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桐花垂垂香满空 [打印本页]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4 10:25
标题: 桐花垂垂香满空
桐花垂垂香满空




  在我的心目中,泡桐树,就是生长在鲁北平原上的“攀枝花”,因为北方所有开花的树木,没有谁比它更高大的了。先叶而开的泡桐花,轰轰烈烈,一树芬芳。近瞧象一串串紫喇叭对空而吹,远观似一团紫雾萦绕树冠,令我想起蒋溥《桐花歌》中的诗句:“桐阴瑟瑟摇微风,桐花垂垂香满空。”


  最初听说泡桐,是因为兰考出了位“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为了防风固沙,焦裕禄号召兰考人广植泡桐树,还亲手种下泡桐,并在泡桐树旁留影。后来焦裕禄得了肝癌,死前立下遗嘱:死后埋在兰考,要在地下看着泡桐成林。焦裕禄死后,兰考人民含着热泪为他送葬。在他的墓旁,人们种下了四十多株泡桐树,让泡桐伴着焦裕禄长眠。为了纪念焦裕禄,兰考人称他生前种植的泡桐为焦桐。


  兰考人种植泡桐,改善了生态环境,或许正是受其影响,鲁北平原也开始种植泡桐树。我曾和同学们一起去公社林场义务劳动,除了有给幼树剪枝的,大部分人被分派繁育泡桐树苗。在挖好的浅沟内,将一段段泡桐树根,按二尺左右距离插进土中,然后再浇透水。头一回用泡桐树根育苗,既感到新鲜,又有点怀疑能否真长出苗来。后来经过公社林场,特意去看了看,发现和同学们共同育下的泡桐树苗,已经整整齐齐的长的人头高了。以后,泡桐树就成了鲁北平原上的常见树木。现在,如果见到两人合抱的粗大泡桐树,大约多是我上学那时候栽下的吧?


  泡桐与梧桐、油桐原生我国,是很古老的树种。据《史记·晋世家》记载,周成王曾戏削桐叶为珪,赠给其弟叔虞,同时封叔虞在唐地,后世遂以“桐珪”代指帝王的封赐。所以,南朝梁时代的沈约,有“微叶虽可贱,一剪或成珪”的诗句,珪为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所用的玉器,为上尖下方长形玉板。周成王顺手摘桐叶戏剪为珪,足见那时植桐的普遍了。隋代诗人魏澹在《咏桐》中,也记录了周成王削桐为珪这典故:“本求裁作瑟,何用削成珪。愿寄华庭里,枝横待凤栖”。瑟为乐器,似琴。古代人常以桐木制琴瑟,王充在《论衡》中也曾记录“神家皇帝削梧为琴。”故有人称桐树为琴材。北周人庾信,在《咏树》诗中言称:“枫子留为式,桐孙待作琴。”古人将桐树的小枝称为桐孙,也证实古人的确是以桐木为琴瑟之材。诗中“枝横得凤栖”这美好期望,可能就是桐树能引凤凰来的原始出处。虽然《诗经·大雅·卷阿》中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只是说梧桐丰茂,引得凤凰啼鸣,但无凤凰栖树的意思。而杜甫《秋兴》中有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虽然明确,但时间上却略晚于《咏桐》。


  初见泡桐花,发现它很象鲁北平原随处可见的地黄的花朵,小时候,我们将地黄混称为“酒壶棵”,原因可能是它的花萼为钟筒形,象壶嘴吧?地黄基生如莲,抽葶开花,那一串紫喇叭花朵,对孩子们颇有诱惑力,因为把它的花朵摘下来,吮吸蒂处,有一丝丝甜味。有时候,孩子们也将地黄肥大的根挖出来玩,不知道这根就是中药材。地黄全株密被白色长腺毛和长柔毛,因此也有人称地黄为毛地黄。当我了解到泡桐的别称除了紫花树,大果泡树、空桐木,还叫毛地黄树时,不由会心而笑了。后来才知道地黄和泡桐,竟然同为玄参科植物,难怪它们的花朵如此相像呢。


