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32|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休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5 0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休 假 
●梁星钧


  由于工作不同,加班加点,夜以继日成为经常,又没周末休息,所以我们常遇补假休假。休假怎么安排,该做什么才有意思?也就成为我们冥思苦想,甚至绞尽脑汁的问题了。

  按理,既为休假,就应全面放松,不想不做包括也不写这,尤其像我这样“劳心”的人,更应该要么心力全部歇息,要么反其道而行之,以相反的“运动”来平衡,可是,我仍脱不了眼下的生活,我也跑不了多远,--充其量坐上班车,穿越崇山峻岭,回到几十里外的老城旧居去休假,然我回去和家人除了一日三餐,晚上睡觉在一起外,其余都是“各自为政”,各自“分散游击”,--像我这样的人,基本就是“游击”。

  我一直认为,从一种状态,转入另一种状态,如果都是生活必需,多少又会成为自己的兴致喜好,我就会乐此不彼,不会轻视,更不会敷衍和搪塞。而情形往往是,我会潜心至每一种状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劳心尽力,一丝不苟,一颗萝卜拔出一个坑来。这就是我常说的“生活点”,也是我常讲的事业的“根据地”。我不会放过自己的每一块,每一点,条件是只要我认定的,生活里必需的,我只有把它们一个个作好了,理清了,把该干的事干完了,我才能伸出头来。人就是被事埋着,只有当事干完了,才能伸出头和手来。

  我想让自己的这些“状态”和事项尽量不重复,即使相同的重复的,也以不同的心态或角度去面对和处置,这样就会获得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情,也才会真正休息好,达到休息调整身心为主,促进休假的目的。

  实说,眼下的生活是贫乏的,不管走到哪里,都显得枯燥和单薄,然而,只有我们人类的心在变,在动荡,时时翻起汹涌的波浪。我回去休假就从眼下接触的,逃不开的生活开始,但愿每次都有新的发现和捕获。

  看看书吧。我发觉自己一刻也离不开书了。过去别人说我“书呆子”我急,如今别人说我“书痴”我喜。两者有什么不同呢?因过去我读的多写的少,理解不够也不透彻,大多处于囫囵吞枣,生吞活剥的窘地,所以面对别人恰切的指责我自责;如今我写的多读的少,读书有了目的,有的放矢,变被动盲目为能动寻求读书,我成了书的主人,读的书也能吸收消化,像吃饭肠胃有了强大的吞吐量,就感到无比轻松舒适,故而面对别人的“嘲讽”也就认为是一种善意了,而且我还乐于别人这么评我,感到是一种幸运和荣耀。

  我看书可在家看,也可去书店看。在家熟读旧书,每每能读出“新知”来。牛反刍都知是怎么回事,是细化消化以利吸收,当然也是一种吃的享受。读旧书是一样的,如昨天我读20年前课文里学过的茅盾先生的《风景谈》,好熟悉,许多句子好像离我并没走远,其中的“剪影”片断,讴歌“人类是伟大的,胜过一切自然风景“的意蕴的屡屡穿连,都令我记忆犹新,也耳目一新,我似茅塞顿开,恍然明白--这样的写技我似乎才明白,所以我认为把它选入《人生必读的60篇散文》是值得的。书店的新书多,每周都有更新,我发现老城的文轩书店规模大,档次高,陈列书多,较我去过的几个邻县的书店都胜几筹,我为生活在这里,休闲和休假在这里而安心和自豪。爱不释手的书自然要买,珍藏起来慢慢咀嚼,有些书就在书店浏览,汲取其中的精华养料,这样的场所既让我学有所得,又度过了休假的好时光,可谓一举两得。

