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7-11-1 22:00 编辑
张良:一位隐忍且善于谋划的棋手 好的棋手知道审时度势,能从棋局微妙的变化中探测出对方的本意,进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韩国张良无疑是一个好棋手,他用隐忍为自己创建了不朽的业绩。张良,公元前250年—前186年人,深明韬略,足智多谋,且长相俊美,有妇人之相。张家世代相韩,是战国七雄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家族。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一方面是因为秦国的强悍,另一方面是因为韩国内部的混乱与孱弱。但韩国虽是秦最先灭掉的国家,却不乏良臣贤将,如韩非,还有张良的祖父、父亲等,都是极爱国的仁人志士。 战国末期,诸候争霸,其局势无疑于一盘变幻莫测的棋局,成王败寇,谁都不知道谁会走到最后,每一天都有新人上位,每一天也有新人毙命。所以,纵横术、阴阳术,包括张良的老师黄石公所持道家之法在当时都很盛行。秦国灭了韩国之后,十年之内又相继灭掉了其他五国,但有一条却是秦王嬴政想灭而无法灭掉的,那就是他虽然统一了土地、建制,却不能彻底收拢民心,天下视他为仇敌的人比比皆是。张良便是其中的一个。 我们都知道荆柯是刺杀秦王嬴政的重要人物,于易水边以筑音送别荆柯的高渐离也是刺杀秦王中的一员。他们的刺杀手法虽然不同,但结果却是一样的,皆被秦王之兵毙于厅堂之下。此种情形仿佛棋手持子,棋子未落便失了先手。张良也有过刺杀秦王嬴政的历史。公元前218年,张良曾到东方拜见仓海君,散尽家资,集合300多人反秦。他还找到一个大力士,打制了一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趁秦王嬴政东巡的时候在博浪沙实施截杀。可惜的是他没有成功。当时的张良年轻气盛正仿佛一枚无处下招的棋子,看不懂棋局,更不明白他的对手——秦王嬴政。实质上,秦国经过近六百年的秣马厉兵、励精图治之后,已然茁壮成一股不可推挡的力量,而这股力量并不是张良个人所能阻拦的。 所以,张良学会了改变。他先是拜师黄石公,向老人家学习用兵之法,后又在大泽乡结识刘邦,并多次劝说刘邦,在战争中为刘邦出谋划策,于最后助他成就千古霸业。刘邦不是一个很聪慧的人,能力不及楚王项羽,人气上因为出身平民也没有什么尊贵的后台可以依靠。但刘邦这个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善听,他能听进去百家之言,并且能辨别哪些是正确的思维,哪些是略微偏驳的想法,而张良的思路是刘邦最愿意聆听和接受的。 追随刘邦的张良经过多次征战,已然不是年少时那个以莽撞之法锤击秦始皇的杀手,而是一个懂得进退的智者,无形之中他成了刘邦的“智囊团”。最后的结果也证明,正是张良的善于谋划与布局才推波助澜地消灭了秦国与整个嬴氏家族。可以说,战国末期的张良是用四两拨千斤的方法撬动了历史这支杠杆,让秦国不得不将努力了近六百年的结果拱手献给汉家王朝,虽然真正得到手还是费了一番周折。 在一次庆功宴会上刘邦说: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这是刘邦发自肺腑的一句话,是对张良的赞许,也是对张良的肯定。但刘邦却未必知道张良助他成就汉家基业的真正目的。那是一种掀盘活动,是为韩国的复仇,只不过其方式不再效仿荆柯、高渐离当年的鲁莽之举罢了。张良从公元前209年开始跟随刘邦,到公元前203年于垓下帮助刘邦剪灭项羽,可以说他用了大半生的时间为秦王朝的灭亡奋斗着。汉建立之后,张良便称病闭门不出,逐渐从“帝者师”退居到了“帝者宾”的位置。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张良素多病,从上入关,不食谷,杜门不出。可见,张良晚年的活动鲜为人知,而张良死后究竟葬于何处,也成了千古之谜。 唐诗人胡曾说:赢政鲸吞六合秋,削平天下虏诸侯。山东不是无公子,何是张良独报仇。为什么唯有张良“独报仇”呢?是因为张良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地看懂了当世的棋局,进而操纵棋局,才实现了个人的梦想与价值。胡曾的这首诗是对张良为韩国报仇雪恨的赞许,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历代文人志士对张良复仇行为的认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句话仿佛正暗合了张良的复仇行为。布局,落子,收官。张良终是一个善于观察的棋手,也是一个精于筹谋又有着长远战略目光的棋手。 那么,张良是如何从一个鲁莽的棋手变成善思善计的棋手的呢?这一方面得益于他的老师黄石公的教诲,一方面是他在失利之后渐渐参透的世事与经历。他的老师黄石公是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之一。《史记·留侯世家》中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在下邳桥上遇到了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才授《素书》与他。《素书》是一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书籍。这本书为急于报仇复国的张良打开了另一个思路,同时也将张良精于谋划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出来,让他仿佛站于棋盘之间操纵每一枚棋子,筹划每一步棋局。 一盘棋的铺开需要的是能看懂棋局的人,而棋手又往往被自己布下的棋势所扰。很多时候,棋手正是一枚为心智所困的棋子,眼位着的准能够旗开得胜,眼位着不准则会全盘皆输。输嬴之间,一招错步步错,一时失利就可能永远不得翻身。也正是明白了这一点,张良在跟随刘邦的过程中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经心筹谋的,如鸿门宴智斗一段,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折,都显现出了他超人的解悟能力。未下棋之前先看清楚对方的布局,懂得人家执棋的套路,也只有这样才有最终获胜的机会。 “忍字头上一把刀”,这是一句古语,懂得隐忍的人也才是最后的胜者。张良悟懂了这一点。复仇过程中他执棋布局,掌乾坤于腕中,避免因心气不定溢于言表的行为被他人所控制,他是刺客中最懂得耐心等候的人,所以也是最终的成功者。他的棋局布得好,推翻秦国为韩报仇也可以说只有他做到了精妙。 注:张良,字子房,封为留侯,谥号文成,颍川城父人,汉朝开国元勋之一,与萧何、韩信同为“汉初三杰”。 (231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