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8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秋天的幸福与无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3 0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秋天的幸福与无奈


               ——重温电影《秋天的马拉松》

  

    1979年的苏联,其政治体制尚处在僵化教条的阴影之中,对人性的表达和阐释仍属禁锢之列。当时中国现代化的脚步虽已迈开,但和苏联一样,文学、电影等艺术的政治色彩也很浓烈,爱情甚至婚外恋情等人性最隐秘的情感只能羞羞涩涩的委婉表达。九年之后,也就是在影片公映的1988年,当我们看到学校礼堂要放映《秋天的马拉松》时,激动、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仿佛自己就要陷入幸福的恋爱一样。

    那也是一个满溢着快乐和渴求的秋天,自由之风弥漫了校园。萨特、尼采之外,我们还知道了爱森斯坦,雷乃和黑泽明。核桃林里,松软的枯叶满地都是,就像那纯纯绵绵的情爱,充满了潇潇瑟瑟的幸福或无奈。这也对应了影片所蕴含的象征含义。

    对于男主人公布齐金而言,中年的人生仿佛随时会从手指间溜走的秋天,在两个女人之间的穿梭恰似没有尽头的马拉松。他每天都生活在用电话线编织的谎言里,不得不在单位和两个家之间来回奔波。为了让谎言不被妻子戳穿,他的手上总戴着一个旧式闹表,到点之后就难听的“嘶嘶嘶”响起来,然后他就一路马拉松式跑着回家。面对左支右绌的窘境,亦或无奈,不禁令人哑然失笑。

    影片中的“秋天”应该有两层含意。自然的秋天和隐喻的秋天。自然的秋天是短暂的,天空里总是遮蔽着灰色的粉尘和漂浮物。而隐喻的秋天则是漫长的,或者说是与烦闷生活节奏相呼应的一种生存状态。分裂的,焦躁的。也许,我们可以从一个悲观的角度来看,就像男主角预言性的那句话一样,“你知道,我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

    其实,我们又何尝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呢?一切都显得那么悲哀和无奈,甚至伤感。他的情人和妻子都在对他的爱和等待中无比地伤心着,绝望着。而他自己呢,也在并不情愿的生活中疲于奔命疲于应付。应该说,电影所表现的是大多数中年人的生存状态----一种在无可奈何中将日子度过。主人公不但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甚至连洗手、上厕所这样的事他也不能自己做主。最好笑的是有一天他正在工作,邻居却找他来喝酒,他明明不想喝酒却还是喝了,然后他明明不想采蘑菇却还是去采了。他不想跟讨厌的上级握手却还是握了,他不想把情人买的夹克衫带回家却还是带了,他不想给人修改翻译稿却还是修改了,他想早点回家却还是在情人那里睡了一觉,他在街上冻到早晨刚刚进门却又要回到街上陪教授跑步。

    这是一副近似荒诞的生活俗景。但绝非刻意安排的闹剧。

    翻译家所代表的中年知识分子形象,在当代社会已经司空见惯。这个充满无奈而又悲悯动人的艺术形象,极其生动地展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复杂关系。就像影片意味深长的结尾,当他看似在妻子和情人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时,桌上恼人的电话铃又响了。他无法超越,也无法解脱,于是也只能在街头重新开始那无休无尽的马拉松式慢跑。确实,对于沉重的心灵来说,那是痛苦的马拉松,疲惫的马拉松,也是永远属于男人和女人的马拉松

    因为,在内心深处,他永远都无法摆脱情感所带来的困惑与诱惑。

    80年代初期以来,苏联电影的镜头一直对准着俗世之下的琐碎生活,希冀探索、表达人性中更加深宽的领域。我们从银幕中见到的不再是过去熟悉的那些粉饰生活的镜头。比如蓝天白云,比如歌声阵阵,比如农业英雄驾驶着康拜因在广阔的麦田中收割庄稼等。无疑,这是一种人性的回归与进步。

    虽然政治体制的改革,让一个大国的梦想变得支离破碎,但是从果戈理到契诃夫,从万比洛夫到梁赞诺夫,从《钦差大臣》到《海鸥》,从《打野鸭》到《两个人的车站》,那不可磨灭的人性之光却始终没有褪色,那充满俄罗斯风味的“忧伤喜剧”依然美丽动人。通过这些电影,我们发现俄罗斯民族的文化传承并没有断裂。这样的电影,可以超越冤仇和憎恨,从内心深处让人淌出一滴眼泪,流出一丝微笑。电影改变不了世界,但可以拯救心灵。苏联灭亡了、坍塌了,但废墟上的银幕,还在恍惚中闪烁着斑驳光影。他们不仅仅属于苏联这个国家,也属于那些无论在苏联还是俄罗斯的旗帜下,都要顽强生存的人们。从长远想,他们更是属于人类的电影。或影像。

