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14|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文评一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4 1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评一篇

武俊岭

  对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我是断断续续地看完的;因为作者是断断续续地写完的。而熊召政的《张居正》,则是一次看完,并且还看了第二次(从通俗小说角度而言,这小说情节不错,有阅读愉悦)。

  在看的时候,就对这两部书有一些看法。这看法就是:熊召政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姚雪垠的影响。二人同在湖北作协工作,熊召政对姚雪垠比较认可。熊召政写作《张居正》,有与《李自成》媲美的心理。

  现在看,正因为前者对后者有影响;所以表现在思想倾向上,《李自成》对人物是有所拔高的;《张居正》呢,则是溢美过甚;这两者,都算得上是作者有意地对人物行为有所讳恶。

  下面请看我的分析。

  《李自成》一书,第一卷出版于1963年。我们知道,建国前十七年文学,红色记忆是其主流,《红日》、《保卫延安》等等作品风行一时。这些作品的主要特点,便是歌颂农民出身的军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这样的文艺潮流下,姚雪垠在写作时,自觉不自觉地拔高了农民起义领袖。就说李自成吧,几乎全部的明史著作,都记载着他的嗜杀。但是,看看姚雪垠先生写的《李自成》吧,却没有这样的描写。相反,姚先生还故意地写李自成如何具有救民水火的胸怀。第一卷上册175页写到:“近一两年来(崇祯9年或者10年来),他(李自成)常常在心中琢磨着要得天下必须如何解民倒悬收买民心,为着这问题,他在不打仗的时间用功读书……军纪方面,他也比过去更加注意。”后面,接着写李自成在商洛山中杀富济贫、赈济灾民,让读者读了实在感动。对此,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著名导演谢晋就有谑评:“快把李自成写得坐在山头上读《毛选》了。”——这点取自17岁时的读报记忆,大意如此吧。

  其实,陕北饥民自崇祯初年开始起事,原本就没有什么理想可言。每每攻下一座城池,只知“杀老弱、胁精壮、掠财物……”在战事上,时胜时败。直到崇祯13年年底,李岩投奔李自成后,才劝说不要滥杀,要切切实实地收买人心。李岩编出一首歌谣:“吃他娘,喝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让小孩子们到处传唱。当时河南天大旱,饥民成群。李自成率军进入,军队扩展迅速。此后一步一步壮大,最后攻破北京。

  姚老先生自称对明史用功很深。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他在写作小说时就是有意地回避了李自成的杀戮。同时,正面所写李自成义军所到之处,与百姓打成一片,就是有意地拔高了李自成农民军的形象。拔高与讳恶,细论起来出于同一动机:对自己笔下的人物具有病态的热爱。

  与《李自成》相应着,《张居正》一书,充满作者熊召政对张居正的钟爱之心。读完此书,觉得张居正伟大得像是一个现代的革命家、改革家。全书当中,几乎看不到张居正有什么人格上的缺陷。我们在小说中看到:张居正改革义无反顾,对百姓是那样热爱、对身边人(比如管家游七)约束是那样严格、对贪污是那样的憎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写张居正与太监冯保勾结是那样的被动、那么的不情愿。

  对张居正的改革伟业,自然应该歌颂。但是,回避他身上的毛病,就不太妥当了。

  他好色,极其喜欢服用春药。由于服用过量,以至头部出汗过多,毛发上指,不能戴帽——这虽然有所夸张,但基本事实还是应该有的。而熊召政却不去写他心爱的人物的这些事情。他是如何写的呢。小说写张居正救了一个平民女子玉娘,后来他与玉娘互生爱慕,最后于“积香庐”同居。熊召政先生写张居正与玉娘的这种关系,读后感觉与现代男女的浪漫爱情差不多:很纯洁、很美好,没有一点杂质。对张居正,朱东润先生说:“他好像是一个没有私生活的人”。我却认为,张居正不是没有私生活,而是当时人不敢把他的私生活记录下来而已。明代人普遍地好享乐,特别是士大夫阶层。他们辛辛苦苦地读书几十年后,幸而有了官职,大都纳妾置婢。张居正自然也不会例外。小说虽然也写了张居正接受戚继光送给他的两个西域美女,但只是一笔带过。敬爱的张首辅,大都是以一副道貌岸然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

