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9:21 编辑
2500多年前,具体一点就是鲁哀公16年,一天早晨,孔子起得很早,扶着拐杖站立在门前,意态逍遥,自信自吟自歌道:高高的泰山啊,快要崩颓!直直的梁柱啊,快要断折!炯炯的哲人啊,快要枯萎!吟罢,老人的眼睛里出现了少有的湿润。那时,他的妻子亓官氏、儿子孔鲤都已不在人世,更让他肝肠寸断的是,他最心爱的学生颜回和子路都不幸而死。歌罢而入,当户而坐,悠然长叹道:“大概我要死了。”自此卧床不起,七天后(公元前479年,夏历2月11日),孔子逝世,享年七十三岁。
南京大学原校长匡亚明先生在他《孔子评传》中如此富有诗意地描述孔子的晚年及他的死,读来让人神伤不已。那个影响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哲学家,好像就在我们眼前,他那睿智的眼光透过历史的尘埃依然注视着我们。
《孔子评传》在众多的孔子研究的著作中可谓独树一帜,他跳出传统研究的条框,合理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展开考评。全书约四十万字,从孔子生平到孔子的学术,条理清晰地展现出来。匡先生在资料的选择上并不求多,而是求准,他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并结合时代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观点和问题,反驳了个别学者提出的孔子学术核心是“礼”的观点。他通过大量论证,提出孔子的学术核心为“仁”,现在,这一观点已经被多数研究者所接受。
那么,这个“仁”又作何解释呢,孔子本人作了不同类型的解释,如“仁者人也”、“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爱人”等等。可见在孔子看来“仁”与“人”是等同的,仁是做人,成为人的必备条件和理由。与此同时他看到获得“仁”并非易事、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生活的磨难和生活的启示逐渐悟得。
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性质来看,孔子提出“仁”的确值得我们思考。孔子处在春秋大动荡的年月,周王国渐渐失去了他原有的权威和大一统的现实,各路诸侯雄踞一方,我行我素,自立为王,周王室名存实亡,正如孔子所说:那是“乐崩礼坏”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战火连连,灾难重重,民不聊生,生灵苦不堪言,在这样一种杂乱的、毫无安全感的社会环境中,对任何人来讲,第一需要的就是一个安定平稳的环境,一个好的社会秩序。于是,孔子从这一角度出发,竭力提倡恢复尧舜之治,让人们重新回到那种秩序井然的社会中: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的位置,都有自己活动的范围。他看到了社会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如要正常运行,各部门就必须通力协作,就好像一部机器的制成,肯定有不同环节、不同部门造出相对应的零部件来,然后组装而成,那不同环节和部门,就是等级的幻影。一个社会,是建立在不同分工上的,需要一部分人来管理,一部分人来生产大米,一部分人来生产盐和铁,还需要一部分人来专门从事这些产品的交换,等等。由于需要的轻重、生产的难易和体力付出的多少,就导致了分工阶层的阶级分化。孔子肯定了阶级社会的事实,并提出了忠君尊王的等级制度。而这一观点恰恰被后来的封建君王和理学家所利用和误解。其实,孔子的等级制度的理想不存在压迫的内涵。他的愿望是社会各部门通力协作,让一部机器完美而和谐地运转起来。所以他说:做君王的就要有做君王的样子,做父亲的就要有做父亲的样子,做臣下的就要有做臣下的样子,做儿子的就要有做儿子的样子,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里饱含着“责任”和“爱”。所以“爱人”就不难理解。“爱人”的思想,最基本的是要减轻人民的苦难,最大限度地减轻人民肩上的重负。早在两千多年前,他就提出这样的观点实在是难能可贵,其实“爱人”即包含着民主思想。
然而,孔子是浪漫的,他的所有思想都是建立在“人可以教育”这个观点上,他渴望所有的人都能与他的想象相吻合:尊重君王,安分,坚忍,知足,中庸。他相信所有人的觉悟。但是,他忽视了现实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就是说阶级的不同,经济基础的差别,必将导致观念的不同,不同的阶级必然站在自己的立场,对世界采取一些行动和看法。很难想象一个平民与一个富人思想能一致起来,因为一方需要怜悯和施舍,而另一方,则要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地位。
有人说,孔子是块泥,想把他捏成什么样都可以。这里可能包含着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臆断,但我认为应更多地把这块泥理解为他有极强的生命力,每个时代都可以从本时代的价值观和需要出发来重新认识孔子、塑造孔子。
孔子在政治上是失败的,但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思想的基础,正是这基础建造起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