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63|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永远的观世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30 2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永远的观世音


  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如一位温情的姐妹,如一位威严教师,如一位善良的长者——,一身素白、纤尘不染,如此严却又如此亲切,这就是千千万万中国人心目中的观世音菩萨。一般来说,神佛与凡人之间多少都有那么一层隔阂,就如同他们在庙堂里金碧辉煌、高高在上的塑像,凡夫俗子是只能顶礼膜拜、而无缘亲近的。只有观世音菩萨是个例外。

  在我们心目中,印象最深的该是在《西游记》里的形象了。以他那样崇高的身份地位,可以任由孙悟空撒泼耍赖,而不愠不恼。只这一点,就不是一般善于装腔作势的所能做到的。更甚者,还听从了悟空的计策,变成妖怪与他同去降伏黑熊怪。这样的风度,这样的胸怀,更与那些惯于作威作福、设下诸多禁忌的神仙们有着天壤之别,难怪能够赢得中国老百姓千百年的喜敬仰了。

  然而,人们之所以喜欢观世音,绝不仅仅这么简单,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汉译为“觉有情”,什么叫“觉有情”呢?我们都知道,形容一个人善良就说他有一颗“菩萨心肠”,可是“菩萨心肠”的本义可绝不仅仅是善良慈祥的意思。简单地说,具有“自觉而觉他,自度而度他,自利而利他,自他平等,乃至先他后己”的广大功德和伟大胸襟者才能称为菩萨。而观世音无疑是他们之中最杰出的代表,是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据说,他曾经立下广大誓愿:众生不度尽,誓不成佛。可见他是真正地做到“自他平等”和“先人后己”了。

  观世音菩萨,也称观自在菩萨,因其可以“观照万法而任运自在”自唐朝起,因为要避李世民的讳,所以简化为“观音菩萨”。观世音名号的获得,源于她无时无刻不在倾听众生的话语,一有苦难中的人们念到他的名字便即刻前往助人解决困难、解脱危难。《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悲华经》中也说:宝藏佛授记云:汝观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众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

  古往今来,在中国的民间,但凡遭遇灾难痛苦者,常常都会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或者跪拜在观世音的像前虔心祷告,即使这个人根本就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一般的称念都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很容易理解,不须要过多的解释,而“大慈大悲”则有更深的含义。一般来说,菩萨是只能称“慈悲”的,可以称“大慈大悲”的唯有佛,,只有观世音菩萨是个例外。那么,什么才叫“大慈大悲”呢?那就是至高无上的、无与伦比的、通达圆满的慈爱。大致来说包换两个方面:一个是视众生都如自己、没有差别、没有厌倦的“平等大悲”;一个是没有条件、没有原因、没有保留的,从心性中自然流露出的“无缘大悲”。可以想像,能够做到这两点真是难之又难。可是观世音菩萨却做到了,不但做到了,而且千万年如一日,不知疲倦、没有厌烦,仆仆奔走于我们这个充满了困苦和灾难的“娑婆世界”,这该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啊?

  佛经中说,观世音菩萨的“救苦寻声”可以“救八难,消三灾,应二求……”、施“十四无畏”,具有不可思议的威力。是我们要知道,这种救助却绝如影视剧中的半空中突然霞光万道,现出一座莲台,上面端坐着一位白衣大士,一手持杨柳枝,一手持净瓶,将用柳枝蘸着清水轻轻向下一洒,便能够起死回生、遇难呈祥。绝不是这样的那只是剧作者的编造而已,根本就偏离了观世音寻声救苦的本义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这即是所谓的“现身说法”。观世音菩萨他的慈悲、无穷法力,随缘而化,不论仙佛凡俗,不论男女老少,不分高低贵贱,只以你最能接受的身份对你施以援手,为你解除困厄,助你身心安乐,教你人生真谛,这才是真正的“菩萨心肠”

  可以想像在你迷茫的旅途中,有人为你指路;在你困惑的时候,有人帮你释疑;在你艰难的时候,有人帮你渡过难关;在你伤痛的时候,有人对你勤加呵护……他们的每一个人都是观世音的化身。在这个冷冰冰的世界里,有如许众多的观世音在倾听着我们的声音,在安慰着我们的伤痛,在呵护着我们的灵魂……千千万万个观世音菩萨就生活在我们中间他们可能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同事,甚至我们遇到的每一个路人、我们见到的每一张笑脸……可是愚痴的我们却往往视而不见,一味只顾膜拜那尊了无生机的神像,它又能帮助我们些什么呢?

