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寿命的数学丈量
有效寿命
有一次和几个朋友闲聊关于长寿和亚健康的问题。我说现代人由于生活缺乏规律,夜生活过多,晚上看电视、看书、上网等等,几乎每天都要到半夜才会睡觉,还要受到各种现代生活的有害因子的侵害,如:电脑手机的电磁辐射、食物中的各种化学添加剂等等……。而我们的父辈呢?物质匮乏的时代养成了简朴生活的习惯,天一黑就睡觉,平和的心态、规律的生物节律,几乎不存在现代人亚健康问题的困扰。所以,如果没有未来医学科技的帮助,我们这代中青年人很可能没有我们父辈的寿命长,屡见一些青壮年知识分子过劳死的新闻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朋友A随声附和:“我的邻居92岁的王阿婆就是这般,每天晚上7点就睡觉,早上7点起床,92岁老太太眼不花耳不聋,精气神似乎比我们年轻人还要足。”
朋友B是个夜猫子,每天几乎都要到下半夜1点才会睡觉,他反对道:“那也未必,我或许活不到王阿婆的92岁,但是我每天比王阿婆少睡了6小时,也就是说我的4天相当于她的5天,王阿婆92岁只相当于我的79岁。”
我知道朋友B的言论纯属狡辩,他忽视了好睡眠才有好健康的前提,但是细想一下却也不无道理,这就是有效寿命的问题。人的一生的寿命大致是恒定的、有限的,但是有限的寿命里我们是可以做无限的事情的,工作或享受。
生命的长度——长和短。
生命的时间长短可以用年龄这个单位来衡量,年龄分三种:实际年龄是你的出生年龄,不可改变;心理年龄代表你的心态;生理年龄衡量的是你身体的衰老程度,有30岁的人却有50岁的心脏,有50岁的人却有30岁的强健体魄。但是这三种年龄的划分仍然不太细致,比如心理年龄,如果一个30岁的人心态如80岁的老人,但是思想却幼稚如18岁的孩子;或者一个50多岁的女明星,她的内心市侩世故、苍老不堪,但是她的平素举止打扮却又娇柔做作,还特别喜欢扮演18岁的武媚娘。显然这种心理年龄是不真实的、错乱的,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远看18岁,近看58岁,细看88岁;或者看举止如18岁,观面貌如58岁(整容的),看眼神却似88岁;再或看打扮如18岁,看体貌如58岁,听其言一会似16岁般的矫情、一会又86岁般的世故。那你说她到底多大年纪?所以对于心理年龄我们还要给以补充一个年龄,个人认为这就是“社会年龄”,社会年龄代表心理成熟度,心理年龄则代表心态的活力度。一个人最理想的年龄是:实际年龄看上去不显老,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很年轻,社会年龄成熟但不古板,适合的社会年龄是避免肤浅矫情的根本。
生命的体积——空间。
如果说生命的长度是寿命长短,那么生命还有一个重要的度量衡单位——空间。记得我老家村里有一个本家老奶奶叫四老太,她活了100多岁,但是从我童年记事起,几乎就没有看到四老太走出她家那狭小的场院。她是童养媳,典型的旧式妇女,她的一生能做的所有事就是生孩子、抚养孩子、给孩子的孩子照看孩子。她有无数的晚辈孙子,四老太死的时候,我的孝帽是一顶绿帽子,按我老家的风俗,绿帽子相当于灰孙子。四老太一生的最大也是唯一的收获就是那么多的绿帽子,这也是让不少围观四老太丧事的乡民所津津乐道的:啧!啧!这四老太真有福分,高寿,又有这么多戴绿帽子的孙辈!
