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94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浅述孟子的“利义”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7 1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孟子一生提出许多政治思想,一再主张王道精神。孟子在政治上不主张国家侵略吞并的不义之战,孟子更不愿主张霸术。

        孟子生前处在战国战乱时期,他远游列国,熟识现实。面对当时混乱局面,孟子领悟了许多个人近身之阶的做法,懂得博取功名富贵的办法。但是,孟子却没朝那样的方向而去。他抱着古圣先贤的淑世之道,更为效仿和推崇孔子的“仁道”主义思想。孟子比孔子更为政治,孟子抱着济世救人的远达理想,他奢望从只讲霸术、争权夺利的战乱时代找出一个正真意义上的“王道仁政”的领导政策,推举一批以救世为目的核心人物来齐家治国安天下。

        孟子先提出政治经济学上的利义之辩的思想,希望能让像梁惠王这样的统治者接受。提倡谋国谋身要以“仁义之道”为真正大利出发,不要贪图眼前的利益而失却长远大利。

        孟子在他的学术中,无论政治、军事···没有一样不求有利的。如果不求利又何必去学!做学问是为了求利,读书识字也是为了获得生活上的方便或是自求适宜。孟子有那许多列子来说,道家成道成仙为了利;小孩子讲话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意见,是另一种利。仁义也是利,孟子又说道德也是利,只是广义上的,长远的利,是大利。不是狭义上的金钱财富的利,也不是权利上的利。

        孟子的思想里其实一直没离开古代文化,包括《易经》。孟子从其中的“吉、凶、悔、吝”演变而来。孟子对梁惠王等人的谈话中的仁义就是大利,因为在战国时期的战乱中,如果有一个国家真的以仁义作为治国的最高原则,孟子的意思就是,这个国家在内政外交上就胜利,就必定是属于这个行仁义的国家了。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曹国魂 于 2009-4-7 14:30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4-7 19:37 | 只看该作者
孟子的开篇就提出了义利之辩。主张行仁政,提高百姓的生活与教化程度。义利,二者的关系,只能用适宜的程度来调和。片面的强调哪一个都是不对的。二者相互依托,都必不可少。
本文谈出了自己的认识,感谢您支持孟子版。
其中有几个别字,是笔误吧。

[ 本帖最后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09-4-8 08:31 编辑 ]
3#
发表于 2009-4-8 11:36 | 只看该作者
是的,孟子把“王道”与“霸道”相对,提倡仁政,倡导以仁治天下,是柔术。曹老师的文章说得有道理,开宗明义,有条理。学习了并问曹老师好。
4#
发表于 2009-4-8 11:37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09-4-7 19:37 发表
孟子的开篇就提出了义利之辩。主张行仁政,提高百姓的生活与教化程度。义利,二者的关系,只能用适宜的程度来调和。片面的强调哪一个都是不对的。二者相互依托,都必不可少。


同意龙女老师的点评。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3: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09-4-7 19:37 发表
孟子的开篇就提出了义利之辩。主张行仁政,提高百姓的生活与教化程度。义利,二者的关系,只能用适宜的程度来调和。片面的强调哪一个都是不对的。二者相互依托,都必不可少。
本文谈出了自己的认识,感谢您支持孟子 ...


谢谢龙女斑斑的批阅!
6#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3: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邓绍卫 于 2009-4-8 11:36 发表
是的,孟子把“王道”与“霸道”相对,提倡仁政,倡导以仁治天下,是柔术。曹老师的文章说得有道理,开宗明义,有条理。学习了并问曹老师好。


问好绍卫,谢谢点评和鼓励!
7#
发表于 2009-4-9 11:52 | 只看该作者
虽然触及了一些内核,但还是有点浅了.
8#
发表于 2009-4-11 19:53 | 只看该作者
再读一遍。
斑斑读过南怀瑾的《孟子旁通》?我个人的感受是,读这本书,有历史与文言上的储备,可更容易理解。

[ 本帖最后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09-4-11 21:19 编辑 ]
9#
发表于 2012-4-3 13:54 | 只看该作者
又是一年春来到,三、四月份的初春总是充满勃勃生机。嫩绿的芽孢从枝头探出头来,迎着春风沐浴着细雨,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儿舒展开。我们家的香椿树也不甘落后的在枝头冒出一个个嫩嫩的褐绿色的芽苞来,慢慢的悄悄的在一夜春雨过后舒展开,就像一起读书网一样干净一样碧绿。

  香椿树就种在我们家楼下后院的南墙角下,站在阳台上正好看到它。树干细长挺拔,长得有二层楼一样高。一个个原本像标枪一样光秃秃的树枝的顶端冒出了一簇簇嫩嫩的芽儿,待到嫩芽舒展开来就如同一把把展开的绿色的小伞迎接着淅淅沥沥的春雨。我相信若干年后,香椿树一定会长得很高很挺拨,因为百炼成仙,时间对于植物就是最好的养料!每当这个时候我总要打阳台的窗子,拉开窗纱让混合着泥土气息和香椿淡淡的清香的空气充满我的肺泡再随血液流遍全身。此刻闭上眼睛你会感到绿色不仅仅可以看到也可以嗅到。

  香椿树的枝头刚刚发出一小簇嫩芽时,我就开始给它浇水施肥,盼望它的嫩芽快快展开,快快长大。日子在忙碌与盼望中慢慢过去,香椿芽儿也一天天舒展开。待长到有一个小碟儿大小,直径在十厘米左右时就可以开始摘香椿芽了。每当这时我总爱静静的站在树下仰望枝头一簇一簇绿色的小精灵,直到看的出了神:它们是刚刚孕育出的新生命,却又要被人类扼杀百炼成仙无弹窗,想到这里不免有些伤感;有时我又把它看成一个会耍转盘的杂技演员,心情不觉又愉快起来。

  每次摘的不要过多,总要留一些高处的叶芽让它吸收阳光,这样大约可摘三四次。近几年摘香椿时我都要爬到墙头上攀着树枝把枝头上一簇簇绿油油的“碟儿”、“伞儿”摘下来。多时连枝带叶能装一水桶,少时也要有尖尖的一竹篮。捧在手里的香椿芽绿油油的发亮,鲜嫩的想要沁出水珠来。嗅一下让人觉得痒痒的、甜甜的散发出阳光与绿色的味道。一棵刚刚冒出新枝嫩叶,举着一团团新绿的香椿树就这样在我的蚕食下又变得枝离叶碎了,内心不免有些不安。后来有感于香椿的奉献精神,我总把第一次摘下的香椿芽,自己留一小部分其余的都分给邻居、同事、朋友、亲戚。

  说起吃香椿芽,无论是腌、炒、炸、拌都很入味。我最爱吃香椿末炒鸡蛋,妻子最爱吃腌香椿,儿子最爱吃鲜香椿。用水清洗干净后,嫩叶嫩茎一起吞食。这种标新立异的吃法,看上去就像牛羊在吃草一样,也许只有最原始的吃法才能嚼出阳光与绿色的味道。

  大约“五一”过后发出的香椿芽就不在鲜嫩了,它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和柳树、杨树一样步入枝繁叶茂的夏季,经过整个夏季的蓬勃成长,风华正茂的香椿树又和柳树、杨树一起经历一场百木萧条的秋雨后,落下最后一片叶子。光秃秃的标枪一样的树枝在隆冬的寒风里摇摆,耐心的等待春天的到来。
本文首发:www.eqidu.com,一起读文学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6 22:31 , Processed in 0.05718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