  我们真的应该向观世音菩萨致以崇高的敬意。果然是大慈大悲,果然是法力无边,果然是等无差别他果然是不知疲倦,是我们每个凡夫俗子都要皈依效法的对象。她就在我们中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是你、是他,当然也可能就是我们自己。所以当你失意、困惑、苦恼甚至绝望的时候,大可以不必灰心丧气,因为就在我们身边,不知道多少双温情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在倾听着我们的声音,他们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你安慰,给你帮助,给你无穷的力量!

  而对于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能够以平等心、以慈悲心时时关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给每他们送去温暖,帮他们解除困难,那么,我们也同样拥有了一颗“菩萨心肠”,再也不要说“菩萨在我们心中”那种自欺欺人的话了,因为只要你愿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菩萨的化身。(水如空)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22:22 | 只看该作者

快过年了,提前祝朋友们幸福安康!也帖一篇温情些的吧!





[ 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10-1-30 22:29 编辑 ]
3#
发表于 2010-1-30 23:2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佛学知识,虽然一时半会儿记不住。我对观音菩萨的喜欢,也缘于《西游记》而寺庙里的从没拜过。骨子里我还认为,拜天求神,只是一种心理安慰吧。
后三段写的很温暖,深有感触,“因为只要你愿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菩萨的化身。”说的很大胆呢,也感动这种呼唤,包容、感恩和付出,确实需要一种力量。
4#
发表于 2010-1-30 23:26 | 只看该作者
真好!我读着舒坦,也许有点缘分

先记号,再仔细。
5#
发表于 2010-1-31 10:39 | 只看该作者
而对于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能够以平等心、以慈悲心时时关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给每他们送去温暖,帮他们解除困难,那么,我们也同样拥有了一颗“菩萨心肠”,再也不要说“菩萨在我们心中”那种自欺欺人的话了,因为只要你愿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菩萨的化身。
这应当成为主旋律。呵呵。
不信佛,但人应当有佛心。我是这么认为。最近在写一篇有关禅的文章,点滴小体会,写好了发上来请大家指教。
6#
发表于 2010-1-31 14:27 | 只看该作者
再来读,如空好悟性。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这就是佛法。出世在於度已,入世在於度人。让世间处处充满爱心、充满真情、充满大慈大悲的菩萨行者才是最终目的。学佛,不是在字表上解意,应当在内涵上觉悟,分别心历来是求得知识的围墙,而平常心才是道。佛学,不是迷信,是开示人心,进入正觉,获得正见,升华正思维的方法。现在,很多人参禅,一定意义上也是为了了悟生活常态,在挫折中求得一分开释和关怀。在我平常的阅读中,之于诗歌偈语,最是喜欢六祖慧能的诗偈了,虽不能诳语说实现了顿悟要领,但还是受了一定的启发。与神秀的渐悟禅法相比,六祖慧能的顿悟之法更得后世流传。比如我们常人,每人都有各自的生活要忙碌,虽不能与禅僧一般入寺修行,但依照慧能的“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之说,则生活随时随地都可修禅。心性明悟了,自然也就悟到了宇宙之间无处不在的禅法。如此说来,吃饭睡觉,行走坐卧,无一非禅。看了云端和楼兰的回帖,我知道你们出于真心,这就很好。如空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可以说出类拔萃,包括他之前对《易》和《老庄》的解读,很值得我欣赏学习。谨此,还是想明白地推荐六祖慧能的一首诗,给云端和楼兰在内的读帖大家。也是我对如空此帖的延伸。仅这首诗本身所延伸出来的关于大小乘之分别,其实我也知道云端应该早都有所了悟,但一起复习也不是坏事:

菩提本武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7#
发表于 2010-1-31 14: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夏楼兰 于 2010-1-31 10:39 发表
而对于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能够以平等心、以慈悲心时时关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给每他们送去温暖,帮他们解除困难,那么,我们也同样拥有了一颗“菩萨心肠”,再也不要说“菩萨在我们心中”那种自欺欺人的话了,因为 ...