我8岁的时候喜欢唱《我爱北京天安门》,但是直到我14岁的那年我才第一次见识到本地的一个小集镇,16岁初中毕业时我才有幸首次观光了本地的县城。我只知道北京在北方,不知道天安门是啥模样,大约比县城汽车站还要高上无数倍吧!后来我外出读书了、工作了,我到过了很多我小时候想也不敢想的大城市。有一天,我站在了天安门广场前,却令我止不住的遗憾和叹息!这就是魂牵梦绕的伟大的天安门广场和故宫么?怎么这么土气和陈腐!和庞大的俄罗斯夏宫比,这故宫像个狭小的土围子,和精雕细琢的凡尔赛宫、白金汉宫相比,这故宫有点类似土财主的后花园,阴暗、潮湿、糜烂。
生命是有体积的,这就是空间。当你生命的空间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用居高临下的视觉来看待原先觉得伟大的东西,如故宫,你会觉得它小了。生命的空间大了,视野就开阔了,看待事物也就客观了,一些你小时候崇拜的伟人就变得“渺小”了。其实他们也只不过是芸芸众生的一员,历史长河里的一朵浪花!
四老太那代人的悲情宿命就是:他们的寿命很长,但有效寿命很短;他们的寿命有长度,但缺少宽度;他们的寿命是平面的,缺乏立体的,四老太的人生空间只是那么一方窄窄的、平平的农家四合院。
永不衰老的乐乐。
永不衰老是从秦始皇时代就开始的人类梦想,永远快乐也是这个焦虑时代的人们的奢望,可是乐乐就是这样的一个永不衰老并永远快乐的人,乐乐的脸上每天、每时、每刻都会挂着快乐的笑容。乐乐是一个智障,大概有40多岁了吧!但是他的智力却永远只有8岁,在我们周围人的眼里,乐乐就是一个8岁的儿童,我们只能用8岁儿童能听懂的话和乐乐交谈,渐渐的大家就忘记了乐乐的真实年龄了。在乐乐眼里的世界也永远只有8岁,你问乐乐:乐乐你多大了?他笑笑:8岁。过了3年、5年、10年,你再问他,他的回答还是8岁。智障是所有残疾中最可怜、最痛苦的残疾,而有一些比乐乐更应该痛苦的正常人,我们叫他们脑残。脑残们的眼里世界是变形的、模糊的、虚幻的,脑残的致病根源是“缺乏思想启蒙教育”,脑残的痛苦是不知道自己是脑残,并拒绝治疗。看来,“快乐和年轻”有时候未必是件很快乐的事。
生命的几何图形——圆。
生命除了长短立体之外,还有圆,这就是轮回。人从生下来就是满不情愿的,要不为何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非要在妇科医生的死拉硬拽下哇哇大叫的落地,因为母亲的子宫很温暖,而这人世间太寒冷、太危险。一个人无法选择出生,但却可以选择怎样死去,人从出生的一霎那开始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了死,锻炼身体为了死得晚,挣钱为了死之前的日子里能好好生活享受。人最悲哀的事情是——不得好死,每一个人的一生的所有努力几乎都是为了有一天能安闲风光的死。有人为了光宗耀祖,有人为国为民,有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和社会价值。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死,为了死得其所、死得风光、死得无怨无悔了无遗憾,为了死后自己的亲人、儿女、邻居、朋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人都能迟迟难以忘却自己。
你要好好读书,好好读书为了长大找个好工作,好好挣钱,娶个好老婆,然后生个好儿女,将儿女再培养成人,这就完成了父辈和社会交给自己的任务——轮回。一个人临终时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人能牵挂自己,毛泽东晚年是,他要找个好接班人;邓小平也是,南巡讲话就是他的政治遗言,他希望他的接班人能延续他的改革开放决策。普通老百姓亦然,因为职业的关系我接触过好多临终的患者,他们无一例外的是必须等到远方的儿女来到身边才会安闲的闭上眼睛。生命是直线的轨迹,有始就有终,但是从某种意义来说,生命却又是无限的,是可以轮回的圆。在这个圆的每一个点上,你会发现相同的影子,你从你儿子身上看到自己和父亲、爷爷的身影,你从女儿身上看到远去的妻子的笑貌,有时候你会恍然觉得那些离去的人似乎仍然无处不在。死亡永远是人生最大的困惑,但是因为生命的轮回使得我们尽可能的将死亡的哀伤和恐惧淡化了,生是死的前奏,死是生的开端,死去的凋亡为了活着的滋润,“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美丽的诗歌、宗教的轮回说、爱因斯坦的时空扭曲相对论,这些都高度一致的对我们描绘出了生命的形状——圆!
