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0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村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9 1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5 编辑 <br /><br />  村小
  
  刘川北
  
  小学校确实有很多年头了,它外面的围墙,依稀可辨往日旧迹斑斑的标语,新标语压着旧标语,一层一层的,像是老年人脸上隐隐现现的暗斑。村小的围墙有很多豁口,墙不高,有的孩子为了抄近道,翻墙而过,他们一点也不吝惜自己的衣服,拍拍身上的土,主人翁般地登堂入室。两排房子,青色的砖,灰色的瓦,瓦楞间,落着草,草随季节,青了,黄了,它们是这些房子生动而凝重的表情。村小最明显的标志,是小操场的一侧,升着一面旗,旗杆生了铁锈,旗遭受着雨淋日晒,颜色暗淡失却了亮色。操场没有跑道,充其量,只是一片杂草丛生的空地。有一棵杨树长有碗口粗,树不知道什么原因枯死了,在树身上钉了一张木板,支起了简易的篮球筐。村小西面和南面就是庄稼地,听得见呦牛耕地的声音,呦牛的声音遇到了阻力,一顿一顿的,响亮却犹疑着。
  
  村小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村里的孩子背着书包进进出出,来来往往间,一天一天的成熟,一天一天的长大。进出校园的还有狗,猪,羊和鸡……羊和鸡是放养的,来去了无牵挂,跟这群学生差不多,玩得再疯再野也记得赶在天黑前跑回家。学生狠着嗓子读书,这些牲畜在操场上侧耳倾听,不知道它们听懂了什么。几只羊咩咩几声,一缕灰白的胡子,神定气闲,很有些仙风道骨,一只有着七彩缎面般的羽翎的公鸡,喔喔啼几声,飞落到墙头。某一个低年级的学生,被罚站在门外,等老师抽出身来,却不见了人影。老师很生气,当着全班的面,说,我教他爹的时候,就不是什么好种!事后知道,这个学生,去轰猪去了。猪跑到村小来了,又不像鸡和羊们那么守规矩,见着门扇就想往里拱,猪不像狗那么有记性,说不准出了这个门,又跑到什么地方去找不回来。他把猪轰回家,等他回来,老师都下课回家了。那年过年,这个学生的父亲,割了几斤肉,送老师过年,说,要不是孩娃把猪赶回来,猪又丢了,这个年就没法过了,恐怕学也上不成了。
  
  教室里的檩梁都是杨木的,窗户开的很小,玻璃碎了,来不及按,就找一块化肥袋子裁剪后蒙在上面。很冷的时候教室才生火,炉子是砖和泥垒砌的,往往是一个大个子男生,早早来捅火。生火就要有柴,最好是硬柴,时常看到哪个班级的学生,上学的路上用细麻绳拎着三四个玉米骨棒,忘了拿的学生,返过身,从路边拾些树枝子,或者干脆偷着抱别人家一捆玉米秸子。即使这样,教室里也不暖和,炉火三天灭两天停,到年底,煤倒是剩下不少。孩子们的手脚都冻了,手肿起来像是透明的胡萝卜,一下课全班学生跺脚,一个跺,另一个也传染似的,至到教室里咚咚声不绝于耳。跺脚,可以取暖,多年后,才慢慢地悟出,其实一个人身体里藏着很多很多的暖,只要你不灰心不绝望,哪怕外面如何的残酷与冷漠,你可以用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思想取暖。
  
  每个教室外面都砌着一个花池子,简单的用砖斜插在边沿上。花池子里种的都是乡村寻常的花,对眼梅,太阳花,马兰,月季,紫茉莉……花池里还长过高粱、玉米、望日莲,孤单单的那么一两棵,轻挑着一身的秀颀和瘦弱。办公室很简陋,最显眼的是一口水缸,两三张办公桌,墙面上挂着马恩列毛的画像,和用铅笔打了暗格的,毛笔手写的规章制度。字是老校长写的,遒劲有力,他还喜欢京戏,喜欢打乒乓球。除了老校长是国办教师外,余下的老教师范老师、许老师是民办老师,还有代课的小美、雅静、英子、许云和卫兵。老师们都有自己的庄稼地,有时候踏着一脚泥水就进了教室。范老师呢,还做着一笔不大不小的买卖,小学校相对而说,是宽容的,特别是老校长不在的时候,有时候说笑找乐子,一节课的时间过去了,才想起来,忙着去拽荡在豁了口生了锈的铁钟下面的拉线。范老师风趣幽默,说话喜欢捎带着歇后语,什么膝盖上钉掌——离题(蹄)太远,鞋帮子改帽沿——高升,他在的时候,气氛过节一样活跃。相反,许老师沉稳持重,做事一丝不苟,大有长者之尊,别人说笑的时候,丝毫不会影响他垫着钢板在蜡纸上咯咯吱吱地刻印考试卷。
  