好,很是期待楼兰关于禅定的作文。
8#
发表于 2010-2-1 13:5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一把。
9#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0: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云端 于 2010-1-30 23:24 发表
学习佛学知识,虽然一时半会儿记不住。我对观音菩萨的喜欢,也缘于《西游记》而寺庙里的从没拜过。骨子里我还认为,拜天求神,只是一种心理安慰吧。
后三段写的很温暖,深有感触,“因为只要你愿意,我们每个人都可 ...

多谢云端!
观世音菩萨是中国人最喜欢的神佛,自然有其内在原因。佛学博大精深,我也只是触及皮毛,而且要尽量用世俗的语言和观点来写,很是吃力。这篇本是旧文,始终都不满意,近日又润色充实之后才帖上来的。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0: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0-1-31 14:27 发表
再来读,如空好悟性。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这就是佛法。出世在於度已,入世在於度人。让世间处处充满爱心、充满真情、充满大慈大悲的菩萨行者才是最终目的。学佛,不是在字表上解意,应当在内涵上觉悟,分 ...

多谢一水版主这么细致的回帖!
对于六祖慧能,毛主席非常喜欢传世的那本《坛经》,后人也很推崇,应该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本必读书。不过就我个人观点,慧能的顿悟法门其实未必就比神秀的渐修法门高出多少(或者说法本无高下之分)。因为个人资质不同,能达到顿悟这一层次的毕竟是少数,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要渐修的。因为这本书是慧能弟子记录的,经再传弟子传世,难免有过誉之处。
其实写关于佛学的文章,我始终都是诚惶诚恐的,佛学太深奥了,很容易露怯,况且将佛学知识用世俗的观点来解释更有难度。我尽量少用专有名词,可是又根本避免不了。
大家都熟悉“野狐禅”的故事,其中的野狐,只因为前世解错了一个词,就要承担转世为狐的业报——我这篇小文中有很多用自己语言解说的地方,不知要承担怎样的因果呢——不过佛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只要有缘读到此文的朋友们有些感悟有些收获,所有的后果让我一个人承担好了!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0: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夏楼兰 于 2010-1-31 10:39 发表
而对于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能够以平等心、以慈悲心时时关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给每他们送去温暖,帮他们解除困难,那么,我们也同样拥有了一颗“菩萨心肠”,再也不要说“菩萨在我们心中”那种自欺欺人的话了,因为 ...

多谢楼兰!
人要有佛心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哟!不要说佛心、菩萨心,就是做一个合格的好人也很难,《观无量寿佛经》中讲了“净业三福”,第一条就是“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后边的不说,只第一点孝养父母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12#
发表于 2010-2-1 20: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10-2-1 20:28 发表

……我这篇小文中有很多用自己语言解说的地方,不知要承担怎样的因果呢——不过佛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只要有缘读到此文的朋友们有些感悟有些收获,所有的后果让我一个人承担好了!……
...

够奉献,有佛心。呵呵。
中国人喜欢观世音,我有这样的感觉。中国人潜意识可能更看重“助”,而西方宗教潜意识看重“恕”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0: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明 于 2010-1-31 19:13 发表
在感悟生命的旅途中,有两句话最令人感动,一句就是她说的“心无挂碍”,一句就是《狮子王》中木法沙说的“请不要玩弄你的食物”。

我想每一个人都懂得尊重的意义,尊重大爱,尊重宽恕,尊重生命,就是尊重我们的 ...

多谢李明!
对于观世音菩萨,相信许多人都有同感,即使是绝对意义上的“唯物主义者”。其实,佛、菩萨是不能为我们做什么的,也不能改变什么,能够改变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金刚经》中就说“我法如舟筏”,也就是渡人的工具,如果人不上船,菩萨也是没有办法的。每每读《心经》,读《普门品》,甚至关于她“若有一人未度,誓不成佛”的传说,都会感慨万端——
关于孔子,古人有一句话,就是最好的说明: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很难想像,如果没有孔子,我们的中华民族能否延续至今,即使没有被同化或灭亡,也不知道会成为什么样子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0: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10-2-1 13:50 发表
欣赏了一把。

多谢满园!
再过些日子,南方或许就是“春色满园”了吧?
15#
发表于 2010-2-2 14:43 | 只看该作者
看得出如空对佛学是有一定研究的。

我以前一直以为观世音是女的,后来才知道是男的。人常形容女性俊美为观世音,误导了很多人。

其实观世音男生女相也是一种佛相吧!好像菩萨的性征都不明显,象征一种宽容、圆润、慈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13:55 , Processed in 0.28151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