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06 编辑 <br /><br /> 秋天花朵分外香(散文)
□ 文/于文华
一朵朵,一丛丛,或联成一片,或单独开放,在秋天的山野、大地上竟相灿烂怒放,姹紫嫣红,美丽异常,以非凡的姿态、娇艳的容颜、美好的质感、撼人心扉的靓丽,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一种生命的无限联想。
家乡缺水,尤其今年春天。麦子早就播种了,也吐出了嫩嫩的绿苗,可老天就是不下一点一滴的雨。干旱就像笼罩在天空的阴云,久久不肯散去。天不下雨,水库无水,水渠干枯,麦苗焦黄。按照往日的节气,第一次春灌早已结束。啥都有一定的节气。啥都需要一定的火候,庄稼与植物,该浇水时无法灌溉,该吐穗时淫雨绵绵,不是理想的最佳效果。人们焦急、慌乱、不安,但干急而无可奈何。树木耷拉着脑袋,叶子卷曲着——松树看不出翠绿,白杨树也没有往年鲜活,就柳树好像神采奕奕,但也不太舒展。山坡上所有的植物被晒得几乎要冒烟,米蒿长的稀稀拉拉,好像提不半点精神。打碗碗花没有水分的滋养,只是延伸着藤蔓,开不出一星半点的花朵来。漫山遍野的野菊花长的纤弱而微小,弱不禁风。近些年来,为了县城后山的绿化美化,政府花费了不少,安装了喷灌设施,由各单位承包,栽种了榆树、沙枣、松树、杏树、白杨等树种,但干旱缺水,白杨树早已成为一棵棵干棒子,直挺挺地戳在那里。杏树与沙枣树稀铺天盖地、密密麻麻飞来的一种小虫子撕咬的气息奄奄,不到几天也枯萎、凋零了。
而在秋天,万物凋零,硕果累累挂满枝头的时节,一场接一场的绵绵秋雨,浸润了一直没有丢弃希望,一直在干渴中苦苦等待开放的花朵——它们在焦渴中从不失望,在暴晒中毫不退缩,在困苦中不迷失方向,在压抑中坚定理想信念,坚信总有绽放美丽容颜的那一刻,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出人头地”。果真,在这个“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日子,它们终于“闪亮登场”,那些米粒般大小的米蒿的金黄色细琐花儿最为抢眼、也最为惹人,漫山遍野,牵牵连连,看不到尽头与边际,尽管看似微小,单个看毫不起眼,但一片片、一块块的,就像是铺成了金黄色的毯子,震撼心扉,动人心魄。那些零零散散的野菊花,颜色有的粉紫,有的浅蓝,有的月白,模样有的一束束,像是谁有意扎成的花束,等待有谁献给心爱的人儿,散发出一缕缕沁人的芳香;有的一枝枝,微风里闪动着跳跃着,就像刚刚开学的孩子,开心地在满山满坡欢笑、玩耍。
在河西,近年来还在城乡种植一种叫金盏花的菊花,样子就像原来家乡菜园里的灯盏花,似乎一到开放季节,就不会开败,不会摘完----旋开旋摘,旋摘旋开。在瑟瑟秋风里,在日渐寒冷的日子里,金盏花靓丽的花朵,染亮了人们的眼帘,扮靓了城市的面孔,装点了单调的生活,涂抹出生命的美好。人们把它的花朵摘了,加工成为色素,转化成为口袋里的钞票、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这些秋天开放的花朵,显得非同一般,与众不同,才分外芳香、分外美丽!并且以自身的行为书写着这样的话语:只要不放弃内心的坚守,每一片花朵都有展示自己身姿的舞台。它们又像是在告喻我们:希冀,渴望,追求,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寒了,风硬了,水瘦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好的花朵,决不肯把生命的篷帆轻易降落。
总结、归纳有些人的人生轨迹,从他们的身上不难发现,莫不和河西大地上秋天怒放的花朵如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大器晚成的齐白石,最终得道成仙的姜子牙,他们经历过磨难,坚忍,孤独,但为达到自己理想和目标,能忍辱负重,时刻不忘充实自己,积累学识,矢志不渝理想目标,机会来临的时候能把握住,最终成就一番功业。
齐白石出身贫寒,曾拜木匠为师。27岁才扔掉斧锯,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诗画,为了心中的理想,他锲而不舍地发奋努力,终于开创了独特鲜明的画风。有人总结其成功之处在于:以一个农夫般的质朴之情、以一颗率真的童子之心、运老辣生涩的文人之笔,开创出画坛领域前所未有的境界,并且得到了传统文人阶层与广大平民百姓的交口称赞。姜太公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年轻时为了谋生,曾经编制竹篓,把小麦磨成面粉拿到市集上贩卖,也开过饭铺、卖过牛马猪羊、为人算过命……等等,每次都支持不久就失败了,因此经常受到妻子的奚落与冷嘲热讽。32岁时,因为商朝战争不断,为了躲避战祸,跑到山上修道,经过四十年的苦修,直到72岁才出山,后来他辅佐周武王灭商,屡建奇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人不会被别人击倒,除非自己倒下。花朵也一样,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挠灵魂深处开花的信念,只有自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