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602|回复: 8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旧情复发:师兄洪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7 0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旧情复发:师兄洪峰


  这样一个人。小眼,黑皮,赤红面,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一脸青春活力痘,偶尔还会流脓淌血,看上去完全是一位有志的农村青年,再品则是城里纨绔子弟与知识分子合成的多维模样。或许,根本就是三种材料难以复制的人中精品,再或许,什么也不是,只是我一厢情愿并不确切的深刻印象而已。当然,今天来看,这是一幅二十多年前的集成影像了,有些发黄,有些褪色,到了再见他时,中年已过,青春不在,人生境遇也大相径庭了,印象却是不曾减少半分魅力。

  这就是师兄洪峰。

  如果他正在人生的浪头上,与之公开以文字的形式出现,难免让人低看一眼,怎么着都会让人觉得有高攀嫌疑,就像当今社会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一样,借名人出名,事实上两者根本就八杆子扒拉不着。问题在于,从师兄上街那天开始,他的个人形象已经大打折扣,前面所辛勤创造的辉煌已经成为人们的笑柄,我再在这里以文字的形式公开称兄道弟,不是企图为自己涂脂抹粉,而是自找没趣,无利可图。恰恰,这是我此文的根本。说是师兄,并非拉大旗做虎皮,他一期,我二期,当然,不是黄埔,而是省作家进修学院。这师兄,理所当然,到多会儿,也是名正言顺的师兄。

  我为他旧情复发,留下这篇文字。

  那年,我到学院的时候,他刚刚毕业,在《作家》杂志社做小说编辑,上司是王成刚(后来才是宗仁发),一起把这本期刊做成了全国红极一时的文学界“四小名旦”。那时候,师兄酷爱文字、女人和足球,大分头,性情豪放,滔滔不绝,很是风采照人。除了编稿子,每周还断不了跑到我们那里去组稿子,约稿子,看稿子,也顺便看看朋友,再看看漂亮多情的女作家们。女作家,对于师兄,看上去是永远富有极大魅力的一种精神产品,像我之与女人一样,谁不是呢?他一去,本来就热闹的我们就更热闹了,嘻嘻哈哈,叽叽喳喳,中午就不必回去了,一起吃喝,一起吹胡子瞪眼。十几箱啤酒、白酒、饮料、香肠、面包、豆腐卷、花生米……摆满了四周,最让人稍感意外的是还有好几盆看样子是多种食物搅在一起全是细丁成糊状的东西。那是西方人喜欢吃的“色拉”,女作家照猫画虎,自曝厨艺,抽着用白纸卷成的中国旱烟叶儿,别有一番情调。大家团团围住“餐桌”,啤酒的威力渐渐使人们忘乎所以了。这一切,铸造了他豪爽的个性,也铸造了我们与之一样的风格。很男人,很那啥的美好感觉。

  一晃经年,再也没有了师兄的消息。

  直到其出现在沈阳街头充当真正的乞丐。

  举国哗然。

  当年,洪峰的名气不是其在《作家》杂志社编发小说编出来的,而是跟你我一样写字写出来的。全国最高文学大奖,拿了一个又一个,不是玩的。以中篇小说《澣海》为其人生分水岭,从此名动文坛,声震全国,如日中天,才惊动了沈阳那些高级官员,也才有了作为特殊人才后来的三请四拜、不惜举全市之力请求师兄为振兴沈阳文化出力最终促成其阴差阳错的沈阳之迁移,才有后面的故事。

  许多时候,我们居住于地球这个贫瘠而常发癫痫的星球表面,而无处可逃。而一些似是而非的事情,又身不由己,我们必须在这个限制之下,借我们居住之处供给我们的资源而成长。我们必须发展我们的身体和智慧,以保证民族的未来得以延续。作为个人,命运并不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这是向每个人索取答案的问题,没有人逃得了体制的挑战和诱惑。洪峰不能,你我更不能。无论我们作什么事,我们的行为都受制于它,都是我们对人类生活情境的解答。洪峰走了,离开了长春,离开了《作家》杂志社,离开了爱他且熟悉他的人们。我们最终也没有人能够让自己的心灵显现出我们心目中认为哪些事情是必要的、合适的、可能的、有价值的。