  张居正是一个铁腕人物,他对反对他的官员,打击不遗余力。先是刘台,因上疏弹劾张居正,被流放到台州;后来竟然不明不白地被毒死。再就是对傅应祯等人,先是关入诏狱,后便严刑拷打。最厉害的自然是万历五年的“夺情”事件,对反对他夺情的艾穆、赵用贤等五人执行“廷杖”。命令虽然是万历皇帝下的,但其中并非没有张居正的原因——他一再上疏辞职,做出回乡守制的姿态;而年幼的皇帝又离不了他,所以对艾穆等人心生愤恨。几个人被打得血肉横飞;邹元标受伤最重,被打成的瘸子。而在几人被杖打时,却出现张居正想解救几人的情景(出现在熊召政自己改编的电视剧中)。

  在夺情一事上,张居一开始便态度明确,就是不愿意离京,他怕大权旁落——小说中写他怕改革大业付之东流。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张居正可说是无所不用其极。艾穆、赵用贤、沈思孝几人上疏后,《明通鉴》上这样记载:“居正大怒,谋于冯保,欲廷杖之。尚书马自强曲为营解,居正跪而以一手捻须曰:‘公饶我!公饶我!’”翰林院掌院学士王锡爵去劝张居正遵守祖制,张居正竟然摸起一把刀子,跪下,一边做出抹脖子的样子,一边说“你杀了我,你杀了我!”吓得王锡爵狼狈离开。像这样的情节,熊召政先生是不会写的,因为这有损张居正的形象。

  著名明史专家孟森说:“明代士大夫欲成功业者,鲜有不与太监相结者”张居正与冯保的合作,是很主动、密切的。《明通鉴》上说:“(高)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专政,条奏‘请拙司礼权,归之内阁’,又命给事中雒遵、程文合疏攻保,而自己从中拟旨逐之。使人报居正,居正阳诺之,而私以语保。保诉于太后,谓‘拱擅权,蔑视幼君’,太后颔之。”但是,小说中的张居正却没有这样阴阳两面,而是一副很磊落的模样,被动地与冯保联合。

  张居正在经济上也不干净,虽然他表面上对贪墨十分痛恨。在张居正生前,刘台、王世贞等人就揭发过他的贪污行为。说他刚刚任首辅几年,便“富甲全楚”;还说他谋夺藩王宅第。与贪墨相对应,张居正的生活十分奢华。有时一顿饭要上一百多道菜,但他还是觉得没有可以“下箸处”。对这样的行为,《张居正》小说中也没有写。这应该是“为尊者讳”吧,因为写了这些,张居正的高大形象就会受到削弱?

  熊召政,早年是写诗的,有一首《制止,请举起森林般的手!》,从而进入湖北作协。据他自己说,他于明史,是用了十年功夫的。这点自然值得敬佩。但是,他为什么有意地把张居正写得那么完美无缺呢?为什么不写写张居正的缺点呢?说得难听一点,为什么这样倾向鲜明地溢美、讳恶呢?

