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52|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为文的“尴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6 2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祢衡说起

  范文澜有名句:“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大体是说做学问不但需要耐得住寂寞还要严谨,很多人喻此为治学的不易之理。按理,以范先生近代人之口吻流传开来的这句话,委实不算太早,但却被一些写作人很快的抛到脑后,乃至没有真正起到“教育”的目的。这句看上去永远适于那些治学严谨的“知识分子”的话,在今天的“文化快餐”面前,显然已经不合时宜。而以另一种现象说来,如同于美食长廊接受肯德基、麦当劳之迅速。否则,大家应该很难理解诸如每日一篇(甚至更短时间)出炉的“大块”文章。也许有人要沉不住气,或者反问:“就新闻和学术而言,以当今网络之发达、信息之便捷、流传之迅速,一日之内甚至个把小时内写出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也并不是难事!”对此,我则不敢苟同。勿容说那些“新闻”是否发生在你的眼皮底下,你到底掌握了多少“真实”的材料;但说有些“过去”的东西,今天拿到桌面上再议,你且掌握多少详实的资料可以用来借鉴?写文章如此,读文章已然,评论又何尝不是?而况,如今的“传媒”还有的完全可信吗?

  酷暑,实在没兴致读什么“正经”的书。前两日,闲下解读清张潮《幽梦影》,对其关于“知己”的段落再次发生兴趣:“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杏以董奉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荔枝以太真为知己;茶以卢仝、陆羽为知己;香草以灵均为知己;莼鲈以季鹰为知己;瓜以邵平为知己;鸡以宋宗为知己;鹅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琵琶以明妃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若松之于秦始;鹤之于卫懿;正所谓不可与作缘者也。”这一小段内容信息量庞大杂陈,我想,没个三天两宿的认真研读谁也不能完全消化。我心虚,大概只用两小时的时间复习后做了肤皮潦草之小文《梦迷离 ,影朦胧……》用来记忆。撂下笔,遂想起前些年报载发生在某两位知名学者身上的笔墨官司,其中提到宋人林和靖到底有没有妻子和小孩的争论。恰张潮文的“知己”段落有“梅以和靖为知己”的论述,我便接着为林处士记下了最具“法眼“的八个字:“不娶、无子、立嗣、有后。”我这当然也是受教于一位权威人士的总结。好了,这个聚讼千年的林和靖“梅妻鹤子”说终于有了最圆满的答案。其它略,但回头只简单评论下张潮所云之“以鼓为知己”的祢衡。问题又来了,评祢衡,是否要先了解下曹操、孔融和杨修?甚至上推张衡,下至李白?抑或象了解嵇康时必须先了解下《广陵散》样先了解下《渔阳三挝》?怎么才能评得明白?

  《三国演义》里祢衡应该是个人物,我赞成历史将其定位于恃才傲物的知识分子说。为什么?大凡读过《三国演义》的读者,势必对他“裸体骂曹”的惊世骇俗之举留下不可磨灭的鲜明印象。虽然是演义,但这倒也不是小说家语,在《后汉书·祢衡传》里也能找到靠谱的史实依据。祢衡传里的祢衡是这样出场的:“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当时的历史背景,正是建安元年(196),曹操将汉献帝迁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各种人才四方来集,年轻气盛的祢衡这个时候也来到许昌,希望才有所用。孔融可谓是祢衡的伯乐和知音,他上表奏天子,说祢衡“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嫉恶如仇;任座抗行,史鱼厉节,殆无以过也。”然,乱世中以此个性而沾惹上政治,不懂“曲线救国”之理岂不难存乎?果然,汉献帝这个傀儡皇帝把孔融的上表给了曹操。只遗憾曹操召见祢衡时,没做到“礼贤下士”,连个座位也不给祢衡。祢衡的脾气怎能见得这样一景?于此拉开骂曹的序幕,以至张辽在侧,欲掣剑斩杀祢衡。曹操一怒之下,用祢衡为鼓吏,以折辱祢衡;再,曹操宴宾客,令祢衡换上“鼓服”击鼓给大家赏。这明摆着是欺负人,祢衡心里委屈不服,击鼓为《渔阳三挝》,其音节曼妙慷慨,有金石声。而座中三千客,闻之无不痛哭流涕。想那时祢衡必是心中激愤,无以复加,转而为音节,是以激荡人心,给历史留下了“裸体骂曹”的纪事。(写到这,我尤是想到了嵇康赴死乃至遗失的《广陵散》。)祢衡这个刚愎的青年,心中愤懑之情,尽付《渔阳三挝》,遂成千古传唱。曹操怕担上容不得才士的恶名,礼送祢衡到荆州刘表那里,实则上演了一出借刀杀人的鬼把戏。当祢衡被刘表转送到江夏太守黄祖那儿,终因“言不逊顺”而死在黄祖手里,年仅26岁。“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谩英雄。”唐人罗隐的诗句道出了对青年才俊的惋惜之情。我个人比较赞成说“祢衡除了恃才傲物之外,与反动政府和军阀对立的表现,其直率而为正是真正的知识分子骨子里释放出来的正义精神。”就这么死了?时人应该不乏有讥讽他是“傻瓜”,更是“不识时务”的典型代表;譬如有人赞成历史定位曹操是个奸贼,也有人说他是位军事奇才、甚至夸他治国有功。如果这番计较下来,就象当年那个“梅妻鹤子”引来的“口水仗”一样,没有一点意义。祢衡死后葬于武汉的鹦鹉洲头。但不知当年唐人崔颢诗云:“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时可否想到了祢衡。可惜祢衡死的太早,没有流下几篇文章给后人享用。如今,祢衡的《吊张衡文》和李白的《望鹦鹉洲悲祢衡》成了评价祢衡最直观的诗文。