  我们只能听凭所谓命运安排。

  洪峰是这样。

  你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但是,我即使再有才,再富有天才的想象力,我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许多年过去之后当年风光无限的师兄会一下子竟在沈阳沦落到如此地步,沦落到就像他当初一夜之间名满全国一样成为全国人民——尤其是文坛和愤青们争相嘲弄、同情、感叹、惊诧的对象。

  看到新闻的那一刻,说不清楚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我知道,这个“洪峰”一定是他,因为据我有限的信息量,十几亿人中此前我还没见过有跟他同名之人,可是心里还是有点儿疑惑,打开网络一搜索,哦地天,铺天盖地,扑面而来,果然是他!著名作家洪峰在沈阳沦为乞丐,上街了!而且还高调回答并承认,自己就是那个“著名作家洪峰”,假了保退。玩世不恭的语气里似乎多了一层神秘,一种愤懑,一种无奈。弄得全国人民都有点儿恍恍惚惚的……

  洪峰曾经是吉林省对外宣传的文化标志之一,人民的骄傲。

  也是沈阳市的对外宣传的文化标志之一,政府的骄傲。

  怎么了?

  记忆犹新的是,当年,当贝多芬那浑厚、雄壮的《命运交响曲》轰然响起的时候(学院有音乐欣赏课程,请吉林大学一位女教授授课),我看到平日嘻嘻哈哈、不管天地的男男女女作家诗人——全体同学都不由自主慢慢闭上了眼睛,凭着各自对音乐的理解冥冥中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感受着生活的一切经验和滋味……那时候,洪峰坐在长春市人民大街167号八楼《作家》杂志社的办公室里面在干什么,他的命运是多么神奇滋润?而今,同一个人,同一个小眼,黑皮,赤红面,一脸青春活力痘(哦,豆豆肯定是不见了)的人,命运,就这样不大不小地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乞丐”莫名其妙地好像魔鬼一样符在这位著名作家身上了,不容你不信。

  按说,依师兄的文笔、人脉和能量,不至于混得如此可笑凄惨。

  为什么?

  高工资不说,即使稿费,也足够其生存,当年一支笔写出了天下,如今别人写字可以十万百万地过着体面生活,他照样不差。更何况文人历来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至于吃不上饭跑街上去丢人现眼吗?

  然而,命运就是这么回事。国情,就像抽什么烟喝什么酒政府都堂而皇之煞有介事地下发个红头文件一样,一个月单位、部门要公款消费多少酒都要作出明文规定,而对于国事民生,对于特殊人才或普通百姓的大事小事却是常常不负责任地随便承诺,我们身边以及距离我们或远或近的大大小小官员们,永远也不必为自己说的话负责而担心。说了就说了,变了就变了,随心所欲,说翻脸就翻脸,爱哪告哪告,永远没有权力机关追究他们。承诺,早已不是传统一诺千金和自身信誉的保证,因此,师兄活该倒霉。气不过,文人上来那个牛脾气,士可杀,不可辱,自己抓破脸嚎啕吧,除此之外,心中积怨已久的那种天大郁闷如何渲泄呢,谁让他为沈阳的文化事业最终经不起大嘴官员的诱惑。该!自作自受。可我还是困惑,悲哀,难过,痛苦。再怎么样,也不至于混得如此惨吧?

  后来我明白了。

  师兄上街要饭,要的不是饭,而是脸。领导不要脸,作家还要脸干什么呢,师兄是中国历史上自阶级斗争学说大行其道以来真正意义上别有用心的“一小撮”,而且狼子野心,用心极其险恶,十分恶毒,我及全国关注其命运、尊严的人则无疑是建国以来耳熟能详的真正意义上“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注定要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可惜,昔日一头长发一脸青春标记满面霸气和威风的洪峰,如今只能一方面为一种本能的愤怒而抗争,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在心中深重地升起一种原罪感,诅咒人的欲望。毁了自家名誉事小,而砸了省作家进修学院牌子和一世英名则抱憾终生。日后还如何在文坛上混?事实上,其未婚妻之病拖累了他。云南、辽宁来回跑,重情重义之人,为其治病一掷千金花掉几十万钱财,不算啥,舍得,为的是自己的最爱。

