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58|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摇曳在冰霜中的并蒂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30 2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9-1-13 22:28 编辑

                                  摇曳在冰霜中的并蒂花
  

  那一天的清晨一定有雾,他错开了众人的目光去找她,将一盆黄蔷薇置于她的窗前。她轻挑竹帘,半露娇颜,用羞涩的眼神告诉他:丁郎,我等你已经好久了!他是那样感动,习惯持剑的手哆嗦成一团,还差点落下泪来。她袅袅婷婷,仙子一般站在他的面前,娇媚,如月生花。
  
  他是侠客,仗义仁厚,初见她时是在菊园。当时的菊园花儿众多,白菊、黄菊、紫菊、红菊……个个名字好,朵朵生得艳,唯独没有绿菊。他正思忖,却听得背后有个小姑娘说,“小姐……我们家里的‘春水碧波’‘绿玉如意’,平常人哪里能见到!”他转身,便邂逅了她。她纯美淡雅,着一件嫩黄的衫子,人如菊,性娴静。从此,他便醉倒在她的风姿里,用台阶上夜夜的等待开始了爱情的执著,如中了蛊一般。爱吹进他的心里,荡起层层涟漪。
  
  他终于等来了她的“春水碧波”和“碧玉如意”,还有她半隐半藏的身影。她蛾眉轻挑,闭月羞花,惹得他心跳如兔,情不能自制。此后,他与她约——每日于窗前更换一盆鲜花做为爱的信号。她轻声应诺,如兰的气息弥漫在四周。六个月,不分大风大雨,大霜大雪,她不停地更换鲜花。而他也在见到花儿的那一刻,心满意足。
  
  然而,风云突变。她倏地不见了踪影,像风中飘逝的柳絮。他从此而病,做什么都全无心情,在江湖上东游西荡。他是侠客,身上藏有连城剑诀和神照经,没了她之后视一切若无物。连城剑诀和心照经是世人争夺的目标,暗藏着价值连城的宝藏,可没了她有再多的宝藏又如何?他活得恍恍惚惚,不明白身将何处。连连受挫之后,才终于明白她的离去另有缘由。她的父亲是当时的荆州知府,也是一个在暗中争夺神秘宝藏的人。
  
  为了见她,他自投落网,被她做知府的父亲用金波旬花熏倒。之后,他被投进牢狱,上了镣铐,用铁链锁住了琵琶骨。那知府隔三差五地拉他去毒打,原因只是为了得到价值连城的宝藏密码。
  
  她当然不知道这些事情,还在闺阁里做着与他婚庆嫁娶的梦,以为与他相恋便可以得到父亲的支持,从此鸳鸯依偎,不说分离。直到那一天,她亲眼看着他倒在脚下,看着他锒铛入狱,才懂了父亲的罪恶并不因亲情而改变。她伤心落泪,向父亲祈求,但利欲熏心的知府大人却把她当做了一枚棋子,利用她、威胁她、哄骗她。她就像一朵花开在寒霜之中,随时都有枯萎的危险。
  
  爱,于是成了意念中的守候。她日日在窗前更换鲜花,他日日在牢里以看到鲜花为欢喜。不论春夏秋冬,寒霜雪雨。她的房里只有一床一桌一椅,一个布枕一双鞋子;他的琵琶骨被穿透,浑身狼藉,闲暇之余苦练神照经。以他的本事,逃出牢狱如同探囊取物,但他却继续承受着暴打之苦,只为那摆在窗前的一抹春色。看窗前的鲜花时,他便换成了另一个人,目光里含着温柔,就连肮脏的肌肤也在发散着绚美的光。终于有一天,那花渐渐地凋了,一片,一片……如雪花飘零。他听到了心跳的声音,他的梦他的幻想他的憧憬在瞬间炸裂。
  
  他终于逃了,轻而易举地打开牢笼,穿墙而过,不顾自已是越狱重犯的身份奔到荆州知府家里,去寻找着她的踪影。直到看到她的牌位,上面写着:爱女凌霜华之灵位。他号啕大哭,伏倒在她的棺木上。他不知道,这一切只是她父亲设下的一个局,是为了得到他手里的连城剑诀和神照经。这局里最重要的一招是涂抹在棺木上的金波旬花。那是一种恶魔之花,食之,无人能活。她的父亲知道他一定会扶棺而泣,也在臆想着他在金波旬花面前交出连城剑诀和启开宝藏的密码。但他没有。她死了,他则不想独活。只是,他不知道,她在为他——受苦。
  
  曾经,为了反抗自己的父亲她在美丽的脸庞上划了十七八刀,肌肉翻出,留下条条鲜红的疤痕。她不愿意听从父亲的建议去欺骗他,或者去嫁一个不喜欢的旁人。她只愿为他守,用心、用情,用生命中最深的执著。爱,就像一朵花,在风中雨中雪中霜中牵引着她,步步向他靠近。她是摇曳生姿的黄蔷薇,美不可言。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还是被父亲利用了,用她的死去诱惑他的到来,用她的死逼迫他交出连城剑诀。她被父亲活活钉死在棺木里,离世之前将双手高高举起。满是血迹的手在棺盖的背面涂画,她用爱在说:丁郎,丁郎,来生来世,再为夫妻。
  
