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处理不当对诗歌的影响》
在我的诗歌阅读经验中,经常会遭遇到一些很不错的诗作,从更多意义上来讲,那些诗应该还是可以算作是成功之作,在诗意表达和技术处理上都具备了相当的艺术水准,并且能够获得受众的认可。但是,好些诗作,只要经过认真的推敲,却会发现,一些诗里总是隐藏着一些瑕疵,它们的存在,粗略阅读的时候可以一晃而过,认真琢磨时才能发现。经常浏览明月清风论坛的诗作,同样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下面逐首观察:
《婚姻生活》
是时候了,我必须向你摊牌
这一手你认为绝好的牌其实不然
如同春天到来依然会下雪
草上挂着冰冷的水滴
城里的生活远远超越了乡下人的想像
田地中生长起来的幸福
和汽车楼房中的竟是如此不同
你了解多少 收割心灵和肉体的酸楚
冰与冰的碰撞
最终融化一体一起飞翔
那阳光看到的不仅仅是彩虹
屋檐下的日子是曾经的欢乐图景
可这图景渐渐淡远 熟稔
渐渐成为虚幻的背景退到真实的背后
如同苍穹 遥远而冷漠
生灵有一季一开的花序
婚姻这充满阴性的花朵
她到底能够维系幸福多久?
快乐的气息慢慢熄灭
这照亮婚姻的灯盏已经燃烬它最后一滴油
心灵深处的隔阂 肉体的抵抗
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空袭的讯号总响在头顶 屋外和窗外
世界变幻了颜色 因了心境的原由
一个陌生的地方竟然是你我共同生活了七年的家
不管内心里是多么地难以承受
这毕竟是事实 原因不可预知
婚姻生活成为一份经历
人生长河里很汹涌的一截流水
她在无意间成为了记忆里的清凉
这一付牌其实不错
我打开你看:点数很多 套路也完整
为什么没有赢呢?
一付牌再好也是没有用的
打牌 最重要的是配合
2003/3/29
这首诗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不能算是一首爱情诗,它更多的着力点放在了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上,通过爱情生活反照社会差别,应该是这首诗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也是这首诗的亮点。并且,在词句运用上,诗作也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运作技能,多有出彩之处。但是,作者在诗中似乎是为了诗的前后照应,在摊牌上起首,在摊牌上结束,使得结尾一节诗的意象过度地直指“摊牌”的原初意思,这种复原的方式固然可行,但是在这首诗里,它的存在消减了中间部分诗意的出色表现,使得诗歌意象构成了无法让人回味的结束,有蛇足之谦。因此,如果删除最后一节,诗歌将会更加完美。
月
朋友给新出生的孩子取名:揽月.
哦.揽月.我仿佛看到一个婴儿,不,我仿佛看到
一个少女在傍着月亮微笑
少女的脸朗润如月......
我还仿佛听到:一大把银子般的笑声洒遍茫茫
大野.笑声
欢快的笑声环绕着月亮,又大又圆的月亮被笑声
洗得干干净净......
孩子,我如何不是月的亲人
这首诗总体上很亲切,读过之后能够让人感动不已,同时诗作的简洁明快的风格,用到对一个孩子的诗意表达上,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有效结合,最后一句意味深远,把诗歌的寓义提高到了一个更宽广、更深远的层次。沿着这种处理方式,我觉得诗作的用词技术应该尽量的从亲切、亲近、疼爱的角度出发来进行逐步的深入表达,但是,这首诗中,词语的选择因为四个字而显得生硬起来:“茫茫大野”。这四个字用在其它内容的诗歌中并非不可,但是作为一首抒发对孩子的挚爱之情的诗中,并非放在这首充满了疼爱与亲切的诗中,就显得不相称了。 再者,“笑声”在诗歌中第三四两节的着意连接,过分地强调了诗歌创作技巧的展示,反而掩盖了诗意的呈现。
有雨的季节
有雨的季节
通向死亡的门一直虚掩
陈列在橱窗里的心事
和时间一起
变成一堆无用的垃圾
激情如一张过期的纸币
自我已毫无价值
沉默与恐惧
拉开一张冷漠的弓
弦上是我们雪做的爱情
一串霹啪断裂的声音
掉进了雨的耳朵里
在不断拉长的废墟上
我看见 夜的厚度
正垂泪掩埋那句动听的誓言
那个想逃跑的囚魂
在水的目光里
在雨的拥挤中
呼吸微弱 弯曲着身子
而你窒息在阳光脸上的笑容
掐住了我气息的火焰
却始终握着昨日的痛苦
锯掉锋芒和棱角
锯掉那几根消沉的柱子
我们的村庄是否会挂上月亮
还是橱窗里一条隔膜的绳子
会吊着一个善良的女人
只想告诉你啊
这棵纯洁的树
不愿在有雨的季节里死去
这首诗的不瞳主要表现在词语构建中的敷累问题。为此,根据笔者的个人见解,作如下修改:
有雨的季节
通向死亡的门 虚掩
陈列在橱窗里的心事
变成一堆无用的垃圾
激情如一张过期的纸币
毫无价值
沉默与恐惧
一张冷漠的弓
弦上是雪做的爱情
一串霹啪断裂的声音
掉进雨的耳朵
在不断拉长的废墟上
夜的厚度
正垂泪掩埋那句动听的誓言
那个想逃跑的囚魂
在水的目光里
在雨的拥挤中
呼吸微弱 弯曲着身子
你窒息在阳光脸上的笑容
掐住了我的火焰
却始终握着昨日的痛苦
锯掉锋芒和棱角
我们的村庄是否会挂上月亮
还是橱窗里隔膜的绳子
会吊着一个善良的女人
只想告诉你啊
这棵树
不愿在雨季节死去
一个村庄的历史:婴儿和菊花
新生曾经这样:荒芜的坡地流水的菊花
和若干年前的母亲分娩了的一双眼睛
后来他因此看到:若干年前的烟尘中
一个叫刘邦的婴孩被母亲抱着
踏碎漫坡的腥艳花丛
金戈铁马追杀的母子流落到收割完的黄土地上
幼子刘邦入土:一匹白马抬起一只蹄子
蝼蛄从他的鼻孔处爬出呼吸的甬道……
他因此看到挖地三尺的传说也没能
让婴孩刘邦落入虎口
那一天夕阳红透了夭折的菊花
一个后来的皇帝一统了他脚下的江山
2001年的他的两页残稿从线装书中滑落:
他想象战争不足以毁灭的村庄
多么象历史 当饥饿疾病杀戮毁灭
没能让一个人的肉体消失 坡地上的菊花
从夕阳下燃烧 他看到历史在2002年的纸本上
演释的是:火红的菊花从大地上抬起来的头颅
和一个婴儿穿越历史的苍桑面孔……
这首诗应该说是一首具有了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探索精神的诗,诗歌高度的时空跨越为阅读提供了宽广的想象与感受的可能,同时,作者极为敏感的词语布局创造的阅读快感,把读者引领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形式上,作者擅长于运用长句,使得诗歌呈现出了一种气势磅礴的表象。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样的诗歌创作方式,在客观上会形成阅读上的障碍,这就要求创作者能够向读者提供明确的阅读指向,问题就出在这里,作者在这首诗里,在词语运作上的粘连、模糊,导致了不必要的阅读困难。如:“若干年前的母亲分娩了的一双眼睛“、“他因此看到挖地三尺的传说也没能 /让婴孩刘邦落入虎口”、“当饥饿疾病杀戮毁灭”,这些句子一方面读起来的些拗口,另一方面语句本身存在着异义,形成了人为的含混。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