  在小城安家后,紧邻的岳父种泡桐,我也种了四棵泡桐。北房只两间,院长却有11米,在县城,这院子算是大的了。泡桐按照房前三株,南门边一株的布局栽种,几度春雨摇风,四株泡桐便蓬蓬勃勃的吐绿展翠了。泡桐的生命力让人感到惊讶,只二三年,便长成了碗口粗,高丈余的大树。亭亭耸立,绿柯荫宇,夏日室内仿佛装了空调般凉快。南朝梁代的萧纲,在《纳凉诗》中说:“避署高梧侧,轻风时入襟。”可见古人早知种下桐树,便有清润含裳、桐挂凉月了。泡桐树叶,轻摇如扇大,叶跳碎珠,最能听雨。所以陆游曾说:及时小雨放桐叶。所以曾几也说:五更桐叶最佳音。家有四株泡桐,浓绿高生云外,每逢疏雨滴梦,真让我听来有点点滴滴大如盘的感觉。清早时刻,鸟鸣晨钟,外出跑步,多亏来树上栖居过夜的众鸟再三敦促呢。


  十年树木,此话不假。儿子十岁时,院内的四株泡桐都已过搂粗,两边的院墙都被它挤歪了。听从岳母建议,决定将其处理掉。乘下乡工作之便,给做木器加工的李万欣厂长说了意图,他言称做组合家俱,正需要这样粗的泡桐木,很快派了车和工人,刨的刨,锯的锯,只半天功夫,便把小院清理得一干二净。小院里少了四株高大的泡桐树,顿时显的光秃秃的。按市场木材价格折算,四株泡桐得款上千元。又添了些钱,换得一套精美的组合家具,现在,这套组合依然在为我的小家服务,过季被褥衣物存放其内,室内就显的格外清爽。


  眼下,又是桐花垂垂香满空时节。下班后去幼儿园接孙女,特意带她去看泡桐花。树上紫花含香,树下落花铺地,孙女欢呼雀跃,或许她也感受到了泡桐花的美丽。中国古来便看重紫色,常用“紫气东来”期冀美好祥瑞。看泡桐紫花累累,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桐树能引得象征吉祥的凤凰来了。




山东省宁津县工商局  高迎春  邮码:253400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09-5-5 17:43 编辑 ]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5-4 10:28
先记号。一会欣赏。问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5-4 10:53
泡桐与梧桐、油桐原生我国,是很古老的树种。没读文章之前,我还一直以为是国外的树种呢。而且,对泡桐树了解的很少呢。尽管,我居住的楼下就有一颗高大的泡桐,可是,却并没注视过。现在,因了桐花氤氲出的清香,才引起了我的兴致。文章以清晰的线条,对泡桐树以及桐花的开放有了细腻、细致的描述,其中有历史的渊源,有生活情节的镶入。情生语发,意到笔随。具有新颖而不陈腐,自然而不生造,通俗而不板滞的质地。好文,精华支持!
作者: 汤如浩    时间: 2009-5-4 10:57
引经据典,开合有度。高版主的花事系列美文,愈写愈高妙了。学习,问好高版主!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4 11:41
标题: 谢文成
平中见奇,俗中见雅,小中见大,高版的散文越写越老到和精深了。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4 14:15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5-4 10:28 发表
先记号。一会欣赏。问好!
谢谢问候。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4 14:17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5-4 10:53 发表
泡桐与梧桐、油桐原生我国,是很古老的树种。没读文章之前,我还一直以为是国外的树种呢。而且,对泡桐树了解的很少呢。尽管,我居住的楼下就有一颗高大的泡桐,可是,却并没注视过。现在,因了桐花氤氲出的清香,才 ...
一直想写写泡桐,终于写了,好像放下了一段心事。谢谢永生鼓励,迎春继续努力。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4 14:19
原帖由 谢文成于 2009-5-4 11:41 发表
平中见奇,俗中见雅,小中见大,高版的散文越写越老到和精深了。
上午在文联发了稿子,谢主席也不知改了名字再上来,你点击退出,就可以重新登陆了。谢谢你来阅读和鼓励。

[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09-5-4 14:22 编辑 ]
作者: 雨荷    时间: 2009-5-4 14:30
学习,问好。旁征博引,思路开阔。小小的一株梧桐,竟博得高老的这样一篇美文,叹服!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9-5-4 15:17
不落俗套,平中见实,从花朵到树木,从自己植树到兰考县的梧桐,一贯的引经据典,更加精致而耐读。学习,拜读,问好先生!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作者: 摇曳风铃    时间: 2009-5-4 16:17
拜读高版的植物系列。
前几日看到泡桐花开,也生出一些感受,先学习高版的文章。

