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17|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从哪里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4 1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从哪里来


·浇 洁



  “你恰哪?我永康。/啥特产?萝卜生姜。/到恰去?/府府县县勿离康。”

  唱起这童谣,记忆里浮现的是老家永康,四合院里的臭水沟,房屋旁无遮无拦的大粪缸,当然还有行走四方的打铁匠,那四溅的火星里锤打的是贫苦的童年。我就这样随一把铁锤跟着继父来到了当年“富裕”的江西。

  远离故乡的人是飘泊在空中的风筝,内心总有一根牵筋扯骨的线攥在故土上。每当父母提起老家的陈年往事,或感觉无所依持的时候,离别的伤感就会在不眠之夜,萦绕我孤寂的脚步。那不变的乡音与口味,便会迸发出回归的诱惑与冲动。因为东阳至永康高速公路的修建,碰到祖父的坟需要迁移,冬至前夕,我和弟弟坐上了回归的班车。

  虽然相隔千里,直达的班车六七个小时就到了。由于少小离家又难得回来,站台上,我们和二十来年没见的表姐只得靠喊名字来相认。表姐用自家小车把我们接到她家,一切都是那么富丽新潮。如今的永康,再也不是当年只会生产萝卜生姜、逼得人外出打铁烧炭谋生存的贫困县,在改革开放的沃土上,已成长为闻名海内外的“五金之都”和旅游胜地。

  在我欣喜遐想不久,表姐就喊我们去餐厅用餐。海鲜、洋酒,我是不感兴趣的,最诱人的莫过于永康肉麦饼。我感叹这么快就吃上了酥黄香软的肉麦饼。记得原先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回,用的是大铁锅,下面烧稻杆,耗时费力不说,还常扑你一脸的秆灰。不像现在用电烤锅方便快捷。永康在吃方面有五大特产:红米糕、干粉丝、炒米豆、卷筒饼、肉麦饼。其肉麦饼味最佳,一般外地人或在外地烤不出这种颇具家乡味道的饼。这种饼,最主要的是馅里的腌菜,只有永康本地长出腌制的雪里蕻腌菜,甜、脆,稍带点恰到好处的酸。吃了三个大麦饼,可怎么吃都似乎少了点童年的味道,或许美味需要耐心和清贫做佐料?

  饭后,和表姐闲聊听表姐家人说话,尽情享用了一把乡音如酒的亲切美妙。永康腔,柔绵舒展、婉韧筋道,如和出的麦饼面,又似金华婺剧。浸润其间的永康人,便有了水的灵动风的柔转,加上四方奔走讨生活的磨练,软语温存中隐藏着不动声色的精明。

  睡在温软舒适的棕丝床上,我以为自己会像平常出差那样择床睡不稳,没想踏踏实实的一觉天亮。

  第二天,表姐又用车把我们送到了老家——西溪镇桐塘村。真是到了家门前都认不出!村子又大又靓,路又宽又直,新建的楼房早把记忆中的老路淹没,儿时门前光秃秃的山已长满了浓绿的树木,屋后的大粪缸早不知去向……

  最接近骨头的地方,生命最甜蜜。尔后的几天,我就被浓浓的亲情所包围。那是与记忆里的美好或伤痛约会,与过去的自己或自己的未来约会。

  人到一定年纪,方能明白,一生拥有的东西并不多,血脉亲情就是一种,它是灵魂的密码,一经打开,就能触到生命的根,走进温和的家。多年未见、平常又疏于联系的忠华堂兄嫂,尽管自己的儿子受伤住院,却惯有的热情客气。知道我们要来,一家人放下一切,顶着寒风冽雨,上山帮我们选好坟址,挑好吉日,请好拣骨师,择碑、挖坑、运沙,前前后后,不叫我们有丝毫的担忧。

  迁坟那天,弟弟脱下温暖的内衣,托住爷爷的遗骨,再用大红布包扎好。在鞭炮声中,点亮引路灯,弟弟抱着爷爷,迈坎过桥时唱念着,领着爷爷来到他的新家。新家里放置好外婆帮我们备好的五谷,及折剪的红纸碟,分别摆上红米糕、豆腐干、苹果,和爷爷生前爱吃的肉麦饼。按大小秩序揖拜后,堂伯在坟前颂起了爷爷的好:忠厚老实,待人诚心,常把邻人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尽心料理……

  由此,我想起族谱上对爷爷的记载:名振飞,字瑞龙,见义勇为。生光绪已巳四月十七日辰时,卒缺。娶下店五王氏……

  爷爷是个平凡的人。1969年冬去世,享年65岁。我对他的印象只在母亲和叔伯堂兄弟们的言语里:个高,四方脸,故村人唤他“椴木”,为人忠诚,有时会装点小傻,常把萝卜当肥肉大碗地吃。他病瘫在床上,尽管我只有三岁,爷爷清早叫我,我就知道帮爷爷倒小粪桶,到门旁溪里洗净。

