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杜永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祈 雨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9-2-12 19:0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儿都种棉花,庄稼对雨水的要求倒还不是很强烈,但无雨干旱的冬天和春天,人们会经常得病,也是让人揪心的。虽然我是医生,但我在心里祈祷祝福人们都永远健康!
今天又下了一场小雨了,空气很清新。
62#
发表于 2009-2-12 19:11 | 只看该作者
杜版的文章里,关注点落在人世最普通的乡野,农人和自然上,因此,这些带着悲悯的朴素文字,就显出了它的不同凡响。来自生活,再回归到生活中去,于是,便提升了写作的意义。洋洋洒洒,细雨霏霏,湿透家乡一片芬芳的土地。

杜版,西溪送上祝福,祝福杜版的家乡青葱遍野!
63#
发表于 2009-2-12 20:38 | 只看该作者
民以食为天,杜斑竹在关注农作物的生长。其实这篇文章主要还是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去构思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您总让我由衷敬佩折服。
64#
发表于 2009-2-12 20:55 | 只看该作者
全国大面积干旱呢,永生这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溢着悲悯的情怀。朴实无华的文字,托举着一颗大爱的心灵。
让人感念。
65#
发表于 2009-2-12 21:52 | 只看该作者

读杜永生散文《祈雨》

  作者这篇新作《祈雨》,对于今春到来之际广大农民和关注春旱的作者本人而言,选题充满文学的敏锐与悲悯情怀。自然界的干旱与生活中的二叔,成为文章两个基本点,交叉铺垫来写,以作者一贯酣畅淋漓的质朴笔触,再现了“春雨贵如油”及其后面“春雨绵绵”的祈盼与欣喜图景,表现出文章背后今春全国比较普遍面临着的旱灾形势的严峻考验。作者不是一个农人,但他对农事进程中的各种特殊现象的思考和理解,对于亲人二叔及其家乡人焦虑和渴求心态的描述却是十分敏感与深刻的,传达了一种农民子弟对干旱起因直觉的、理性的思考与见识,远在一般的“思想家”之上。
  从捕捉文学题材角度看,本期选择这样一个话题作文,作者设身处地想问题,可谓洞若观火,对于干旱的描述深切达意,细致入微,这为后面大面积春雨绵绵之时人们包括作者自己内心深处那种欣喜若狂之情做了有力的铺垫,反差很大,因之具有了比较成熟的艺术效果。祈望、焦虑、渴望、惊喜的心情,在字里行间得到生动质朴而翔实的刻画。在此基础上,作者借助自然界连续数月无雨的特定大环境,进而思索家乡水塘干涸、河流被严重污染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农民生存、生产、生活状态的基本命题,包括寝不成寐与食不甘味,到春节后短暂的惊喜随之又变成心情凝重与忧郁,以及正月十四夜一场突然而至的春雨到来,事实的演变过程与文章的转折点,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和二叔的那份大喜过望之复杂心绪。
  此外,《祈雨》题目,一个祈,一个雨,似乎在说明一个广袤春天的事实:与农耕无关的人们并非不能染指农事,问题仅仅在于用何种方式,我们是否有一双时时刻刻关注身边现实的敏锐眼睛。就像生活本身值得关注一样,一切鲜活形态的生活场景和情感都可以随时随地被纳入作者笔下予以关照。而其中之一,就是这篇《祈雨》新春之后关于人与自然不落俗套的大思考。

[ 本帖最后由 霍名夏 于 2009-2-12 21:54 编辑 ]
66#
发表于 2009-2-12 22:18 | 只看该作者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我还是忍不住挤出一点时间来欣赏大哥的美文!大哥的作品总是很贴近生活,具有悲悯情怀,生动感人,值得学习!

“好在这浓烈地喜庆气氛”里的(地)应为(的)吧!呵呵,我这当过编辑的职业病,总是抠每一个字呢!
67#
发表于 2009-2-12 22:27 | 只看该作者
就此时,窗外淅沥着雨~~~~是啊,农者的艰辛,土地的焦渴,从来没有此时这样突显
---尽管祈求不能感动天,也不能感动地,但我更愿意,一年265天,天天祈祷,为土地,为粮食,为普通的生命,为一切自然的因子!
问好杜,善者大焉!
68#
发表于 2009-2-12 22:4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庄稼是农民的命根,那么雨水就是流淌在他们土地当中血液。
永生斑斑写出了农民祁雨的深切感受,读来让人动容。
69#
发表于 2009-2-13 00:1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里,白天已经刮了一天的狂风,今夜的风还一直在刮,却丝毫不见雨意……
雨啊雨,渴求中……
杜版的文字,真的如春天的雨哩,虽然不能滋润庄稼,却能滋润心灵……
问好!祝福!
70#
发表于 2009-2-13 00:20 | 只看该作者
北京也刚刚下起了一场雨,也引发了我的一场《雨雾的皈依》。
生活总是这么无奈。问好。
71#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02: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09-2-12 18:34 发表


     不简单。每周都要回去观察田野。从没烦过。而且从写的角度,你每次回去必有收获。这其中显明了一种深刻的道理和东西。这种道理和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再次感谢你的关注与鼓励。是的。我每周都需要回去的。一是看望母亲,二是回到乡村,精神都活跃着。乡村,田野,在曾经生我养我的地方,总觉得十分的亲切,而且我的许多文字都是属于乡土的。
72#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02: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若谷 于 2009-2-12 19:05 发表
我们这儿都种棉花,庄稼对雨水的要求倒还不是很强烈,但无雨干旱的冬天和春天,人们会经常得病,也是让人揪心的。虽然我是医生,但我在心里祈祷祝福人们都永远健康!
今天又下了一场小雨了,空气很清新。


感谢你的关注。那个结局写的很好啊。问好!
73#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02: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溪 于 2009-2-12 19:11 发表
杜版的文章里,关注点落在人世最普通的乡野,农人和自然上,因此,这些带着悲悯的朴素文字,就显出了它的不同凡响。来自生活,再回归到生活中去,于是,便提升了写作的意义。洋洋洒洒,细雨霏霏,湿透家乡一片芬芳的 ...


感谢西溪的关注与鼓励。握手,致意!
74#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02: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章烨zhangye 于 2009-2-12 19:59 发表
对城市人而言,祈雨是心灵的渴盼,更多是精神上的慰藉;对农人而言,祈雨具有双重性,不仅是精神上的意愿,更多是物质上的需求,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尤其今春遭遇严重干旱。数省遭遇干旱,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 ...


非常感谢朋友如此悉心而精到的点评。你所说的是事实。就是现在,我省的许多地方还在积极的抗旱呢。而我们这里属于丘陵地带,正月十四的那场雨确实有力地缓解了当地的旱情。
75#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02: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郭玉琴 于 2009-2-12 20:38 发表
民以食为天,杜斑竹在关注农作物的生长。其实这篇文章主要还是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去构思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您总让我由衷敬佩折服。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对于乡村里的事情,我一直比较关注。因为我的许多亲戚都居住在这里。他们的心情我最能感知得到。尽管我不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我只有用文字去记录,去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3 13:10 , Processed in 0.08415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