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86|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秋怨,“怨”在何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0-7 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林小白 于 2017-10-7 23:03 编辑

  秋怨,“怨”在何处?

  ——浅析慕容彬《秋怨》

  早晨醒来时,习惯性打开“梦游太虚”,看文友们的佳作。这几乎已经成为进入论坛后大半年时光里难以割舍的习惯。

  慕容这篇小说,语言“朴实、接地气”,这些字眼,在留言后面已经成为常见却比较贴切的标签,在这里小白就不在赘述了。

  小白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读一下,说说自己读完这篇小说后的一些感受。

  小说打动人的地方

  人言:最好的小说,在于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那么,慕容这篇小说,引起读者共鸣之处何在?小白觉得,一言以蔽之,乃为“父爱无疆。”

  慕容塑造的王老实一角,是广大农村“父亲”们的一个缩影:他们节衣缩食,面朝黄土背朝天,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子女抚养成才。共同的表现,就是竭尽全力供孩子上学。作者虽然对如何抚养三个儿子上大学上面未多着墨,但字里行间,窥一斑而知全豹(王老实老伴去世后,靠着几亩田地,一把屎一把尿将孩子们拉扯大),可以看出王老实的不容易。王老实的勤劳,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几个孩子都很争气,毕业后都在城里上班,有了不错的工作。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这算是对王老实的一种赞扬:他的勤劳,换来了孩子们较为光明的前途。

  二,小说选题上给人多面性的思考

  小说以“秋怨”为题(原标题为《秋收起义》),并不十分贴切,“怨”在何处?作者并没有完全展现出来,用《王老实》做题目都比这个要贴切一些,当然,小白还没有想好用什么更适合,纵观全文,围绕着“收玉米”一事铺展开来,牵扯出几个生活在城里的孩子回家帮忙秋收的故事。几个孩子都回家参加秋收,但是内心其实是不愿意的。小说给出了以下几个原因:其一,不回来帮忙,按照农村的风俗,难免落一个“不孝”的名声,其二,几亩玉米的收成,经济价值上远远比不上在城里上班获得的收益,其三,城市生活压力下生活状况的不允许。

  那么,有此三个原因,就制造出小说的矛盾点:玉米熟了,孩子们是回来帮忙,还是不来?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都是带着“怨念”而来的,心不甘,情不愿。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但还是来了。

  小白曾在解读枫叶飘飘的文章里提到过,当下农村人的尴尬,慕容小说中描写的这种情况,也属于尴尬现状中的一种。单靠农村那几亩地,从经济价值上来说,确实已经很难让农村人致富,这也是众多农村人背井离乡,道城市里谋生的原因之一。从大主题上来说,王老实坚守的,是一种对土地的执拗,因为土地赋予了人们生存的条件。他教导人们的是不要忘本。但从孩子们的角度上来说,他们必须争取更多的资源,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宽裕,两者都没有错。只是解读的方向不同罢了。

  小说情节的推动上,作者处理得很恰当,通过王老实起来解手,无意间听到几个孩子的议论,了解到孩子们的心声。知道他们都是迫于无奈才回来帮忙秋收,王老实很无奈,大概也是很多农村人的无奈吧。

  有什么能够让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收益?这是这篇小说留给小白最多的思考,可能,也是时下政府考虑得最多的问题吧,产业扶贫,经果林……国家想尽一切办法。

  当然,这都是题外话。

  让人心里刺痛的是,文中王老实是以生病导致半身不遂,永远离开了土地。最后,为了解决孩子们的燃眉之急,王老实还拿出了几十年的积蓄,帮孩子们度过难关,父爱,在文尾又得到了升华,一个朴实、伟大的父亲形象被无形中塑造了出来。

  说完这些,下面也说说小说中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方言的运用,必要的地方需要加注解。

  慕容这篇小说,方言运用比较多,这是一种特色,很多大家(如莫言写高密东北乡、贾平凹写陕西)在写家乡的时候,都会运用到方言,但必要的名词必要的地方需要一定的注解,小说毕竟面对的读者来自五湖四海,为了方便读者,最好加些注解。譬如说文中的“皮烟”、“苞谷烧”等等。生活在贵州地区的,估计能明白,但对于外面的读者,理解起来,难免吃力。

  遣词造句上面,还需要精炼。

  文中的很多语句,略显啰嗦,缺少一些斟酌、精炼。如:说到苞谷烧,是王老实的最爱,他能品出整个小镇上哪家酿出来的酒最为纯正。完全可以精炼为“苞谷烧是王老实的最爱,小镇上哪家酿出来的酒最为纯正,他门儿清!”,当然,这只是小白一孔之见。

  瑕不掩瑜,《秋怨》是一篇难得的小说,有兴趣的,推荐去看看原文。



评分

9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10-7 23:02 | 只看该作者
你小子真勤奋,其实慕容彬老师这篇如果我值班,我会置顶阅读。
3#
发表于 2017-10-7 23:03 | 只看该作者
无奈我提醒过值班版主,各人欣赏角度不同吧
4#
 楼主| 发表于 2017-10-7 23:04 | 只看该作者
枫叶飘飘 发表于 2017-10-7 23:02
你小子真勤奋,其实慕容彬老师这篇如果我值班,我会置顶阅读。

哈哈,小白也比较喜欢这样接地气的文,所以就谈谈自己的看法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7 23:04 | 只看该作者
枫叶飘飘 发表于 2017-10-7 23:03
无奈我提醒过值班版主,各人欣赏角度不同吧

小白说得粗浅。但免不了要说说,好文,就是喜欢。
6#
发表于 2017-10-7 23:06 | 只看该作者
另外,我马上链接到版主群,推荐慕容彬的这篇
7#
发表于 2017-10-7 23:08 | 只看该作者
先号定,再品读学习
8#
 楼主| 发表于 2017-10-7 23:08 | 只看该作者
言默然 发表于 2017-10-7 23:08
先号定,再品读学习

默然兄多提建议,小白不胜感激,读文友们的文,说点自己的感想。
9#
发表于 2017-10-8 00:20 | 只看该作者
我牙疼,找你文字这剂良药治疗。
10#
发表于 2017-10-8 05:0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小白老师的佳作。早安
11#
发表于 2017-10-8 06:56 | 只看该作者
一会,加分。早晨有些薄凉,适合赖床。
12#
发表于 2017-10-8 06: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给人的思考是多元化的。
13#
发表于 2017-10-8 06: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乡村和城市在日益接近的今天,土地大面积流失。
14#
发表于 2017-10-8 06: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村庄在渐渐被城市吞没。
15#
发表于 2017-10-8 06: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在城市的人最终会忘了故乡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7 12:05 , Processed in 0.06044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