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030|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印象“国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18 0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对老祖宗留下来的精神遗产历来都是很尊重的。

  最近一个时期,受孟子的一条语录教导,越来越难以下笔成字。斗胆一点说,是比起过去“贤者”之“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唯恐今我之“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我这里并非危言耸听,也非做“语不惊人死不休”状,大概只有那么一点“戒心”罢了。毕竟,文字以开放的状态出现,谁人拿出来的观点都应该做到有的放矢,而写之终极目的虽谈不上教化人伦却也是要给人家看的。这里,如果牵扯到历史和国学,我便有一点小小的感概。不能否认,每当人们谈起国学,总有一个潜台词相遇,那就是以所谓的“西学”作为对立。果真吗?我们到底有没有弄懂什么是“国学”?“西学”又到底是什么?它是什么时候开始援助我们国人的?难道它仅仅代表所谓的“开放”和“科学”?抑或还有其它?我一直没大弄懂。

  不过,我个人于心里对国学倒有一个不成熟的宽泛定义,理解其为中国的经典学术,笼统说即在经典时代(诸子百家时期)形成的关于道德和智慧的学问。当然,在道德层面上,我一样认同儒家是它的代表。平时,我们也很见一些人提倡中国人做事要执行“中规中矩”的路线,我生硬地以为这两个“中”字若放大开来,便于“国学”有一定的联系。曾几何时,哲学乌鸦怒斥儒家之呐喊,系统分析之理论端倪,其不懈追求力排众疑之壮举,到头来,所获拥戴不甚了了。以传统之儒家为例,我以为简单于一个学科的建立,推翻于否貌不予某个人及某组织之能力。况,新儒家之认同科学,纳西学于儒学之中的尝试,或是对宋明儒学者“援释(佛)入儒”之再发扬,只不过换个名词为“援西入儒”而已。此举表明儒家至今不乏外来文化之吸取养料,坚持并发扬融会贯通,兼容并蓄,以发展自身的开放精神。我想,孔子把“学而时习之”与“有朋远方来”一并放在《论语》开篇,必有其微言大义,我因此斗胆借此顺势以驳“国学与西学”对立之一例。只是有一点,任何学派的开放精神,都很难彻底到舍本弃源,无论哪个领域,完全放弃自主的基本立场,更换其根本宗旨,是任何学派也做不到的,否则,无疑于取缔。

  毫无疑问,我们中国人是讲究德行的,而儒家的一个根本宗旨既在于以德为本,把德行之知放在最高地位,这本无可厚非。很认同中国哲学家大都是“贤人”,西方哲学家大都是“智者”说,这应该是中肯而普遍的认识。在东方之国度,理性做事总是要强于感性做事,这也是文化使然。无论你承认与否,国学有一种与实践相亲近的特性,换句话说,它比西方哲学更接近日常生活,更容易也更有赖于在实践中融会贯通,譬如易之常礼,八卦起源,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写到这里,我再次想到论坛如空老师关于“易”、“风水”以及本期“占名”等文章的传统文化内涵)。而所谓国学最直接的教育,从《论语》开始,先秦哲人就以常伦来说道理,加上兵家、法家、医家、农家等朴素学风的浸染,以及后来禅宗通俗哲学的影响,这一切甚至都可以说明,国学(中国)其实一直都重视对具体事件的解析。还记得2006年6月,国学网、百度网、人民大学国学院联合发起的“我心目中的国学大师”评选活动,五十位我们心中的名人当选,其中为我们熟悉的:王国维、钱钟书、胡适、鲁迅、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陈寅恪、郭沫若、冯友兰位列前十名。我们从这个名单中惊奇地发现,号召读经的是“国学大师”,反对读经的也是“国学大师”;崇拜孔夫子的是“国学大师”,打倒孔家店的也是“国学大师”;主张厚古薄今的是“国学大师”,主张厚今薄古的也是“国学大师”;主张全盘西化的是“国学大师”,反对全盘西化的也是“国学大师”——这样的“矛盾”一来,将我们本来就不大清楚的国学定义又加了层朦胧的色彩,难免如我之感慨:“国学从来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不轻易给你方向感”。正是由于“国学”一词没有严格的定义,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也因此便有了后来对某些名人是否“国学大师”的糊涂纠缠。

