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兑政治就变味
李凤宝
敝乡有家酒厂很有经营头脑,知道借助政治平台吆喝。前一阵子市、县先后开“两会”,到处扯挂着“热烈祝贺‘XX酒’成为‘两会’唯一指定用酒”的条幅。因是地产,也就偏爱,他没指定我就常喝,感觉跟所有粬香型都是一个味。这回麴糵勾兑“两会”,酒水挂靠政治,也就让我咂摸出了异味、怪味、馊味、霉味和酸味。
异味来自“政治献金”。人大是权力机构,政协是重要机构,“两会”该是何等的政治。以往企业赞助、产品冠名多是面向文艺表演、体育比赛和公益活动,叫作“文体搭台,经济唱戏”。这回企业加盟,政治献金,两会勾兑酒水,商品灌输政治,企业追逐最大利益,“两会”政治难道没有异味?政治活动捆绑企业产品,给其打上权力标记,也就做出特别担保,人们自然联想政经勾结、权钱交易。再说《捐赠法》规定“受赠者”是“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广告法》也规定“不得以国家机关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名义发布广告”,因此,“两会”接受捐赠、政治谋划广告,讲你知法犯法并不为过。
怪味在于履职错位。“两会”代表、委员参政议政,职务具有公权力,职责具有公共性,依法履职的开销本应出自政府财政。接受社会赞助,“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日后在涉及捐助者的问题时会不会“手下留情”、“法外开恩”? 代表、委员受益赞助,履职难免发生利益冲突、影响价值取向,他们执行职务的公正性、公共性和纯洁性受到侵蚀,超脱地审视、表达和提升民意的姿态发生动摇,难道不会在审议、议案、建议中拿公共利益、政策倾斜回报那些支持过他们的企业和个人?捐赠者通过代表、委员行权,难道不会在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及其他方面获取更多更好的利益?由此,那些无力赞助的社会群体的正当利益会不会边缘化?
馊味出在地方保护。政治会议指定用酒,不光有失严肃,而且刺激不正当竞争,凸现地方保护主义。多年实行的“两会”物品特供、专供,在市场和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形成高规格会议所用就是高档次商品,无形中就已提升了赞助产品的档次和声誉。“指定”,表明既没招标,也未评选。于是,官方硬性指定诱导市场错觉,特权崇拜使得商家挂靠政治坐地收钱。“两会”包括了立法、执法和行政的各个权力部门,专门指定当地产品为唯一用品,分明是滥用公共权力,实现地方保护主义,指定了本地也就限制了外地,难道不有悖公平竞争?
霉味出自特供专供。“唯一指定”意味特供专供。国人千年如一顶礼膜拜权力,继承发扬“上贡”传统。享受上贡代表身份地位,成为贡品表明标志品牌,偶尔获赐贡品那是莫大光荣。如今这股封建遗风愈演愈烈,一面大力挖掘开发当年御用贡品,一面积极创建争取特供专供。企业商家瞄准政治背景、抓住政治场合拉大旗、扯虎皮,政治物化权力寻租,产品商品享誉特供专供,招徕生意、增长人气从而具有权威评价、形象广告。特权催生特供,特供渲染特权,那种身处高位、专权独占的欣快感,让人难以割舍、无法戒断。对特供趋之若鹜,实质是对特权垂涎三尺。有需求便有市场,散发着封建霉味的特供专供,正在有效地创造着虚荣架空理性,理念僭越实际。
酸味源自酒话醉态。穷乡僻壤早年就流行:“别看俺们穷,天天喝得脸通红;别看不发达,人人坐着桑塔那。”这回“两会”指定用酒,无疑怂恿与会人员喝酒,而且足以保证代表、委员的脸蛋天天通红。会上举举手,会后喝喝酒。这回有赞助,管你喝个够。酒喝够、脸通红,酒精中毒、神经麻痹,东倒西歪怎么去参政议政,胡言酒话怎么去建言献策?谁还能指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达民意,体现使命?还有,天天叫喊“严禁公务员工作日午间饮酒”,要是“两会”代表、委员午间喝酒怎么算?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李凤宝 于 2009-3-21 09:1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