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小野菜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5.【金秋】谁掐断了这朵花蕾(小说)

  [复制链接]
181#
发表于 2017-11-22 14:39 | 只看该作者
   这凄惨的哭声,渗在秋风里,伴着丝丝细雨,吹打着树叶悲哀地一片片凋零……

        可怜 一朵鲜艳的花蕾,还没来得及绽放,就被掐断了。几个路人经过,只是同情地发出几声叹息,紧了下各自的秋衣摇了摇头,至于是谁掐断的并无一人过问……

这个结尾既符合实现也最让人深思。
182#
发表于 2017-11-22 14:46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7-11-22 14:30
请不要随便乱扣帽子好吗?我自有我的认知标准.你觉得你自己有眼光,你也要承认有人比你更有眼光。无端质 ...

也要承认有人比你更有眼光。这倒是事实。山外青山楼外楼嘛!
我也是对事不对人,一篇的作品,不是作者的自吹,也不是别人的追捧,而是在评论中脱颖而出。既是评论就要用事实说话,你说是吧!
183#
发表于 2017-11-22 14:50 | 只看该作者
地耳草 发表于 2017-11-22 14:46
也要承认有人比你更有眼光。这倒是事实。山外青山楼外楼嘛!
我也是对事不对人,一篇的作品,不是作者的 ...

你真可怜……
太可怜了……
184#
发表于 2017-11-22 14:50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7-11-19 15:51
如果是小说,理念大于情节。如果是杂文,需添加深入剖析。

看来你对j小说跟我一样是个门外汉,需要认真学习一番。才不会说歪了话
185#
发表于 2017-11-22 14:56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7-11-22 14:50
你真可怜……
太可怜了……

不要说这样的话语,我们是在讨论作品,不要人身攻击。谁也不i认识谁,我可怜不可怜,没把饭碗放到你跟前。文品既人品,人品也是文品。
186#
发表于 2017-11-22 15:01 | 只看该作者
地耳草 发表于 2017-11-22 14:56
不要说这样的话语,我们是在讨论作品,不要人身攻击。谁也不i认识谁,我可怜不可怜,没把饭碗放到你跟前 ...

说得太好了。有饭吃不等于不可怜。张口乱喷也是一种可怜。
187#
发表于 2017-11-22 15:13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7-11-22 15:01
说得太好了。有饭吃不等于不可怜。张口乱喷也是一种可怜。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188#
发表于 2017-11-22 15:42 | 只看该作者
地耳草 发表于 2017-11-22 14:34
这不是喝彩,你要列出文中那些是属理念性的?

我跟你说得着吗?小说的基本功都没修成的人。我有没有认真读,翻看前面就可知,前面有我跟作者的探讨。如果人家点都点不透,就话不投机半句多了。


189#
发表于 2017-11-22 20:44 | 只看该作者
       参赛作品里,比较不错的一篇小说。这个小说的写作意图可以,但是没有完成好。
       不足1600字的小说,按照作者的写作意图,至少可以再加1000字。
       一、物质外壳不硬。
       a、孩子的父母千里之外赶过来,见到孩子之前,应该是有思想准备的。再者,不可能看到死人还在地上,殡仪馆、医院太平间等,是正常的。不管是在一张床上,还是放在冷冻抽屉里,尸体的出现,是需要过程的。
      b、孩子的父母哭孩子时,说的那一串,严重失真!
      c、人物语言不能书面化,可以出现方言俗语俚语,不能文绉绉的。比如:“一千米”和一公里,“权当”与就当或者算是。生活语言的省略特点也是要注意的。比如:“反正这离火车站不远”,可以去掉“这离”。也有通俗化而不能省略的。比如:“现在出行还需用脚走路吗?不知在网上叫辆的士车?”现在出去,需要走路吗?!不知道滴滴打车?这里的“不知道”在口语交际中一般不使用“不知”。
      d、孩子与出租车司机,应该有一方抢时间点,但是不能是抢红灯。这种交代可以体现二者的无过错,也更凸显社会急吼吼的特点。
      二、小说意识不强。
      a、不能无表情写作,叙事、环境、人物、语言、情感、思想等,甚至小说修辞,都需要有表情地语言,让故事变成小说的情节,让小说脱离故事化。
      b、情节意识里,情的丰盈是与观点挂钩的,于是架构暗附观点的手法,可以让小说有别于故事。此作的大部分地方需要把思与想再拓展一下,而母亲哭儿子的情感表达,是重要环节,不能太失真,要有语言上的塑造和节制,至少要让农村老太太说她应该说的语言。
      c、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被小说采用后,要作为客观性原则使用,不能成为孩子的死亡与出租车司机之间的因果关系(送外卖的不是小两口所叫的士压死的)。叫外卖的、叫滴滴打车的、出租车司机、送外卖的,都是社会应有的客观,都在各行其是,如此之下可以达成和彰显你的创作企图。
      d、小说不仅需要骨架,更需要筋血肉。注意筋连骨,更需要筋连肉、肉有血。而关键是:要有气,来贯通其中!
      唐突地说了这么多,不对的地方应该不少。总之,真事如何不失真并上升到艺术的真,并让创作意图散发,不是我说了算的。老话一句:有则改之。无则弃之吧。
      祝福前路:越写越优秀!