  对姚雪垠、熊召政两作家的做法,必须放在文学史上来衡量,才能考察明白。大家知道,我前面也说过,建国十七年的文学,其主流便是对红色记忆的热情讴歌。由于中国革命战争,是属于农民战争(工人占的成分很少);土地革命嘛。所以,成为胜利者之后,便很容易形成一种思想:把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引为同类。其实,这完全是两码事。前者是世界上出现资产阶级后的改变社会制度的革命,后者是封建社会当中矛盾激化时成王败寇的周期性重复战争。后者当中的许多领袖人物,像明代的刘六、刘七,品质极为低劣,兄弟二人先后糟蹋了一千多名妇女。太平天国,从领袖到下级将官,做恶很多。对此,汪德门的《庚申殉难日记》、蓼村遁客的《虎窟纪略》、佚名的《避难纪略》均有揭露:“妇女美者,贼目占为自妻;稍有姿色者,驱入女馆中以便拣选;余他不论妍媸,一任众长毛奸淫,虽老妪以及童稚亦所难免”、“贼之掳人,以麻绳穿辫根牵之以走,掳至贼馆,不得外出,夜间以麻绳缚住手足,数日方免”、“问樵速回,夜与妻、妹、弟、侄共议投缳,于十六日五鼓时殉难”。对这样的记载,主流话语是不予承认的,反说这是封建文人的污蔑。试想想,这些书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如果说张三污蔑,可信;李四污蔑,也可信;那么,王五所写也是这样,还能说他是污蔑吗?汪德门这些人对太平军自然是仇视的,但再仇视,笔下内容也不会是全然编造的。而主流话语最为不堪一打击的是:你说人家写的书是污蔑,你的根据又是什么呢?有没有呢,如果没有的话,又凭什么说人家是污蔑呢?想当然耳!

  一个作家,首先要有自己的思想。自然,他的思想不一定像思想家那样,要有一整套逻辑严密的表述。作家的思想是流露于作品当中的:对人物的爱憎、对事件的描写。如果作家没有思想或者其思想是主流话语灌输给他的,那就不堪了。像莫言这样有影响的作家,但由于对义和团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无论他在《檀香刑》中如何卖力地去写,其效果也是稀松平常——对莫言作品,这里就不展开评论了。

  独立精神,对作家太重要了。姚雪垠、熊召政作品当中出现的拔高、溢美、讳恶等问题,正说明了这一点。独立精神的多少、有无,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生命力。

  执笔为文者,能不慎之又慎?(近4000字)

  









[ 本帖最后由 武俊岭 于 2012-5-14 16:03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16:29 | 只看该作者
近来读书作文极为顺畅,小说之余兼及评论。
之所以写评论,是有感于好多评论家的“伪批评”。我写得不一定十分好,但我所评作品,必须是至少看过一遍的。
我的评论文章,是对文学现象的批判。我认为批判是有利于建设的。一味的歌颂,没有什么用处。
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3#
发表于 2009-9-4 17:0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木易老师的新作。
看了武老师的文章,颇有感触。张居正改革成功值得赞扬,但是人总是有缺陷的,作者有意回避,与写作本身也有关系。毕竟太复杂的人物不好表现。别外也有自己的偏爱,不想把恶的一面写出来。
读历史,常常会让人绝望就在于此。希望有一个让人心仪的成功人物,但很难。
所以说打破偶像崇拜是很重要的。
4#
发表于 2009-9-4 17:19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很好,支持观点。

我上次说过,建议废除历史小说和历史电视剧这种题材。因大多中国人的历史观并不是从史书得来,大多是从历史小说、评书、影视作品中间接获得。一部三国演义误解了很多人的三国史,一部《雍正王朝》也将雍正皇帝鼓吹成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家。