  小文写到这里,刚好见论坛诸文友关于“编辑”、“说骂”等文章的讨论。编辑改稿,祢衡骂人,真假对比,不一而足,这些都是“为文的尴尬”。文友的文章我逐篇读了一遍后,揣摩了一下中心思想,有很多共鸣。“如果一个民族连文字人都不讲真话,这个民族还有什么希望……”(引李明《修改是一种权力》文)。可以说,这话很让我震惊。我之如上小文啰嗦了半天,拐弯抹角,很大程度上就是想说出这条看似简单的道理。因此,题如看似不搭界之“尴尬”。不是吗?很多人评价祢衡“做人”、“作文”可以婉转一些,不该那么讲“真话”,这样他就不会死那么早。凭心而论,写文,读文甚至跟帖评论都应该用心灵说话,面对有血有肉的具体作品,今天你歪解,明天他篡改,后天谁谁再尽一些所谓“学问”的颠覆,热闹是热闹了,但却失去了“历史”赋予的真实味道。有文友说,江天所发之“杂文”,让读者感觉不到一点“温暖”,除了“抨击”就是“不满”,所以没有逗留的欲望。在此,我深以为憾,并无端地想到“公共资源”和“公共卫生”这两个不搭界的词语。经常,我们无法跟读一些文章做具体的观点交流,究其原因正如哲人伏氏语:“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倒让我想起,正是这位十八世纪的法国学者,在评论中国的文化(包括史学)时说:“……如果说有些历史具有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的历史。”很难想象,这是几百年前,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的西方哲人同时也是历史学家对中国史学的评价!它让我们感到由衷的亲切和欣慰。也因此,我们是否可以发出这样一句诘问:中国的历史,并非只是用来否定的?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9-7-6 20:46 | 只看该作者
一水版表明了自己读书写文的态度,也婉转传达了作为版主对江天上各位朋友跟贴的态度。
一水版引经据典,让我们受益。读书作文须要态度端正,要讲真话。但讲真话时也须要技巧一些。
3#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20: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夏楼兰 于 2009-7-6 20:46 发表
一水版表明了自己读书写文的态度,也婉转传达了作为版主对江天上各位朋友跟贴的态度。
一水版引经据典,让我们受益。读书作文须要态度端正,要讲真话。但讲真话时也须要技巧一些。


很高兴见到楼兰,谢谢你的阅读,问好
4#
发表于 2009-7-6 21:01 | 只看该作者
那样写来,我那些鸡者朋友岂不饿疯--领导交给的任务完不成怎么办!
5#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21:11 | 只看该作者
记者一般是抢在“新闻”的前头,而且,要实地考察:),并且他们必须具备做记者的“素质”:)

不过,实话说来,做新闻的确很难:)不跟平常意义的作文:)

谢高老庄主阅读。
6#
发表于 2009-7-6 21:45 | 只看该作者
纵横古今,“深入”“浅出”。。。。。。。
“正是这位十八世纪的法国学者,在评论中国的文化(包括史学)时说:“……如果说有些历史具有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的历史。””——学习!
7#
发表于 2009-7-6 23:5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历史,并非只是用来否定的!
8#
发表于 2009-7-7 11:22 | 只看该作者
读了一水老师的文章,很共鸣。但我不得不说上两句
都说为文要真实,可如果你用心留意,现在非常有名的“写手”,可以说他们所写的所谓哲理、情感故事,99%都是虚构的,但人家水平高,能将虚构真实化。我曾有一篇文章,编辑说不真实,我心理憋闷无语,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完完整整真实记录被说成不真实?现在我有点明白,这正是我和这些高手的差别,人家能将假的写成真的,而我将真的写成假的,不过,这到底是我脱离了生活,还是编辑脱离生活?呜呼,我现在写东西度不知道怎样写了!
9#
发表于 2009-7-7 14:38 | 只看该作者
总能将现实生活与历史联系起来,写出深度,还得多向一水学习,努力消化。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7-7 20: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云端 于 2009-7-6 21:45 发表
纵横古今,“深入”“浅出”。。。。。。。
“正是这位十八世纪的法国学者,在评论中国的文化(包括史学)时说:“……如果说有些历史具有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的历史。””——学习!


谢谢阅读。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7-7 20: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农民工兄弟 于 2009-7-7 11:22 发表
读了一水老师的文章,很共鸣。但我不得不说上两句
都说为文要真实,可如果你用心留意,现在非常有名的“写手”,可以说他们所写的所谓哲理、情感故事,99%都是虚构的,但人家水平高,能将虚构真实化。我曾有一篇文章 ...


应该倡导用心灵说话。问好农民工兄弟。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7-7 20: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玉德 于 2009-7-6 23:53 发表
中国的历史,并非只是用来否定的!


只一点感概。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7-7 20: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跃农 于 2009-7-7 14:38 发表
总能将现实生活与历史联系起来,写出深度,还得多向一水学习,努力消化。


谢跃农来读,盼望给些建议。理念自成风格,久不见你杂文了,问候。
14#
发表于 2009-7-7 21:12 | 只看该作者
  一水的文章写得委婉、分析透彻。
  对于弥衡、林逋等人,我也曾经写过文章。观点有些相同,有些不同。
  对于历史上的东西,如果能有新的见解也是好的。我们看惯传统的观念与思想,有点新鲜而又自圆其说的东西也是好的。只是要言之有理。
15#
发表于 2009-7-8 02:22 | 只看该作者
一水文章很杂,史料丰富得令人吃惊,思维也是天马行空、纵横捭阖,三国、西方、史学,令人叹为观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14:08 , Processed in 0.24826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