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520|回复: 7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乡土怀旧系列之五十三:土窖、土灶、土炕疼爱的乡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5 1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乡土怀旧系列之五十三:土窖、土灶、土炕疼爱的乡村      
           ■ 文/于文华


   前些日子,深圳一家集团公司,派出十三人组成的考察团,前来我县山区乡村实地走访,了解小学校舍情况,准备投资新建学生教室。看见西北粗狂连绵的大山,感到好奇;发现山上寸草不生,觉得不可思议。尤其走进普通老百姓家里,看见人们从土窖里取出土豆,用削好的土块支起炉灶,放火烧土豆,感觉很新鲜。他们盘腿坐在农家炕上,说怎么会感到温暖无比……而我却情不自禁,再一次陷入了遥远的往事回忆中。

  土是农民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法宝和根本。没有土的呵护,失去土的支撑,庄稼与植物就无法生长,农民就不可能生生不息。土与农民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有人嫌弃农民的土,可有谁知道:离开了土,失去土的支撑,万事万物怎么能够生存!

  在乡村,一粒麦子的生根发芽,一棵树木的绽叶长大,一朵小花的吐蕾怒放,甚至一只羊一匹骡子的养育,都离不开土的滋养。有土的存在,才有家园的繁茂;有土的营养,才有乡村日子的鲜活。很难想象:农民如果离开了土地,必定会一事无成。

  农人在打桩盖房时,会预留一个地方,用来挖土窖。以前贫穷时,修不起看家护院的庄门,只是随意挖个豁落,用树枝编了篱笆。家乡名叫和乐,意为人口茂盛,熙熙攘攘之意。外人不解,听话听音,就说:哦,是豁落多,人家穷,无庄门。这话听了寒心,那家的姑娘敢往我们这里出嫁。你说是吧。敢情有谁愿意往火坑里跳。但豁落多不假,但光棍却少,一个个照样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无庄门,土窖自然挖在厨房地下,安全。取土豆、拾胡萝卜,要下到黑咕隆咚的窖里,点燃煤油灯或蜡烛,必须大人进,小孩轻易不敢钻进深深的洞中。后来情况稍稍有所改善,人们将土窖建在靠近厨房的地面,外面用木板装饰了窖门,装上锁子,小偷休想轻易得手。

  挖土窖时,以地面一米左右为直径,挖两三米的直窑。起初的一米多最容易挖,可以用铁锹挖,土随便能铲出来。随着深度加深,困难便接踵而至。挖下的土无法倒出来,得小心翼翼一点点往外扔。从直窑往里拐入时需要铁铲挖,上面吊一个竹篮子,挖几下,吊一次。冀中平原上挖的地道,显然是借鉴了北方农民挖土窖的做法,只是运用的更加灵活自如、更加创新罢了。

  那年我家新翻盖了房屋,需要一口新土窖,父亲就筹划建造在厨房外面。挖窖时我在上面吊,父亲在下面挖。吊着吊着,有些精疲力竭,胳膊酸痛,看见蹲在下面挖起来带劲,像小时候玩一样,便自告奋勇和父亲调换了位置。挖了十几筐,才觉得吃力不说,还憋屈,不好使劲。陆陆续续,整整挖了三个多月才完毕。长大了才明白,干任何农活,都需要汗水和力气。投机取巧,耍滑耍奸,是决然干不出什么成绩的,做啥事都不会成功。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窖挖好了,里面一般再挖几个偏窑,一个用来储存胡萝卜或者绿头萝卜,一个用来放大葱。秋天里,土豆一颗颗从土里挖出来,分回来,一筐筐小心地盛放在土窖里,一年里秋冬春三个季节的蔬菜和口粮就有了保证。西北人离不开土豆,土窖功不可没。土豆可以煮着吃,烧着吃,炒着吃,炸着吃,蒸着吃。甚至每餐饭里必要切些,却百吃不厌。时至今日,即或是当干部的去农家乐就餐,大鱼大肉吃毕,一碟切的毛毛的、炒得脆脆的土豆丝,是必要的下饭菜。那是因为他们的肠胃里残存着来自土窖的呼唤,他们的血脉里流淌着土豆的营养。