  对此,我只能远远地缄言,不知该骂谁。

  ……行为上的下等人,沉思中的贵族。也许他甘愿做个“乱发乞丐”。有关上帝的那些话全是孩子气的借口和推托,是一个被命运吓坏了的孤独的人在寒冷、漫长的黑夜中,由于绝望而编造、散布的谎言。没有什么上帝,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压根儿就没有上帝,只有混乱——悲惨的、痛苦的、残酷的、莫名其妙的、无尽无休的的混乱。之前,一切都被包裹在严严实实平平安安的现实假象之中。

  珍惜吧,保重吧,我的师兄。

  《动物狂欢曲》,威风凛凛的狮子从森林中走出来,行进,吼声,雄浑,有节奏,使人感到恐怖……“好了,就到这。”女教授的声音至今我依然记忆犹新。大家睁开眼,泪流满面。我们知道了,音乐也有语言,有形象,有故事,有画面,令人产生无尽的美妙联想,也使我们……想起太多的人生故事……

  知道消息那一天,是阴还是晴,有雨还是有雪,是冷还是暖,这一切全没在我记忆的屏幕上留下任何痕迹。我只记得,我的心哭了。一个被写入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作家当街乞讨,这一似乎只会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情形,真的就发生了。这位当年曾与余华、苏童等并称为中国文坛射雕五虎将的师兄,胸前挂牌表明自己的姓名、身份,虽然没多久他就被家人强行劝回,但此事还是在文学圈引起轩然大波。

  我哭了……

  现在,一本厚重的全国大型文学双月刊就摆在面前。已经发黄,洪峰的中篇小说《澣海》登在头题,曾经令我们全体二期同学头都嗡地一下,随后拥之搡之,推之抢之,呼之叫之,争相传看。那时候,洪峰在干什么?

  每到周末,学院都组织舞会。洪峰是常客。文人们半疯半癫,上世纪末的一九八九年,正是自由呼声与各种思潮起伏最为激烈的一年。真正的“烛光舞会”。霎时十几盏明亮刺眼的白炽灯管一齐关掉,代之而起的是四周灿灿摇曳的点点烛光。昏暗的空间塞满了人。本楼层其他大学生听到动静都来了,翩翩起舞,莺歌燕语,唯我们一些人舞技欠佳,心情又沉。洪峰是活跃人物之一,让人们看到著名作家洒脱飘逸的高贵气质,我的固定舞伴是女诗人孙平。她总是能够把我从角落里搜寻出来,我不会跳舞,被她带着,有时踩了脚,有时撞了背。后来,她和大家都赞叹我舞姿飘洒,很好看,而我却不自知,后来想想也就明白了,我忽略了自己曾经是文工团出身的历史。几曲终了,女同学们香汗飘溢,男同学们大声喧哗,灯光突然全亮了。

  整整二十年了。

  ……幸福可以买到,只要你记住昨天。节日可以赎回,只要你忘掉以往。今天,毕竟不同了,人们既有团聚的权力,又有选择的机缘。师兄呢,很惨。曾经的一切,用心指点吧,那些纵欲的星星,旋转着,多么旺盛的宇宙。从此我永不相信,那脉脉如水的官员秋波,还有空洞无信的承诺。

  这些日子,我常常想起一些事,想起同学和师兄……清晰如昨。不知为什么,脑袋里学的知识越多,我越感到人的渺小,感到人生、命运与文学创作的不可知性。那时候,每到周日下午,一期的师兄们必定赶到学院与我们厮杀在一起,难分难解。

  足球场。一片萧杀。

  风很硬。但号称“企鹅队”的师兄们身手不凡,愈战愈勇。我们临时拼凑起来的“企鹅二队”亦不示弱,满场几乎都是我们的人,男女齐上,呼号争抢,与老企鹅队的高光、洪峰、朱雷、王德枕、杨咏鸣……多位“熊科”人物争斗在一起,那情形煞是壮观,乱蓬蓬的长发飘之舞之,长长的手臂挥之扭之,阔大的口中叫之吼之,吓得我们这些排骨队的“猴科”小厮们只有围观助威的份儿了。结果常常是大汗淋漓一场下来,我们以2:8或3:6败北而告终。