  上上山吧。老城四周皆山,无论身后的汉阳山,东边的卧龙山,西边的风桠子,对面(南面)的塔子山,我都去过,它们形态各异,各领“风骚”。但我去的最多的是塔子山,这山又叫鹤鸣山。山上有郁郁葱葱的松树,有蜿曲迂回的廊亭。相传古代常有飞鹤栖鸣于此,道教创始人张陵在此跨鹤仙去,被认为是“五斗米教发祥地”的道国仙都,有文峰白塔和石刻造像、《剑州重阳亭铭并序》、《大唐中兴颂》石刻三绝。我去一般是体验“登临”,“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也是重温昔日或再赏习以为常的“旧”景,大多是随意走走,换换脑筋,放松闲适一下,不抱什么目的。实说,在这里的凉亭,草坪,某一块石头上,都留下了我的回味和足迹,都留下了我对一些生活的思考沉淀和总结,也留下了我对自己生活,人生理想,甚至情感的回味和憧憬向往。这里的草木山水,都成了我生活历史留迹的见证。所以我每次对此情有独钟,即使心再灰,意再冷,步再沉,只要一登临这座山,就会尘埃散尽,满眼云淡风轻,万里廓清,也会身心随风飘荡,浮云直上,万物尽收眼底,万事皆被踩在脚下的超越感,更不肖说去拜会道师的心迹了,谁都相信,有了道的熏陶指引,人还有什么放不下呢?在塔子山,我常一个人,找一草坪,或闭眼晒太阳,或看报纸写日记听收音机,或偕妻或与友人同登同享。消磨的是时光,获益的是心情。大多数时候,都是愁结而来,畅然而归。即使顺山脚的石梯而上,至半山腰,随便找一处坐下来,或观景,或打牌,或随便谈笑,喝几口水,吃几瓣梨,或路亭里避小雨,都是一种闲情雅致。这里的路上,石头上,草坪里,草丛中,凉亭里,都有过我的身影和踪迹,这让我度过了休闲,缓解了疲劳,放飞了心情,让我看懂自己,真正认清了自己的生活,也写下了我想写的,想起了我想想的,最后使自己确定定格和坚定下来,稳健地行走在自己踏实的人生路上,不断前进。

  做做事吧。像我这样长年的“脑力劳动”者,“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是常有的。也好像显得很“正常”。然而我却要说,这不正常!我常看见抗日片里的毛泽东,他总算一个超脑力劳动者吧,指挥那么大的八路军、新四军敌后抗战,而且他还是一个大诗人,大笔杆子,然而他经常在推磨、碾米、拉水、耕地,--他总是热爱劳动的,不!这绝不是那么简单,不能只从表象上看问题,他是在调节,在换脑筋,在“换位思考”,在旁通;这也不是普通的“接触群众”,“体恤下情”那么简单,他是在运筹帷幄,是在通过劳动,活动,流汗里让身心动起来,让思维活起来,让灵智迸发,产生灵思妙想,产生和创造思维思想的“奇迹”,--所以他才有了那样的大气魄,大肚量,大胸怀,以致出现的大手笔--文章或指挥上的妙笔生花和指挥若定,也才有他后来的大杰作--他用高瞻远瞩,灵活机动的“以小胜积大胜,以时间换空间”战略战术”(《论持久战》和山地游击战),从而取得战争和建国的最后胜利。这是一个促人深思的问题。我每每看到这些都留心,都感慨甚多。难怪小时父亲常对我讲,不管你长大做什么,都要“能文能武”,他这句朴素的话,凝含着多么深刻的人生道理和爱心啊!我今天骨子里爱劳动,敬畏普通的劳动者,莫不与此有关。在回家的日子,我常忙个不停,和父亲一起干农活,在农活上同样不低于人,要干出实效来,让劳动的生命芬芳来滋养我。

  只惜我近年养成了一些坏毛病,懒习惯,大概是妻子惯的,也是一些消极思想所致,所以对一些家务事不感兴趣,甚至轻视漠视厌恶,结果这样久而久之,曼延到了我的许多生活领域,浸入到我的肌体肌肤,直至思想灵魂,使我不得不反省--幸好我还算一个自省的人,往往“沉默”到了一定时候,就会“火山爆发”,我定会在某一天某一刻,突然发现并宣布自己要“猛醒”了,该作些事了,该迎头赶上了,我会把一大堆事集中垅来,分门别类,一并逐条解决,而且样样干好,决不敷衍了事,定要作出质量和水平。这样,眼前的一切都化解了,清爽和简洁了,井然有序了。人一旦把事干完,人的头和手就解除了“自埋”,昂首升了起来,心灵也得到释放,振奋和昂扬了起来,扫视一下,满眼都是眉清目秀,春光浩荡。

  世上的事就是这么巧。

  当你把它“拿住”,转化了的时候,当一切都按你的心愿心迹而走向了的时候,这时你渴望和认为的“奇迹”就诞生了。我每一次回家休假,都定位自己不同的视角,介入和切入自己的生活,虽还是那些事,大同小异,但只要视角不同,心情不同,定会有不同的效果和收获。我一般用半天来安排,作一件事,做上述那些事,做别的临时的事,每次都有不同的效果和收获。这个价值和意义在于,休假,我们自然是立足休心,而这种休心,并不是休闲不动(当然动则养身静则养心),而大多时候可以采取积极的方式,让心动起来,以沉静为本色,作底,让心情驰骋飞扬,作自己想做的事,在事中找乐趣,找妙趣,这时,你定会发现,事做好了,心调顺了,假休好了。如此种种,何乐而不为呢?

