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16|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良药能否不苦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19 19: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句老话流传了很久: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好药大多是苦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这句话旨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从小到大,相信每一个人都不止一次从老师家长处、从朋友嘴里听到这句话,我当然就更不例外的听到过无数次,那是因为小时候体弱多病的缘故……
  
  我小的时候老是有小打小闹的毛病出现,这样就需要经常的吃药,记忆深刻的是那一粒粒硕大的白色圆药片,一次次在我的嗓子眼中上上下下的进行拉锯战,每次都是饱含热泪痛苦不堪,那泪一半是是因药苦、一半是因母亲的呵斥……最令人恐惧的是服用黑乎乎的草药汤子,不说喝了,光让我看看就心惊胆战半天!有一段时间天天要喝两次中药,每次都是端着碗眼瞪着那黑水,下了半天决心,到药都凉透了才抿那么一小口,紧接着又吐了出来,次次回回倾情上演,连最有耐心从来没对我发过火的父亲也在我在和药对峙半小时但还是将药吐了出来后,怒不可遏地将药碗摔了个粉碎……
  
   道理都明白,可就是胃不争气啊,我也不想惹父母生气啊!其实当时的这种现象很普遍,大部分小孩都经历过此种煎熬,更小的孩子还要捏着鼻子灌药,呛着的不在少数,非常残忍的境况!到了成年以后,随着自律性的提升,会在吃药时摒弃恐惧,一气喝完,但有的药进入胃里还是会有反应,比如红霉素。我就在20多岁时因为高烧服用过此药,一晚上肠胃翻江倒海的折腾,差点没要了我的命!由此可见苦药也不一定就利于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药品也在包装和味道上进行了改良,出现了胶囊,好多味道苦、怪、难以下咽的药物都可以借助胶囊来顺利服下,且疗效不受太大影响,比如藿香正气胶囊,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原来的藿香正气水难喝到极点,但它的确是一味好药,现在的人们就可以很顺利服用胶囊,在获取疗效的同时,不再受那难咽之苦。还有儿童服用的好些冲剂,已经加进了甜味,不能说是比蜜甜吧,但总算是不那么苦的要命了,利于儿童服用,所以说现在很少看到家长捏着鼻子灌孩子吃药的现象发生了。
  
  由以上综述是否可以得出一个小小的结论:良药也可以不苦口,但还一样利于病!
  
  既然老话说的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那么说完了前句,也不能将后句忘了不是?下面就来说说忠言逆耳利于行。
  
  我小的时候学习很努力,成绩也算不错,但再好的学生也有犯迷糊的时候吧,每当我遇到不懂的题目去问当教师的母亲时,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可能是她恨铁不成钢的缘故吧,老是对我讲不上几句就着急了,且言辞激烈,令我很伤自尊,而每次当我含泪离开时总要听到她那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老生常谈,心里老大的不高兴。后来我就干脆不找她问问题,而改找其他老师请教了。学期末当她看到我的满分卷子时,尽管表面很高兴,但我知道她心里一直在纳闷反应迟钝的女儿怎么会有如此好的成绩?!而我从小就知道和颜悦色的循循善诱,比横眉冷对的冷嘲热讽来得有用,对一个儿童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长大成人以后,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小时候是迷惑,大了以后是不理解。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会遇到行行色色的人,还会结识不少的朋友,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甚至是家人之间,谁会喜欢听很刻薄很难听的忠言呢?尽管谁都知道利于行,关键是谁都不愿意听啊!我认为既然是善意的意见,且又是对你的好友或者家人所讲,为什么不选择一种委婉或者是火药味不那么浓的方式讲出呢?干吗将一句好话、对别人有益的话表达的令人难以接受呢?对你的敌人你可以什么话难听说什么,哪怕你有能耐像诸葛亮一样将周瑜气死呢,这也算本事。既然是忠言肯定是对你关心的人说了,干嘛还要逆耳呢?
  
  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一天,我们一帮朋友在一起聚会,大家高高兴兴谈天说地,突然一位海归男士走到一位熟悉的女士面前,大声告诉人家衣着服饰还有发型搭配不当,至少比实际年龄大了5岁,女士很不自然的笑笑,说自己的确不太会打扮,也习惯了这样素面朝天。要是这位仁兄就此打住那也就啥事不会发生了,谁知他却不依不饶的说:长的丑不是你的错,但出来吓我们这些男人就是你的不对了!我认为他的本意是调侃,但那位女士的拂袖而去使得现场气氛十分的尴尬……说实话,换作是我,我还不知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呢?其实那位男士要是私下里委婉的对女士提些中肯的建议,我想就会是另一种结局,想必他也是一片好意,只是……
  
  我有一个好朋友,来往很密切,她人很好,但就是不太讲究说话的方式,有时令人非常不快。几天前我在网上发了一篇散文,她细细读后发现了一处错误,立即打电话给我,一开口就说:你掰着脚趾头数数,你写的XX数字是啥概念?我一听立即就知道我的记忆有误,当然文章上也是错的了,但我对她的说话方式深恶痛绝,便气呼呼的说:你就一辈子没犯过错?狂妄之极,讨厌!然后啪的一声将电话挂掉。事后想想,人家是为我好,但谁叫她不好好说呢?干嘛要逆我的耳呢?活该!估计她还纳闷到底哪里错了,可我还气得了不得呢,过几天再想想怎么打电话给她道歉吧!
  
