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51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闲谈:孟子的天才论与“仁政”的恻隐之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8 0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虽然孟子与孔子的活动距离相隔一百多年,封建专制已经取代了奴隶制,各诸侯国分别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措施来维持社会持续,封建化的过程逐渐进行并且完善。孟子此时站在和孔子相同的时代,以奴隶制的思想境界来审时度势,与封建社会的时代大潮背道而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无疑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尽管孟子清楚地知晓他所处的时代和孔子所处的周王朝奴隶主集团有兴起和没落的本质区别,孟子却执拗认为,无论社会政权谁来主宰,只要是近似奴隶制的政治形态,他就主张。这就鼎立了孟子的历史地位和政治立场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了加强和维护政治秩序,一直寻找一条治国治邦的尺牍,从周王朝没落的背影里力争有一个“法治”来改革社会现状。孟子思想深处延伸着孔子的精髓,与没落的奴隶制思想观念走在同一轨道,提出“王道”、“仁政”学说。在当时刚刚苏醒的战国来说,“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足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换句话说,也就是“以力服人”代表封建社会兴起的“耕战”制度,与得民心者的天下是一致的。要求新的政权需要中央掌控,发展生产,组织建设,开阡陌,废井田,以便彻底扭转周王朝的奴隶制度。

    当时作为封建大吏的商鞅,他所主张外紧内紧的刑罚、战争、暴力,是有根本上的政治立场。商鞅主张农民土地自由买卖,调整农业结构为出发点,大力发展农业,彻底消灭奴隶制度对农民的约束,清除奴隶制的残余,用暴力和战争的方式采取国家的统一大业。孟子提出“善战者服上刑···”,言语之下是对商鞅的政治立场的否定。

    孟子在《梁惠王》中这样说道:“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使父母···乐岁重身饱,凶年兔于死···”。这是文明制度的先觉者。孟子理想中的社会就是要人们有肉吃,有衣穿,是朴素的理想主义,是符合时代的发展和政治统治的要求为一致的。

    “仁政”其实直接点到的还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就是土地矛盾。孟子的“为民制产”是让农民有土地,不仅有利于生产发展,更加有利于社会稳定。“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土地将农民捆绑于此,画地为牢,有了民主,有了思想,农民最根本的愿望在土地,也就实现了。

    孟子在“仁政”中以统治者的人品和道德动机看做是政治和社会发张的决定因素,“一正君而国定矣”,这是永久的执政恒言。按照孟子的说法,是动了“恻隐之心”。“仁政”的出发点就是要求全民人人都有对别人的同情心,统治者必要的洞察体恤老百姓的疾苦,怜悯天下共生。

   “仁政”还提及社会变革和形成的先验论,他认为,社会历史一治一乱的循环,有乱必治,有治就有“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出现,这种王者无疑就是“圣人”,能统治天下的人。




[ 本帖最后由 曹国魂 于 2009-12-28 01:40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12-28 21:36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施行仁政的出发点、动机论述的直击本质,有自己的思考。欢迎曹版光临孟子版。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0: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09-12-28 21:36 发表
对于施行仁政的出发点、动机论述的直击本质,有自己的思考。欢迎曹版光临孟子版。


谢谢龙斑竹的批阅!
4#
发表于 2010-1-23 10:04 | 只看该作者
曹老师好笔力,如刀的见地,丰泽,精彩!来学习三,周末愉快!
5#
发表于 2010-1-23 10:04 | 只看该作者
曹老师好笔力,如刀的见地,丰泽,精彩!来学习三,周末愉快!
广州商盟 该用户已被删除
6#
发表于 2011-3-4 05:1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0 00:49 , Processed in 0.05796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