  那年清明,按惯例要去镇上的烈士陵园扫墓,按惯例学校里要准备敬献的花圈。老校长骂村里的百姓没个教养,没有起码的素质,最突出的表现是,每年清明敬献的花圈,人刚一抬腿,那些奶着孩子的姑婆媳妇们便抓了百万大奖似的,跑上前,把花圈上的扎纸的花摘个净光,花圈践踏得惨不忍睹。真正的谁家办白事的时候,犯死人的忌讳,是没有人这样做的。这些烈士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最后还要把后人对他们一点纪念性质的花圈,“牺牲”给老百姓。对老百姓临时说教作用不大,范老师提议,去纸扎店里租一个,祭奠完了,让人把守着完璧归赵。经过反复商议,老校长同意了,找了几个大个子男生,不离左右地护卫着。谁都没有意料到,这是一处闹剧。最前面是几个年轻的老师开道,几个大男生打着花圈,围来的群众比来的时候还要多。他们真的想不出,敬献的花圈还拿回去?!嘲讽嘻笑混成一片。村子里传言,敬献烈士的花圈,又捎带着请回家敬了爹和娘,一物两用,两全齐美……几个年轻的老师,脸上闪着寒光,随时跟你急的样子。突发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出了人们热情关注的视线,租用花圈节省下来的钱,买了几箱子粉笔,每个办公室发了一条毛巾。
  
  最先离开村小的是李卫兵。李卫兵参加了两次高考,依旧是名落孙山,再复习,家里不支持,也没有支持他复读的经济实力。李卫兵除了上课批作业之外,成天抱着厚厚的书。关注着转正的是范老师和许老师,代课教师除了李卫兵外,全是刚刚初中毕业走出校门的学生,从年龄和资历上看,转成正式老师可谓遥遥迢迢,理想过于远大,便不再抱有任何幻想。李卫兵走的那天,很激动,习惯性地推推眼镜,眼睛迷着雾一般,他努力克制住自己,不让自己情绪过于激动。他走的时候,学校里给送给一本塑料皮的笔记本,老师们出钱,买了一本厚厚的相册送给他,他的学生送给他一千只彩纸叠的纸鹤。学期末李卫兵所教班级成绩全镇第三,也许是他认真读书的样子感染了那些淘气的学生。考得最好的是英子,英子拿了全镇一年级语文数学两科第一。这是村小所没有过的好成绩,村子小,在人们眼里不倒数就是好事了。用老校长的话说,放了一颗有史以来的第一颗卫星。遗憾的是,在全镇的表彰大会上,念到村小一年级的荣誉时,却念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以为是主持大会的人弄错了。事后才知道真相,英子代课,是顶一个国办老师的岗位,那个国办老师已经下海经商,却保留着自己的岗位。英子每个月的工资都是从那个国办老师的工资里扣除。这事是村长一手经办,校长知道,英子也是知道底细的。英子拿了奖,荣誉自然不是英子的。英子没等开完会,就离开了会场。她一个人走在乡道上,曲曲弯弯的乡路在庄稼棵子里延伸,寂静的乡路,只有英子一个人。后来,老校长安慰英子,英子爽朗地笑,一点都不在意的样子,荣誉没有英子的份,物质奖励一样不少:一件双人的粉红的毛毯,和一个描着鸳鸯戏水,印着大红喜字的洗脸盆。大伙笑着说,英子再拿几个一等奖,出嫁的嫁妆就办得差不多了。我师范毕业的那年17岁,在村小教了两年毕业班,然后离开了村小,调到乡村中学,英子、小美、雅静,都陆续说和对象结婚生子,纷纷离开了村小。老校长退休了,许老师和范老师也调到了临近的小学校。
  
