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5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对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2 0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策

  前几年乡镇合并,东西南北几个乡都合并了,唯独把个小小的张庄乡留在了中间,知道为什么吗?很多人会说:准是个问题乡啊,没人要呗。恭喜您:答对了!况且这个问题还是农村问题中的大问题,计划生育问题。

  别的乡镇就没有问题吗?有啊,只是那就太少了,因为机会太少了。糊涂了吧?哎,听我慢慢跟您讲。

  张庄乡的农民曾经同太多太多的乡下农民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同土地打了几辈子的交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了,就有聪明些的不服输的农民跑到城里做些小生意,什么香油坊啊,馒头坊啊,小商店啊,甚至有的几百里地骑自行车驮上棉花到北京去卖。当时就流行这样一句话:“本事大的做生意,本事小的当小偷,没本事的种地。”(当年翻墙偷东西的很多哈)。

  后来有大本事的人慢慢多了,就拉他的兄弟姐妹一把,兄弟姐妹又拉自家亲戚一把,这样亲戚连亲戚,在外做生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村里越来越空,村中间空了,都在村子外圈盖起了高档房,哪一座盖的时候不得花个十万,二十万的,但房子多半是空的,不亚如诸葛孔明的那一空城啊。

  而说到空城起初,便要提一下80年代未计生最严的时候了,当时全国紧锣密鼓的响应党的号召,必须要实行下去,坚决执行少生优生。当然敢于硬对硬的也有,就是屋里的家具被搬一空;连夜跑掉的也有,结果就是房顶被揭(房子还是留下的)以示警告。做计生工作的人也不容易啊,就为个业绩嘛,什么法子都得想都得用。

  但还是有大本事的人坚持了下来,并在外地“繁衍生息”。小品里的“游击队”精彩吧?那同这个乡的乡亲们相比,可是小菜一碟了,那是没本事的人的情况,这些有本事的人不钻水泥管道,不拿大葱当水果吃。而是正儿八经地,大张旗鼓地在全国各地的城市、乡镇开了百货,开了商场,钱有的是,不就是个罚吗?多生一个罚一万?二万?没问题,只要能生下儿子,多罚几万就几万吧,谁让咱孔夫子的后代要一直遵循老夫子的遗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呢?挣钱不就是花的吗?况且这钱花的多有意义,养儿防老啊!

  这年头小子少,闺女多,有儿子的可开心了,这不涛涛眼看也十九岁了,有几家姑娘提亲了,他妈想打听一下“行情”,就到邻居家来串个门。“二嫂啊,你们强强结婚,准备置办什么东西啊?”

  二嫂一下子就笑开了,拉一下涛涛妈的胳膊,“买嘛东西哎,人家现在都时兴给现钱,三万给她,随便她存也好,花也行,酒席都不用办。把媳妇领上走就行,就说出去做生意了。”二嫂真是老道。

“那生了孩子人家不得罚啊?”

  “你看外行了吧?现在都不用结婚了,等把孩子生够了,结婚,上户口一起办,反正也是罚,人家都说比分开罚要便宜不少唻”

  这还是九十年代初的一幕,一传十,十传百,这个秘方屡试屡爽啊。这样可苦了计生人员了,原来只在附近几个村子的亲戚家找就行了,现在呢?大海捞针哪,天津、北京、河北、内蒙、新疆……哪去找?路费谁出?

  也有聪明的想出办法了,找不到当事人,就找他父母,把他父母往乡里一扣,看当儿子的心疼不?开始管用,有的不忍心父母受罪,只有回来“自投罗网”。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有更聪明的村官,更聪明的乡亲啊。

  “张大爷在家吗?”瞧,说来就来了,村长带着计生人员来到这个老大难家了,他的儿女都在外地做生意,而且都是老问题户,一家三个女儿想生个儿子,一个呢,偏是三个儿子想再要个女儿。

  “你们立国最近回来过没有?你们家可是老问题户了啊,警告过你们几次了也不听,这次咱们得采取措施了……”那位还在严肃地一字一顿得教训呢,再看,张大爷,腿一软,倒在沙发边上了。“他爹,他爹,你怎么了?……”老太太着急去拉老头,自己也晕过去了。

  计生人员一看这阵式,哪还敢说话,都扭头往门口走,村长在后面大喊:“哎,你们倒是拉上一个啊。”他这一喊,都跑得更快了,生怕谁落在后面,这天大的麻烦就是谁的了。

  “行了,都走了,起来吧。”听村长这一招呼,老头老太太都从沙发边上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还往门口看看,“都走了?这就没事了?”
“没事了,俺这法子不错吧?放心吧,这下他们再不敢来了。”

  要是计生人员来时,正好赶上怎么办呢?不用急,法子是人想出来的嘛,看,这位李大婶就不急,听到他们在外面敲门了,就让儿媳妇钻进被子里,把孩子抱好,让宝贝吃着奶以防哭出声,再给她上面压上两床厚厚的被子。看看一切收拾停当,不急不忙的走出去开门,还边走边说:“你看我这腿疼了两三年了,走路又不利索,听到敲门就小跑着出来了。”

  “你们儿媳妇在外面呢还是在家啊?”
  “在家呢,在家呢,外面生意不好做,这不就回来了,回来看看在家有没有好做的买卖。”
  “没有计划外怀孕吧?”“没有,那违法的事咱可不敢做。”“你看,这不是我儿媳妇。”说着撩起里屋的门帘。“这不昨天出去转了转市场,看看行情,就受了点风寒,给她吃了药,正在发汗哩。要不,我叫她起来跟你们说会儿话?”
  “不用了,不用了,休息吧”

  李大婶把他们客气地送出了家门,母子平安,一切大吉!
聪明人吧?长见识了吧?