  还是女作家、诗人们参战而得。

  否则还要惨。

  他寂寞了多久?透过目光和泪水,我看到了前郭尔罗斯八百里澣海盐碱滩上泛白的雾岚和漠漠大野的狂风。洪峰的故乡在那里,那里没有山,只有雪,雪中一条弯弯曲曲似有若无的小路钻进目光所不及的远方……关于洪峰在中国文坛的地位,有人这样比喻:文坛射雕五虎将之一。南帝苏童,北丐洪峰,东邪余华,西毒马原,中神通格非,还与余华、格非、马原等人一起出现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中,一直被当作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

  上帝死了。

  我相信,那一刻,师兄上街绝意当乞丐的一刻心中这样说。我知道那不是行为艺术,不是“体验生活”。不管以前他相信或者不相信,有意识或者无意识,承认或者不承认,在他心中,在冥冥看不见的那个地方他都相信它曾经存在过,就在那儿蹲伏着、漂游着、闪现着。然而现在,他说,上帝死了……

  你简直就是条无孔不入的蚯蚓,诱惑夏娃的那条蛇。对于我来说,洪峰就是师兄,而对于洪峰来说,读者就是上帝。一切往事都如飘浮的家乡的云一样,恍恍惚惚,慢慢悠悠在脑海里一层层闪现……

 

                    09-5-4青年节于歌谣苑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霍名夏 于 2009-5-7 14:24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5-7 07:36 | 只看该作者
坐霍老师沙发欣赏老师的散文,了解了一些人和一些事情。
3#
发表于 2009-5-7 07:43 | 只看该作者
早上好!先记号。一会来欣赏!
4#
发表于 2009-5-7 09:25 | 只看该作者
名夏的人物描述确实特色鲜明——率性活泼的笔触,跌宕起伏的勾勒线条,犀利质感的笔锋力度,大跨度强张力的思绪,杂感纷呈的意识灵性,还有缘自于尼采的灵感彰显,都让这篇人物素描与随笔特征兼而有之的文章,产生了形体丰满,内涵饱和,意境厚实,个性鲜明,翔实生动的艺术感染力和耐咀耐嚼的底蕴,确实漂亮,当以精华支持!
5#
发表于 2009-5-7 09:28 | 只看该作者
这次的旧情复发是为了师兄---洪峰。文章一开始就以轻快剀切的语言,直抵需要表述的内核。这是作者与之在省作家进修学院而结识,结缘。尽管,二十多年过去了,作者对于曾经的场景,往事始终记忆清晰也深刻。这句话,是作者对师兄的性情最直接的概述:“师兄酷爱文字、女人和足球,大分头,性情豪放,滔滔不绝,很是风采照人。”一晃经年,出现在作者眼前的竟然是一个乞丐---曾经红极一时,拿过全国最高文学大奖的作家,师兄洪峰。这还真的大出我的意料呢。难怪作者要用“举国哗然”表示震惊。“没有人逃得了体制的挑战和诱惑。”这是关键的一句话,也是颠扑不破的道理。事实上,这个洪峰不也是体制的牺牲品吗?作者后来明白了“师兄上街要饭,要的不是饭,而是脸。领导不要脸,作家还要脸干什么呢?”显然,当乞丐也是洪峰的一种本能的愤怒而抗争。“从此我永不相信,那脉脉如水的官员秋波,还有空洞无信的承诺。”这里,已经明显地感到作者对于师兄的遭遇很是愤慨,也出于一种无奈。这就是现实,这就是一种“场”的真实。通过,细节,场景的回望,那些已经远去的背影并不模糊,而是在丈量中再一次清晰明目。文章里的思想、经验、袒怀、预言乃至心智,如同作者流走自然的语言般清新洒脱,并给人思想颖悟后的澄明与超越。他把洪峰师兄曾经以及现在的生活都捕捉到,因为真实的意义和内涵原本就隐藏在这些琐碎之中。同时他也意识到,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中,多了内心的感喟,其实呢?人的生活说简单就是这么简单的,说复杂也难以避免。就是时不时地给你丰盈的一段,再添加空白一段,所以,任何时候懂得满足和体悟才是最重要的。我想,这也正是作者能把文章写得个性鲜明,洒落自如的原因吧。好文,精华支持!

