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4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读高山松的诗《六月的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6 06: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得六月的起跑线上,有一座房子
          坐南朝北,砖
          是父亲用坚强
          一块一块扳出来的,瓦
          是母亲用柔情
          一片一片揉出来的
          门前有一棵树,是爷爷
          用一生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
          就坐在树阴底下乘凉
         

          记得六月的碎石路旁
          是有一洼池塘的
          池塘里的荷叶,是父亲戴过的旧草帽
          池塘里的莲花,是母亲结婚时
          戴过的花头巾,池塘里有青蛙
          整天敲着鼓,池塘边的柳树上
          应该还潜伏着
          一只蝉
          一只螳螂
          一只黄雀
         

          六月的路啊,是父亲的脊梁
          愈来愈弯曲
          愈来愈硬朗
          沿着这条路,从家乡的泥泞
          走出来
          走上七月的国道
          走上八月的高速路
          走进九月的山林
          登上十月的城楼
          走到天涯,走到海角
          始终没能走出
          家乡的炊烟
         

          家乡的炊烟很长,是顺着六月的路
          从起跑线上追上来的
          还带来蛙鼓
          还带来蝉鸣
          还带来玉米拔节的声音,以及
          父亲站在门口
          呼唤我的乳名
         

          真想,沿着六月的路返回
          化作一只蜻蜓
          坐在家乡池塘里的
          莲花之上
                 ——作者:高山松

    《六月的路》是人生的路。《六月的路》表达的是深挚的亲情家国乡情,以及揉合在这些情感中的人生思考。诗歌没有追求高难技法,用朴素平实的叙述口吻娓娓道来。但它绝对区别了口水诗,就是不直白,很好的实现了诗歌语言对日常语言的超越。诗歌用有条不紊详略得当的叙述和形象可人的情景交融的描摹,特别是用比较常见的诸如象征比喻借代暗示用典等等手法,启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发人深思,构筑出了诗歌形象优美幽深的意境,引人入胜。


    全诗分五节(段)。前两节写的是《六月的路》的这个“跑线”的起点—“家”;中间一节写人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事业或曰“国”;四五末两节写的是人生的最终精神归属—“回家”。诗歌旨在重写家与归的亲情乡情,所以用了前后四段,是详写;中间的一段略述了事业中的颠簸。

    我们来看诗歌的正文的前两段。总体表现手法是在舒缓的节奏中自然纷呈饱含情思的意象,是传统的田园牧歌式的故园情结的抛白。“记得六月的起跑线上,有一座房子/坐南朝北”,“记得”是现在的游子回忆,忆中是一个很普通乡间的“家”。家由父母支撑。所以“——砖/是父亲用坚强/一块一块扳出来的,瓦/是母亲用柔情/一片一片揉出来的/,从而赞美了这一男一女一刚一柔的完美结合,体谅父母的艰辛,感悟着父母之爱。“门前有一棵树,是爷爷/用一生的汗水浇灌出来的”,这个绝好的风景点缀,重在讲这样的一个家庭的“世代相袭”的古朴延续。“——我/就坐在树阴底下乘凉”,作者用一幁优美生动极具生活气息且爱意趣意横生的画面,表达了长辈荫及子孙的感悟及感恩之情。

    这个家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看第二段。首先是环境好风景优美,如果“房子“后面有山,右边有流水,那就是绝好的“风水”了:前有照后有靠左有流水右有道。不过这也不错了,“记得六月的碎石路旁/是有一洼池塘的”。接下来用“池塘”做铺衬,对父母用“荷叶荷花”做了明喻,“池塘里的荷叶,是父亲戴过的旧草帽/池塘里的莲花,是母亲结婚时/戴过的花头巾”。“草帽”暗示出生活的自然纯朴;“荷花”的高雅清秀娇柔宁静安详与“自然纯朴”融合在一起,表达的是作者对“超拔脱俗”的恬淡之美的赞誉和向往。家庭父母的生活爱情充溢着幸福和欢乐,所以,“——池塘里有青蛙/整天敲着鼓”。生活的幸福还表现在“与世无争”上,你看:“——池塘边的柳树上/应该还潜伏着/一只蝉/一只螳螂/一只黄雀”,这些风景展开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讲的是大鱼吃小鱼,优胜劣汰适者生的生存法则!这样的不漏痕迹却表现着峥嵘思想的写法,是令人扼腕的!不知道一些整天价喊追求诗歌的无雕琢美的朋友,这个你做到了么?!

    诗歌的第二部分,是写人生由“家”的起点进入到了“社会”的过程。文字虽然精炼,但手法独特,蕴义深厚,耐人品读。作者巧妙地捕捉和运用了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组独特意味的月份数字。

          六月的路啊,是父亲的脊梁
          愈来愈弯曲
          愈来愈硬朗
          沿着这条路,从家乡的泥泞
          走出来
          走上七月的国道
          走上八月的高速路
          走进九月的山林
          登上十月的城楼
          走到天涯,走到海角
          始终没能走出
          家乡的炊烟

