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牛反问”之反问
文/沈茂昀
全国两会期间,《财经》记者采访某官员身份的政协委员时,遭遇其“为什么老百姓不公布财产”的反问,让记者目瞪口呆。这个堪称“2009年度最牛反问”一出笼,立即掀起网论热潮。针对某官员的反问,网友积极“响应”,纷纷在论坛“晒”出自己的财产明细,在欢迎监督的同时,也热切期盼官员们能“后来跟上”。(3月17日人民网)
网民此举,确实有“倒逼”官员的反挑衅意味:“我们都公布了,就等你们了!”这很有几分先入为主、调侃搞乐的“沾沾自喜”,但从中折射出的,更多的则是网民对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无奈。面对那位官员的雷人、欺人的反问,作为纳税人,作为公民,我们也应该理直气壮地反问:“为什么官员必须公布财产?为什么普通老百姓没有义务公布财产?”
财产权是个人的隐私权,别人不得强行侵犯,也不得随意叫人公布。但这是基于社会公众个体因素而言的。作为普通公民,你通过诚实劳动、守法经营创造积累的物质财富,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任何要求你“晒财产”的行为,都要征得你的同意和许可。而官员则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官员的权力是公民让渡给你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你因此而拿的工资俸禄,都来自纳税人,纳税人有权利要求官员公布财产,官员的个人收入隐私权当然无法完整享有。由此,那种反问老百姓为什么不公开财产的官员,只有三种可能:一是真的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了,关系发生错位,说出了与身份不相称的话来,胡搅蛮缠;二是某些官员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权力傲慢:“我就不公开,你能拿我怎么样?”这是老百姓不能左右官员命运带来的恶果;三是一些官员不自信,怕“晒”财产晒出麻烦来。
作为一项常态的制度化的反腐手段,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在很多国家被广泛运用,对监督官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国自1986年以来,舆论就有了“官员应公开自己的财产”的呼声,以后差不多每年两会都有代表委员提出这一提案或议案,1994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财产收入申报法》正式列入立法规划,但一直未能进入实质性的立法程序。可喜的是,今年初,新疆阿勒泰地区第一个吃螃蟹,在地区廉政网上公开了55名初任副县级干部的收入情况,被称具有“破冰”意义。随后,又见浙江慈溪开始试行类似的“干部廉情公示制度”。值得关注的是,目前阿勒泰地区的做法,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给予了肯定,中纪委副书记何勇在两会期间表示,中纪委正在想办法制定官员财产公示的有关条例或者规定。这说明,作为反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公开官员财产,早已不是可不可以的有争议的问题了,而是到了积极探索完善、加快推进的时候了。
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既然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已经浮出水面,公众就有理由相信它会成熟壮大起来。这是今天反腐败斗争的需要,也是官员政治诚信的表现。所以,我们在吁请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规范的公开官员财产的办法,尽早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使这项制度走上正轨的同时,还寄希望于官员们能主动打破怕揭“隐私”的思想障碍,选择财产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这是官员自证清白的一种手段。如果官员在财产公开上总是“躲猫猫”,公众就有权怀疑你滥用权力牟取私利,怀疑你抽的烟、戴的表、开的车、穿的衣服都可能与腐败有关。须知,越是“阳光”,官员才越会让老百姓信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