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一刀笔小吏,字公明,绰号.呼保义,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
在《水浒传》第六十八回中,原文为“宋江道:非宋某多谦,有三件不如员外处:第一件,宋江身材黑矮,员外堂堂一表,凛一躯,众人无能得及。第二件,宋江出身小吏,犯罪在逃,感蒙众兄弟不弃,暂居尊位;员外生於富贵之家,长有豪杰之誉,又非众人所能得及。第三件,宋江文不能安邦,武不能附众,手无缚之力,身无寸箭之功;”这是宋江谦虚吗?我认为这不是谦虚,是事实。我此次不是谈宋江的平庸,在梁山上有能力之何止几人,比宋江有能力的人很多,为什么都甘愿受宋江的领导呢?
我想从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孝
宋江在做人方面,以孝当先,有孝义黑三郎之称,在《水浒传》第十八回中,原文“上有父亲在堂,母亲丧早。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这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上有高堂,儿不远行的说法,后来出走也是迫于无奈。在整部书中,还有几个地方提到过,如宋江在发配时,在梁山上,想起家中老父,每每都流下眼泪,难过于老父在堂不能侍奉,名声不好使家族蒙羞,这都提现了宋江的孝。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家产,为利益,不赡养父母,兄弟反目等,太多太多,如果一个人心中无孝道,那他还能容纳谁呢?一个心中只有自己的人,又怎么能融入社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戴呢?而宋江做到了孝。
2、义
宋江有及时雨之称,在《水浒传》第十八回中,原文“对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
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这体现了宋江的义,如果说,宋江给晁盖通风报信是小义的话,那为国家平判,招安后为国家稳定而征战可谓大义了吧?你不能说因为宋朝当时有几个奸臣,封建制度苛刻就一无是处吧!在当今,作对国家稳定有益的事不就是大义吗!在当时的历史时代,为了国家稳定,为了朋友们的好名声,招安、征战正是宋江大义之所在。
3、仁
仁就是爱人,对人关心,宋江对人,不但乐善好施,而且有情有义。对兄弟们的事,无论大小,都尽力帮助;与兄弟们相处,他都以心相交,使人倍感温暖。他与武松相识、相交的经历。宋江和武松两个人都逃难在柴进的庄上,武松因为来的日子长了,再加上他脾气倔强,被柴进冷落。武松此刻正患疟疾,无人理睬。宋江刚到,两人不打不相识,宋江见武松一表人才,决心结识这个朋友。当天晚上便要武松和自己一起安歇,以后每天和武松在一块,陪他喝酒,并拿出银子给武松做新衣服。宋江的行为,使武松感到了朋友的温暖。
过了几天,武松要回家,宋江带着弟弟宋清送武松上路,三人走了六七里路,武松对宋江说:“尊兄远了,请回。柴大官人必然专望。”宋江说:“何妨再送几步。”又过了二三里路,武松实在过意不去,又对宋江说:“尊兄不必远送。常言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宋江便找了一家小酒店,和武松喝酒作别。武松对宋江的行为感动得热泪盈眶,主动对宋江说:“天色将晚,哥哥不弃武二时,就此受武二四拜,拜为义兄。”于是两人结拜为兄弟。宋江又拿出十两银子,送给武松,武松不接,宋江说:“你若推却,我便不认你做兄弟。”武松只得含泪接下银子,拜别宋江。从此,武松把宋江看成是自己最亲的兄弟。在整个梁山泊,只有宋江一人能赢得所有人的拥护和支持,这是他用自己的真诚、仁爱之心换来的,只要人有仁爱之心,就能兼济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才能成就一定的事业。
4、智
知人者智,宋江,知人善任,在梁山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作用,如李逵,粗人有粗人的用处,让他发个牢骚,让他大喊大叫,其实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宋江服务的;让他的弟弟做摆设筵宴官,远离权力同时减少流言;在梁山上,各路角色各不相同,层次高低也不同,背景形形色色,成份优良不齐,宋江能在其中游刃有余,从社会地位高的柴进、卢俊义到地位低的时迁、白胜;从高干子弟呼延灼、关胜到草莽英雄武松、阮氏兄弟等等,他都能融洽相处,可谓智也!
5、勤
宋江很勤奋,在作押司时他在郓城做押司的时候,兢兢业业,不知疲倦,深受上级领导喜欢;梁山聚义后,每逢战事,都与军师等共同商讨,有时亲自领兵带队,冲锋陷阵,作为一个老板来说,难能可贵。
以上种种,体现了宋江可以说是一个好老板了,一个优秀CEO,有许多人对宋江的评价不好,我觉得读书,要学习书中的精髓,看待一个人一个事,要把他放到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去理解,首先宋江作到了以上的孝、义、仁、智、勤,这些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理解宋江吧,他也是个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他也很累。
[/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yck552 于 2009-3-22 09:5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