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99|回复: 12

[原创] 英雄容易醉箜篌 ——读《三国志·董卓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袭明 于 2017-10-3 21:01 编辑

英雄容易醉箜篌

                            ——读《三国志·董卓传》

    一提起董卓,常人的心中不禁浮现出他欺凌汉室,独霸京师时候那副可憎的面孔,以及他那特别的肥硕的身躯,然后在心中暗骂一句“无耻老贼”。诚然,董卓的暴虐嗜杀为自己埋下了败亡的祸根。今天我重新翻开董卓的档案,除了对他凶暴表示愤怒,剩下的就是对英雄的深深惋惜。
      董卓在年少时即有一股英雄气概,他是陇西人,曾到羌人居住的地域游学,不久竟与当地的豪杰交为朋友。有的豪杰不远千里去投奔董卓,董卓就宰杀自己赖以生产的耕牛来款待他们,于是众人深受感动,将上千只牲口作为答谢回赠给董卓。我想这时的董卓是一个有理想、重义气的青年,正是如此,他才能攒下一条条人脉,使旁人对他充满信任。
    董卓膂力过人,他骑马飞奔时能进行精准地射击,并且左右手都能开弓。因为武力超群以及自己“仕宦子弟”的身份,董卓应征入伍,随军四方征伐。在一次大战之后,朝廷赐他九千匹细绢,而董卓却将它们悉数赏赐给部下。这是个很耐人寻味的细节,董卓初立功勋便得此大赏,却丝毫不沉湎其中,可见“其志不在小”,在他的眼中这九千匹绢与他的理想相比根本不值一提,这时的董卓野心初现,这种“野心”是积极的,是他对建立功勋、命垂青史的渴望,在当时,不仅是董卓,任何一个心怀天下的英雄心中都有过这样的渴望,正是有了这样的渴望,东汉末年才出现了群雄逐鹿的局面。
    少帝即位不久,董卓接到了一道不寻常的诏令——要求他带领私人武装入京。想必他此时此刻是惊喜参半的,因为他已预感到京城中很快将产生重大变故,否则朝廷不会出此冒险之举召调外地军阀入京,果然,不久之后袁绍等人在皇宫之中展开对宦官势力的大清洗,少帝和陈留王在出逃的路上遇见奉召赶来的董卓,紧接着就发生了废帝事件。董卓自持兵权在手,胁迫天子和百官迁都长安,最终由于他本人的极度暴虐引起朝野的共同抵制,终于被王允、士孙瑞和吕布三人联手诛灭。
      数十年经营化为乌有。
      太匆匆!
    继董卓之后胁迫天子的人就是曹操,但两人的结局迥然不同,一个身死人手,至今仍负骂名;一个被冠以“奸雄”这样暧昧的名号。难道董卓没有曹操那样的雄心壮志吗?难道董卓的实力不及曹操雄厚吗?我认为这不是根本的原因,曹、董二人的差距不在军力,财力,而在战略方面。曹操迎献帝于许都后立即组织军民开始“屯田”策略,以至于日后“屯田”成为曹魏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样一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生存的环境得到改善,是积极进步的。反观董卓,暴虐弑杀,放纵士兵掳掠人民,更有甚者,董卓默许士兵盗掘皇陵中的财物用来充军饷,这样疯狂的做法简直是公然将自己置于“人民公敌”的位置上,终于丧失民心,正中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的下怀,焉能不败?
    占据朝堂的董卓仿佛变了一个人,与那个“少好侠”的青年相去甚远,他变得贪婪,好色,他开始疯狂地为自己加官进爵:司空、太尉、相国;他取得“郿侯”的爵位;他还有像萧何那样“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特权……
      他还想要什么?
      在那些不眠的夜晚,董卓不止一次地问自己:
      “我还想要什么?”
      可能在他的内心最深处始终藏着一个大胆的想法,可是已经没有人会担心了,因为几天之后,董卓的尸体就被人发现在京城的街头。
    我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董卓恰恰是被自己长期以来追求的东西所毁灭,是“司空-太尉-相国”这一次又一次的升迁,磨灭了他的志向,是“郿侯”让他得意忘形,是“赞拜不名,剑履上殿”让他忘记了青年心中的理想。
    董卓不会知道,在他被暴尸街头的17年后,那个曾经起兵反对自己的曹操也成为了大汉丞相,也挟持汉帝,也站在权力的顶巅呼风唤雨;董卓不会知道,并非所有人都会像他那样在神坛前迷失自己,在枯草盖满他坟茔的那些年里,曹操正挎着“丞相”的印绶南征北战:征刘表、破马超、败张鲁、平乌桓;董卓不会知道,曹操获得了比自己更高的荣誉——晋升魏王,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这些,岂是地下长眠的董卓能体会到的?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意思是成功路上愈是接近终点就愈容易功亏一篑。我国公布的“百名红通人员名单”上,谁不曾在年轻时许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诺言?可是一旦脱离了清贫的环境,对苦难的回忆开始变得模糊,于是在金钱和名利的诱惑下背叛了自己的初愿,成为人民的公敌,步了董卓的后尘。
      灯红酒绿、醉纸金迷的生活对意志不坚定,目标不明确的人而言,其危害更甚于毒品。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暗觉功利主义正悄然融入当代学生的思想中,对此我不做评价,只希望我们如愿以偿攀上人生的高峰后不要辜负自己青年的理想和青春付出的拼搏。
      英雄容易醉箜篌!


谨以此文自警!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夜读《三国志·董卓传》有感,成此文,欢迎大家给予点评指正!
发表于 2017-10-1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文已经看完,但,对“英雄容易醉箜篌!”还是不是很清晰、很明白。
发表于 2017-10-1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有急转过快,生拉硬套的印象,但出于一个高中生,还是很不错!如果高考是这么一个题目,肯定得高分!
发表于 2017-10-1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雄容易醉箜篌!只可惜董卓不是英雄,更似大狗熊唉。
发表于 2017-10-2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作者是认真研读了三国志董卓转了的。难能可贵的是,在千百年来舆论一致对董卓极差评的情况下,他有自己不太相同的见解。
尽信书不如无书,精神可嘉。
本篇议论文,论述董卓少年豪侠善交,由此推及他和曹操一样,是个心怀天下的英雄,只是在身居高位志得意满之时,放纵野心而功亏一篑。除了推论,作者还用了比较的方法,论述曹操、董卓成败的原因,可惜这个比较没有深入下去。
虽然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但“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
故此,此文也似乎功亏一篑了。
从文章元素和逻辑看,仍不失为一篇成功习作。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草舍君中肯的点评,有空时再结合您的点评进行修改!
发表于 2017-10-2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行侠,只是小境界;有人的才能足以支撑小境界,一旦地位提高,没有大境界,就只有自取灭亡。曹操境界也是逐渐提高的,从最初的希望死后勒碑扬名,到最后想成为周文王,都是提高的过程。而董卓想一步登天,只有死路一条。
发表于 2017-10-2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中的董卓和王莽、潘美都被丑化,事实上他们都是称得上英雄一词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袭明 于 2017-10-3 21:00 编辑

根据各位前辈的意见,我已做出修改,希望大家再提些建议,谢谢!
发表于 2017-10-6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是冰冷的,但我们可以用温暖的文字去诠释。揭开尘封的历史,谁有懂得一个人的心。喜欢这篇文!
 楼主| 发表于 2017-10-6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史让人明智,感谢各位大伽的点评与指教!
发表于 2017-10-10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董卓和曹操比起来,连狗屁都不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18 10:18 , Processed in 0.08792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