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39|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用文字建构乡土文化的精神归乡——读于文华散文集《麦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8-11 23: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日尧月 于 2017-8-17 19:30 编辑

       “一定的地理空间是形成作家创作风格的重要因素,也是作家‘精神原乡’的生成背景”——黄轶·《新世纪西部小说的嬗变与深化》。对于西北甘肃古浪(河西走廊一带)而言,正是西北之域特有的凝重、保守、质朴、沉默、轻利奉祖、道法自然等文化色彩的渗透性渲染,绵延性伸展,才致使西北文化,拥有属于自己存在和发展的空间,继承和发扬的沃土。这一西北文化(精神)千百年来,一如滚滚东流不息的黄河水,已融入每个西北人的血液,亦渗透其骨髓,在传宗接代的漫长繁衍生息中,亦成为一种西北人生存的信仰,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精神向度。这一精神,即成西北人的独有的传统文化,其融入了佛、道、儒三位一体的庞大文化体系。

    面对我国上世纪社会农业向工业的转型,新千年城镇化的推进,乡村亦成为一个个只出不入的山泉,渐次在消瘦,在干枯;城市在渐次膨大臃肿。随着逐年增多的人们走出乡村,乡村土地的渐渐荒芜,庄院的不觉坍塌,空壳村的不觉呈现。乡村,在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扼守下,在会算账的青年人和不会(不愿)算账的老年人的僵持间,还能支撑多久?凝重而深厚、渗入骨髓和进入灵魂的乡土文化(精神)在乡村,尤其是老一辈人心思中,面临此境,能随意的“戛然而止”抑或“如烟消逝”?于是,便出现了不知多少人对“根”的不舍和难忘,质疑和追思,在人与自然的破与立的矛盾中,一直钟情于乡土写作的甘肃古浪作家于文华,正是在如此复杂矛盾的心情下,用文字建构属于自己(一代人)的乡土的精神归乡。

一、乡村的山川溪河是构成物事地域特有秉性的最终赋予者。

    西北河西走廊干涸坚硬挺拔雄健的山川,软绵细柔温润慈善的溪河,本就从大地之上生存的一草一木,就赋予了其生存的坚强雄壮粗悍直性的外表属性,以及暗藏内心的温柔博大包容善意的隐形属性,致使其草木的生存意识有着强烈的西北地域特色。人,大地之精灵,更是如此。无论是古浪峡特有的多变性情的风雨,还是独具西部威严冷峻的霜雪,在西北古浪之地,均有着西部河西走廊双重多变的雄性之健与雌性之美。春迟迟莅临的河西走廊一带,他乡已暮春,古浪是初春。四月桃花,五月槐香,依旧循时令和地域时节相融之特色,花开满春。古庙,一直是农村人精神的寄托,信念的飞翔,《古庙妙音》《山在,庙在,神就在》中俗人与庙声的渐次相融,俗与雅,山、人与神的互通,人对自然及神灵的崇敬和虔诚合围,坚守与保守的牵手,已在人们约定俗成感官心灵上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固“根”。散文集《麦语》的第一辑——峡谷风情,表面作者描述的是地理意义的峡谷,实际则为这一地域特色的风情,即为生存在此地所有物事(人)的风情或深或浅的阐述与诠释。

二、乡村的风物节日节气是连接人们对传统文化最坚固的纽带。

    乡村风物,无论大小甚微,均是与乡村人们生活密贴相关的物什。它们均渗透着乡村人的汗水,与泥土亲吻的痕迹,与草木相遇的和谐,并带着男人浓浓的旱烟味和女人喷香的粉香味,已暗含着于某一农人接近相同的来自骨子里的秉性——“还是自家家具用起来顺手”。一如《酸菜》《院落》《布老虎》《乡村的风》《中秋的月亮》等等,均是展现一个家庭对乡村固有传统文化的坚守和秉承。节日,在乡村,除了大年之外,似乎都淡如开水。其实,只要深入,便知分晓。与神有着密切关联的《四月八,神的节日》;与修建阴阳庄紧紧相关的《谢土》,其实就是在动工前对土神的祭奠;与年与佛祖有关并暗含深深祈福的《腊八粥》等等,这些或大或小的节日,在活动中,均直观呈现着人们对天对地对神灵的虔诚敬畏和饱满的祈祷,直白的说,就是各自信念的寄托,信仰的生成壮大。节气,就是天气,更是天意。对一生以土地为生的乡村人而言,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便是每一个乡村人身躯中二十四根骨节的重生与延展,固化与涅槃。无论如何,成日忙碌的乡村人,总是活得很简单,欲望极少,信念很强,幸福感却很好。对人物的亲昵和谐相处,隐含在一来一往的得舍平衡中。在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相互碰撞中,把从上辈思想、心中固有的隐形文化,不断地渗透在熟悉的风物,欢快的节日,天意般的节气中,一如家族的血脉和香火,永不敢断流和熄灭。

