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2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老子的“爱民”之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 1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6:29 编辑

  老子的“爱民”之道

  
  一般来说,在封建社会,统治者对于中下层的普通民众都是极端鄙视的,“驭民”是他们经常使用的字眼儿。比如,古时候,有一个官职就是叫做“牧”的,刘备初占蜀地,自封的就是益州牧。说起来,这个“牧”字实在是对广大老百姓的轻视,因为牧的本义是放牧牲畜,管理统治民众的官员称为“牧”,无疑相当于把老百姓当成了牲畜。不过,在“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周易·系辞》)的封建社会,这种观点根本无足为怪,因为说到底,老百姓不过只是供他们随意驱使、给他们提供人力物力的高级牲畜罢了。
  
  可是老子却是个例外,对老子而言,尽管他也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希望出现让所有的民众“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的理想社会,然而在其对待普通百姓的问题上,却与那些掌握着民众命运的当权者们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在《老子》中,绝对找不到“驭民”或“牧民”这样的字眼,取而代之的是“爱民”二字。《老子》第十章:“爱民治邦,能勿以知(智)乎?”意思就是说,要珍惜民力,治理国家,能够做到不使用智巧,(那该多好啊!)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爱”字不做“喜爱”解,而是“吝惜、节省”的意思(参见笔者的相关文章《老子的必胜之道》)。再如第二十七章“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其中的“爱”字也是同样的意思。
  
  那么,要怎样去珍惜民力,做到“爱民”呢?没有别的办法,说到底,就是“无为”二字。无为当然不是什么事都不去做为,而是要不以强力去影响、去干涉、去限制老百姓的正常生活。《老子》第七十二章云:“毋闸其所居,毋厌(压)其所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能“弗惟弗厌(压),是以不厌。”也只有老百姓对统治者不厌恶、不憎恨了,才可能出现国家安定、长治久安的社会局面。
  
  如果统治者不这样做,又会怎样呢?要知道,生产劳动可是老百姓保证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整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统治者非要“有为”,而去频繁征战、频繁劳役,必然会影响到百姓正常的生产生活,结果就会引起人民的不满,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如果这种影响超过一定程度,老百姓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就会揭杆而起,去反抗统治者的暴政。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在封建社会,人人都知道,造反是要杀头的,甚至还要灭族,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前仆后继地选择铤而走险呢?老子进一步揭示了这种现象屡禁不止的社会根源:“百姓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惟无以生为者,是贵贤生。”(75章)“百姓”即百官贵族的意思,当官员们面对一个又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时,自然就要想方设法向老百姓施加压力,实在不行时就只有欺上瞒下以解决眼前的难题,这就是他们难以治理的原因。官员们是如此,老百姓也是一样,他们之所以敢于冒死反抗,也正是由于生存不能保证,终究都是一死,还不如起来反抗,或许还有一条活路。(注意:《老子》中“人”、“百姓”、“民”的含义是有着明显差别的,唐代以后,由于避李世民讳造成混乱,但在古本及帛书中都可见差别,最有代表性的是第77章“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将“人”、“百姓”、“民”分得非常清楚。可以参考下文“治人事天,莫若啬。”的解释。)
  
  对于这一点,一代名君唐太宗李世民也有着清醒的认识。有一次,他和群臣谈论起怎样对付盗贼造反的事,有人主张采取严刑峻法,李世民却说:“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主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正因为他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且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所以才有可能创造了“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的贞观之治。
  
  有意思的是,在这一点上,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竟然也有着同样的认识,他提出的“省力役,薄赋敛”(《孔子家语》)、“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论语·述尔》等观点竟然与老子如出一辙;此外,《太公兵法》中的“务农桑,不夺其时;薄赋敛,不匮其财;罕徭役,不使其劳”也与其十分相似,可见这一观点已经为古圣先贤们所普遍认同。
  
  珍惜民力,给老百姓以足够的自然发展空间,是老子一贯的思想,而对于统治者而言,须要做到的具体来说可以是“好静”、“无事”或是“无欲”……但总而言之,也就是“无为”。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足;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能够“自化、自正、自富、自朴”,那么,这个国家又怎么可能不安定、不富强呢?不仅仅对待老百姓如此,包括处理王事,甚至于祭祀上天这样的宗教活动,老子也主张应该简约、应该节俭。《老子》第59章就有着精彩的描述:“治人事天,莫若啬。”(59章),“啬”,同样是节省、珍惜的意思。而这种吝惜绝对是一个国家“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59章)(水如空)

  


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19: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6:29 编辑

本篇涉及了对“爱”意义的解读,以及“人”“百姓”“民”等不同词语含义的区分,只是一家之言,给朋友们提供一种不同的选择。
对于“治天事人”的解释,曾参考玄易道人新浪博客的文章《帛书《老子》通释之“治人事天”章》,在此表示感谢!

3#
发表于 2010-3-2 2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6:29 编辑

读了,龙女深受启发。

4#
 楼主| 发表于 2010-3-4 19: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6:29 编辑

读了,龙女深受启发。 [/quote]
多谢龙女版主的支持!
我的这几篇东西都是基于帛书和古本《老子》的,和平时我们对通行本的理解可能略有些不同。不可能要求别人都接受,也算是提供一种新的解读角度吧!

5#
发表于 2010-3-4 19: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6:29 编辑

  “治人事天,莫若啬。”我以为应当这样解读。治理国家管理人类社会其实等于为天下民众服务,怎样来为天下民众服务好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勤俭节约,也就是对于公共财物要吝啬节约,为天下民众服务要舍得花时间和精力,唯有如此,才能治理好国家管理好人类社会。
  感谢老兄发帖,近可好?

6#
发表于 2010-3-5 14: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6:29 编辑

如空对老子研究很精道
学习,受益

7#
 楼主| 发表于 2010-3-6 08: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6:29 编辑

  “治人事天,莫若啬。”我以为应当这样解读。治理国家管理人类社会其实等于为天下民众服务,怎样来为天下民众服务好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勤俭节约,也就是对于公共财物要吝啬节约,为天下民众服务要舍得花时间和精 ... [/quote]
多谢照版!最近还好,就是累些忙些。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关于这句:由于我对老子整体的把握与兄不同,所以理解自然也有不同。“人”,我认为是“王”的另一种说法,25章“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前面的“四大”讲“王亦大”,后面却说“人法地”,可见二者意义是相通的。在老子的时代,下层平民及奴隶大概是算不得“人”的。另外,“事天”两字,很显然是指祭祀上天。在春秋时代,无论是一“国”,一“家”,都是个人财产,谈不上公共财物。——当然,我的解读是缘于我对字义的理解及对老子一贯思想的理解,只是一家之言。

8#
 楼主| 发表于 2010-3-6 08: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6:29 编辑

如空对老子研究很精道
学习,受益 [/quote]
多谢闲人!有机会还要多交流,把自己的观点拿出来,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0 13:28 , Processed in 0.05516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