  土窖是农民居家过日子的依靠,是赖以生存的基本。窖里储藏着土豆,说话就有了底气,全家人就可以信心百倍地生活下去。

  灶是人生活的信念,家园的标志。人烟繁茂的词语里,就隐含着灶的存在。西北方言里有冷灰死灶的说法,若是有人这样形容一户人家,必定是惨遭横祸,步入了灭顶之灾的绝境,生活遇到了极大的麻烦。当代作家魏明伦有篇《灶王碑》的文章里描写道:“朝代可换,权利可争,脸皮可变,地皮可刮。百姓万家之小小灶头决不可挖。”两家再水火不容,也不能挖掘灶台。看一户人家日子过的是否殷实自在,从烟囱里飘出的气味就能够嗅出几分;要想知道人家的主妇是否勤快会过日子,走进厨房里瞧一眼锅台,自会一目了然、心知肚明。

  灶在乡村人的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日三餐离不开它的支撑和呵护,所以家家户户虔诚地供奉着灶爷。“无灶不成炊,无炊不成饭。百姓以食为天,万家以灶为王。”腊月二十三必定要祭灶,倾其所有好吃的,孝敬灶爷,且态度要恭恭敬敬奉送,祷告着灶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正月初一早上,各家各户要早早请回一家之主的灶爷。灶爷“无门神的威严,有福星之和蔼。”主妇要想做好饭,必须要请能工巧匠砌好灶台。烟囱利索,吸烟通畅,火势自然旺旺的,做饭就能够省事省力。

  乡村人家无论做一碗饭,还是烧几口开水,都离不开大锅。塞几把麦草,拉几下风匣,一支烟功夫就会做好。平常看不出什么优势,好像费时费力不大划算。要是遇上嫁女娶媳、打发老人、春节来客人多的时候,大灶的作用才会彰显出来。几十口人的饭食,一口锅就能够一次做出来。而说实话,吃这种大锅饭,才咀嚼出饭真正意义上的香味——那是一种原汁原味、地地道道的饭香!浸透着麦子的芳香、菜油的馨香……有些灵巧的主妇,在灶台边安口瓷缸,烧火做饭的同时,洗脸洗衣服刷锅喂猪羊的热水也一便好了,可谓一举两得。青粮食和土豆能吃的时节,红红的炉灶灰里,埋上几颗饱满绿黄的麦子或者拳头大小的土豆,就成为了孩子们开心的零食。

  要是外出干活,农人只需背上一口铁锅和米面水即可,找一个背风稍高于地面的平地,挖一处锅灶大的地盘,留下通风与扒灰烬的通道,随便找些枯枝烂叶就可以安锅做饭了。添些水,和些面,再找些野菜下进锅,将面团用筷子一个个削进沸腾的水中,那些掉进锅里的面条,就像一个个快活翻腾、灵巧活泛的小鱼儿,三跳两跳间,一顿有模有样的饭,就热气腾腾地做好了。这种饭虽简单却实惠,吃上实在,西北人叫做“拨疙瘩”。沙漠和乱石滩无处挖灶,也不要紧,找三块石片就可支起锅灶。农人的野外生存经验,一点也不必受过专门训练的军人逊色——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求生欲望,也是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人生阅历使然。

  人活着就要吃饭,才有力气和信念活下去。千百年里,吃上饱饭,是农民祖祖辈辈、朝思暮想的事情。现在总算可以心满意足了,人们又感觉手头缺钱花。可见梦想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

  土炕和农家的大锅一样实在,憨厚,质朴无华,却又和农人朝夕相处,相濡以沫,情同手足。一个土炕好不好,首先看炕面的质量。打炕面最好在火热的夏天,干的快,但不能暴晒,否则会前功尽弃,晒烂还须重新做。和好泥(一半是泥,一半是长麦草),借来90公分左右专门的模型,用一种叫做“镘叶子”的器具使劲镘,不能太薄,人行走在炕上会塌陷,也不能太厚,不然热量无法传递上来。最好是不薄不厚刚好,其力度全凭经验。其次是砌炕的技术。好把式砌的炕,满炕均匀地散发热量,不会四处冒死烟,睡一觉,走到外面不会嗅出炕烟味。用厚厚的土块支起通道,上面架上已然成型的炕面子,仍用多草的泥,镘的平展如镜。自然风干差不多了,再添柴烧炕。有些人毛糙,刚刚砌了炕,就放柴草烟熏火燎,急不可耐想睡个烫炕,结果适得其反,炕面烧着炸裂了,无论怎么收拾也四处冒烟。干啥事都不能着急,要一步一步慢慢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任何事情的成功,也绝非一朝一夕之能事!要事出自然,水到渠成。