  事实是,“国学”已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词汇,很多学者已经认同其泛指中国的传统学术说,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去较这个真了。我们需要澄清的是理性客观地去宏扬还是断章取义地去批判?回到我写此文的最初宗旨,如果说“国学”是指以儒家学说为主的中国文化,就“宏扬”之主题发挥,我国历史上已经有过多次尽人皆知的“运动”。其中,董仲舒、程颖、程灏,朱熹、王阳明等人,都是冲锋陷阵的指导者。遗憾的是,他们的宏扬,客观上对强化和巩固了封建专制与统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将巩固皇权、效忠皇帝的观念被道德化、伦理化、理论化,我想,后人只所以站出来批判“儒家”,大约源于此等历史根据,这应该是值得斟酌的理由所在。国学(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是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所要宏扬的并不是“笼统”的国学,所以,毫无俚头的“笼统”批判即也是荒谬的行为,因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中国有值得骄傲的历史和文化。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访华,在上海与中国青年对话中,为了沟通、交流这个主线,他一出场就以“我了解中国”这个角度做了铺垫。他说:“中国既有丰富的历史,又有对未来憧憬的信念。”如果不出所料,在北京这两日,他将前往故宫和长城等具有中国标志性建筑的景点参观游览。有人甚至网络出美国历届总统在访华期间善于引用中国古典诗文的脾气,说是已成了不成文的惯例。闻悉奥巴马在访华之前举行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的致辞中,引用了孟子语录: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孟子•尽心下》。我是很惊奇于奥巴马引用“国学”之儒家语录来丰富国事洽谈的智慧,并就此结束此文,且有对“国学”茅塞顿开之开朗。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9-11-18 07:50 | 只看该作者
阐述、诠释的好
欣赏、学习
3#
发表于 2009-11-18 09:09 | 只看该作者
解读到位而又不乏独见。学习。
4#
发表于 2009-11-18 13:01 | 只看该作者
引:而唯恐今我之“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我这里并非危言耸听,也非做“语不惊人死不休”状,大概只有那么一点“戒心”罢了。
——楼主太谦虚了。我倒是怀着学习的态度仔细读了几遍,更是以忐忑的心情来发表我的心得:)
楼主开头的自谦让我想到,客观而独特的见解,无需半句诳人语,自是令人信服。论事为文既非小说诗歌创作,又不是博拉图玩幻想,应当有的放矢,更应该讲究历史现实,“语不惊人死不休”就像街头一声大喊,众人围上来看看热闹也就散了。
独特的中国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历史文明的一处风景,也许是个不恰当的比喻:若西方文化可以用个性和力量来概括,中国文化则可以用气质和神韵可以形容。我们再怎么标新立异,也不当否定它既有的价值。
关于国学,我一直是怀着崇敬的心理面对的,其博大精深涵盖了许多方面。我接触寥寥更加不敢多说,但我想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人性的自私不能否定,这也让人悲伤。贤哲的教诲若真的渗入现代浮躁的人们的心中,那么人类将会真得很美好。
国学可以与“西学”相对,我想,大抵也不能否定国学代表一定程度的东方文化。这份凝聚了几千年的温馨和厚重,我们真的就要抛弃吗?人们相互融合在一起生活,却无论如何不能抹煞人之个性, 若把国学看作一个人,想必也一样。
楼主关于国学与西学精华与糟粕的分析,很理性,一赞!
5#
发表于 2009-11-18 13:16 | 只看该作者
我特意学习了一下奥巴马翻译的“温故而知新”:Consider the past you shall know the future
从字面上分析,
Consider 考虑;the past 过去;the future将来
我想这些并不能达到“温故而知新”所表达意思之细腻和宽广。尤其是那个“新”字。
6#
发表于 2009-11-18 13:33 | 只看该作者
  一水对“国学”的诠释很为精彩、深入,且很有说服力。
  传统文化是个大范围,充满着五花八门的东西,任何文化方面的东西,都是进步社会与进步人士的发现与总结。因为时代与历史的原因,有些内容可能过时了,有些可能落后了,有些不合时宜了。当然,因为内容庞杂,也不乏糟粕之类。我们正确的态度还是吸收精华,去其糟粕。
  其实,传统思想文化在某些方面来说也是多元性的,有着对立统一的情况。我们推崇与发扬其中的某一部分和反对与批判某一部分都是正常的,自然的现象。如果有很大的成就,就两方面的人都应该进入“大师”行列之中。
  我一直的观点是:现在,我们的思想文化更应该多元化。我们不应该害怕外来的东西改变我们传统的东西。各种思想文化并存没有什么坏处。如果我们传统的东西被外来的东西改变了,这也说明我们传统的东西是脆弱的,经不起考验的。当今社会,我们传统文化还是参与竞争为好,如果老是人为保护,那是保护不了的。有些历史上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现在中国文化还是它们的社会主流,这就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竞争能力。在那些国家,思想文化往往是多元的,他们不担心谁改变谁。我们应该向这些国家学习。
  对于外来文化,我们也应该吸收精华,去其糟粕。首先是吸收,其次是排除。正象一个人一样,如果不吃进东西,也就谈不上取其精华与去其糟粕了。
  “拿来主义”是好,但问题是要靠谁去“拿来”。老百姓不可能去拿。靠政府去拿,拿来的东西不一定是先进的东西。靠知识分子去拿,有些人却又说将坏东西也引进来了,遭到非议。当然,外国的东西或是知识分子“拿来”的,或者是与外国进行交流而来的,或是外国人带来的(就如中国人将中医、风水、阴阳八卦等东西带到外国一样)。
  外国领导人吟诵中国的古典诗歌,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中国领导人吟诵西方诗人的诗歌,也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此一般是提前准备的,是政治需要,不一定他对此早就非常熟悉与了解。
  

