,或干脆就躺在村前的公路上。那是唯一通往县城的路,时有汽车呼啸着奔驰而过,溅起的雪屑将酒鬼盖了一层又一层,但都不会压他。酒鬼对汽车们并不生气,却以一种迷茫而挑畔的目光,审视着我这个外来的“口内娃”,像村口的大白狗,随时都有扑上来的可能。
我只有装做胆怯的样子,惶惶而过,惹不起躲得起!我不敢正视酒鬼和狗的眼睛,那目光冷得像这异乡的雪。我走在村外白茫茫的旷野上,漫无目的,向远方眺望,听厚厚的积雪在脚下咯吱咯吱发出寂寞的声响。这响声就像天籁,动我心弦。而远外的山峰,沉默着,死人一样,悄无声息。偶然,有一辆“爬犁”跑过,载着几个皮衣皮帽的人,他们缩成一团、将刮起的风又留给了旷野。
我几乎每天都要出来,就这么漫无目的地走呀走。有时,就数着电线杆子走,走上公路,一直向前,不知不觉就走了十几里路,进了县城。当时的县城,也只有一个十字街口,七零八落地摆着几栋破破烂烂的房子。常常可以看见三五成堆的黑衣人,轮着灌同一瓶酒。有醉鬼就满脸通红,叽哩咕噜地指着我嚷嚷:“这是个‘口内娃’吗?打!”我赶紧逃走,像一条夹着尾巴的狗!
商店里的货架上,乱七八糟地摆着一些货物,空荡荡的房间,呼呼燃烧着一个汽油桶改装的铁皮炉子,几个黑衣人围着烤火,也满脸烧着酒的兴奋,旁边扔着一大堆空酒瓶子。
我溜出来,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一家新华书店。破旧的木板门上,挂着一把大铁锁,这是全城唯一的一家书店。我失望地蹰踌在街边,时有奇奇怪怪的人,擦身而过。我终于尝到了背井离乡、举目无亲的滋味。
夜色渐合,我又徒步上路,数着电线秆子走啊走,回到家时,已是夜半时分。好在一路上连个鬼影都没碰着,更别说狼了,这真庆幸!也许天太冷了,狼和鬼都躲进窝里去了!?
我们一家,住在一栋高大而四面漏风的土块房里,是狭小的两间。没有足够的燃料,房间里滴水成冰。好心的老乡们送来的牛粪块,使屋里屋外弥慢着牛粪的烟香味,火墙却总是热不起来。我就在这样的房间里,做着上大学的梦。
没有电灯,买不起煤油,只能点廉价的柴油灯。柴油灯火光微弱,焰烟却又黑又浓,熏得我两个鼻孔和嗓子,全是腥臭而浓黑的秽物。为了熬过冬天,逃离村庄,我常常通宵达旦地熬夜。用意志对付寒冷,用浓茶对付困乏,我用一只大搪瓷缸子,每晚泡满放在黄泥火炉上,困了就喝,喝得肚子里咕噜噜乱叫。我不住地跺着冷得发麻的双脚,呵着冻得皲裂成条条血纹的手,父母就心疼,不住地从睡梦中醒来,劝道:“夜深了,睡吧!”
就这样,终于熬过了冬天。西部长达半年的寒冬,使我饱尝了生命中的另一种苦难和期待。这苦难和期待,使我逾来逾近地走向理想。
冰消雪融时,我终于以一个“补习生”的身份,坐进了县中的教室。当年7月参加高考,以3分之差落榜,却被一所中专学校录取,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冷酷的命运之舟,在我19岁时拐了个弯。
秋阳高照的季节,我离开了那个边远而陌生的村庄,离开了牛粪块、砖茶、柴油灯和滴水成冰的土屋,走进了城市,步入了另一种全新的人生。然而,我始终没有放弃青灯黄卷的奋斗精神。至今,每当夜深人静,父母心痛地劝慰“夜深了,睡吧!”声声犹在耳畔……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西北平原 于 2008-12-15 18:0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