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91|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人生效率之二:语言中的浪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3 1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继续接前文从语言的角度来聊聊另一种浪费现象。

  转弯抹角和言简意赅。

  中国人说话方式是很讲究、很艺术的,一句话可以正着说、反着说,阳奉阴违的说、指桑骂槐的说,有象征、有比喻、有暗示,等等等等………如果听者是个急性子,非要累死不可。应该说,中国人的这种说话方式最适合外交部发言人这样的工作,他说一句是这么个意思,说千句万句还是这么个意义,但是每一句话乍听起来绝不雷同。相反,我们看看西方人说话方式,比如布什总统这个大嘴巴就经常大嘴一咧,错话连篇,常因口误得罪世界人民。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布什的大嘴巴里错话不少,可假话不多,大多是心有所想、口有所言。这样听众听起来就不是很累,也容易听明白。反之,你听中国人说话,特别是一些文化人说话,假如你的智商不是很高,你根本就听不懂。我认识一些欧美外国人,这些人初来中国时,他们的汉语不是很流利,磕磕巴巴,可我听起来却很通俗易懂。但是过了几年后,这些外国人在中国呆久了,中国通了,汉语流利了,我听他们的话却反而吃力了。为啥呢?因为入乡随俗的关系,他们也能侃了,学会汉语言中转弯抹角的扯皮艺术了。有一个英国人在年轻时来到中国,后来一直没有回到英国,他说他已经不习惯英国的生活了,他喜欢中国。电视访谈的镜头里,这个老外对主持人操一口老北京方言侃侃而谈,特别健谈、特别能侃。我忽然发现这个外国人已经被全盘汉化了,他接受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也同时吸纳了中华文化中的糟粕。相声这种艺术,西方人是很难理解的,南方人,如广州、港澳地区人也不太接受相声。相声和二人转都是一种北方语言艺术,我们如果细细的追寻一些,我们会发现这种语言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北方人能侃,因为北方寒冷,室外冰天雪地,农田无法耕种,外出劳作不便。于是在旧时代,整个冬季人们无所事事,只能围在火炉旁、睡在热炕上边取暖边侃大山,因此北方便出现了二人转和相声这种侃大山的艺术。而南方人呢!一年四季气候温暖,人们外出劳作,加上面对大海、外靠南洋,人们忙于挣钱、经商。所以,南方人善经商,北方人善做官。经商需要两条腿四处奔跑,自然无暇侃大山;做官就要会打官腔,要能言善辩,所以北方自古以来出政治家。这些年文化界也有耐人寻味的现象,陕西大批出文风彪悍的作家,江浙商人作家皆有,而广东呢!作家很少,企业家、改革家很多,因无暇鼓捣文字之故。凡事有度,整天空谈,误国误己;反之,全然为挣钱奔波,人生也索然无味;说话太直来直去得罪人,可太转弯抹角便是一种谋杀生命了!

  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很不容易。

  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是很不容易的,首先要“承前启后”,一个中国人在成长过程的首先阶段是“承前”。中华文明有5000年灿烂的文化,因此一个中国人必须知道孔孟老庄和他们的思想著作。不但如此,你还要懂得唐宗宋祖、马列主义,这些都是中华灿烂文明的浩如烟海的一部分,同样是学生升学、考研、就业必考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国人,你要会普通话,要会现代汉语,还要具备古代汉语的知识;你简化字会写还不行,你还要学会繁体字;然后,我们还要学英语、德语、法语、日语等等。这些都掌握差不多了,一个中国小孩已经长大到大学生了,这时候才开始对他们讲授做人的道理和生存的能力,但是却有些晚了。反之,我们看看没有什么历史文明的美国人:中国孩子在学习简化字的时候,爱迪生在上小学;中国孩子在学繁体字的时候,爱迪生已经在发明电灯泡了;中国孩子在学古汉语、英语、德语、法语的时候,因为爱迪生不需要学外语,也没有古英语可学,在中国孩子学外语的时间里他已经在发明其他东西了。为何工业革命出现在英美而不是中国这个5000年文明大地上?一个最大的根源是我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来“承前”。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读书读到50岁,大半生是在老调重弹别人的东西、背诵别人的东西,这样的人生就被活活浪费了,《范进中举》的范进是,孔乙己是,现今的考研热的考研大军仍然是!根据统计,全世界富豪中,小学文凭和博士文凭的数量最少,这说明一个问题:挣钱需要文学但并不需要很多的学问。人生中25岁——35岁是最具胆识和没有包袱的年龄,也是最能创业、成就事业的年龄,而我们古代中国人却将人生的精华消耗在八股科举这独木桥上,现代中国年青人又无奈的投入到考研热、文凭热中。中华5000年文明贯穿着应试教育这跟无形绳索,也正是它正在无情的绞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宝贵青春。承前有时候是复古,承前未必都能启后,启后也未必都需要承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不会汉语,小时候他为学汉语苦恼,他的母亲劝慰他:“如果觉得太难,那就不学,你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到科研上而不是汉语。”钱永健去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但他不会汉语。当然,一个华裔最好能懂汉语为好,但对于在英语环境里生活的钱永健来说,不会汉语妨碍并不大。反思我们国内的外语教育和科技实力,不能不说我们的外语教育进入一种偏激的形而上学的阶段,浪费了教育资源,浪费了个人的宝贵时间。语言仅仅是一种工具而已!不同的人群和职业有不同的语言学习要求,不能千遍一律。