[ 本帖最后由 杜永生 于 2009-5-7 09:56 编辑 ]
6#
发表于 2009-5-7 09:29 | 只看该作者
又没赶上加精华呢。嘿嘿!
7#
发表于 2009-5-7 09:41 | 只看该作者
一位著名作家如今沦落为乞丐,起初叫人不大相信,这社会究竟怎么了,是不是为了出名或者什么,看完名夏先生的最新力作,才让人有些相信:这是真的。的的确确是现实。夹叙夹议,很是入味,读来颇为亲切自然,学习,拜读,问好先生!请多多指点!问好!
8#
发表于 2009-5-7 11:51 | 只看该作者
  人生就象一条在大海里行进的小船。明媚阳光,波平浪静、浪涛激越、暗礁台风,没有人能真正预测,所以人生是永远的一个悬念。正如此文人物的命运起伏。

  此文富有小说元素,构架宏阔,内涵丰富、情节展开自然、生动,悬念引人入胜,笔墨率真、生动、真实、客观,幽默中又蕴含有沉郁的情愫,张力强劲地为读者展示了洪峰这个人物跌宕的命运。

  先扬后抑的手法,有漫画似的勾勒,有镜头聚焦、有翔实的背景细节铺垫、有主观的叙议与感悟和感叹,使人物形象丰满,栩栩如生。读后对人物命运的沉浮陡然心生一种悲悯、惋惜之情,也感叹人生不确定的因素太多,怎样去面对与书写是每一个人应沉静思索的课题。从中也感受到作者对洪峰才情的欣赏,对沦为“乞丐”的不可思议与痛惜之情。欣赏,支持精华!

9#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13:45 | 只看该作者
  写这篇小文,本想搜索一下,还是懒。只凭一点记忆匆匆写了出来。
  好在只是一点忆旧性文字,不必太精确。
  刚刚接到朋友电话,以为出了问题。
  没有。
  不过,顺手网上搜索了一下,还是感到了汗颜。
  下面是[百度百科]对洪峰的介绍,对其生平及其作品影响比较详细,摘部分如下,供有兴趣的朋友看一下:

  洪峰(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
  男,1959年11月生;原籍为吉林省通榆县,今居沈阳市。
  做过中学代课教师,后于通榆县城建局砖厂当工人,高考制度恢复后于1977年底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1月毕业后到白城师专(白城师范学院前身)中文系任教,1984年10月调入吉林省作家协会《作家》杂志社做编辑,1988年破格晋级副编审,同年离职就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创作学研究生,1994年破格晋级为文艺一级;白城师范学院中文系客座教授。1995年被沈阳市政府以特殊人才引进,离开长春到沈阳市文化局工作至今。
  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作协辽宁省分会理事、主席团成员,作协沈阳市分会副主席。2006年12月2日退出中国作家协会作协辽宁省分会和作协沈阳市分会。
  他的小说被列为中国新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作家;他的创作被称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先锋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新历史主义”、“新现实主义”、“新感觉主义”等等,这表明了洪峰的创作的难以界定性,因而被批评界的许多人士称为“属于下一个世纪的作家”。
  90年代以来,他个人的创作则呈现出愈加独特的风格,每部新作都给当代文坛提供新鲜的经验。如今洪峰极其创作已经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各大学中文系及研究院所的都要列入教程,也是攻读中国当代文学硕士、博士学位的学者研究的对象。在各大学及研究院所所使用的文学史教材中,将洪峰极其创作作为重要的、具有文学革命性质的现象进行研究。他的作品还分别被译成多种语言文本,成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文学的重要对象。(根据大学教材以及研究机构相关资料整理)
  洪峰作品简目
  长篇小说:
  《苦界》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3年
  《东八时区》 《收获》杂志1992年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4年 延边人民出版社 1995年
  《喜剧之年》 《江南》杂志1994年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5年
  《和平年代》 《花城》杂志1993年 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5年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3年
  《爱情岁月》 九州出版社 1995年
  《女人塔》 华夏出版社 1997年
  《爱情故事的多种讲法》 江南杂志社 1998年
  《海边河水也结冰》 大家杂志社 1998年
  《生死约会》 《收获》杂志2000年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年
  《模糊年代》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1年
  《中年底线》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2年
  《去明天的路上》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3年
  《革命革命啦》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4年
  《九路汽车》(话剧) 长春话剧院2005年
  《恍若情人》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凤凰出版集团 2007年
  散文集:
  《永久占有》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1年
  《你独自一人怎能温暖》 南海出版公司 2001年
  长篇纪实散文
  《一个球迷对中国足球的诉说》 《特区文学》1998年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8年
  作品集
  