  孩子少了,生源少了,村小和邻村的小学校合并了,小学校的校舍闲置下来,荒了。后来,租给一个南方人经营过一阵服装厂,效益不是很好,倒闭了。校舍已经拆掉,盖成了大厂房,学校的围墙还是老围墙,上面用白涂料,写的全是“科学发展观”之类的标语。现实中的小学校再也找不到了,小学校的样子封存在老相册里。打开旧相册,背景是简陋的校舍,老校长一脸的严肃,许老师面目慈祥,范老师手里拿着一顶草帽,忽嗒忽嗒扇着身上的汗,后排的女老师,英子、小美、雅静、许云,每个人脚底下都垫着一块青砖,出水芙蓉般高出了很多。我穿一件草绿的短上衣,挤在他们中间,恍然发现,自己原来曾有过一张那么年轻的脸,棱角分明,鲜嫩欲滴。
  
  我像是进入暮年的老者,守着老相册,内心沉淀着怀旧的情愫,平淡如歌的往事,风一样迎面吹拂过来。
  
    
  

2#
发表于 2009-9-9 19: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5 编辑 <br /><br />拜读,我就在这样的村小读过书!

3#
发表于 2009-9-9 19: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5 编辑 <br /><br />美好的经历,美好的文字!赏读川北兄的美文!

4#
发表于 2009-9-9 20:04 | 只看该作者

:)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6 编辑 <br /><br />我像是进入暮年的老者,守着老相册,内心沉淀着怀旧的情愫,平淡如歌的往事,风一样迎面吹拂过来。
多好的句子:)

5#
发表于 2009-9-9 20: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6 编辑 <br /><br />好久不见。问好!先记号。

6#
发表于 2009-9-9 20: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6 编辑 <br /><br />村小,其实就如同一本老相册,封面发黄了,但相片依旧清晰。作者对于村小的记忆鲜活到细密细腻的程度。对老师,对同学的言行举止的回望还是那么亲切。我曾在村小念到三年级,学校就是两间不大的土坯房子,后来合并到镇中心小学,各方面条件也略微好转。对于这些记忆,我比较清晰。所以,读你文,感觉就是穿越了岁月的屏障重又回到了小学课堂中。读《村小》,要用某个词语概括有些为难。“率真”涵盖不了作者诚心的执着,“素朴”概括不了他内心的澹定,“温暖”与“纯粹”则包含了作者在文章中的天真活泼与本真自我。好文。精华支持!

7#
发表于 2009-9-10 0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6 编辑 <br /><br />提读下。问好!

8#
发表于 2009-9-10 14: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6 编辑 <br /><br />村小,一个熟悉的名字,可怜,在我们家乡,以后再也听不到这个名字了.所有学生,全部去县城或中心校读书.我们就是从村小走出来的,读之亲切,问好

9#
发表于 2009-9-12 19: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6 编辑 <br /><br />很形像的描述,很朴实的文字,却满怀真情,自然流露。
欣赏学习!支持精华~

10#
发表于 2009-9-12 2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6 编辑 <br /><br /> 我像是进入暮年的老者,守着老相册,内心沉淀着怀旧的情愫,平淡如歌的往事,风一样迎面吹拂过来。
真的很喜欢这种感觉的文字!!

11#
发表于 2009-9-13 00: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36 编辑 <br /><br />我们都曾拥有过这样的村小。
感慨着,学习着。问好!

12#
发表于 2009-9-13 06:48 | 只看该作者
依稀中村小就是村子里办的低年级的学校···
记忆的风吹来,心里一颤,又让人们回味到孩童时候的快乐和辛酸!
问好朋友!
13#
发表于 2009-9-13 08:41 | 只看该作者
总有些声音值得倾听,总有些事情值得怀念,不错的文章,质感的文笔,欣赏并问好!
14#
发表于 2009-9-13 09:25 | 只看该作者
质朴的文字,细致的描写,欣赏,问好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8 19:54 , Processed in 0.12002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