  语言修辞中的废话。

  中国人说话是非常注重修辞的,一个人要学会几套语言才能应付不同场合的交流需要。有些形容词是专用词汇,比如“欣欣向荣、伟大的、光荣的、与时俱进、神采奕奕、一腔热血、斗志昂扬等等……”我们举个例子,比如“欣欣向荣”这个词汇只能用于开会和报纸专用,它不能用于日常交谈,也很少用于文学写作。如“去年形势一片大好,全县农村一派欣欣向荣。”这种句子用来开会和登报就适合,但如果换作我们日常交谈,“我家去年收入不错,全家生活欣欣向荣。”这样表达就显得别扭,听者以为说话的人大脑有问题。同样,“光荣的、伟大的、与时俱进”这些话也不能适用日常生活。如“我去年与时俱进,将电脑升级了一下。”“我的孩子很伟大,他考取了名牌大学。”“我家老母猪很光荣,去年产了2窝崽崽,这是一头伟大的斗志昂扬的猪。”这样的表达会很荒唐,应该这样说:“我家老母猪真能干,很不错。”

  所以,我发现很多汉语形容词都属于一些“官话、废话”,被这样的形容词过多修饰的语言徒然浪费国人的生命。语言是服务与生活的,当一种词汇只能被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的场合适用,不但是一种浪费,更对民众的视听器官是一种折磨。说实话,某些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和某些报刊的文章令人生厌,最主要的罪魁祸首就是这类“形容词”。当一篇文章中频繁的出现这类词汇时,我们会觉得这篇文章“打官腔”,这个讲话的人“操官调”。官腔官调是最不着边际、最耗费生命、也是最容易拉远官民距离的语言。

  个人有个人的人生效率,国家、社会同样也有自己的发展效率,语言仅仅是社会万象中一个折射镜,折射出社会的利弊和文化的差异。国家、民族、地区之间的习俗和文化差异皆有利有弊,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明白自己的文化真相,才能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服务人生、利于社会。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2-24 15:03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2-23 14:41 | 只看该作者
语言是人们思想的外在表现
3#
发表于 2009-2-23 14:55 | 只看该作者
哈,我们不仅善于浪费物质方面的东西,也善于浪费语言。
4#
发表于 2009-2-24 09:44 | 只看该作者
不懂外语,不敢乱说,美国人说话不要形容词?不讲修辞?不分口语和书面语?奥巴马就职演说,可能翻泽过来的缘故吧,形容词很多的。如下一段:

    至此,有四十四个美国人发出总统誓言。这些字词曾在蒸蒸日上的繁荣时期和宁静安详的和平年代诵读。但是间或,它们也响彻在阴云密布、风暴降临的时刻。美国能够历经这些时刻而勇往直前,不仅因为当政者具有才干或远见,而且也因为“我们人民”始终坚信我们先辈的理想,对我们的建国理念忠贞不渝。
5#
发表于 2009-2-24 09: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2-23 12:32 发表
  反思我们国内的外语教育和科技实力,不能不说我们的外语教育进入一种偏激的形而上学的阶段,浪费了教育资源,浪费了个人的宝贵时间。语言仅仅是一种工具而已!不同的人群和职业有不同的语言学习要求,不能千遍一律。
, ...


赞同。
6#
发表于 2009-2-24 14:57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文字耐读!耐嚼!越嚼越有味!喜欢!赞一个!
7#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15: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夏楼兰 于 2009-2-23 14:55 发表
哈,我们不仅善于浪费物质方面的东西,也善于浪费语言。


呵呵,人生就是合理的浪费!
8#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15: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明 于 2009-2-23 20:55 发表
微风兄弟,弯还得转,走美国直线距离最短,问题是要打透地球。


是啊!擦边球!
9#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15: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玉德 于 2009-2-24 09:44 发表
不懂外语,不敢乱说,美国人说话不要形容词?不讲修辞?不分口语和书面语?奥巴马就职演说,可能翻泽过来的缘故吧,形容词很多的。如下一段:

    至此,有四十四个美国人发出总统誓言。这些字词曾在蒸蒸日上的繁 ...


每一个语言都有利弊!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15: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芳香碧丝草 于 2009-2-24 14:57 发表
这样的文字耐读!耐嚼!越嚼越有味!喜欢!赞一个!


谢谢鼓励!
11#
发表于 2009-2-24 16:18 | 只看该作者
观点有些见地,但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外包装,没它不行。
12#
发表于 2009-2-24 19:59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事情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

人生的效率在于合作再合作。两个人办事的效率胜过一个人,三个人胜过两个人……依此类推,懂得合作的人是聪明的。
13#
发表于 2009-2-24 21:58 | 只看该作者
分析透彻,言之有理。艺术的产生与北官南商的关系论述,学语言与出成果的论述,很精辟!我从中受益匪浅。
14#
发表于 2009-2-25 10:37 | 只看该作者
  赞同基本观点。
  我们一生学习的知识倒不少,但我们的发明创造能力却不行。过去,中国的读书人的知识不能说少,但那大都是文史知识,是掌握过去的东西,而不是创造新的东西。也许正因这个缘故,近代与当代重大的发明创造大都是外国人的。
  另外,说话讲究“艺术”,写文章讲究“艺术”,害得我们在生活中有好多种语言。而这多种语言都是花费的好大气力学习来的。想想,一生的精力浪费不少啊!
  昨天与朋友谈天,朋友说,如果彭德怀跟毛泽东说话、写信能艺术一些,宛转一些则就好了,因为他太直了,所以……。读了此文,对朋友的话有了理解。
15#
发表于 2009-2-25 12:10 | 只看该作者
要有一个度,的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21:28 , Processed in 0.05134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