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31 编辑
——读《孟子·告子上》
“食、色,性也”说的是饮食男女,是人的天性。一般以为是儒家思想的观点,并且确凿认为出自孔子之口。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此提法见于《孟子·告子上》,也非孟子所说,而是出自孟子的辩论对手,告子之口。
告子是何许人也?告子是战国时候跟孟子同时代的思想家,他没有流传下来著作,从《孟子》一书的《告子》篇中,可以看到他的观点与言论,在“人性”观点上与孟子的对立。
孟子的心性学说,是主张“性善”的,人的善性是与生俱来的。而告子则认为人性没有所谓的善与不善,人性中的善是后天培养得来的。这种针锋相对的观点,让他们之间展开了四场激烈的辩论,大致是“杞柳杯椦”之辩、“以水喻性”之辩、“生之谓性”之辩、“仁义内外”之辩。
“杞柳杯椦”中,他们对于把杞柳作成杯椦,是否破坏其本性展开了讨论。告子把人性比喻成了杞柳,柔软的枝条可以编制出各种器物,比喻人性是可塑的。而孟子给予的反击是:你是顺着杞柳的性状把它做出杯椦呢?还是伤害它的天性来做出杯椦呢?他的观点是人性是善的,认为后天的培养,只是把原有的善性提高为仁义之性,并不破坏原来的本性。
“以水喻性”之辩中,告子以为人的天性没有善或不善的区别,就像水没有固定的方向一样,至于以后流向哪里全在人的引导、社会教育、生活环境决定。孟子认为人天生的善性就像水总是向下流一样。至于有些人变坏也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所导致的结果。他们二人在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上,取得相似的观点。但是人性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都没有给出正确的评述。
“生之谓性”、“仁义内外”之辩中,告子提出了著名的“食、色,性也”的论断,饮食男女,吃饭和生殖是人的本性。就像仁是生自内心,不是外因引起的,而义是外因引起的,不是生自内心。并举例说明,对长者的尊敬,是因为他的年纪显露在外,所以,内心才产生了尊敬的感情。对于弟弟和秦国人弟弟的态度,也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位置,内心才决定了爱谁的念头。
这里,告子把食色称作人性是不对的。因为他把动物性与人性混为一谈了,食色是动物的共性,生命存在和生理发展的必然需求,并不是人所特有的。
孟子认为这些说法都不正确,像喜欢吃烧肉,秦国人烧的肉,和自己烧的肉,都很好吃。而喜欢吃的这种心理,也是来自外因吗?其他事物不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吗?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而人性的善,是道德建设的基础,以此为基石才能建设起来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体系。
他们的争论告一段落了。但是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并没有一个正确的结论。其实人的本性是善是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往哪个方向去努力,所谓“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求仁得仁,求义得义。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这种欲仁之心,便是善心。
所以,为自己内心的追求,踏实地做一点事情,才是最主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