  《瀚海》 作家出版社 1988年
  《重返家园》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3年
  《湮没》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5年
  《洪峰小说自选集(四卷本)》 华夏出版社 1997年
  剧目
  《拉上窗帘看水塔》2001年
  《九路汽车》2007年
  中篇小说:
  《瀚海》《年轮》《奔丧》《极地之侧》《重返家园》《白雾》《讲几个生命创造者的故事》《明朗的天》《离乡》《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星期二的故事》《第六日下午或晚上》《走出与返回》《天空的翅膀》《初恋》《活动房屋》《绝杀局》《第三级阶梯》《几度夕阳红》《日出以后的风景》《传说与考古》《结局与开始》《擦皮鞋的大猩猩》《假如我们去询问》《跟自己说再见》《两个人的战争》等,及诗歌散文数百篇。
  短篇小说
  《啊,小山岗上的白杨》《假如你结婚》《足球热病患者》《体委主任》《人们叫他“岁儿”》《美梅,美梅》《打赌》《公元里有一棵树》《夜的云》《结合音》《在黄昏复苏》《记忆》《生命之流》《勃尔支金荒原牧歌》《小说》《横杆》《钢琴的故事》《蜘蛛》《降临》《台球》《希望没有失落》《走进河流》《浮雕》《生命之觅》《夏天的故事(一)》《夏天毕业》《夏天的故事(二)》《十二岁那年以后的一部分感情生活》《生活之流》《和天气有关》《那个晚上还有一个白天和一个晚上》《回家去》《一只蝴蝶飞进我窗口》《爱情故事》《告别》《红蓝铅》《人类承受欢愉的100种方法》《野浴》《九路汽车》《起义者》《变形金刚》《戒指》《爬塔》《假期》《城市睡眠》《克莱顿大学》《1994年12月31日的爱情故事》《亚当以后的男人》等。
  相关洪峰创作的评论(报刊杂志名单概览,截至1993年)
  在国内有关洪峰的评论和研究文章已逾数十万,发表的刊物众多,大致是:
  《文艺报》、《文学评论》、《读书》、《小说评论》、《作品与争鸣》、《文学角》、《北京文学》、《文艺研究》、《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河北文学》、《鸭绿江》、《芳草》、《飞天》、《文艺理论与研究》、《百家》、《中州文坛》《当代文学通讯》、《作家》、《文学评论家》、《文艺评论》、《钟山》、《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中华文学选刊》、《上海文论》、《当代文坛报》、《东北文学》、《当代文坛》、《当代文艺思潮》、《小说选刊》、《吉林日报》、《创作通讯》、《小说潮》、《松辽文学》、《当代作家评论》、《新苑》、《理论月刊》、《吉林作家研究》、《文汇读书周报》、《文艺时报》、《文论报》、《文艺争鸣》、《青海湖》、《东部》、《花溪文坛》、《理论与创作》、《艺术广角》、《中青年报》、《作家生活报》、《作家报》、《文学自由谈》、《文坛风景线》、《南方文坛》、《当代文学研究》、《上海文学》、《批评家》、《天津文学》、《时代文学》、《青年文学》、《今日文坛》、《文论月刊》、《北方文学》、《文艺理论家》、《小说家》、《漓江》、《社会科学动态》、《江南》、《大家》、《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大众时报》、《新华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解放军文艺》、《中国作家》、《花城》、《天津日报》、《北京晚报》、《四川文学》、《当代小说》、《特区文学》、《辽宁日报》、《鞍山日报》、《都市青年报》、《齐鲁晚报》、《辽沈晚报》、《沈阳日报》、《沈阳今报》、《沈阳晚报》、《时代商报》、《电视朋友》等,几乎国内所有综合性报纸和文学艺术类杂志,以及各网站网页上的相关连接和评论,分别键入“作家洪峰”“小说家洪峰”“当代作家洪峰”“作家洪峰作品”“作家洪峰”“作家洪峰创作”“作家洪峰批评”即可分别查阅到数万条信息,实是无法一一列举。
  发表洪峰创作评论文章的作家、评论家、学者名单(截至1993)