[ 本帖最后由 lqm407 于 2009-11-18 13:36 编辑 ]
7#
发表于 2009-11-18 14:03 | 只看该作者
一水对国学的诠释很有新意,很多观点深表赞同。

特别是对国学的定义,我也觉得现在的孩子的学校教育本身就有很大的国学部分,而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到处都有国学。谈不上国学衰弱或复兴,我个人觉得,凡是有用的学问,好的学问,有生命力的学问,社会是会自动加以甄选的。好东西的生命力向来强劲。

另外,四版的观点也很赞同,外国人吟诵中国诗歌,有中国文化吸引力,有礼貌原因,也有烘托气氛作用。总之,艺术美是不分中西的。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11-18 18:53 编辑 ]
8#
发表于 2009-11-18 17:58 | 只看该作者
细品一版对国学一词以及其含义的解读!很及时,很精辟,很到位!
中国的国学,尽管可以和西学对称,但事实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都不是闭关自守的,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是其“厚德载物”的具体表现。最具代表的就是对佛教文化的接受和融合。以至于现在,如果不提佛教文化,中国文化就缺少了一部分重要的内容。但却不可能彻底抛弃自我,否则,消亡的就不仅仅是国学,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魂——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亦是如此。
9#
发表于 2009-11-18 18:49 | 只看该作者
赞同一水的观点和水如空的分析。

不卑不亢,是国学,也是我们对国学的态度。国学,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精神,一个灵魂。
10#
发表于 2009-11-18 19:00 | 只看该作者
国学(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是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所要宏扬的并不是“笼统”的国学,所以,毫无俚头的“笼统”批判即也是荒谬的行为,因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赞同。

孟子语录: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孟子•尽心下》。用孟子的语录来说明美中的关系和将来的发展,蛮有智慧。又长了点学问。谢谢一水。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2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云端 的帖子

感谢云先生读评得仔细。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2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微风轻拂 的帖子

谢读帖支持,是所谓的文化没有国界。问候。
13#
发表于 2009-11-18 22:51 | 只看该作者
我想即便是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引用是出于亲近的政治需要,至少他们知道也会挑选他们认知的中国国学的精华,而不是拿糟粕来取悦中国人。这不也证实了那些东西本身的地位和魅力吗。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2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lqm407 的帖子

谢4版读帖支持。对思想文化更应该多元化之说表示共鸣。问候。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22: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夫子山闲人 于 2009-11-18 07:50 发表
阐述、诠释的好
欣赏、学习


问候闲人,感谢你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05:56 , Processed in 0.07693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