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973|回复: 15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在诗歌上爬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0 0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诗歌上爬行


          ■敬一兵


  走出杜甫草堂,就是走出了唐朝的天地。唐朝的颜色,温度,声音,气息和景象,都留在了我先前抽掉的那几支烟里了。它们随我而行的愿望,也被一道红墙,挡在了我的身后。只有一片香樟树和几丛竹子,没有被围墙锁住,继续蔓延在我的视野里,沉稳镇定,但却苍凉凄婉。香樟树和竹子很孤独,在车水马龙喧嚣的城市里,没有它们的位置,即便就是在人的记忆里,它们也变成了一群没有人认领的孤儿,只能够行走在寂寞的边缘。这些极有可能被杜甫、李白抚摸过的香樟树和竹子,到了今天,已经很难得到人们的青睐,许多时候,它们的生活境况,甚至还不如街边盛开的蝴蝶花,或者缠绕在餐厅墙壁上的塑料葡萄藤。鼎盛的大唐,以及有血有肉的唐朝诗歌,已经干枯成了杜甫和李白的名字。即使杜甫和李白的名字,还驻足在学生的课本上,但组成这两个名字的笔画,也日渐在一个城市盛宴到来的时候,瘦成了一根线。


  曾经照耀和沐浴过唐朝的太阳及雨露,每天依旧照耀和沐浴在香樟树与竹子的身上。可是,分配在香樟树与竹子身上的温度和湿度,已经被一座城市瓜分了。可怜的香樟树与竹子上,还住着唐朝的灵魂,他们随时都会出来走走,希望获得更多的太阳和雨露。他们走出来的时候,会不会感到陌生和凄楚呢?他们凄楚的时候,会有什么人来给他们喊魂呢?自然,我是不认得为那些住在香樟树与竹子上的唐朝灵魂喊魂的人是谁,但我相信,这些喊魂的人,就如同在云南一个乡村老屋里我的外婆去世时,住在她老屋周围的那些质朴的汉子,还有贤惠的大妈或者媳妇,用发自肺腑的哭声,用燃烧一叠叠纸钱、一柱柱草香、一支支蜡烛和最后一次为棺木上漆的方式,为我的外婆喊魂守夜一样虔诚。这些为我的外婆喊魂的人,一直让我感恩和怀念。在我的生命记忆里,他们一直都站在我和我的外婆之间,是生与死之间,连接我情愫的一条沉甸甸的线条。这根线条的一端系着我,而另外一端,系着我的外婆。我的外婆就是我的祖先,外婆前面的无数祖先,一定就是唐朝的那些祖先了。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为唐朝灵魂喊魂的人,就是曾经也为我的外婆喊过魂的人。在他们的共同呼唤下,一条诗歌大道,终于铺在了我的眼前。诗歌大道的一端,与我的脚跟紧紧连在一起,而另外一端,却穿越了一座城市的樊笼,带着我的想象,铺展到了时间深处的唐朝。