有效寿命的加减乘除术。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光阴是无效的、浪费的,比如每天8小时的睡眠、一小时的便溺,这些要从寿命里减去。再如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你80年的寿命中有30年处在焦虑的折磨中,这30年对你来说是白活了,而且这焦虑的30年似乎还要抵消你快乐的30年,这样你剩下的有效寿命=80-30-30=20年。而你焦虑的30年直接影响了你的心身健康,如果将那焦虑的30年换作快乐的30年,你的寿命一定还不止80年。反之,一个宽容的人,心态平和、五味调适、心身健康,同样的物质条件,他可能会活到100岁,而这没有焦虑的100岁则是货真、价实、量足的有效寿命。
十年文革动乱使得整整一代人荒废了十年,他们的有效寿命要减去10年。邓小平的最辉煌的人生是从1978年开始的,那时候他已经74岁高龄了,他的一生被浪费了几十年。中华文明古国有5000年的历史,可这个文明历史的大部不是富国强民的历史,而是腐朽的、动乱的历史,是帝王将相们奴役百姓的历史,是统治者们互相杀伐折腾的历史,导致后来5000年的文明古国却敌不住乳臭未干的八国联军。1949年,新中国1岁,1岁的新中国和二战后的德国、日本、韩国、台湾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一样的的满目疮痍、破烂不堪。可是30年过去了,别人富裕了,我们仍然贫穷,因为别人在成长,我们却一直在折腾,折腾大跃进、折腾文化大革命。1949年新中国1岁,1978年后的新中国仍然只有1岁,我们自己浪费了30年。现在的中国尽管有5000年的文明,但是有效年龄可能只有30岁,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已经232岁,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已经立宪强国120岁。如果再来一次中日甲午战争,悲剧会重演么?当别人在一心一意的建设时,我们却在一心一意的内乱折腾。年老的中华折腾古国,年轻的新中国,我希望你永远别再折腾,奋起直追吧!
有的痛苦是自找的,如弯路、歧路、回头路。有些是心胸狭隘的人的庸人自扰。但有些痛苦则是免不了的,是历史的命运,换个思路看,这些痛苦却也能陪衬快乐的生活,使得我们愈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为之沉醉。所以有效寿命的加减并不是简单的数学问题,痛苦的岁月有时候也是一种财富,一种有质量的有效寿命。
有些人一生做了别人一生两倍的事情,有些伟人做了凡人一生无数倍的历史伟业,这些人的有效寿命就要用到数学的乘法;而有些人的一生只做了别人的1/2,这就用到除法;还有的人一生做尽了祸国殃民的坏事,使得历史倒退,他们的人生就是一个大大的负数了,如希特勒;有些人挣了别人数倍的钱,但买不到别人一倍的欢乐;有些人只有很少的钱,却有有钱人享受不到的人间喜乐,这样的人的一生是平凡的,但是有效寿命却是长的,他的生命是圆的——人生的圆满。
小时候曾经觉得“人生是有限的,生命是无限的。”这些励志语言有些唱高调,随着年岁渐长我却越来越发现它确实是有些道理的,起码生命确实是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延伸、拓展的,快乐则是无限的。当我们不再将自己仅仅当作一个生存工具时,我们就懂得了品味生活,我们的有效寿命自然也就大大延长了。努力的奋斗、尽情的享乐,这才是有质有量的有效寿命、快乐人生!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08-12-27 21:5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