问好!
作者: 芳香碧丝草    时间: 2009-5-4 16:28
又读高版美文!收益!
看了您的文章,我才知道我们这儿现今正开花的植物叫泡桐。这是昨天我散步时看到的一棵开着紫色花的高大树木,等明天早上我带着数码,看看花没经雨打落,我就把它拍下来,给您贴上。问好1高版!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9-5-4 18:03
原帖由 摇曳风铃 于 2009-5-4 16:17 发表
拜读高版的植物系列。
前几日看到泡桐花开,也生出一些感受,先学习高版的文章。
问好!

欣赏高老师花一样漂亮的文章。支持!
作者: 飞花落叶    时间: 2009-5-4 18:05
美妙的文字,美好的情怀!
欣赏!并致敬意!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9-5-4 18:25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5-4 10:53 发表
泡桐与梧桐、油桐原生我国,是很古老的树种。没读文章之前,我还一直以为是国外的树种呢。而且,对泡桐树了解的很少呢。尽管,我居住的楼下就有一颗高大的泡桐,可是,却并没注视过。现在,因了桐花氤氲出的清香,才 ...
杜版的点评很到位,把我要说的话都说出来,我只有欣赏的份了。支持精华!
作者: 紫丁香260    时间: 2009-5-4 18:42
平稳的叙述中,折射出淡雅的香。一如泡桐的香。学习高版又一篇力作。问好。
作者: 清浅居    时间: 2009-5-4 19:00
那淡紫色的泡桐花,意愈着一种淡的忧伤,当春末桐花纷落,香殒玉碎后的那股伤感依稀还在......
高版的花草系列很诱人的,真的,色彩斑斓,香味浓郁呀!学习了,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4 19:34
原帖由 雨荷 于 2009-5-4 14:30 发表
学习,问好。旁征博引,思路开阔。小小的一株梧桐,竟博得高老的这样一篇美文,叹服!
谢谢雨荷阅读鼓励。你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4 19:35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09-5-4 15:17 发表
不落俗套,平中见实,从花朵到树木,从自己植树到兰考县的梧桐,一贯的引经据典,更加精致而耐读。学习,拜读,问好先生!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handshake :han ...
谢谢问候,你的系列快追上我了,我写的比较慢。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4 19:36
原帖由 摇曳风铃 于 2009-5-4 16:17 发表
拜读高版的植物系列。
前几日看到泡桐花开,也生出一些感受,先学习高版的文章。

问好!
谢谢阅读,有感受你也写呀,角度不同,文章就会不同的。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4 19:37
原帖由 芳香碧丝草 于 2009-5-4 16:28 发表
又读高版美文!收益!
看了您的文章,我才知道我们这儿现今正开花的植物叫泡桐。这是昨天我散步时看到的一棵开着紫色花的高大树木,等明天早上我带着数码,看看花没经雨打落,我就把它拍下来,给您贴上。问好1高版! ...
好来,我等着你的图图。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4 19:38
原帖由 范廷伟 于 2009-5-4 18:03 发表