  炕上面的炕围子,一般人家用花纸糊了,有条件的人家扯些花布,做成沿墙的布幔,干净卫生,漂亮美观。有几年时兴画炕围子,请乡里的画匠,画一些喜庆好看的诸如喜鹊登枝、梅兰竹菊等,招惹着人心里红红火火的,日子再苦再穷,也有了活下去的念头。

  冬日夜长,农民都闲闲的,的确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人其乐融融地斜躺在微热的炕上,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不说。土炕的温暖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温暖,是一种从外到里的温暖,一种贴心贴骨的温暖。眼下许多的年轻人和城市接轨,支起了木板床和席梦思床,寒风刺骨的时节,插上电褥子,一晚的高温也无法驱赶身心的冷,就想钻进爹娘的大炕上舒舒服服睡个觉。漫长寒冷尤其飘雪的夜晚最难熬,人们不约而同地齐集在一户人家听“念卷”和“贤孝”(贤孝是现存于甘肃武威、古浪、民勤、金昌、景泰等地,主要流传在武威附近的一种说唱曲艺,因内容多为演唱劝人向善,导其孝顺老人、父母和歌颂忠义贤德之士的故事,故而得名。)有人懒散地躺在被子上,有人盘腿坐在炕沿上,有人来迟了只好蹲在土炉子跟前,有人吐着浓浓的自家产的旱烟,有男,有女,老老少少。说着无关紧要的话,笑着谁说出的开心玩笑,听着如泣如诉的古代孝子贤孙的事情。听着听着有人勾连起对父母的不孝顺,用衣袖沾起眼泪,有人长吁短叹,喃喃自语着什么。今夜是《四姐卷》、明天是《包公卷》…再后天就要该在五爷家里说,好像是什么《孝双亲》、《十劝人》。土炕的温暖一点一滴酥化了人的躯体、人的灵魂,听着听着,有些人不知不觉迷迷糊糊睡着了。风大了,雪花飘舞着,狗吠声声,背着小儿,深一脚浅一脚摸着走回家,冰冷的身体一接触火热的炕面,一下子心里便暖和起来,仿佛各筋各骨都舒坦都放松都释然了。

  我常想:泥土绝对是有生命的,有着均匀的呼吸和跳动的脉搏,有着奔涌的血液和不竭的思想。乡村孩子最初的诞生,有谁不是在泥土的怀抱中——从母腹中跌落到土炕上,我就感觉到通体的温馨、满心的舒畅。从此,我的血液和灵魂就和泥土有了一种难舍难分的约定。以后我每次回老家,都要睡在土炕上,和父母喧着谈着说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梦里,还和那些泥土一样朴实、纯真的伙伴们,在熟稔的土地上玩耍、打闹——至今他们依然在这块土地上生儿育女,和疼爱他们的土窖、土灶、土炕相依为命,繁衍生息,辛勤地劳作,安详地生活,寻觅并且创造着属于他们的幸福!




                        (全文3818字)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09-4-5 18:40 编辑 ]

鲜花与鸟.jpg (892.27 KB, 下载次数: 861)

鲜花与鸟.jpg
2#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18:48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很要好,关注支持我乡村文学的吕永红老师,给我布置了一道作文题,说是写写西北的土窖和土灶。我不敢怠慢和松懈,尽可能地挖掘记忆中的一切念头。。。。上上周永生先生写了《乡村灶台》,洋洋洒洒,深沉而厚重,读来叫人不敢下笔再写。但一地有一地的风俗,一个人有一个人特有的写作方式与风格,还是如愿以偿地完成了作业,奉献给关注支持我的版主和文友,算是给永红老师也有了一个交代,至于写的如何,只有请老师评判了。。。。
   还恳请尊敬的版主和友好的文友一如既往地给予批评、指导与建议!
    向诸位真诚地问一声:春天好!
3#
发表于 2009-4-5 19:11 | 只看该作者
更多的是民俗风情,写得厚实。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因为忙,错过于老师很多美文,还望谅解!
4#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20:16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零落如雨 于 2009-4-5 19:11 发表
更多的是民俗风情,写得厚实。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因为忙,错过于老师很多美文,还望谅解! [/quote]