    “六月的路”的六月从“六·一”始。“七·一”“八·一”“十·一”都有特别的政治历史意义。特别是“登上十月的城楼”,虽然没有“天安门”的字样,但也表明作者并不回避“路”上行走的政治生活内容。“九月”在这里起到了“拗救”作用,就是要求读者不要完全停留在字面所指向的政治历史意义上去思考,要展开思路,做“路”上行走“时间”方面的思考和繁复的社会生活的“空间”体味。这里既有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过程的意味,又有事业进程中的在一定的思想和目标的驱动下,经过意志努力,成就事业的意味,甚至还可以有其它的解读。这一段中间几个排比句紧促的节奏也起到了表现人生生活之“路”的紧张的节奏感。我把这看作是“符号学”在诗歌中的具体结合灵活运用的范例,极其难得!入世的生活,总是有“名利欲”的支撑,免不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烦忧,这就要和忆念中的“家”的虚静恬淡形成对比,所以几千年来中国的文人政客的乡土观念故园情结多表现在-即使高冠载誉功成名就荣华富贵,也绝对忘不了“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当然,这首诗歌表达的还是切近想象中的“告老还乡”的自然回归,其实质是一种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是对家乡父母父老的感恩回报的意愿,是一种精神的回归,归结起来是人生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也是灵魂在净化。使人“走到天涯,走到海角/始终没能走出/家乡的炊烟”。读这一段在手法上还要注意欣赏父亲“路”和“脊梁”“炊烟”的形象取譬的妥帖及其所饱含的丰厚的意蕴。

    诗歌的第三部分的第四、五两段,写的是回家的愿望和对回归后情境想象。第四段,这里就不必解读了。

          家乡的炊烟很长,是顺着六月的路
          从起跑线上追上来的
          还带来蛙鼓
          还带来蝉鸣
          还带来玉米拔节的声音,以及
          父亲站在门口
          呼唤我的乳名
          真想,沿着六月的路返回
          化作一只蜻蜓
          坐在家乡池塘里的
          莲花之上

    尾段尾句的“荷花”需要做一点解释,才能触摸到诗歌的主题意境和诗歌的最高意蕴。这里的“莲花”是在第二段把母亲明喻的“莲花”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洁身自处,傲然独立。特别是在印度人那里,更非一般草木,而是圣花,是印度人思想的象征:在静默的沉思冥想中获得人生的真谛。你看,那端坐在莲花座上的莲花雕像,宁静安详,似乎在说:让一切都静谧下来吧!诗中的“蜻蜓”不仅仅是对母爱的反哺,不更是在对莲花的凝神沉思,渴望摆脱尘世的烦扰,跨进超凡脱俗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禅意的梵天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吗?!

    用高山松朋友《秋风乍起》中的一段诗句结束解读,有不当处,望作者与读者见谅!

          不知那只蜻蜓
          是否还坐在家乡的莲台之上
          当莲花长成莲蓬
          莲蓬结出莲子
          莲子被秋风吹落水塘,随波逐流
          那莲心里隐藏的
          可是蜻蜓的拳拳之心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 于 2010-2-16 10:59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2-16 09:57 | 只看该作者
  太透彻了,你简直就是一条虫,钻到了高山的心里,把高山的一点想法全部抖露了出来,并且引经据典加以延伸和拓展,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解读,而是精致的再创造。楼主丰富的想像令人佩服之至,对诗句的理解力达到了非凡的境界,我写的时候仅仅只是灵光一闪,而楼主却能沿着这一点灵光,顺藤摸瓜,把其中的内涵和外延都能加以一一剖析,一点一点呈现到读者面前,让我的思想彻底祼露于阳光之下,接受智者的洗礼。

  本文收藏了,真诚的感谢闲云野鹤先生的一番苦心,让我汗颜,同时也是对我很好的促进。
3#
发表于 2010-2-16 13:0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样的评论真是受益匪浅!为有这样的好诗和诗评而高兴。
4#
发表于 2010-2-16 16:11 | 只看该作者
大哥的诗评  值得学习
5#
 楼主| 发表于 2010-2-17 08: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山流水 于 2010-2-16 09:57 发表
  太透彻了,你简直就是一条虫,钻到了高山的心里,把高山的一点想法全部抖露了出来,并且引经据典加以延伸和拓展,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解读,而是精致的再创造。楼主丰富的想像令人佩服之至,对诗句的理解力达到了非 ...

谢高版的认可和褒奖!!!
6#
 楼主| 发表于 2010-2-17 08: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瑞雪 于 2010-2-16 13:00 发表
看了这样的评论真是受益匪浅!为有这样的好诗和诗评而高兴。

谢瑞雪朋友,你的诗语言功底很好,有机会去欣赏你的诗歌!
7#
 楼主| 发表于 2010-2-17 08: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孙玉平 于 2010-2-16 16:11 发表
大哥的诗评  值得学习

:handshake 玉平老弟虎年吉祥万事顺遂!诗业兴隆!
8#
发表于 2010-2-17 10:38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样的评论真是受益匪浅!为有这样的好诗和诗评而高兴。

原帖由 瑞雪 于 2010-2-16 13:00 发表
看了这样的评论真是受益匪浅!为有这样的好诗和诗评而高兴。



看了这样的评论真是受益匪浅!为有这样的好诗和诗评而高兴。
9#
发表于 2010-2-17 11:53 | 只看该作者
贴合诗人诗歌旨意的解读以及对诗人诗歌意境的延展,让阅读更加深入和开阔!新年好!
10#
发表于 2010-2-17 14:46 | 只看该作者
有情有理,叫人茅塞顿开。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2-18 10:24 | 只看该作者
向三位学习,一并谢过各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06:36 , Processed in 0.05679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