欣赏高老师花一样漂亮的文章。支持!
呵呵,过奖了。迎春继续努力!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4 19:38
原帖由 飞花落叶 于 2009-5-4 18:05 发表
美妙的文字,美好的情怀!
欣赏!并致敬意!
谢谢废话阅读。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4 19:39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5-4 18:25 发表
杜版的点评很到位,把我要说的话都说出来,我只有欣赏的份了。支持精华!
谢谢敬版历来的鼓励!
作者: 寂寞沙洲    时间: 2009-5-4 20:27
一如既往的风格,引经据典,内涵丰富,很严谨的文风,学习并问好斑斑!
作者: 邓荣河    时间: 2009-5-4 20:30
泡桐与梧桐、油桐原生我国,是很古老的树种。据《史记·晋世家》记载,周成王曾戏削桐叶为珪,赠给其弟叔虞,同时封叔虞在唐地,后世遂以“桐珪”代指帝王的封赐。所以,南朝梁时代的沈约,有“微叶虽可贱,一剪或成珪”的诗句,珪为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所用的玉器,为上尖下方长形玉板。周成王顺手摘桐叶戏剪为珪,足见那时植桐的普遍了。隋代诗人魏澹在《咏桐》中,也记录了周成王削桐为珪这典故:“本求裁作瑟,何用削成珪。愿寄华庭里,枝横待凤栖”。瑟为乐器,似琴。古代人常以桐木制琴瑟,王充在《论衡》中也曾记录“神家皇帝削梧为琴。”故有人称桐树为琴材。北周人庾信,在《咏树》诗中言称:“枫子留为式,桐孙待作琴。”古人将桐树的小枝称为桐孙,也证实古人的确是以桐木为琴瑟之材。诗中“枝横得凤栖”这美好期望,可能就是桐树能引凤凰来的原始出处。虽然《诗经·大雅·卷阿》中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只是说梧桐丰茂,引得凤凰啼鸣,但无凤凰栖树的意思。而杜甫《秋兴》中有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虽然明确,但时间上却略晚于《咏桐》。
就是长见识,欣赏好文。
作者: 阿雷    时间: 2009-5-4 20:43
梧桐与泡桐有何区别?从网上查的梧桐树花的图片与家里常见的桐树的花朵一样.而读了高老师的文章,觉得自己所认为的梧桐应该是泡桐,呵呵,自己也迷惑了
作者: 鲁明星    时间: 2009-5-4 20:51
我老家也在山东,我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粗泡桐,我们小时候经常“舔”花心的柱儿,很甜的……
问好版主。欣赏美文。
作者: 林丽霞    时间: 2009-5-4 20:52
今天才知道“酒壶棵”和泡桐是一家呢。古今轶事,个人感受,全都荡漾在桐花浓浓的香气里。小院中的那四棵泡桐,如果长到今日,应该更壮观了吧!不过,做成家具,也是它们好的归宿。我老家院子里有棵梧桐树,我前边邻居家也长了呢,不知道它们的根能深那么长。梧桐是泡桐吗?看您写它们花的样子,我感觉就是了。

[ 本帖最后由 林丽霞 于 2009-5-4 20:53 编辑 ]
作者: 郭玉琴    时间: 2009-5-4 20:57
早上来看过,现在再来看,比前一篇写的更曼妙些.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4 21:22
原帖由 紫丁香260 于 2009-5-4 18:42 发表
平稳的叙述中,折射出淡雅的香。一如泡桐的香。学习高版又一篇力作。问好。
谢谢紫丁香问候。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4 21:23
原帖由 清浅居 于 2009-5-4 19:00 发表
那淡紫色的泡桐花,意愈着一种淡的忧伤,当春末桐花纷落,香殒玉碎后的那股伤感依稀还在......
高版的花草系列很诱人的,真的,色彩斑斓,香味浓郁呀!学习了,问好!
谢谢你支持。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4 21:24
原帖由 寂寞沙洲 于 2009-5-4 20:27 发表
一如既往的风格,引经据典,内涵丰富,很严谨的文风,学习并问好斑斑!
谢谢你问候。握手!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4 21:25
原帖由 邓荣河 于 2009-5-4 20:30 发表
泡桐与梧桐、油桐原生我国,是很古老的树种。据《史记·晋世家》记载,周成王曾戏削桐叶为珪,赠给其弟叔虞,同时封叔虞在唐地,后世遂以“桐珪”代指帝王的封赐。所以,南朝梁时代的沈约,有“微叶虽可贱,一剪或成 ...
谢谢荣河光临。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4 21:27
原帖由 阿雷 于 2009-5-4 20:43 发表
梧桐与泡桐有何区别?从网上查的梧桐树花的图片与家里常见的桐树的花朵一样.而读了高老师的文章,觉得自己所认为的梧桐应该是泡桐,呵呵,自己也迷惑了
泡桐的树皮为浅褐色,梧桐的树皮为绿色,又称青桐。不过,也有的地方管泡桐也叫梧桐。
作者: 房子    时间: 2009-5-4 21:31
一竹泡桐引出诸多历史渊源,写泡桐更写出出了它的历史意蕴和文化含量。
作者: 琴若雨    时间: 2009-5-4 22:37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5-4 10:53 发表
泡桐与梧桐、油桐原生我国,是很古老的树种。没读文章之前,我还一直以为是国外的树种呢。而且,对泡桐树了解的很少呢。尽管,我居住的楼下就有一颗高大的泡桐,可是,却并没注视过。现在,因了桐花氤氲出的清香,才文章以清晰的线条,对泡桐树以及桐花的开放有了细腻、细致的描述,其中有历史的渊源,有生活情节的镶入。情生语发,意到笔随。具有新颖而不陈腐,自然而不生造,通俗而不板滞的质地。好文,精华支持! ...



