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31|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孝”之悖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10 2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胡适反传统且主张思想之新,对“孝”之观点的阐述也别出心裁。他曾有一首“新诗”,题目叫《我的儿子》:

  我实在不要儿子,儿子自己来了。   
  “无后主义”的招牌,于今挂不起来了!
  譬如树上开花,花落偶然结果。
  那果便是你,那树便是我。   
  树本无心结子,我也无恩于你。   
  但是你既来了,我不能不养你教你,   
  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并不是待你的恩谊,   
  将来你长大时,莫忘了我怎样教训儿子:   
  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

  胡适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这首诗来的?无非是在儿子出生时。中国人一向很传统,无后乃大罪。有人说了,胡博士真是有些“烧包”,怎么说生了儿子也得高兴两天,他倒好,煞风景地急忙写出这首“儿子”歪诗。那么,此诗一出自然是褒贬不一。于是,胡博士当机立断,又来一篇《我的儿子》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又重新阐述了诗中“父母于子无恩”的看法:“我想这个孩子自己并不曾自由主张要生在我家,我们做父母的不曾得他的同意,就稀里糊涂地给了他一条生命……我们既无意,如何能居功?……这个孩子将来一生的苦乐祸福,这个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的功罪,我们应该负一部分的责任。”我在这段小文里看出了一些很不讲科学的“歪理”,而且,我可以判定,如果胡适的这段婚姻幸福,他自然就不会出此断言。我的理由是,儿子是你们夫妻做主生出来的,否则,以博士之学问,自然当知道避孕问题;或者以生物理论之常识,饮食男女之人,其实不过所谓一“动物”——因为这般不负责任的情况下,最大的可能或是为社会做了一件恶事。但是,胡博士的观点有一些我们或可苟同。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儿子即使有孝心,恐怕有时也难尽孝道。“儿子”作为个体,放大到社会,“身不由己”是客观因素,因此,中国老年院的建设是客观待发展的实际问题。很多人可能虚伪地对此嗤之以鼻,或者花言巧语地宣扬自己的“孝”观。没有辩论的必要,工作关系,我见过太多儿女双全的老人从医院直接被送入托老所的事例,而且,大凡出此“下策”的多为知识家庭。个中原因很复杂,最主要的还是时间和金钱问题。

  胡博士观点之新并有唱和者之谓北大教授周作人先生。周在年过半百之后,曾在一篇文章中详细地谈论过“孝”:“以余之观,现代的儿子对我们舒可不必尽孝。何也,盖生活艰难,儿子第一要维持其生活于出校门之后,上有对国家之义务,下有对子女之责任……”。周氏很开通,也很讲道理,他是在做了几十年“父亲”的情况下,站在“儿子”的立场说话。很多人会提出反面的观点。那么,现在的中国人在“孝”的问题上,以为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有多大的进步吗?恕我单刀直入:不孝的子孙是越来越多,只是中国人自己不善于承认罢了。同样,没有几人能接受胡适的“父母于子无恩”说,但是,我相信他们却并没有理性地实施自己的孝敬之德行。我所言之不孝并非狭隘的赡养问题,当然,不孝是连赡养都做不到的。以“儿子”为例,老大出了校门结了婚,没多时跟别的女人跑了;老二出了校门结了婚,当官后包上了“二奶”;老三出了校门结了婚,为寻刺激吸了大麻;老四出了校门结了婚……。试问,哪个“儿子”真正的“孝”了?这里,赡养是孝的直接问题,而所行之跑婚、包二奶、吸毒等等是间接之不孝,没有哪个父母支持这些行为。吃着母亲的奶水长大,拿着父亲的金钱读书,狗摸狗样地混到社会,不行正道,就开始了这些勾当,还有何资格谈“孝”?咱们把话说回来,当年胡适跑到台湾,周氏做了汉奸,对谁“孝”了?好歹他们没有虚伪地谈“孝”。毫无疑问,胡博士的散文无法跟周氏比拟,但此观点一经编排成晓理天下的文字,很多人都唏嘘他们的手法能同出一辙。

