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74|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漫谈富贵和贫穷之30年河东河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6 1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俗称“富贵病”,曾经是富贵阶层好发的疾病。看近日新闻--《生活方式改变致中国“富贵病”发病率走高》,文中说 “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紧随印度其后,成为世界排名第二”,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印度糖尿病发病率排名第一。既然糖尿病是富贵病之一,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印度和中国都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富国呢?这似乎有点讽刺。时代不同了,人们对于富贵和贫困的概念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
  
  贫困和富贵是一种相对的比较,30年后的今天与30前的昨天比是富裕的,但是30年后的中国与西方英美发达国家相比却又是贫困的。富贵病也是一种相对的比较,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但同时,这种病却又是一种新的“贫困病”,相对贫困的印度、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才因此成为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二。
  
  不同的时代对贫困和富贵有不同的理解。中国社会因为曾经长期的缺衣少食,所以人们很羡慕饱食终日、大鱼大肉的生活,肥胖的体貌是人们很欣赏的富贵象征,谓“富态”。富人因为没有室外的体力劳动,缺少日照,所以肌肤白皙成为中国人喜欢的审美标准。无独有偶,在中世纪的欧洲,肌肤白皙也成为一种“贵族标志的肤色”,从大量的描写吸血鬼的文艺作品中可窥一斑,肌肤苍白的吸血鬼大多具备贵族的高贵血统。传统文学中,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平民青年于连有着纤细的身材、忧郁的眼神和“苍白的贵族肤色”,这些体貌令他看上去像一个风度翩翩的上流贵族青年,于连因此而深得贵族妇女们的青睐,凭此向上流社会迈进。欧洲中世纪的一些贵族妇女为了追求这种苍白的高贵肤色,她们甚至不惜长期服用微量的剧毒砒霜,因砒霜的毒性而使得肌肤苍白、脸颊微红。小仲马的《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患上了肺结核,结核病菌的毒害使得她更具这种弱不禁风的时尚美,而倾倒整个巴黎的上流社会。《茶花女》让我想起中国的名女人林黛玉和林徽因,林徽因患的是肺结核,结核病的摧残非但没有减低她的魅力,在众多追求者眼里反而更显楚楚可怜、魅力四射。《红楼梦》时代的医学对结核病还没有科学认识,但是从《红楼梦》一书的描述来看,林黛玉患的正是结核病,结核病的毒素侵袭使得她更具中国传统的病态审美:肌肤苍白、体质纤弱、含胸、削肩、忧郁。结核病曾经成为一种美丽的病、贵族病,台湾诗人余光中诗中有对患结核病的爱人的赞美:将你那美丽的病菌传染一点给我……
  
  时代不同了,人们的审美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将肤色的苍白和体型的富态看做唯一的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审美更趋向古铜色的肌肤,甚至有美容机构用人工紫外线照射来让肌肤显得黝黑。左右这一审美的恰恰来自于富贵和贫困的经济基础,如果细细留神,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名人、富人中的胖子越来越少,布什、克林顿、奥巴马、卡特、萨科齐这些国家元首很少有胖子;国内的富豪们,如张朝阳、王石、潘石屹、马云等也大多身材单薄。富人更有闲暇参加运动,他们对身体健康更为关注,而金钱的宽裕使得他们可以四处旅游、历险,如王石爱好登山、张朝阳喜欢游艇。运动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需财力支撑,身居贫民窟的穷人无钱去健身房、旅游。贫民窟的狭小住宅很难照射到阳光,下层人士整天被封闭在密不透风的办公室和工厂车间内,导致他们的肌肤苍白,缺乏运动也使得体型越来越胖。为了减轻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精神空虚,贪吃贪睡有时也是下层贫困人士一个宣泄压力的途径,这进一步导致了肥胖和高血压、糖尿病等富贵病。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富贵病也是一种新型的贫困病,这里有经济的贫困因素,还有精神的贫困因素。
  