  魏威、朱晶、宁然、郭小东、李敬泽、铁岩、于建、郭铁成、汪政、晓华、王干、费振中、许子东、曾镇南、胡长斌、日月、黄浩、李国文、张晓春、应雄、陈思和、纪众、蒋守谦、王肯、德耘、王蒙、郭银星、辛晓征、陈村、方克强、、刘友宾、李洁非、阮加文、王斌、赵小鸣、吴炫、赵玫、贾涉、李逸、王国华、彭涛、张曰凯、赵凤山、陈晋、孙绍振、杨小滨、孙书第、吴亮、南帆、史铁生、范力、张德林、徐金葵、吴俊、王彬彬、董朝斌、张世俊、王彪、刘火、陈辽、蔡翔、张德祥、朱江、张颐武、徐民生、李劼、宋丹、南荫、刘坚、木木、粒儿、佘意明、罗强烈、蒋原伦、胡平、石海田、季红真、李斐、陈跃红、陈剑晖、谭学纯、唐跃、赵小琪、喻季欣、明小毛、薛毅、钟本康、李小明、张炯、皮皮、常智奇、阎建滨、盛子潮、朱水泳、阎晶明、王宁、陈炎、薄鲁、朱伟、李明泉、罗田、肖鹰、董运庭、钟海帆、吴义勤、李进、杨匡汉、胡河清、大风、张锲、肖云儒、庞守英、李晓峰、傅百龄、韩耀旗、金一、樊星、徐亮、张慧辛、刘海燕、赵智、朱希祥、徐剑艺、叶砺华、盛英、木弓、郑达、杨帆、王力平、杨吉、王光东、杜新华、谭学经、毛浩、李师东、尹鸿、何向平、阎新华、徐潜、程德培、子干、张福盛、施战军、刘俐俐、张毅、李震、马克强、刘心武、闻树国、柳建冬、孙津、马建、潘新宇、谢有顺、王连生、洪治纲、林化、宋隧良、宗仁发、逢增煜、昌切、孙郁、韩毓海、艾云、章平、安子、张跃生、北北、小溪、刘烨园┅┅
  洪峰小说获奖简目
  1985年《啊,小山岗上的白杨》获 “绿野”金牛奖证书奖金,颁奖机构:《绿野》杂
  1986年《降临·台球》获《关东文学》佳作奖证书、奖金,颁奖机构:《关东文学》杂志
  1986年《人们叫他“岁儿”》获首届《作家》奖证书、奖金,颁奖机构:《作家》杂志1986年《生命之流》获吉林省首届青年文学奖证书、奖金,颁奖机构:吉林省作家协会
  1986年《蜘蛛》获第二届《作家》奖证书、奖金,颁奖机构:《作家》杂志社
  1986年《人们叫他“岁儿”》获吉林省第二届优秀小说奖证书、奖金,颁奖机构:吉林省作家协会
  1988年《瀚海》获1986~1987年《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小说奖证书、奖金,颁奖机构:《小说选刊》杂志社
  1988年《瀚海》获1986~1987年东方文学基金会、《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证书、奖金,颁奖机构:《中篇小说选刊》
  1989年《瀚海》获吉林省政府第一届“长白山”文艺奖优秀小说奖证书、奖金颁奖机构:吉林省政府。
  1992年《离乡》获首届东北文学佳作奖证书、奖金颁奖机构:东北三省作家协会
  1992年《九路汽车》获东北三省青年作家小说奖证书、奖金颁奖机构:〈鸭绿江〉杂志社。
  1993年《重返家园》获中国青年出版社第三届(1989~1992)青年文学奖证书、奖金,颁奖机构: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4年《整体创作成绩》获“庄重文”文学奖证书、奖金,颁奖机构: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
  1994年《东八时区》获第四届长白山文艺优秀小说奖证书、奖金,颁奖机构:吉林省政府.
  1995年《东八时区》获第二届东北文学小说优秀奖证书、奖金,颁奖机构:东北三省作家协会
  1995年《喜剧之年》获“江南”优秀小说奖证书、奖金,颁奖机构:浙江省作家协会/《江南杂志社》。
  1998年《结局与开始》获“东海”优秀中篇小说奖证书、奖金,颁奖机构:浙江省文联、作家协会
  1998年《太阳照常升起》获《球报》总编奖,颁奖机构:《辽宁日报》。(注:此后,洪峰先生的作品再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文学评奖)
  2007年《九路汽车》获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二等奖;获吉林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因此奖项涉及到演出单位和其他演职人员的切身利益,故洪峰先生未拒绝。)