  赞同永生版主精到、全面的点评,欣赏迎春版主的美文,文由心生,脉络清淅,文笔清新自然,艺术性与科学性相融,崇尚自然的情愫,均增强了文章阅读魅力。支持精华,问好!
作者: 吴安臣    时间: 2009-5-5 00:16
在河南时此树最多,我觉得这是平原上除了槐花之外最美的树,所以我也爱在她下面凝视,可惜这样的美丽是短暂的,问候高老师夏祺!
作者: 木祥    时间: 2009-5-5 09:06
一种树,一种情,一种人生观.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5-5 09:23
泡桐花,我总认为它是有力量的花朵。
学习美文。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09-5-5 10:59
这种树,当地没有呢。学习高兄的文章,越写越曼妙:)
作者: 吕永红    时间: 2009-5-5 11:54
泡桐与梧桐、油桐原生我国,是很古老的树种。没读文章之前,我还一直以为是国外的树种呢。而且,对泡桐树了解的很少呢。尽管,我居住的楼下就有一颗高大的泡桐,可是,却并没注视过。现在,因了桐花氤氲出的清香,才文章以清晰的线条,对泡桐树以及桐花的开放有了细腻、细致的描述,其中有历史的渊源,有生活情节的镶入。情生语发,意到笔随。具有新颖而不陈腐,自然而不生造,通俗而不板滞的质地。好文,精华支持!


永生的点评和文字相得益彰,欣赏问好高老师。
作者: 芳香碧丝草    时间: 2009-5-5 14:35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09-5-4 19:37 发表
好来,我等着你的图图。

————————————————————-
高版,图图没来,经一夜雨的洗刷,零乱不堪。偶没拍。明年吧。问好高版!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09-5-5 15:42
  迎春尚美,在每每竖立的文题里可见一斑。
  写焦裕禄段感人。
  写典籍段厚朴。
  写形态段充满情趣。
  文短而精致。
作者: 一阵风909    时间: 2009-5-5 16:19
细致,博学!
作者: 向启兰    时间: 2009-5-5 16:33
原来攀枝花还有一种名字叫泡桐树,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木棉”这个名字。学习、问候!
作者: 娴情逸致    时间: 2009-5-5 17:14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5-4 10:53 发表
泡桐与梧桐、油桐原生我国,是很古老的树种。没读文章之前,我还一直以为是国外的树种呢。而且,对泡桐树了解的很少呢。尽管,我居住的楼下就有一颗高大的泡桐,可是,却并没注视过。现在,因了桐花氤氲出的清香,才 ...


高版的花事文章确实精到,欣赏、学习,问好高版!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09-5-5 18:33
桐紫花开,有一部电视剧。
其中的片尾曲是一首童谣。旋律很美。歌词很美。可惜,遍寻不着。因为歌词纠纷,估计这童谣,从就未在网上流行。
又见老师桐花垂垂香满空,悠忽记起故乡,记起桐籽花开。
作者: 祁连云烟    时间: 2009-5-5 19:13
携着幽香的文字,欣赏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6 04:51
原帖由 鲁明星 于 2009-5-4 20:51 发表
我老家也在山东,我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粗泡桐,我们小时候经常“舔”花心的柱儿,很甜的……
问好版主。欣赏美文。
呵呵,原来泡桐花的花心也是甜的呀,那就和地黄花更像似了。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6 04:53
原帖由 林丽霞 于 2009-5-4 20:52 发表
今天才知道“酒壶棵”和泡桐是一家呢。古今轶事,个人感受,全都荡漾在桐花浓浓的香气里。小院中的那四棵泡桐,如果长到今日,应该更壮观了吧!不过,做成家具,也是它们好的归宿。我老家院子里有棵梧桐树,我前边邻 ...
泡桐与梧桐能从树皮上分辨出来。梧桐树皮是绿色的。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6 04:54
原帖由 郭玉琴 于 2009-5-4 20:57 发表
早上来看过,现在再来看,比前一篇写的更曼妙些.
谢谢你来阅读。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6 04:55
原帖由 房子 于 2009-5-4 21:31 发表
一竹泡桐引出诸多历史渊源,写泡桐更写出出了它的历史意蕴和文化含量。
谢谢房子版主支持鼓励。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6 04:56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9-5-4 22:37 发表