     感谢零落如雨文友第一时间前来捧场支持!
      请多多提些宝贵意见呀!呵呵,许多文友也许回了老家。。。。。问好朋友!

蝶戏花.jpg (778.67 KB, 下载次数: 740)

蝶戏花.jpg
5#
发表于 2009-4-5 21:16 | 只看该作者
又是质朴而厚实的一篇!,继续支持你的系列文章。精华!
6#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21: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09-4-5 21:16 发表
又是质朴而厚实的一篇!,继续支持你的系列文章。精华!


      衷心感谢迎春先生再次的鼓励、厚爱与无微不至的关爱呀!
      你的支持就是我前进的动力与奋进的源泉。。。。。。
      再次谢谢,问好迎春先生!

粉红色的花朵.jpg (396.51 KB, 下载次数: 802)

粉红色的花朵.jpg
7#
发表于 2009-4-5 21:42 | 只看该作者
土窖、土灶、土炕让我回到熟悉的北方,这是温暖的地方。让我读来亲切。继续学习文华老师乡土系列,问好!
8#
发表于 2009-4-5 21:47 | 只看该作者
亲切的回忆,质朴的文字,一如既往的学习与欣赏!
9#
发表于 2009-4-6 02:00 | 只看该作者
土窖、土灶、土炕,这些都是乡亲生活息息相关着的。更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的基础。不管贫穷或富裕,他们是离不开这些的。当然,土窖、土灶、土炕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因为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是有个这样的生活经历的。所以,我非常关注作者对土灶的记述,细腻,浑厚,质朴,自然。虽然我们这里没有土窖、土炕,但在北方当兵在野外驻训的时候,还是对当地的土窖、土炕很感兴趣。如今想起来,还有一段往事氤氲在心头呢。赶有时间我来写写。乡村生活,是作者不竭的写作源泉,所记述的不仅使人感同身受,而且,复活了场景,鲜活了记忆,给大家以思想上的共鸣。支持精华!
10#
发表于 2009-4-6 08:40 | 只看该作者
继续支持你的系列文章,学习!~!
11#
发表于 2009-4-6 09:21 | 只看该作者
我常想:泥土绝对是有生命的,有着均匀的呼吸和跳动的脉搏,有着奔涌的血液和不竭的思想。
乡村与土有关的事物 事件写得仿佛真临   继续欣赏先生的好文  问好!
12#
发表于 2009-4-6 10:11 | 只看该作者
文章里散发出来的原汁原味的自然气息和人文情愫,让我痴迷,让我陶醉。读这样的文章,是一种享受!继续欣赏并支持精华!
13#
发表于 2009-4-6 11:38 | 只看该作者

读于文华散文《乡土怀旧系列之五十三:土窖、土灶、土炕疼爱的乡村 》

  这一篇,很有意思,作者的笔触深入到了西北乡村的土窖、土灶、土炕之中,与杜永生的《乡村灶台》堪称有异曲同工之妙。整篇文字,紧紧围绕着这一切展开描写,土情土味,主题集中,内容翔实,很好地突出了支撑那一方乡村日子须臾不离的乡土烟火框架,不同的生活味道也因之而传达得细腻鲜活且有趣。
14#
发表于 2009-4-6 12:35 | 只看该作者
土窖、土灶、土炕,我都没见过,不过通过朋友形象真切的描述,感受北方乡村日子浓烈的气息和味道。
15#
发表于 2009-4-6 12:48 | 只看该作者
  文字细腻古朴,质朴自然,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真实体会与观察的结果,正如永生版主所言“复活了场景,鲜活了记忆”,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的土窖、土灶、土炕的情结,欣赏并问好文化朋友,支持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5 07:13 , Processed in 0.09547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