  中国人如果敢于说不,那就应该承认自己的不孝!一味地“高调”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之于“孝”的悖论,我愿望更多的人能够看清自己,但并不强求你如我之对照而后言:倘我藐视生命,我就是不孝的例证;因我身为母亲,我自苟同“父母于子无恩”。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一水 于 2009-8-10 22:48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22:43 | 只看该作者
问候江天文友,因出差无法上网,小别江天几日。今日回来,抛一小文,求同存异。
3#
发表于 2009-8-11 10:0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水好文。胡适可贵之处就是他的反传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辩证性的改良主义者。

一水文章知识性很强,学习!
4#
 楼主| 发表于 2009-8-11 18: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8-11 10:03 发表
学习一水好文。胡适可贵之处就是他的反传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辩证性的改良主义者。

一水文章知识性很强,学习!


读胡适文,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在“讲述”,说得朴素一些就是渲染了“白话”的实际意义,于今日写作之人应该是个贡献。但对他的综合评价,除了思想见解闪烁于文体之中外,也有不少荒谬的思想主张,这一点应该比较客观地对待。譬如说曾经提倡的“全盘西化”,就贬损过民族自尊心,还无视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侵凌等等,其思想观点一应实践于文字就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因为他的特殊地位,我一直觉得今人在讨论他时应该就文学而文学,就政治而政治。如你提到的其“文学改良”,我一样很赞成其推动作用,这一点我相信大家能够共识,所以后人采纳其“文学”主张并没有错。想全面地评价这位历史人物,个人觉得必须要认真地阅读他的全部“政论”“学术著作”

谢谢微风阅读。
5#
发表于 2009-8-11 19:21 | 只看该作者
我也看过《胡适自传》与他的其它文章。待我好好消化一水的文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09-8-11 19: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qm407 于 2009-8-11 19:21 发表
我也看过《胡适自传》与他的其它文章。待我好好消化一水的文章。


问好4版。

这篇小文只取其关于“孝”的观点来说明我自己的立场,应该很好消化理解:)中国人对“孝”之理解过于小我和表面,以为哪怕自己做了流氓坏蛋、反动分子,但只要是赡养了自己的父母就是孝了,这点,我是大不理解的。还有对做“孩子”的解放和对做“父母”的责任问题,往往也过于狭隘。我个人不认为自己有恩于孩子,所以,也不会要求孩子回报自己什么。

关于您这期的文章,主帖读起来内容很集中,有很浓厚的思想,但因跟帖之交流内容庞杂,分散了很多,反倒一时不知如何进行评论,消化后再说。 我对鲁迅很敬重,对胡适的感觉如在本帖回微风的只言片语,是一家言。
7#
发表于 2009-8-11 21:22 | 只看该作者
拜读!
读《论语》,感觉如果依其中的标准,我们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是孝子了。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至少要比西方人强,尤其在农村,有许多子女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仍然赡养着父母,尽管态度可能达不到孔子说的“敬”,但仍令人感动。
8#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07: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09-8-11 21:22 发表
拜读!
读《论语》,感觉如果依其中的标准,我们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是孝子了。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至少要比西方人强,尤其在农村,有许多子女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仍然赡养着父母,尽管态度可能达不到孔子说的“敬” ...


如空所言甚是。西哲黑格尔在研究中国文化时也曾说:“中国纯粹是建筑在这样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教’。中国人自己看作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也是国家的儿女。”传统文化(儒家)留给我们很多核心的内容,“百善孝为先,百德诚为首”,这一点,因为中西体制不同,所强化的一个人对家庭、亲友以及社会意识也就不同。胡适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我们不会完全赞成他的所有言论,但他的主张“于子无恩”的思想,我以为可以借鉴,至少我作为“母亲”支持这个思想。那么,站在“儿子”的立场,有句古训我们也不能忘记:“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只是做“儿子”的要清楚自己无论是在大家还是小家(也就是社会与家庭)所做的一切,都应该真正地围绕“孝”的亲善涵义,否则,就算心中装着父母,小爱于所谓的赡养,实则无以施善社会、博爱所有之人,也不是“孝”的彻底表现。
9#
发表于 2009-8-12 08:33 | 只看该作者
苏州老城隍庙原有一幅对联
夫妻是前缘 善缘 恶缘  无缘不合
儿女是宿债 欠债 还债  有债方来
:) :P
10#
发表于 2009-8-12 10: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8-11 10:03 发表
学习一水好文。胡适可贵之处就是他的反传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辩证性的改良主义者。

一水文章知识性很强,学习!