  赞同永生版主精到、全面的点评,欣赏迎春版主的美文,文由心生,脉络清淅,文笔清新自然,艺术性与科学性相融,崇尚自然的情愫,均增强了文章阅读魅力。支持精华,问好!
谢谢若雨光临鼓励。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6 04:57
原帖由 吴安臣 于 2009-5-5 00:16 发表
在河南时此树最多,我觉得这是平原上除了槐花之外最美的树,所以我也爱在她下面凝视,可惜这样的美丽是短暂的,问候高老师夏祺!
谢谢安臣问候。记得多来发稿呀!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6 04:58
原帖由 木祥 于 2009-5-5 09:06 发表
一种树,一种情,一种人生观.
谢谢木祥。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6 04:59
原帖由 清风拂面 于 2009-5-5 09:23 发表
泡桐花,我总认为它是有力量的花朵。
学习美文。
泡桐花开,的确壮观。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6 04:59
原帖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09-5-5 10:59 发表
这种树,当地没有呢。学习高兄的文章,越写越曼妙:)
看来东北不适合它生长吧?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6 05:00
原帖由 吕永红 于 2009-5-5 11:54 发表
泡桐与梧桐、油桐原生我国,是很古老的树种。没读文章之前,我还一直以为是国外的树种呢。而且,对泡桐树了解的很少呢。尽管,我居住的楼下就有一颗高大的泡桐,可是,却并没注视过。现在,因了桐花氤氲出的清香,才 ...
谢谢问候。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6 05:03
原帖由 芳香碧丝草 于 2009-5-5 14:35 发表

————————————————————-
高版,图图没来,经一夜雨的洗刷,零乱不堪。偶没拍。明年吧。问好高版!
那就依你,我继续等着,不就是365天麻,一晃又到了。人就是这般三晃两晃给晃老的呢。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6 05:04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09-5-5 15:42 发表
  迎春尚美,在每每竖立的文题里可见一斑。
  写焦裕禄段感人。
  写典籍段厚朴。
  写形态段充满情趣。
  文短而精致。
可见你读的详细。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6 05:05
原帖由 一阵风909 于 2009-5-5 16:19 发表
细致,博学!
近来工作顺利吗?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6 05:07
原帖由 向启兰 于 2009-5-5 16:33 发表
原来攀枝花还有一种名字叫泡桐树,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木棉”这个名字。学习、问候!
我是用它来比方树的高大,以南以北,都是最高大的开花树。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6 05:08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09-5-5 17:14 发表


高版的花事文章确实精到,欣赏、学习,问好高版!
谢谢光临阅读,问候。你好!
作者: 戈眉    时间: 2009-5-6 09:33
我们这没有泡桐,只有杨树,榆树,槐树,我去四川时见过梧桐树,叶子宽大,如巴掌一般大,但没见过开花,不晓得是不是也属于这泡桐?呵呵,问好高斑!
作者: 若谷    时间: 2009-5-6 09:52
来欣赏高老师植物系列之泡桐,我也很是欣赏这种树的高大及满树开花时的壮观,清香。只是不知道它竟然可以用根来育苗呢,长见识了。问好高老师!
作者: 霍名夏    时间: 2009-5-6 10: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雪后    时间: 2009-5-6 15:35
曾经有一天,站在楼上看到远处有一果城市建筑中残留下来的一棵泡桐树,树上开了花,像卖力的小喇叭,而树下也落了厚厚的一层紫色的幻想。这是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一种花,也一直留在我儿时的梦里。今又见到了她。问好高版。
作者: 秦时明月    时间: 2009-5-6 19:33
高版自成一体的美文!学习了。问好!
作者: 刘梅花    时间: 2009-5-6 20:57
初见泡桐花,发现它很象鲁北平原随处可见的地黄的花朵,小时候,我们将地黄混称为“酒壶棵”,原因可能是它的花萼为钟筒形,象壶嘴吧?地黄基生如莲,抽葶开花,那一串紫喇叭花朵,对孩子们颇有诱惑力,因为把它的花朵摘下来,吮吸蒂处,有一丝丝甜味。有时候,孩子们也将地黄肥大的根挖出来玩,不知道这根就是中药材。地黄全株密被白色长腺毛和长柔毛,因此也有人称地黄为毛地黄。当我了解到泡桐的别称除了紫花树,大果泡树、空桐木,还叫毛地黄树时,不由会心而笑了。后来才知道地黄和泡桐,竟然同为玄参科植物,难怪它们的花朵如此相像呢。