  沿循杜甫草堂南大门至浣花公园廊桥的轴线,用石块铺出了200米长的诗歌大道,上面刻满了自《诗经》、《楚辞》开始至今历代杰出诗人的诗句。一个个古代诗人,用隶书、篆体、狂草、正楷、行书或者其它杂体书法的手势,苍劲而又形象地在石块上,向我比画着在四面漏风的日子里,他们生发出来的忧虑、寂寞、忠贞、隐恨或者热爱的情愫,并试图为我阻挡住什么,以便抚慰我易受惊吓的日子。他们古老而又复杂的手势,一直没有停顿过,好像始终就等候在我要行走的每一条路的前方,为我抹去笼罩在我身上的迷茫和麻木,然后引发我的身体产生一次爆炸,将被骨骼包裹的死气沉沉的冷漠彻底割开,让我被阻塞的血脉,在复苏的思绪冲击下,得以贯通。现在我才明白,过去许多走在我身边的人,他们已经从地上走到了地下,消失在了我的视线外,原来他们都来到了这里,继续用自己的骨骼,肩负起了托举这条诗歌大道的重任。他们中的许多人,面貌已经模糊,名字也无法被时间记住了,他们不像杜甫那么幸运,能够得到苏轼、黄庭坚、陆游到何绍基、顾复初等文人骚客络绎不绝的瞻拜,但他们留在我心灵上的痕迹,却依旧深刻质感。只有卑微的草芥,才能够在它们曾经游走过的荒野上,散发出最质朴纯净的气息。1966年,他们就游走在大凉山的荒野里,白天虫蚁一样为修建成昆铁路用铁钎和锄头不停地掘呀掘,挖呀挖;到了晚上,就会顶了萧瑟的秋风,在不时有野狼出没的荒野中,用他们热烈的话语,还有他们让我感到塌实的身躯,护送我的母亲和我,沿了成昆铁路的路基,走上一段长长的路程,直到看见我们安全回到西昌五·七干校的那间土坯房子里。一年365天,天天他们都是这样护送我的母亲和我。如今我年近八旬的母亲回忆起他们,都会泪流满面,让我一定要打听到他们的下落,无论他们是否健在。现在我能够了结我母亲的心愿了,是的,母亲,当年护送我们一次次走过黑漆漆的凉山荒野的那些伯伯们,他们现在都住在诗歌大道的下面。他们当年牵了我的手走路,就是希望我今后能够更好地走路,沿循大凉山的那条成昆铁路的路基,一直走到现在躺在我眼前的这条诗歌大道上来。


  很多时候,我都无法说清楚,相距遥远的两个风马牛毫不相干的事情,突然以纠缠的形式,同时出现在我眼睛里的缘由。只能够猜测,如果不是预谋,一定就是一种暗示。

  当冬天里难得一见的太阳和一只蜘蛛,同时出现在诗歌大道上的时候,我对祖先感恩的思绪,就被它们的降临给岔开了。黄铜色的阳光,铺在诗歌大道上,也铺在了一只指甲盖大小的肉褐色蜘蛛身上。诗歌有了温度,蜘蛛有了诗意。蜘蛛一定是凭借了某个理由,并且这个理由一定让它感到了庄重与严肃,所以蜘蛛才会在穿越诗歌大道的时候,表现出敛息轻步、谨慎虔诚的模样。它悄无声息地爬行一段路程,就会同样是悄无声息地停下脚步观望一下,从情形上看,与其说蜘蛛是为了躲避行人的脚步,倒不如说是蜘蛛在感悟诗歌,或者与诗歌背后的诗人在交流。石板上的文字,或凸于石面之上,或凹在石面之下,蜘蛛在文字间爬行,自然就因了文字的凸凹,呈现出起伏的姿势,波浪一样逶迤。我看见这只蜘蛛的时候,它正在杜甫的诗句里爬行,而它停歇下来的地方,常常是文字刻痕的凹槽部分。凹槽让蜘蛛有了深入文字内部的机会,同时,文字的凹槽部分,应该就是诗人精、气、血最为浓郁和密集的地方,难怪这只蜘蛛,停在凹槽里的时间,总是比它爬行的时间要长得多。文字与一只蜘蛛纠缠在一起,让我的眼睛,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转到了感念的境况之中。是的,蜘蛛就是这样,正在把它对杜甫诗句的感念,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的眼帘里。蜘蛛波浪一样逶迤的爬行,制造出了文字无法表达的动感,使我先前看见的那些空寂如死灰的文字,有了轮廓上的立体气氛,有了气血流淌出来的灵性,有了首尾相连的那种绵缠情结。蜘蛛在文字里感受到的细微的喜悦、幸福、绵缠、苍凉、隐恨、惊悸或者恍惚,一串串在我的眼睛里,制造出了走在每一个文字背后的杜甫的一篇篇章节,有温度,还有情感的呼吸。潦倒的,仅仅是穿越冬天随我而来的麻木影子,依然站立了的,却是一种独立遗世的品位象征与真实,一如一只蜘蛛正在爬行着的杜甫的文字。与这只身体比较丰满的蜘蛛比较,杜甫的文字就显得非常的干瘪,像极了杜甫十分瘦削的身躯,还有那种很落魄、很不得志的文弱书生样,以至于过去有人只要看见杜甫没有一丝笑容的脸颊,还有四处漂泊的瘦削身影,就会把他视为一个彻头彻尾的逃避主义者。然而,漂泊只是一种肢体语言,只要有机会深入进去,就能够看见深藏在内里的玄机一样,仿佛是要把自唐代以来的某些琐碎历史问题深藏,抑或欲将昔日苍老的文化精神固守的文字,因了一只蜘蛛的爬行所带来的逶迤意象,立即就获得了释放,无需你去问,它自己就会告诉你——它是来自于陪伴杜甫初到长安,接着从洛阳回华州,后被贬去陕西,安史之乱后再赴西安,之后又由阆州回到草堂的漂泊的表象中,体验到了杜甫超脱俗世、不屑于当朝权臣的排斥打击、愤然于贪官污吏的腐败无能的意识的实质内核。面对一目了然的清晰,还有谁能够置疑呢?