点评

无关对作品的褒扬针砭,仅这种认真精神就值得点赞!况且更无关点评者自身利益......  发表于 2017-11-23 07:35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19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2 21:06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7-11-19 15:51
如果是小说,理念大于情节。如果是杂文,需添加深入剖析。

呵呵!近段时间有事耽搁,来论坛也是逗留一下就走,回复来迟,见谅!

感谢版主不吝赐教!

点评

其实,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丝毫亮点,评委或版主都会打哈哈不痛不痒说几句。能够明确指出,才是真正的致敬。  发表于 2017-11-23 08:45
评委一般只关注大方向,象这种细部的问题很多时候懒得去说,也没有时间去说。蝉衣此点评隐晦却又明白,希望那位跳脚的地根耳先生看后能有所思有所悟。  发表于 2017-11-23 08:43
19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2 21:10 | 只看该作者
地耳草 发表于 2017-11-22 14:28
哈哈!我倒觉得这篇小说很韵味。没有什么理念,全事叙述描写,如入在现场一般。是作者用心构思布局的结果 ...

谢谢你对拙作厚爱有加!
19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2 21:13 | 只看该作者
地耳草 发表于 2017-11-22 14:39
这凄惨的哭声,渗在秋风里,伴着丝丝细雨,吹打着树叶悲哀地一片片凋零……

        可怜 一朵鲜艳的 ...

多谢文友支持!敬茶问安!
19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2 21:17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1-22 20:44
参赛作品里,比较不错的一篇小说。这个小说的写作意图可以,但是没有完成好。
       不足1600字的 ...

多谢版主悉心细致的点评!小野菜领教了。对今后写作和欣赏指明了方向!加十分!
194#
发表于 2017-11-22 23:15 | 只看该作者
小野菜 发表于 2017-11-22 21:17
多谢版主悉心细致的点评!小野菜领教了。对今后写作和欣赏指明了方向!加十分!

      羡慕年轻人的脑子,我忘了说先生和作品突出的优点。先生的写作意识很好。刚才看了一些其他文友的跟帖,发现柯英先生说的理念与我想表达的一致。这种有创作思想在的理念,对于写小说很重要!而不给结果的意识尤其好!特别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那种。像《红楼梦》《老人与海》《变形记》等都有这种特点。当然硬件具备了之后,软件需要跟上,执行力不够就会浪费好的硬件。
      先生可能也看到了大家的讨论,多数人关注的是叙事的伦理。小说在叙事方法上的变化很多,也因此出现了“文无定法”的观点,更容易让作品的读者出现一千个哈姆雷特。小说叙事时的视角与聚焦、叙述者与受述者、时间的畸变等,只要注意变换,都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何况不少作者会在叙事的节奏里加入一些震颤的特效呢!
      但是,必要的、规律性的因素,对小说来说,更重要。
      在此作后说多了,可能对其他作者来说,不恰当。因为对太多的作品不说话。不仅看作品是否值得说,也得看作者态度。见先生与大家交流的流畅又愉快,就结合作品说了一些。可能不对的比较多,最对的是:都是实话实说的。

点评

其实,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丝毫亮点,评委或版主都会打哈哈不痛不痒说几句。能够明确指出,才是真正的致敬。  发表于 2017-11-23 08:49
评委一般只关注大方向,细部的问题很多时候懒得去说,也没有时间去说。蝉衣此点评隐晦却又明白,希望那位跳脚的地根耳先生看后能有所思有所悟。  发表于 2017-11-23 08:49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9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3 06:19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1-22 23:15
羡慕年轻人的脑子,我忘了说先生和作品突出的优点。先生的写作意识很好。刚才看了一些其他文友的跟 ...

多谢版主不吝赐教!让我茅塞顿开,学到不少知识。老夫很开心!我本读书不多,贝识少,知识面窄。看了你的评论,让我有种回到学生时代的感觉,又有老师在教我了。来到这里真好!就像溶进一个大家庭。再次为你的辛劳加十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6 11:37 , Processed in 0.05778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