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977|回复: 6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浅析馨凝雨阁和她的“5·1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1 0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5·12”一周年纪念活动的结束,沉积在国人内心的疼痛依然无法抹去。近期,在明月清风板块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纪念“5·12”国殇的诗歌,其中篇幅较大,文采方面看好的我认为数馨凝雨阁的为上乘之作。作者亲身与灾难擦肩而过,经历了这场生与死的临界时刻,真实的再现了当时摄人魂魄的场景,读后余韵未尽,一种模糊的而又非司空见惯的亮光拨弄着疼痛的记忆。故,述文记之!

一·在扑朔迷离的语言下领略疼痛的方向

        语言是情感最简捷的表达方式,诗歌作为文学艺术语言最为集中的形式之一,体现着个体高度集中的意识。一首诗歌的诞生无疑是作者一瞬间心灵与灵魂相撞后出现的火花,无论是无意识的还是过于酝酿之后的结果,都表露着作者对客观事物独有的视觉思维。

        “走进五月,我看到那些/疼痛的城池还在疗伤”。(《我在五月与四川共舞》)我们对真实的五月再次感知疼痛缠绕在这个季节的周围,由真实的领域继而转变为大脑可清晰的意识,“我曾经沙哑的喉咙,因怕/地陷,吼不出一个字来”。(《我在五月与四川共舞》)

        瑞典著名心理学家在他的著作《人及其象征》中说过,当一个字或形象超出一般的、直接的含义时,它便是象征。诗中这种无法精确而又透彻的象征意义像一个车轮,把我们带到一个特定的分界线上:死完与生存的缝隙间我们的生命是那么脆弱不堪。“这一刻,大地的经纬把灵魂的情思/咯出了响声。”(《这一刻,我们不谈爱》)哀思和祈祷粘贴进令人动心、催人泪下的艺术空白中,耐人想象,耐人寻味。

        “自去年以来,我常常失眠/梦见我的大地动了一下/花朵失色,天空也是···”画面的距离始终与我们的想象联系在一起,从而使诗歌审美变得纯洁,“有了质的提高,有机有序的性格因素、情绪意念和画面图像的组合、搭配推移交换···”(杨匡汉《矫矫不群》)。诗歌在朴素的达意方式下,语言清晰、准确凝练、鲜明和生动、扑朔迷离,为我们领略疼痛的方向。

二·在个体意识向群体意识的扩展中感悟悲悯的方向。

        我们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在诗歌《这一刻,我们不谈爱》中,馨凝雨阁反复使用标题语言,如梦幻在大脑中叠进,个体真实的体验象征性的经过联想,在形象的语言引向群体的审美意识,“我在这里,用了一年的时间/修补残缺,修补那些断肠的香气”(《五月,我在四川等你》),一个人彷佛把一个巨大的钥匙撞开了我们的记忆大门,一年的时间,修补疼痛,清晰可见的物质部分似乎用了梦幻的特殊形式告诉我们的。

        有时候,我们总是鼓励诗歌试图去说什么,如果我们不去熟悉诗歌语言,我们就无法知道诗中在说什么。个体意识过于浓郁往往会淡化诗歌的内涵,显得肤浅,诗歌也像作物的种子,需要湿度、亮光、它所成长的性质···等等。馨凝雨阁的诗歌把握了诗歌画质的颜色,她凭借丰富的词汇,用落地有声的质地情感画出了一条记忆的线条,“我不想用娇媚去驾驭什么/只想枕着我的川,去看霓虹···”(《我在五月与四川共舞》)云云,这些发自肺腑的颤音衍生词汇的母体,个体的幻象富有灵感,明瞭读者难以控制的心理,形似广告家的技巧为我们打开感悟和悲悯的方向。“把注意力放在内心以美的方式思维的那类特殊事物或人物身上,然后传递给众人身上,即能夺得美所必需的鲜明生动···”(【德】保姆加藤《美学》)

        纵观馨凝雨阁的诗作,她以一个女子的身份写下了一系列纪念“5·12”的诗歌,诗句铿锵有力,波澜起伏。可以说馨凝雨阁是一个很有情感个性的女子,也是一个很有才气的女子,在诗歌的发掘中有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写作建树,是值得仰慕的。

        然,对于诗歌的理解走向谁有谁的理念风向标,这不仅仅我嗜好馨凝雨阁的语言,欣赏她的诗风,正如著名符号美学家苏珊·兰格在她的论著《情感与形式》中所言:任何文学作品的意义必定在于作者所说的话语之中。我只是凭借文字直觉妄自断言,恕不在啰嗦!


                 2009·5·18夜于静禅斋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

[ 本帖最后由 曹国魂 于 2009-5-21 09:37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5-21 10:1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欣赏了!
3#
发表于 2009-5-21 10:22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曹版,欣赏您的美文。您的评论全面、透彻,有很强的说服力、感染力!
4#
发表于 2009-5-21 10:33 | 只看该作者
当我在重灾区写下亲力亲为的感受时,没想到会引起如此的轩然,我只是在践行着一个诗者的写作责任,把看到的,做了一些粗浅的文字记录而已。谢谢国魂老师的青睐,没想到你会用我的诗作开刀,而且解评如此深动,让我深受感动,热泪涟涟。

真的很谢谢你,谢谢你的精力和时间,谢谢你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5#
发表于 2009-5-21 10:34 | 只看该作者
好诗评,解析到位.欣赏!学习
6#
发表于 2009-5-21 10:36 | 只看该作者
国魂好评论,学习!
7#
发表于 2009-5-21 11:37 | 只看该作者
     纵观馨凝雨阁的诗作,她以一个女子的身份写下了一系列纪念“5·12”的诗歌,诗句铿锵有力,波澜起伏。可以说馨凝雨阁是一个很有情感个性的女子,也是一个很有才气的女子,在诗歌的发掘中有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写作建树,是值得仰慕的。



同赞
8#
发表于 2009-5-21 12:22 | 只看该作者
百合问好曹版!纵每个人的欣赏角度各有不同,但在共性中体现个性,方是诗中精华,欣赏曹版对雨阁诗句的解读,也很欣赏雨阁的诗歌,学习了!!支持!!
9#
发表于 2009-5-21 12:32 | 只看该作者
国魂好文!分析得透彻!
雨阁也是我敬重的一个小老乡。
10#
发表于 2009-5-21 14:25 | 只看该作者
拜读!沿着《-析-》导引的捷径好去走近馨凝雨阁的诗。。。
11#
发表于 2009-5-21 16:0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斑斑的解析文章,加深了对雨阁诗歌的理解。
12#
发表于 2009-5-21 17:20 | 只看该作者
评析有个性,解读有深度。两个标题的运用也显示出被评论作品的走向和特点。
13#
发表于 2009-5-21 19:31 | 只看该作者
作者亲身与灾难擦肩而过,经历了这场生与死的临界时刻,真实的再现了当时摄人魂魄的场景,读后余韵未尽,一种模糊的而又非司空见惯的亮光拨弄着疼痛的记忆。

赞同
14#
发表于 2009-5-21 19:51 | 只看该作者
评析得很到位。欣赏!
15#
发表于 2009-5-21 21:30 | 只看该作者
有深度和力度的评析,欣赏好文,同时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喜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5 11:15 , Processed in 0.10516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