精致的文字,喜欢!
作者: 芳香碧丝草    时间: 2009-5-6 21:12
标题: 高版,不用晃悠了,片片来了。
今天早上去公园拍到的。问一个阿姨,她告诉我说是梧桐,就给你拍来了。


[ 本帖最后由 芳香碧丝草 于 2009-5-6 21:15 编辑 ]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6 22:44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09-5-5 18:33 发表
桐紫花开,有一部电视剧。
其中的片尾曲是一首童谣。旋律很美。歌词很美。可惜,遍寻不着。因为歌词纠纷,估计这童谣,从就未在网上流行。
又见老师桐花垂垂香满空,悠忽记起故乡,记起桐籽花开。
谢谢阅读。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6 22:45
原帖由 祁连云烟 于 2009-5-5 19:13 发表
携着幽香的文字,欣赏问好!
谢谢鼓励。你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6 22:46
原帖由 戈眉 于 2009-5-6 09:33 发表
我们这没有泡桐,只有杨树,榆树,槐树,我去四川时见过梧桐树,叶子宽大,如巴掌一般大,但没见过开花,不晓得是不是也属于这泡桐?呵呵,问好高斑!
泡桐和梧桐有点区别的。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6 22:46
原帖由 若谷 于 2009-5-6 09:52 发表
来欣赏高老师植物系列之泡桐,我也很是欣赏这种树的高大及满树开花时的壮观,清香。只是不知道它竟然可以用根来育苗呢,长见识了。问好高老师!
谢谢问候!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6 22:47
原帖由 霍名夏 于 2009-5-6 10:15 发表
  一如既往的文风,引经据典。有新意。
谢谢阅读。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6 22:47
原帖由 雪后 于 2009-5-6 15:35 发表
曾经有一天,站在楼上看到远处有一果城市建筑中残留下来的一棵泡桐树,树上开了花,像卖力的小喇叭,而树下也落了厚厚的一层紫色的幻想。这是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一种花,也一直留在我儿时的梦里。今又见到了她。问好高 ...
谢谢问候!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6 22:48
原帖由 芳香碧丝草 于 2009-5-6 21:12 发表
今天早上去公园拍到的。问一个阿姨,她告诉我说是梧桐,就给你拍来了。
5517
这就是泡桐,如果是大树,开花就壮观了!
作者: 西溪    时间: 2009-5-7 13:33
西溪特别喜欢桐树,看了你的文后就到处找图片,我把桐树形容为千手观音,桐花的芬芳和美丽便是千手观音的那充满慈悲的微笑,今日在高版的文章里又引发我许多的灵感,学到很多关于桐树的知识。谢谢高版的桐花,谢谢高版瑰丽丰厚的文字!西溪问候你!
作者: 南子    时间: 2009-5-7 15:12
是啊,多好的说法,北方的攀枝花,由泡桐连缀起了往事和情感,欣赏!
作者: 暖玉    时间: 2009-5-7 15:23
想必我们这儿前几天开花的桐树也是泡桐了,当时只觉得美,但没有往心里去,高兄所写即是暖玉所写吧。
又是引经据典,总想也这样写文章,但不会写。
不是只为写泡桐,而能由树及人,这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问好高兄!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7 19:20
原帖由 秦时明月 于 2009-5-6 19:33 发表
高版自成一体的美文!学习了。问好!
你的新作真精彩!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7 19:20
原帖由 刘梅花 于 2009-5-6 20:57 发表
初见泡桐花,发现它很象鲁北平原随处可见的地黄的花朵,小时候,我们将地黄混称为“酒壶棵”,原因可能是它的花萼为钟筒形,象壶嘴吧?地黄基生如莲,抽葶开花,那一串紫喇叭花朵,对孩子们颇有诱惑力,因为把它的花 ...
谢谢阅读。问好!
作者: 洪水河畔    时间: 2009-5-7 20:13
再提好文,问好高老师。
作者: 宋长征    时间: 2009-5-7 20:24
梧桐,应该代表一个时代.美丽的花,速生的材质,填补过太多贫瘠的光阴,并给空旷的平原留下深深的记忆.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8 08:53
原帖由 章烨zhangye 于 2009-5-7 00:31 发表
家有四株泡桐,浓绿高生云外,每逢疏雨滴梦,真让我听来有点点滴滴大如盘的感觉。清早时刻,鸟鸣晨钟,外出跑步,多亏来树上栖居过夜的众鸟再三敦促呢。
语言清丽雅致,字字珠玑,在清雅中又透着一种朴拙的童趣和情 ...
谢谢你精到的点评。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8 08:54
原帖由 西溪 于 2009-5-7 13:33 发表
西溪特别喜欢桐树,看了你的文后就到处找图片,我把桐树形容为千手观音,桐花的芬芳和美丽便是千手观音的那充满慈悲的微笑,今日在高版的文章里又引发我许多的灵感,学到很多关于桐树的知识。谢谢高版的桐花,谢谢高 ...
你的点评文章真精彩!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8 08:54
原帖由 南子 于 2009-5-7 15:12 发表
是啊,多好的说法,北方的攀枝花,由泡桐连缀起了往事和情感,欣赏!
谢谢南子光临。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5-8 10:19
我们家乡泡桐树也随处可见,版主将泡桐树写活写绝了.实在是高.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8 18:30
原帖由 暖玉 于 2009-5-7 15:23 发表
想必我们这儿前几天开花的桐树也是泡桐了,当时只觉得美,但没有往心里去,高兄所写即是暖玉所写吧。
又是引经据典,总想也这样写文章,但不会写。
不是只为写泡桐,而能由树及人,这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问好 ...
谢谢你的留言,让我们共同努力。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9 09:50
原帖由 洪水河畔 于 2009-5-7 20:13 发表
再提好文,问好高老师。
谢谢问候!
作者: 嘎玛丹增    时间: 2009-5-9 20:32
读高版这个系列,不仅享用了文字的魅力,还增加了诸多知识。
之前,一直不知道泡桐和攀枝花是同一树种。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9-5-10 14:30
[quote]原帖由 汤如浩 于 2009-5-4 10:57 发表
引经据典,开合有度。高版主的花事系列美文,愈写愈高妙了。学习,问好高版主! [/quote]