(写于09,4,14,上午, 老宅)



[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09-4-17 13:18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4-15 09:26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梁兄。英雄所见略同呀。读书,爬山,也成了我每天必修的功课。
3#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9: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薛暮冬 于 2009-4-15 09:26 发表
问好梁兄。英雄所见略同呀。读书,爬山,也成了我每天必修的功课。


  谢谢你,呵呵,这么快!
4#
发表于 2009-4-15 11:09 | 只看该作者
休假(闲暇)的时候,看看书、上上山、做做事,确实是一种劳逸结合,闲情逸致的方法。当然,有时候你想到了还不定能做到呢。真正做到了,也就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其中的兴致与乐趣。文章在心理的描述上多了敞亮剀切的笔触,这样的敞亮剀切也有生活的哲理意味。我在休息或闲暇的时候,就喜欢回老家去,这是我心灵的皈依。作者在文字的意蕴丰厚上下了功夫,也使之有了一个广阔的开放空间,具有阐释性,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思想火光和精神气质。好文,精华支持!



牛回嚼(用反刍或倒嚼比较合适)都知是怎么回事。。。
5#
发表于 2009-4-15 11:1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想静坐下来读点书,真是有些难了,一是事情多二是静心的时候少,爬山在平原地区一般没有机会,暂且学学太极拳到也能领略其中的妙处,乐不思蜀。
6#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13: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4-15 11:09 发表
休假(闲暇)的时候,看看书、上上山、做做事,确实是一种劳逸结合,闲情逸致的方法。当然,有时候你想到了还不定能做到呢。真正做到了,也就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其中的兴致与乐趣。文章在心理的描述上多了敞亮剀切的笔 ...


  谢谢你的肯定和鼓励。
  你评的关键词我感兴趣。
  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13: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三脚猫 于 2009-4-15 11:14 发表
现在想静坐下来读点书,真是有些难了,一是事情多二是静心的时候少,爬山在平原地区一般没有机会,暂且学学太极拳到也能领略其中的妙处,乐不思蜀。


  谢谢朋友光临!太极是不错的运动,我也极感兴趣,只是还没学。问候!
8#
发表于 2009-4-15 14: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09-4-15 13:47 发表


  谢谢你的肯定和鼓励。
  你评的关键词我感兴趣。
  问好!


提读下。问好!
9#
发表于 2009-4-15 20:08 | 只看该作者
休假,我们自然是立足休心,而这种休心,并不是休闲不动(当然动则养身静则养心),而大多时候可以采取积极的方式,让心动起来,以沉静为本色,作底,让心情驰骋飞扬,作自己想做的事,在事中找乐趣,找妙趣,这时,你定会发现,事做好了,心调顺了,假休好了。如此种种,何乐而不为呢?

    赞成这样的休假,但有时候休假比上班还要累。。。。呵呵,学习,拜读,问好梁兄!
10#
发表于 2009-4-15 20:32 | 只看该作者
         以休假作引线,通过作者对生活、学习的一些认知,对自我人生态度与行为习惯进行了理性的审视和剖析,感悟到积极的人生态度,恬淡从容的心境对生活、学习、工作的意义。欣赏,问好!
11#
发表于 2009-4-16 01:20 | 只看该作者
再次提读。问好!
12#
发表于 2009-4-16 07:52 | 只看该作者
文章袒诚率真,内观内省的气息很浓,叙述缜密沉静,平铺直叙也能出风采,这点不容易,欣赏!
13#
发表于 2009-4-16 08:21 | 只看该作者
轻松地打点假日生活,读来收益颇多。
问好!
14#
发表于 2009-4-16 11:37 | 只看该作者

读梁星钧散文《休假》

  休假,能够从休闲中品味一下生活的滋味,如果真正体会通了,深了,生活的内核也许就会通达而宽阔。
15#
发表于 2009-4-16 12:11 | 只看该作者
视角不同,心情不同,“我”的状态安静,活着就很安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9 11:41 , Processed in 0.06101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