  人们往往会认为30年后的今天生活富足但精神贫困,人们迷失信仰、丧失诚信、心态失衡。我觉得这样看法缺乏全面,30年前的中国人的精神“富足”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富足,这种富足是建立在全民弱智状态下的满足。打个比方,在一些贫困的乡村,人们一辈子足不出户,对外面的世界充耳不闻,活得很坦然,但是这种精神的富足却是一种很可悲的“富足”。人活在世上最可怕的是活得糊里糊涂,人生最大的精神富足是活得明明白白,即便这种明明白白是一种痛苦的代价,但是这种代价是值得的。诗人海子痛苦的去了,我们能说他的精神世界贫瘠吗?鲁迅的文章愤世嫉俗,文章中处处充斥对社会丑恶的淋漓尽致的批判,我们能说鲁迅的精神世界不富足吗?只有能容得下鲁迅这样的人的时代才是一个真正精神富足的时代,因为这是一个有思想的、多元化的、自由的时代。当一个时代只有唯一的声音、唯一的价值观,这个时代是白痴般的精神“富足”,人们就像一个个无忧无虑的白痴一样受人摆布,不会思考、没有痛苦和忧愁,只会整天傻呵呵的乐。智障是最可怜的残疾,宁要明明白白的痛苦的活着,不要懵懵懂懂的快活,这才是真正的精神富足。
  
  改革开放三十年了,经济发展了,国门打开了,打开了千姿百态的万花筒,也开启了潘多拉的魔盒。但是,我们不该为此惧怕并颓丧,丑恶是事实存在的,对于丑恶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掩耳盗铃,只有认清了丑恶,才会拒绝丑恶、消除丑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中国当前的社会问题,环保问题、劳工问题、贫富悬殊问题……马克思的《资本论》正是诞生于欧洲工业革命飞速发展阶段,也是暴露弊端的阶段,所以马克思才说“资本是血淋淋的”。但是如果马克思活到今天,他该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和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呢?事实上在马克思晚年的时候,他的想法已经和《资本论》有了大大不同,如果马克思活到今天,也许他会说:国民生活富足和谐的英国、瑞典、瑞士这些国家更象我理想中的社会主义啊!
  
  从前的富贵病,今天的贫困病,30年河东河西。经过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社会目前就像一个不太适应眼前财富的暴发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逐步正确的面对财富,从生理和心理来逐步适应它,这个过程就是文明。物质和精神都离不开文明,唯有文明的生活态度、文明的生活习惯,文明的对待贫富,用文明的手段减少贫富悬殊,这些才是真正的永恒的财富。我相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富贵病”不再世界排名第二。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5-7 19:43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3:00 | 只看该作者
  生活方式改变致中国“富贵病”发病率走高2009年04月19日 01:30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四月十八日电 (记者 姜煜)中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一亿六千万到两亿、脂肪肝患者一亿三千万、糖尿病患者五千万到七千万……最新的流行病发病情况表明,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富贵病”的发病率正日益走高。
  
  今天在欧洲最大医药企业赛诺菲—安万特于此间举办的相关研讨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说,高血压是中风和冠心病的罪魁祸首,到二○二○年,人类疾病死因排序将有重大变化,但冠心病和中风仍排列人类死因第一和第二位。中国是中风高发国家,该病已列中国总人口死亡率第一位,中国死于冠心病的人数也已位居世界第二位。
  
  专家认为,上述心血管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是生活方式病,吸烟、缺乏体力活动和肥胖等都是高危因素。
  
  专家们对近年来中国脂肪肝发病率呈节节攀升之势深表忧虑,中国很多中年人正面临这一疾病的巨大威胁,并且该病有向儿童蔓延的趋势。专家指出,脂肪肝并不仅仅是肝脏问题,而是代谢问题,是全身系统性疾病。据调查,中国脂肪肝的高发与人们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及甜食摄入增多,吃粗粮、蔬菜减少及缺少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增多密切相关。
  
  目前,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在世界上仅次于印度,位列第二。专家称,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糖尿病患者还会增加,如果仍不改善生活方式,如采用合理的饮食结构及适量的运动,该病的发展将很难得到控制。
  
  据专家推算,二○○六年至二○一五年,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将给中国的国民收入造成五千多亿美元的损失。(完
3#
发表于 2009-5-6 13:56 | 只看该作者
肉吃多了就要运动,肉食动物们的富贵病咱只能听听,想得也没钱。
有钱的不劳动,花钱去锻炼,没钱的天天劳动,还是穷的叮当响。
知识分子对社会贡献大,让他们劳动劳动,他们一进地头 就骂娘,今天教授、专家们抄袭论文累了,还要花钱去野摘。何东河西耶!

