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梅岭课子图》的故乡
太阳神驾着冬日的战车轰隆隆地驶过,来到诸暨街亭这个古驿站上空一勒马缰,不小心把时光隧道里的一束往事之光乒乒乓乓地洒落在街亭梅岭村310岁的古樟树上,洒落在依偎着古樟树那110岁的冲天苍松总是伸向老樟树的针叶手掌上,洒落在他们守护着的“梅岭亭”前的池塘里,搅得一池冬水也泛起春潮般的荡漾涟漪,忙着记录从古樟树叶子上抖落下来的傅岱课子和傅振海思亲的往事、书写着几十位名人雅士达官鸿儒在“梅岭课子图”上作诗题词的祟贤情怀。 于是,我从古樟树的沙沙声中,从满池冬水的鳞鳞波光里,读懂了梅岭课子图的“前世今生”:
街亭梅岭山下的荷香畈村,生活着清末名士傅岱,他才学盖世却屡试不中,于是由科举转而授学,在教育界大获成功,引得巨富豪族争向聘请。当自己的两个孩子长成了“书童”,他便闭门谢聘,在梅岭下盖了一间“守梅山房”,穷尽其一生心血,把满腹锦纶悉数传授给两个儿子。他的两个儿子都成了饱学之士。长子傅振海(字晓渊)师从经学大师俞樾、谭献。金榜高中榜首后历任宣平县署、直隶州州判,太仓州州同等职。可惜他功成名就之时,父亲已经过世!回乡省亲,守梅山房依旧,父亲教诲犹在耳伴,然而慈亲与他天人两隔!伤痛之余,恳邀擅长丹青的友人胡琴舟为他再现父亲当年授课之景。胡琴舟感念于他们的父慈子孝,欣然挥笔,用梅岭山水的长幅画卷再现了傅岱结庐教子的感人场面。经学大师俞樾为此图题写了“梅岭课子图”几个刚劲雄浑的大字。并在《题辞》中写道:“前朝有钱氏夜纺授经图,世称母教;今有梅岭课子图,父教也。” 振海见图犹见慈亲,时时随身携带。一有机会,就据图求名人题咏。面对这样一幅把“课子”与“孝亲”完美结合的佳作,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饱学鸿儒无不欣然命笔,把他们的崇贤情怀化作诗词歌赋,先后有七十三人在图上留下了珍贵墨宝。这使得梅岭课子图成为江南特有的集“课子”与“孝亲崇贤”于一体的历史画卷。 回头再看斑斓的阳光在枝繁叶茂的樟树上跳跃,似乎每一片樟叶都闪耀着“傅岱课子”的光芒,在岁月流转中向苍松不倦地“传经”,苍松向樟树永远伸开着针叶的手掌,就象傅振海兄弟如饥似渴地接受父亲的“授道解惑”。他们与“梅岭亭”一起,在梅岭村头站成了一道“课子孝亲”的不朽风景。 我相信,我们随后采访到的许多现代故事,不论是慷慨解囊一掷50万元来修缮傅氏宗祠的现代青年、还是用石灰水和“革命标语”巧妙地从浩刼中保护了俞樾的“梅岭课子图”和“守梅山房”手迹古碑的梅岭百姓、甚至现在随处可见的孝亲崇贤的壁画……,老樟树都会一一刻入自己的年轮:“梅岭课子图”的传世光芒会时时闪耀在老樟树蓊郁的树叶上,让后世来拜谒梅岭课子图的人细细研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