嘻嘻,胡适可是主张全盘西化哟!
我以为全盘西化是指大的方面,实践起来不可能把中国传统完全丢了,不用怕。问题是大的方面,中国的还真不行。
11#
发表于 2009-8-12 10:44 | 只看该作者
胡适的著作读得不多,片言只语罢了。仅就一水这篇文章而言,我非常欣赏一水的观点。关于胡适合和鲁迅先生,我想等我好好读了胡的文章之后也想写一篇。鲁迅先生我是读了不少,心中的敬意越来越浓。现在对先生的敬意与领袖的评价没有多少关系。也许以前是。
12#
发表于 2009-8-12 15:4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近作。问好一水兄。
13#
发表于 2009-8-12 17:22 | 只看该作者
此篇反复看了好几遍。看得人五脏六腑跟着翻腾。可不是“反胃”啊,而是百感交集:)
“父母于子无恩”这句话本身我是不赞同的。即便“生”是无意识的天性,但“养”却是有意识的付出。父母对子女的好,真是无法形容。我不知道这种爱心源于什么,是不是和自己有血缘的那份牵连。看作自己生命的延续,这样的爱到底听上去有点自私。
限于血缘的爱,也是自私的爱。那种“兄弟如手足,夫妻如衣服”的观点,是一种狭隘的爱。
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赡养扶助自然应该,而老吾老幼吾幼,那种爱似乎更见博大。
生命应该是自由的,花鸟鱼虫一般自在一生真好。但有些人生下来就是为了还债,那一生就很辛苦。不喜欢的一句话是“养儿防老”这种养儿,就是有目的的投资了。就有这样一位父亲对儿子说,“不管你们将来靠谁,反正我就靠你们了。”这话虽然有理,但是听着确实不舒服的。但不管主观是否有目的的投资,毕竟,子女是在最无助的时候获得了爱,最起码,在客观上也是有恩的。
有人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别人即便对你好,也是出于他自己的心理需要。从本质上说,很无情,也有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子无恩”也许是正确的。基于此,什么都想得通就释怀了,放弃期待,人也不必再有伤心的理由。不过那样生活就很寡味。

欣赏一水对“孝”的定义。一个人,不仅仅是一个儿女或父母,他(她)更是一个人,一个社会的角色。
看你文章我又想起了《黑冰》里的大毒枭王志文(演的剧中人名字忘记了)给母亲温柔地洗脚那一场面煞是感人,但他在外面却造毒贩毒害人无数。作为儿子起码的赡养是小小的孝,但成长为一个为害社会的失败的人,则是大大的不孝。
不管今生苦与乐,人们还期待生命延续,就像期待死后去天堂,还有期待有后人给自己坟前添土。人们害怕孤独,害怕终结。
朋友也是如此。常在公交车上看见这样的现象,彼此陌生的面孔一句话也不说,还争着抢座甚至白眼相向,而倘若邂逅了朋友就眉开眼笑,谦让一个座位谁也不坐。
什么时候,能有一种大爱,可以让人不再孤独?

[ 本帖最后由 云端 于 2009-8-12 17:26 编辑 ]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17: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直言之 于 2009-8-12 10:43 发表

嘻嘻,胡适可是主张全盘西化哟!
我以为全盘西化是指大的方面,实践起来不可能把中国传统完全丢了,不用怕。问题是大的方面,中国的还真不行。


新朋友。问好直言之,欢迎来江天交流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17: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海凹 于 2009-8-12 15:40 发表
学习近作。问好一水兄。


最近论坛见面不多,很高兴你的脚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14:11 , Processed in 0.06835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