  小小的张庄乡藏龙卧虎啊,小老百姓没有后台,全靠聪明。执法人员呢,睁一眼闭一眼吧,时间长了,都基本达成共识了,哪个想得罪人呢?哪个不想兜里装点外快呢?况且他们家或者亲戚家也基本上有两个孩子呢。

  前面是城关镇,后面是本县的最边缘镇,中间是这个坚固的堡垒,独挡一面!

2#
发表于 2009-2-22 09:11 | 只看该作者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有更聪明的村官,更聪明的乡亲啊。

还真是这个理儿,学习文友很现实的好文。
3#
发表于 2009-2-22 09:25 | 只看该作者
这儿的人真精,也会生孩子,和政策对着干谁要? :lol :lol 顺便问一下若谷:你从不是那个乡的吧··· ;P ;P :victory: :victory:
4#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09: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邓荣河 于 2009-2-22 09:11 发表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有更聪明的村官,更聪明的乡亲啊。

还真是这个理儿,学习文友很现实的好文。

唉,我听到这些也是很感慨啊。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09: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09-2-22 09:25 发表
这儿的人真精,也会生孩子,和政策对着干谁要? :lol :lol 顺便问一下若谷:你从不是那个乡的吧··· ;P ;P :victory: :victory:

别吓我噢。 :lol  
写这篇东西的时候都不知自己是一种什么心态了。呵呵,大家自己评判吧。

[ 本帖最后由 若谷 于 2009-2-22 09:31 编辑 ]
6#
发表于 2009-2-22 09: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若谷 于 2009-2-22 09:29 发表

别吓我噢。   
写这篇东西的时候都不知自己是一种什么心态了。呵呵,大家自己评判吧。


哈哈,和你闹着玩呢。文章针对现实有很强的批判性,对社会底层的形象勾勒和地域文化背景有渗透性,文字不乏优美,语言精练,是篇美文哦!
7#
发表于 2009-2-22 09:37 | 只看该作者
可能也是个别例子吧?我的四弟是农业户口,在济南经商多年,条件不错,但就要了一个女孩就算了,现在侄女已上高中了。
8#
发表于 2009-2-22 09:40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率性真实,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勾勒清晰,有杂文的气息,欣赏并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13: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09-2-22 09:36 发表


哈哈,和你闹着玩呢。文章针对现实有很强的批判性,对社会底层的形象勾勒和地域文化背景有渗透性,文字不乏优美,语言精练,是篇美文哦!

这篇文用优美一词不太合适吧?  感觉好多年没写这种带讽刺意味的东西了。不过写出来感觉挺过瘾的。现实中有些东西不能用“美”表达的啊。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13: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09-2-22 09:37 发表
可能也是个别例子吧?我的四弟是农业户口,在济南经商多年,条件不错,但就要了一个女孩就算了,现在侄女已上高中了。

当然当然,要都这样,中国就真的人口达到饱合了。可这种现象真的是让人忧心的啊!问好高版!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13: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2-22 09:40 发表
文章率性真实,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勾勒清晰,有杂文的气息,欣赏并问好!

谢谢敬版的关注,现实中有些现象让人不得不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啊,感觉好多年没这样动容过了。问好敬版!
12#
发表于 2009-2-23 00:15 | 只看该作者
计划生育工作确实是个最难做的工作.看看,乡镇都合并了,惟独这个乡没人要.为什么?就是计生是个老大难问题.以前是"越穷越生",现在呢?是"越富越生".这不知道该欣喜还是该悲哀呢?文章以事例说话,记述的准确性,结构的紧密性,语言的流畅性,都给我留有深刻的印象.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9: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2-23 00:15 发表
计划生育工作确实是个最难做的工作.看看,乡镇都合并了,惟独这个乡没人要.为什么?就是计生是个老大难问题.以前是"越穷越生",现在呢?是"越富越生".这不知道该欣喜还是该悲哀呢?文章以事例说话,记述的准 ...

谢杜版认同!年轻时也曾意气风发,好多社会不公的现象让我义愤填膺,但随着岁月与经历的“磨砺”,不知是麻木了还是看淡了,对什么都以“理解”去理解,唉,这对我来说也不知是欣喜还是悲哀啊?!问好杜老师!
14#
发表于 2009-2-23 09: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若谷 于 2009-2-23 09:47 发表

谢杜版认同!年轻时也曾意气风发,好多社会不公的现象让我义愤填膺,但随着岁月与经历的“磨砺”,不知是麻木了还是看淡了,对什么都以“理解”去理解,唉,这对我来说也不知是欣喜还是悲哀啊?!问好杜老师!

麻木是因为对事情的不平、得不到及时解决的一种现实又无奈的心态。在生活中,我们遇到麻木的事情很多很多了。
15#
发表于 2009-2-23 16:27 | 只看该作者
“他爹,他爹,你怎么了?……”
————————————-----
不咋了,想孙子了。
幽默风趣!欣赏若谷的好文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3 17:01 , Processed in 0.05186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