山沟里封闭,山里人打开城市大门的钥匙 就是念书,现在城市已换锁,农家子弟手头的钥匙也不灵了。到城里做个处处碰壁的下贱人,还不如到老林子里去封闭自己惬意。地球转个不停,人也就那么几十年,土生土长何尝不富贵。

方向已经明确,又要号召到西部去、到农村去,开弓没有回头箭的说法看来也不见得。
4#
发表于 2009-5-6 16:55 | 只看该作者
事实上,历史往往重演,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恰恰是人的思维造成的!
5#
发表于 2009-5-6 16:56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微版!
6#
发表于 2009-5-6 23:23 | 只看该作者
  见解新颖而深刻。特别是对社会与精神生活的分析尤为精彩。
  真的,好多人都说那时候大家精神面貌好,现在的人没有信仰,其实,那是误解。现在是思想多元化,多元化的思想总比一元化要好。思想多元化是社会的进步。
  现在,马克思如果在世,那他会怎样评价存在与曾经存在过的“社会主义社会”呢?究竟那个是原汁原味呢?
7#
发表于 2009-5-7 12: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qm407 于 2009-5-6 23:23 发表
  见解新颖而深刻。特别是对社会与精神生活的分析尤为精彩。
  真的,好多人都说那时候大家精神面貌好,现在的人没有信仰,其实,那是误解。现在是思想多元化,多元化的思想总比一元化要好。思想多元化是社会的 ...


弘扬积极健康进取向上的一元比保脓养疮的多元好。多元应该让好的东西屹立,不好的不能成为主流,现在是浊浪腾天,清溪难流。
8#
发表于 2009-5-7 12:40 | 只看该作者
穷更心穷,富只身富,这病可不轻。
9#
发表于 2009-5-7 19:13 | 只看该作者
能想到这个问题,能从这么深的角度来分析,微风兄真不简单。
中国眼下的富只不过是“会富”,所谓的富在脸上,而身上还是瘦的。很难想像,一个瘦身子可以把胖脸支撑多久。所以近几年,国家的政策在向民众倾斜,尤其是农民。
如能在这条路上继续、长期地走下去,则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10#
发表于 2009-5-7 22:58 | 只看该作者
为文很辨证,支持精华。
11#
发表于 2009-5-8 00:34 | 只看该作者
    富贵病也是一种相对的比较,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但同时,这种病却又是一种新的“贫困病”,相对贫困的印度、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才因此成为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二。
    搞不清糖尿病如何相对比较
    30年前中国糖尿病是多是少?
    如果30年前糖尿病少,改革开放人们富裕了糖尿病增多,又因中国相对贫困,糖尿病发病率因此排名世界第一和第二,糖尿病真是一种“改革开放病”。

   事实上在马克思晚年的时候,他的想法已经和《资本论》有了大大不同,如果马克思活到今天,也许他会说:国民生活富足和谐的英国、瑞典、瑞士这些国家更象我理想中的社会主义啊!
    事实上马克思晚年时候的想法真的和《资本论》有“大大不同”吗?证据呢?
    如果马克思活到今天,他绝对不会说:一个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国家更象他理想中的社会主义!他会看到文明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更会看到失业和贫困。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辩证分析方法使得一切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辩护都失去根据。
    别弄出一个假马克思来。
    资本主义世界里,“富足和谐的英国”旁边是法国。“法国250万人游行示威 巴黎发生骚乱”、“120座监狱4000名狱卒举行罢工”、“狱警与警察发生冲突”,事情并不那么美妙。
    其实今天英国本身也“失业大潮如山倒 复苏希望如抽丝 ”,富足是相对的;它的昨天(2008年)“20万教师举行大罢工百万学生停课”,和谐也是相对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9 07:34 , Processed in 0.38016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