  蜘蛛还在诗歌上爬行。假如生命还有再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不知道蜘蛛是否还会继续选择现在的爬行方式?但在诗歌上爬行的蜘蛛,用它的生命,完成了为我解读杜甫的使命,成了我的最爱。真的,这只蜘蛛与其他蜘蛛绝对不同,它生来就是为了完成一种解读,虽然卑微,也没有任何背景,并且它的生命,说没,它就没了。我想,我没有任何时候,会像现在这样,喜欢一只在诗歌上爬行的蜘蛛了。



2#
 楼主| 发表于 2009-2-20 07:30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09-2-20 07:31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09-2-20 07:31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2-20 07:48 | 只看该作者
描写、议论、抒情结合,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收放自如。文章张弛有度,有如行云流水。坚持拜度老哥的美文,获益颇多。问好老哥,周末愉快!!
6#
发表于 2009-2-20 08:15 | 只看该作者
难得啊,板凳也不错了,先占座,帮楼下的都占了,楼下的同学炯炯旁边还有一个座,呵
7#
发表于 2009-2-20 08:26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啊!好文笔啊!
"鼎盛的大唐,以及有血有肉的唐朝诗歌,已经干枯成了杜甫和李白的名字。即使杜甫和李白的名字,还驻足在学生的课本上,但组成这两个名字的笔画,也日渐在一个城市盛宴到来的时候,瘦成了一根线"
"很多时候,我都无法说清楚,相距遥远的两个风马牛毫不相干的事情,突然以纠缠的形式,同时出现在我眼睛里的缘由。只能够猜测,如果不是预谋,一定就是一种暗示。"

还有一个"蜘蛛"的跳出,让文章很是与众不同啊,写出了新意!!

[ 本帖最后由 炬焰炯炯 于 2009-2-20 08:36 编辑 ]
8#
发表于 2009-2-20 08:42 | 只看该作者
蜘蛛还在诗歌上爬行。假如生命还有再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不知道蜘蛛是否还会继续选择现在的爬行方式?但在诗歌上爬行的蜘蛛,用它的生命,完成了为我解读杜甫的使命,成了我的最爱。真的,这只蜘蛛与其他蜘蛛绝对不同,它生来就是为了完成一种解读,虽然卑微,也没有任何背景,并且它的生命,说没,它就没了。我想,我没有任何时候,会像现在这样,喜欢一只在诗歌上爬行的蜘蛛了。