    现在,禁欲主义的道德成见已经土蹦瓦解。但那些纠缠与挣扎在情感泥潭中的忧愤、无奈,或者羞涩,荒谬,依然就像一种残疾,侵蚀着,滋扰着。道德的,非道德的幻想,甚至变成了一种沮丧。被肉体束缚的贫困的心灵,唯有放弃苟活,真诚袒露,才能到达心中的彼岸,才能赎回久远的罪孽。

    或许,这就是二十年后重温经典所带来的一点启迪吧!








[ 本帖最后由 何也 于 2009-10-13 09:03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10-13 09:3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禁欲主义的道德成见已经土蹦瓦解。但那些纠缠与挣扎在情感泥潭中的忧愤、无奈,或者羞涩,荒谬,依然就像一种残疾,侵蚀着,滋扰着。道德的,非道德的幻想,甚至变成了一种沮丧。被肉体束缚的贫困的心灵,唯有放弃苟活,真诚袒露,才能到达心中的彼岸,才能赎回久远的罪孽。

作者的这篇新创电影评论文章可以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剖析了电影所想表达的人性深处对情感和生活所产生的困惑,结合电影的情节,叙述了电影内外、现实中的人们在困惑和难抵的诱惑之间穿梭如马拉松的无奈,很有生活的思考力度。文章质感,文字具有张力,充满着对生活思考和思辨的力度,非常好的文章。严重欣赏。

一篇好的电影评论文章,不是停留在简单的电影情节的复述上,而是透过电影,能挖掘出电影的主题和所想表达的内涵,引领人们理解和赏析电影,从而走向同一和产生共鸣。无疑,此篇文章具有这样的内质。精华支持!问好何也!
3#
发表于 2009-10-13 10:50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端别致,起承转合有度,叙议交融,点面结合,既有显著的个性色彩,又兼顾了人性的关照元素,如是的运笔构思,确实值得借鉴学习。非常高兴有读到老朋友的力作,支持精华!
4#
发表于 2009-10-14 09:32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00: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09-10-13 09:30 发表
现在,禁欲主义的道德成见已经土蹦瓦解。但那些纠缠与挣扎在情感泥潭中的忧愤、无奈,或者羞涩,荒谬,依然就像一种残疾,侵蚀着,滋扰着。道德的,非道德的幻想,甚至变成了一种沮丧。被肉体束缚的贫困的心灵,唯有 ...


真诚感谢娴情斑斑的悉心阅评!
问候你!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00: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10-13 10:50 发表
文章开端别致,起承转合有度,叙议交融,点面结合,既有显著的个性色彩,又兼顾了人性的关照元素,如是的运笔构思,确实值得借鉴学习。非常高兴有读到老朋友的力作,支持精华!


谢过敬斑斑的支持!也问好你!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00: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10-14 09:32 发表
先记号。问好!


谢过永生斑斑的关心啊!

祝秋安!
8#
发表于 2009-10-15 00:31 | 只看该作者
对于男主人公布齐金而言,中年的人生仿佛随时会从手指间溜走的秋天,在两个女人之间的穿梭恰似没有尽头的马拉松。他每天都生活在用电话线编织的谎言里,不得不在单位和两个家之间来回奔波。为了让谎言不被妻子戳穿,他的手上总戴着一个旧式闹表,到点之后就难听的“嘶嘶嘶”响起来,然后他就一路马拉松式跑着回家。面对左支右绌的窘境,亦或无奈,不禁令人哑然失笑。

--有趣的细节表述。学习许也老师的文字,问好:)
9#
发表于 2009-10-15 18:47 | 只看该作者
阅读过何老师的精华文章,极其欣赏!
学习了!问好老师!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08: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万里山水 于 2009-10-15 00:31 发表
对于男主人公布齐金而言,中年的人生仿佛随时会从手指间溜走的秋天,在两个女人之间的穿梭恰似没有尽头的马拉松。他每天都生活在用电话线编织的谎言里,不得不在单位和两个家之间来回奔波。为了让谎言不被妻子戳穿, ...


谢过山水兄的阅批!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08: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心中的秘密 于 2009-10-15 18:47 发表
阅读过何老师的精华文章,极其欣赏!
学习了!问好老师!


你客气了,互相学习!
也问好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6 01:19 , Processed in 0.12130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