  如果他知道了这一切,死时还会不会觉得很快乐,以为可以从此不再受世人叨饶,可以安心在地下与心爱的人相互依偎;如果知道了她死前的心意,他会不会用威力无比的掌力劈烂这污浊的世界。不可知!他含笑而逝,坚信自己的魂魄能找到离去的她,坚信那个用语言托付的人可以帮他完成遗愿,将他和她合葬……
  
  在经历了很久之后,他终于与她合葬,只是他是骨灰,她是遗骸,他们的棺木上还残留着金波旬花的药性。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做夫妻又何必在乎是天上还是地下,是人间还是地狱?能在一起就够了。
  
  相拥的那一刻,他们一定又看到了菊园里的花,粉的若蝶,黄的似光,白的轻盈曼妙,红色的艳丽且多姿;相见的那一刻,他们一定喜笑颜开,彼此不再目含悲伤,像传说中的梁山伯和祝英台一样。从此,人间又回到了“春水碧波”“碧玉如意”的世界,一派无忧无虑的好景象。
  
  作者金庸是个用情极深的人,创作了描写邪恶的武侠小说《连城诀》;作者金庸也是一个心性极硬的人,用生花妙笔雕刻出一对生死相依的男女,让人生发出许多感慨。那男的名叫丁典,目不识丁的丁,三坟五典的典,是荆门武林世家子弟。那女的名唤凌霜华,人淡如菊,清新脱俗。
  
  原来,这世间的邪恶不能让人保持一颗安静的心,争夺、厮杀、死亡。原来,这世间也有着爱的执著,像他和她那样。凌霜华是生在酷寒中的一朵美丽的花,丁典是守候这朵花的仁人义士。她纯正、碧透、坚韧;他仁厚、刚强、执著。他们是金庸塑造的摇曳在冰霜中的并蒂花,也是一缕轻风,在将人性的至美纯良送远……
  
  爱,可以无理由,爱也可以有理由。心之所至,情便一往而深。
  
  (注:“春水碧波”“碧玉如意”,菊花的名字。
  

  (2382字)
                                                      




评分

9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11-30 23:39 | 只看该作者
好一通美丽的爱的宣言。为两人纯美的爱情醉了,为木门纯美的文笔醉了
3#
发表于 2017-11-30 23:52 | 只看该作者
木门看书,是真真没有白看,总会看完后写出那么优美的故事情节,演绎出一篇微美的文字
4#
发表于 2017-11-30 23:55 | 只看该作者
爱,可以无理由,爱也可以有理由。心之所致,情便一往而深。

金庸的小说读过,但怎么感觉都是打打杀杀的内容,第一次读到这样充满柔情,更是纯美的爱情故事,还是第一次啊,谢谢木门老师赐于大家如此美篇,拜读学习了。

5#
发表于 2017-12-1 09:13 | 只看该作者
木门写这路文字得心应手,把一个“古典”的爱情还原得活色生香,文字优雅,气质若兰。这类文字我只有学习了,写不出来。
6#
发表于 2017-12-1 09:21 | 只看该作者
读书至此,最为精妙。读别人的故事,解读情感的密码。别样的解读。问好木木
7#
发表于 2017-12-1 20:10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爱情小说只能出现在连城诀里。连城决太绝,太伤,在此背景下的丁典和凌霜华的爱情故事,基色已经是无限接近于绝对零度了。
8#
发表于 2017-12-1 20:56 | 只看该作者
唯美的文笔,生动的叙述,感人的爱情故事。
欣赏木门老朋友的佳作!
9#
发表于 2017-12-1 21:29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绝美惊艳的爱情,也只有武侠小说里才出现。木门诠释得威武!
10#
发表于 2017-12-1 21:50 | 只看该作者
唯美别致的文字,呈现着一种爱情的凄美。开头主人公的身份给人以悬念,结尾巧妙地道《连城诀》这也是木门笔力的超拔之处。
可惜在这个纷扰物欲的现世,这样的故事就是神话。
欣赏!问好!
11#
发表于 2017-12-2 06:47 | 只看该作者
金庸的小说几乎看过,书里的故事都很离奇且极具吸引力,说到底,都是因为一个贪字,江湖便血雨腥风。而那些至纯至美的爱情,便是那血色之外的一股清流。欣赏木木的解读!
12#
发表于 2017-12-2 07:59 | 只看该作者
这文笔,这故事,只服你!赞!
13#
发表于 2017-12-2 11:50 | 只看该作者
构思巧妙,语言细腻生动,描写传神,将金庸的武侠小说《连城诀》演绎得美妙灵动,写出了生命本质的美。
14#
发表于 2017-12-2 17:13 | 只看该作者
   绘声绘色又极富魅力的古典爱情小说,写的得心应手、熟练而吸引人,令人佩服!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19:41 | 只看该作者
芳菲 发表于 2017-11-30 23:39
好一通美丽的爱的宣言。为两人纯美的爱情醉了,为木门纯美的文笔醉了

芳菲,你的爱情也可成经典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7 08:30 , Processed in 0.06041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