三、乡村庄稼中的麦子成为作者由表及里对乡村文化的挖掘机。

    乡村的文化,即乡村的精神,均是渗透在每一物事细微的深核中,并非某一物事就能彰显的一清二楚的。“真理隐藏在黑暗中”。乡村的哲学,禅意,真理,也是深深暗隐于生存在乡村的每一个物事中,并悄然生发和延展的。麦子的一生(春播、春苗、麦子)就是一个乡村人的一生写照;与麦子相关的劳动(帮场、碾场、扬场)即为人与人、人与麦子、人与天气、人与大地之间密不可分的隐形握手和暗语的间接沟通;与城乡有关的(进城的麦子、城市边缘的麦子)是否是城乡转化过程中,一个蜗居在城市,“根”在乡村的人从心底不能接纳新的环境,而萌生出的愁思——乡村尽管暂时成为城市的一面悬挂的无关紧要的“窗帘”,可城市是否真正的接纳了乡村呢?在于文华《麦语》六辑108篇散文中,我认为第五辑最完美,毕竟这是一个写作者对乡村文化如剥洋葱一般,由外及里,一层层的对物事进行剖析解构的过程,也是写作达到一个深度、宽度、广度的探究过程。唯有这样,方可使乡村文化成为目前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对乡愁的凝固,对乡土精神的真正归乡。这也为目前散文写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专写自己熟悉的物事,并选择最最熟悉的某一物事,不断深入探究,终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乡村文化的走向,已不容乐观,拯救乡村的的文化,就是拯救人性中的“善”,拯救人性中的“善”就是呼唤人性中最底层的“本性”。故而,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让文字重构的乡村文化,已迫在眉睫。发展是千篇一律的水泥钢筋混泥土,是冰冷冷的相似建筑群?······

    西南著名作家敬一兵在序中言:“只有亲近自然亲近生活,我们才能够聆听到自然的物语和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作为西北专情乡土写作的于文华先生而言,《麦语》就是作者静心、精心、细心的与乡村物事的躬身聆听之硕果。其第一本乡土散文集《永远的麦子》,时隔9年后,《麦语》以108篇组成的散文集再次出现在读者的眼前时,出现在乡村渐次消失的深疼时,出现在一个时代转型期时,作为一个文学的爱好者,文字的敬畏者,我们将如何看待这本总是与乡村人称如离不开的庄稼,养活人的庄稼,拯救人的庄稼——麦子密不可分的散文呢?武威市文联主席李学辉的一语便是答案——“与《麦语》相伴。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得到的可能不只是一丝清凉。”

    于文华的第二本散文集《麦语》,在语言的进程中,竭力呈现淳朴自然(方言的参与)的特色,语感中快速跳跃的思维轨迹,行文文中排比句子的不断呈现,较为缜密的结构组合,于简单乡村物事的白描中,暗含乡村特定的生存哲学,包容着“道法自然”的相互取舍平衡的生存法则,又使佛学成为信念固守凝重的支点、儒学成为传统延续继承的延伸,在凝重而保守的漫长生存过程中,渐次成为西北乡村的走向。面对社会的新一轮转型——乡村走向城市的定局,对于难以割舍的乡愁,于文华选择了用文字重建渐次消失的乡土,来喂饱属于自己一带人的精神归乡。

      传统文化是什么?乡土文化又是什么?消失的乡村,其乡村的文化是否也要随之消匿?

   这是一个文字爱好者,用文字拯救的乡村,用文字重新建构复原乡的村。一个人走得再远,“根”是不会走的,思绪飞得再高,心灵总是牢牢的抓着泥土的深层。这便是《麦语》的意义,这便是于文华用文字建构的新乡村。



wx_camera_1500471133027.jpg (585.95 KB, 下载次数: 464)

wx_camera_1500471133027.jpg
2#
发表于 2017-8-13 11:06 | 只看该作者
很细腻的解读。学习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17-8-15 06:43 | 只看该作者
范廷伟 发表于 2017-8-13 11:06
很细腻的解读。学习了。

紧握,问好,望多批评!
4#
发表于 2017-8-15 09:05 | 只看该作者
晓明同学写啥像啥,全面开花,赞一个
5#
发表于 2017-8-16 06:30 | 只看该作者
于文华是我比较熟悉的一位作者,他的散文的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本文切入点很好。
6#
发表于 2017-8-16 08:30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了一兵老师的话语,感到了亲切。特色道路下的乡村,消亡难免。乡村不在,情何所依。不单是一个地域的精神依托,而是一个民族面对的困惑与悲哀。
7#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2:51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8-15 09:05
晓明同学写啥像啥,全面开花,赞一个

谢谢李老师鼓励!
8#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2:52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7-8-16 06:30
于文华是我比较熟悉的一位作者,他的散文的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本文切入点很好。

望版主多批评!
9#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2:52 | 只看该作者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17-8-16 08:30
看到了一兵老师的话语,感到了亲切。特色道路下的乡村,消亡难免。乡村不在,情何所依。不单是一个地域的精 ...

紧握,紧握!
10#
发表于 2017-8-17 08:24 | 只看该作者
有很好的文学鉴赏素养,评论挺全面,并极力挖掘作品的内涵。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23:43 | 只看该作者
柯英 发表于 2017-8-17 08:24
有很好的文学鉴赏素养,评论挺全面,并极力挖掘作品的内涵。

紧握,紧握,还望多批评!
12#
发表于 2017-8-19 11:36 | 只看该作者
范廷伟 发表于 2017-8-13 11:06
很细腻的解读。学习了。

   谢谢廷伟文友第一时间的点评及肯定……问好!
13#
发表于 2017-8-19 11:38 | 只看该作者
日尧月 发表于 2017-8-15 06:43
紧握,问好,望多批评!

     衷心感谢文友细致入微、客观公正、高屋建瓴的评鉴与品读,费心了……问好!
14#
发表于 2017-8-19 11:38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8-15 09:05
晓明同学写啥像啥,全面开花,赞一个

    谢谢立红的肯定及点赞!问好!
15#
发表于 2017-8-19 11:40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7-8-16 06:30
于文华是我比较熟悉的一位作者,他的散文的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本文切入点很好。

   谢谢版主的肯定与赞誉,多多批评指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4 05:43 , Processed in 0.05843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