[ 本帖最后由 霍名夏 于 2009-5-7 13:47 编辑 ]
10#
发表于 2009-5-7 14:04 | 只看该作者
我相信,那一刻,师兄上街绝意当乞丐的一刻心中这样说。我知道那不是行为艺术,不是“体验生活”。不管以前他相信或者不相信,有意识或者无意识,承认或者不承认,在他心中,在冥冥看不见的那个地方他都相信它曾经存在过,就在那儿蹲伏着、漂游着、闪现着。然而现在,他说,上帝死了……

  你简直就是条无孔不入的蚯蚓,诱惑夏娃的那条蛇。对于我来说,洪峰就是师兄,而对于洪峰来说,读者就是上帝。一切往事都如飘浮的家乡的云一样,恍恍惚惚,慢慢悠悠在脑海里飘浮一层层闪现……
社会经济发展了,而文学却边缘化了,作家出书却艰难了。这样来看洪峰的行为,其中就有呐喊的成分!支持精华。
11#
发表于 2009-5-7 16:20 | 只看该作者
洪峰是早些年轰动文坛的先锋作家,他沦为乞丐的遭遇再一次轰动全国,看到消息时我也震惊。想不到名夏和洪峰是故交,羡慕之至。这篇文章写得纵横驰骋,收放自如,极有冲击力,令人悲愤,有警世之魄力,敬佩!
12#
发表于 2009-5-7 16: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田瞳 于 2009-5-7 16:20 发表
洪峰是早些年轰动文坛的先锋作家,他沦为乞丐的遭遇再一次轰动全国,看到消息时我也震惊。想不到名夏和洪峰是故交,羡慕之至。这篇文章写得纵横驰骋,收放自如,极有冲击力,令人悲愤,有警世之魄力,敬佩!



欣赏,田老师说得极是。问好霍老师。
13#
发表于 2009-5-7 16: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5-7 09:28 发表
这次的旧情复发是为了师兄---洪峰。文章一开始就以轻快剀切的语言,直抵需要表述的内核。这是作者与之在省作家进修学院而结识,结缘。尽管,二十多年过去了,作者对于曾经的场景,往事始终记忆清晰也深刻。这句话,是 ...


文章彰显了霍老师不凡的笔力,传神地再现了当年和洪峰在一起的场景,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曾经杰出作家的沉浮和境遇。也许只有这样的文学作家才是精神的贵族,他们讨要的是更高境界的情理和情致,而全然不顾自己在常人眼中的形象。就像诗人海子、顾诚一样,他们都是寻求一种自己精神上的最高要求,哪怕失去生命。欣赏、学习,问好霍老师!
14#
发表于 2009-5-7 17:59 | 只看该作者
先看了霍老师旧情复发,对师兄洪峰的怀想与叙说中,我们走进洪峰,走进文化老的世界,对洪峰老师的经历深感悲壮与震惊,难道真如洪峰老师所言,读者是上帝,上帝死了?呜呼。再看霍老后补上的洪峰老师的简历,更是感觉敬意油然而生,凄凉莫名袭来。深思着。。。。。。问好霍老。
15#
发表于 2009-5-7 18:04 | 只看该作者
早先听到过关于作家洪峰一些事情,虽不了解详情,但对他的个性行为很是佩服。今读了明夏朋友的文章,多了深度的了解。也敬佩这些文学上有骨骼的人。他们都是我们精神的灯盏。

[ 本帖最后由 房子 于 2009-5-7 18:05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4 21:57 , Processed in 0.05496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