   同感,再次拜读欣赏咀嚼,问好先生,祝周末快乐!

0905072106e22997b58a3b03d5.gif (163.91 KB, 下载次数: 860)

0905072106e22997b58a3b03d5.gif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11 15:45
原帖由 宋长征 于 2009-5-7 20:24 发表
梧桐,应该代表一个时代.美丽的花,速生的材质,填补过太多贫瘠的光阴,并给空旷的平原留下深深的记忆.
谢谢长征留言。问好!
作者: 云破月出    时间: 2009-5-11 17:42
深刻、精致,欣赏学习。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12 19:33
原帖由 嘎玛丹增 于 2009-5-9 20:32 发表
读高版这个系列,不仅享用了文字的魅力,还增加了诸多知识。
之前,一直不知道泡桐和攀枝花是同一树种。
他们不是同一种树。攀枝花是木棉树。
作者: 紫丁香260    时间: 2009-5-13 09:57
重温,学习。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5-13 17:48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09-5-10 14:30 发表
[quote]原帖由 汤如浩 于 2009-5-4 10:57 发表
引经据典,开合有度。高版主的花事系列美文,愈写愈高妙了。学习,问好高版主!


   同感,再次拜读欣赏 ... [/quote]谢谢再来支持。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9-5-13 17:57
标题: 回复 1# 高迎春 的帖子
学习,受益!问好高版!
作者: 文竹    时间: 2009-5-13 21:55
如果高兄配照片再看这篇文章不知道有多好。很神秘的一种树,对我。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