  我们不能否认老话的权威性,但我认为得有个度。药不能苦到咽不下去,都没吃进去,再好的药也治不了病啊!忠言逆耳,将听的人都吓跑啦,你还利个什么行呢?比如棍棒之下出孝子,你一棒子把孩子打残或者打死了,你不得后悔一辈子?比如响鼓还要重锤敲,你用个带刺的铁锤敲一敲,那鼓不破才怪!当然啦,凡事都没有绝对性,对那些非苦药不能治疗的病症,患者还是得捏着鼻子喝下去的,为了尽快痊愈;对那些冥顽不化的人,还是要用犀利的言辞来刺激,为了走得更好。一分为二看问题,对人对事不偏激不过激,才是治病救人的硬道理。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在中国基本上已经成了至理明言。但我还是想说:良药可以不再苦于口且利于病,尽管仅仅是部分药;忠言可以不逆耳但同样利于行,这可是对大部分人适用哟!
  
  


[ 本帖最后由 佳儒 于 2009-7-20 00:10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7-19 19:27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劝谏总要讲究个方法,直言会叫人反感的。
有个故事:有只蝎子掉在水里,有个和尚把它捞了出来,结果被螫伤了;第二次,这只蝎子又掉水里,和尚又把它捞出来,又被螫伤了,第三次……有人劝和尚:蝎子是害人的东西,你为什么要救它呢?和尚说:它害人是本性,可是我行善也是本性啊。此人说:行善可以,但也要讲究个方法啊。他拿过一根树棍,一下子就把蝎子挑出来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09-7-19 23: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09-7-19 19:27 发表
不错。劝谏总要讲究个方法,直言会叫人反感的。
有个故事:有只蝎子掉在水里,有个和尚把它捞了出来,结果被螫伤了;第二次,这只蝎子又掉水里,和尚又把它捞出来,又被螫伤了,第三次……有人劝和尚:蝎子是害人的 ...

感谢水如空老师的点评,过于直白的言语的确让人难以接受。
问好!
4#
发表于 2009-7-19 23:29 | 只看该作者
说话的方式很重要,良药不一定要苦口。 问好朋友
5#
 楼主| 发表于 2009-7-19 23: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侦探 于 2009-7-19 23:29 发表
说话的方式很重要,良药不一定要苦口。 问好朋友

感谢认同,问好!:handshake
6#
发表于 2009-7-20 19:5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心是好的,但表达也很重要。一些人有着护短的毛病,别人说话尤其重要,弄不好就伤了面皮。这样的事情我也经历过。
7#
发表于 2009-7-20 20:06 | 只看该作者
已学习。
我是个中医,西药我不说,但对中草药,在治病的前提下,我尽量注意其适口性,努力做到又治病又好喝,这样就有利于怕吃中药的人治病了。要使忠言不逆耳,就要有高超的语言艺术了……

[ 本帖最后由 苏忠伟 于 2009-7-20 20:07 编辑 ]
8#
 楼主| 发表于 2009-7-20 22: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qm407 于 2009-7-20 19:57 发表
其实,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心是好的,但表达也很重要。一些人有着护短的毛病,别人说话尤其重要,弄不好就伤了面皮。这样的事情我也经历过。

没错,感谢407版主的精心点评,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09-7-20 22: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苏忠伟 于 2009-7-20 20:06 发表
已学习。
我是个中医,西药我不说,但对中草药,在治病的前提下,我尽量注意其适口性,努力做到又治病又好喝,这样就有利于怕吃中药的人治病了。要使忠言不逆耳,就要有高超的语言艺术了……

中草药汤剂喝起来总是不大好喝,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呵呵
说话时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就会好很多,就比较容易使对方接受了……
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13: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明 于 2009-7-21 10:19 发表
佳儒兄弟,现在那有苦药啊,全都糖衣裹上了。

哈哈,不会全都裹上了吧?感谢关注!问好!
11#
发表于 2009-7-21 17:20 | 只看该作者
药不能苦到咽不下去,都没吃进去,再好的药也治不了病啊!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22: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黑雪 于 2009-7-21 17:20 发表
药不能苦到咽不下去,都没吃进去,再好的药也治不了病啊!

感谢朋友关注,问好!
13#
发表于 2009-7-22 08:19 | 只看该作者
这得要具体分析,得看对什么问题进行劝诫。
党史上几次大的争斗,绝对不是能够不苦口的,而是激烈地斗争。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10: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大漠金戈 于 2009-7-22 08:19 发表
这得要具体分析,得看对什么问题进行劝诫。
党史上几次大的争斗,绝对不是能够不苦口的,而是激烈地斗争。

此话有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因人因事而定劝导的方式。
感谢关注,问好!
15#
发表于 2009-7-22 11:2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不能否认老话的权威性,但我认为得有个度。药不能苦到咽不下去,都没吃进去,再好的药也治不了病啊!忠言逆耳,将听的人都吓跑啦,你还利个什么行呢?比如棍棒之下出孝子,你一棒子把孩子打残或者打死了,你不得后悔一辈子?

有新意,良药还要掌握喝药方法,太苦不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21:58 , Processed in 0.05334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