因了这条水泥筑就的诗歌大道,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偶然创入这条诗歌大道的一只蜘蛛,更使得联想有了寄寓,有了拟人的味道。很别致的一篇!精华支持。
9#
发表于 2009-2-20 08:51 | 只看该作者
曾经照耀和沐浴过唐朝的太阳及雨露,每天依旧照耀和沐浴在香樟树与竹子的身上。可是,分配在香樟树与竹子身上的温度和湿度,已经被一座城市瓜分了。
对唐朝诗歌及诗人的怀念贯穿全篇,“喊魂”这一古老的习俗带着神秘与思念。一只蜘蛛,在诗歌上爬行的蜘蛛,我想大概也是作者思想的轨迹吧。
图片很美,古朴典雅而有些神秘。 问好敬老师!
10#
发表于 2009-2-20 08:56 | 只看该作者
情景融合,下笔恰到好处。接触现实界面而又迂回到历史的沧桑,感慨!欣赏敬版主美文。
11#
发表于 2009-2-20 09:15 | 只看该作者
啊,诗歌大道,多么好的名字啊,是我仰慕的地方。文章容思想性和文字的穿透性与一身,独辟视角,高啊!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2-20 09: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有旺 于 2009-2-20 07:48 发表
描写、议论、抒情结合,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收放自如。文章张弛有度,有如行云流水。坚持拜度老哥的美文,获益颇多。问好老哥,周末愉快!!

感谢有旺地一时间评点鼓励,握手!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2-20 09: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炬焰炯炯 于 2009-2-20 08:15 发表
难得啊,板凳也不错了,先占座,帮楼下的都占了,楼下的同学炯炯旁边还有一个座,呵

呵呵,还请提意见。
14#
发表于 2009-2-20 09:30 | 只看该作者
《在诗歌上爬行》一文,从文章的结构安排到层次的顺序,语言的缜密,意境的营造,都显示出了作者睿智而宏大的思想境界,情愫的迭加,笔端的恣肆,使得整篇文章都处于一种精力之绵延于无限,思想之探赜索远,致广大,尽精微,灼然洞然于万物之理的深广与深邃。
文章的开篇以走出杜甫草堂后的内心感受为起笔,这样,也就是为文章在叙述层次,内涵上奠定了坚实的条件与基础。从杜甫草堂出来,内心是不能平静的,因为,那些蓄满胸腔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沧桑感。一条条沉甸甸的线条,牵曳着情愫,在对祖先足迹的追溯中,自然是要铺展到了时间深处的唐朝、延伸到了盛唐之年。显然,作者又以探本穷源的回笔,再次对在“杜甫草堂”里里外外的景况有着绵密的思想回望。
在这里,我注意到了,也是作者最为关注的是南大门至浣花公园廊桥的轴线,用石块铺出了200米长的诗歌大道上,作者马上联想到了那些修建成昆铁路的人们。请注意,作者把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用“虫蚁”来比拟是十分恰当的。这不仅使得人的一种精神气质得到宣扬,同时,也显证了一种生动逼真的场景。
随着文章的深入浅出,其主旨意境已经清晰地展现了出来,那就是“爬行”的重要意义。因为“爬行”的动物很多,而作者独独发现了蜘蛛,是蜘蛛的爬行。它爬行在诗歌大道上:“在当冬天里难得一见的太阳和一只蜘蛛,同时出现在诗歌大道上的时候,我对祖先感恩的思绪,就被它们的降临给岔开了。”“诗歌有了温度,蜘蛛有了诗意。从情形上看,与其说蜘蛛是为了躲避行人的脚步,倒不如说是蜘蛛在感悟诗歌,或者与诗歌背后的诗人在交流。”想象总是会有现实的影子,因为一只式微的蛛蛛的爬行,而使得作者的思绪一下子变得清明而敞亮。当然,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作者除了具有慧眼的观察,更有丰盈的思悟。
以一种观察与发现来释放心境,这不仅是一种心性与修为,更多的则是,在观察与发现中,进行着一次人生在历史间的跋涉。在这篇文章里,始终笼罩着一层或浓或淡的感念气氛,这种情愫,源于作者对其所走过的人生道路的探寻与感悟,当这种萦萦缠绕的感念不断升腾时,读者从中就会体味到极大的阅读美感。支持精华!
15#
发表于 2009-2-20 09:44 | 只看该作者
蜘蛛的意向内涵饱满而富有推想,其实,我们都是这样,在爬行和结网中延续生命、理想和思考。欣赏,学习,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17:19 , Processed in 0.05482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