中古人写历史小说【甚至写史书】,大多有一个毛病,写着写着就爱上了书中的人物,这一爱上就来问题了,就开始美化了。

这话我忘记是哪位老作家说的,好像是针对阎祟年被打事件而作的评论。阎祟年研究满清历史,研究研究就喜欢上满清了。熊邵正、姚雪垠们大致如此,当然,姚雪垠根本就是胡说八道了。
5#
发表于 2009-9-4 18:15 | 只看该作者
先作个记号,
回头再学习
6#
发表于 2009-9-4 19:03 | 只看该作者
出去学习几日,没有条件上网,一回来就读到武兄的此文,真是幸运。
早就在论坛上知道武兄要写这文章,一直期待着。《张居正》没有读过,《李自成》是幼年时读的,记忆已经淡化了。所以没有发言权。
不过读毛泽东《读史》词,对这样几句话却印象深刻:“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对农民起义军过分拔高是显而易见的。同样,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形式下,拔高张居正也在情理之中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21: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夏楼兰 于 2009-9-4 17:04 发表
学习木易老师的新作。
看了武老师的文章,颇有感触。张居正改革成功值得赞扬,但是人总是有缺陷的,作者有意回避,与写作本身也有关系。毕竟太复杂的人物不好表现。别外也有自己的偏爱,不想把恶的一面写出来。
读 ...

谢谢楼兰!
有意回避,说明什么呢,说明很多.我这文章说了主要的吧.
8#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21: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9-4 17:19 发表
文章很好,支持观点。

我上次说过,建议废除历史小说和历史电视剧这种题材。因大多中国人的历史观并不是从史书得来,大多是从历史小说、评书、影视作品中间接获得。一部三国演义误解了很多人的三国史,一部《雍正 ...

谢谢微风版主!
中国人主要是普遍地对精神重视不够.精神强大了,写什么不可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21: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夫子山闲人 于 2009-9-4 18:15 发表
先作个记号,
回头再学习

谢谢!
期待批评!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21: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09-9-4 19:03 发表
出去学习几日,没有条件上网,一回来就读到武兄的此文,真是幸运。
早就在论坛上知道武兄要写这文章,一直期待着。《张居正》没有读过,《李自成》是幼年时读的,记忆已经淡化了。所以没有发言权。
不过读毛泽东《 ...

谢谢如空!
你的不尚空言,不说自己不知道的没感受的,这点让我钦佩.
我的主要意思,还是反思批判文艺思潮.
11#
发表于 2009-9-4 21:54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任何一篇创作都有作者的思想倾向的。若不受干扰或目的的趋势,对作者自己来说都是独立的。但这也都不能保证绝对的客观,作者的思想倾向决定了他如果去刻画那些个形象,同样也影响读者。
人无法得到真正的客观,客观就是客观存在,似乎都不在读者的认识范畴。
即便努力将功与过都作了全面陈述,但其前提对功与过的认定也不一定正确:)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9-5 14: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云端 于 2009-9-4 21:54 发表
我觉得任何一篇创作都有作者的思想倾向的。若不受干扰或目的的趋势,对作者自己来说都是独立的。但这也都不能保证绝对的客观,作者的思想倾向决定了他如果去刻画那些个形象,同样也影响读者。
人无法得到真正的客观 ...

谢谢你的跟贴!
13#
发表于 2009-9-5 19:28 | 只看该作者
  从对两本书的评论中,可以看出武先生深厚的明史知识。《李自成》我看过一本,不喜欢,也就没有再看下去。
  武先生应该从这两本书中吸取经验,写好自己的明代小说。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9-5 20: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qm407 于 2009-9-5 19:28 发表
  从对两本书的评论中,可以看出武先生深厚的明史知识。《李自成》我看过一本,不喜欢,也就没有再看下去。
  武先生应该从这两本书中吸取经验,写好自己的明代小说。

谢谢407版主点评!
目前白天治西方文学,晚上沉浸明代历史.用西方文学精神去写历史与现实.
15#
发表于 2009-9-6 1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武俊岭 的帖子

一个作家,首先要有自己的思想。自然,他的思想不一定像思想家那样,要有一整套逻辑严密的表述。作家的思想是流露于作品当中的:对人物的爱憎、对事件的描写。如果作家没有思想或者其思想是主流话语灌输给他的,那就不堪了。——赞成,深以为是。

主帖尤见武版知识之厚重,是我学习的好材料。用西方文学精神去写历史与现实——融会贯通,明确方向,少走弯路,是治学之根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8 19:15 , Processed in 0.07701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