  在忠华堂兄嫂的热心邀合下,我有幸见到了十多个离家在外的叔伯堂兄姐弟。素未谋面的我们济济一堂,叙旧认祖排辈,在各自脸上寻觅着先祖的痕迹。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氛围,是漂游在外的我从未感受过的。心,在难得的亲情浸泡下变得柔软。血脉的相连,使初次相见的亲人们,只言片语便消除了隔离,谈聊间洋溢着亲人才有的真诚与理解。巧合的是,我们堂兄妹们有着相似的性情体质:胃口好,耐活,老实本分,不乏聪慧;眼睛都不太好使,右耳天生有点背,胃怕寒,再热的天睡觉肚子上都要搭点东西。从这些表征上,我们找到了血缘上的认同。尔后,堂兄像知道我们的心事似的,带我们去看自己的祠堂和老屋。吕氏祠堂,村人称之为花厅,系经过维修后的清朝建筑。厅堂上悬挂着镏金的“树德堂”匾额。据说,当年花厅里的每块地面砖都要手工打磨三天三夜,且留下了“有好子孙修花厅,就在七步台阶下”之谜,至今无人参透。祠堂后有座花园十三厅,我家的老屋就是其中的一厅。十三厅围成一个四合院,四合院场上鹅卵石镶嵌的各式花纹,虽历经岁月的磨砺却依然精致时尚。

  走进四合院西边的老屋,尽管它早已卖给了人家,但我仍感觉它是我的,因为柱梁门楣间存留着我童年的音容与气息。摸着儿时攀爬过的雕花木窗棂,像小时候那样,从窗格里好奇地窥视着屋里的一切,我依稀看到年轻的父母闩门坐在床沿上,拉着手亲热地说着什么,听到当年二娘从身后,训斥我小孩子家窥视不懂事!一眨眼,我似乎又听到了患病的父亲躺在床上的痛苦呻吟。有人说,记忆不是对遗忘的否定,它只是遗忘的一种形式。而这些愈来愈清晰的记忆却像一把烧红的尖刀,烙刻着在外飘零的我。踩着院场上溜光的鹅卵石,听着堂兄弟们对先祖财富与智慧的赞叹,我脑海里浮现的却是弥留的父亲躺在门板上,回光返照时在院门口对我姐弟所说的话,及院场外那棵弥漫着死亡气息早已被砍的无花果树……儿时的凄苦像五月的无花果,开着隐秘的花序,氤氲着浓郁的青涩。

  触摸着涂染了斑驳记忆的老屋,听堂兄讲述着老屋熟悉又陌生的人和事,揣度着它奇特的风水现象。漫步在村里,儿时的伙伴早已无法认知。只是,不时能遇上抱过我姐弟小时候的大爷大妈们,听他们津津乐道地回忆:“丽珍,你两岁多还不会走路。有一天,我拿饼在你家门口诱你,你竟绕着四合院,跌跌撞撞走了一大圈……”在驻足、寒暄中,如水的时间,把沉甸甸的故土人情冲荡到茵绿两岸,等着我们拾拣,慰藉我们缠绵的乡愁。

  感怀中,堂兄娓娓道起了遥远的家史:我们的老祖宗是康熙年间的太子师——吕敏常。怪不得他的后代——如今的我们都爱好为人师。据说他娶妻时,有一条蛇挡住了新娘子的去路。新娘子聪明伶俐,随即取下绣花红头巾铺在地上,对蛇轻言抚慰道:“请您从红头巾上爬过去,好么?”话音刚落,那蛇竟真的“嗖嗖”从红头巾上爬走了。原来,是条小苍龙!而我们的祖训是“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说起我的太祖父吕圭志,却是一位二十几岁时,被土匪吓死的年青人。土匪非常霸道,他提一杆铳插到谁家的田,谁家的田里成熟的稻谷就归他所有。那年土匪恰插到我太祖父的田,太祖父连夜把一田的稻谷割回家。终因惧怕一病不起。圭志留下一遗腹子,名为吕钦补。钦补十三岁时,因饥饿难忍,偷偷到田里折不到一米高的青玉米杆吃,折一枝嚼吸一下,折一枝嚼吸一下,不知不觉把一口田的玉米杆都折遍了,回头一看,吓坏了!钦补怕回家被继父责罚,连夜逃到远村一位亲友家。迫于生计,后来,当了别人的倒插门女婿,又想法子回到老家,一口气生下四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就是我的祖父。

  听母亲说,祖上四房我西边那房一直人丁不旺。爷爷很晚还没娶妻,太祖母急得没办法,力排众议把一个寡妇——我奶奶,敲锣打鼓迎进门。奶奶个头小巧,心地善良,却不善观言察色,说话不着点。这一点我多么像奶奶。奶奶生了三男四女,只留下大伯和父亲。大伯成年后一直在杭州做事,极少回家。父亲去世后,我和弟弟随母到江西,奶奶被大伯接养,得病瘫痪在床,见人就托求带回老家。我当时年幼,又相隔遥远,加上母亲怨恨大伯对我们照料不周,故1978年过世的奶奶,我临死未见,至今也未曾上坟拜祭过。

  说起我大伯,多年来我们似与他毫无瓜葛。直到1999年末,大伯多方打听到我原先的工作单位,才辗转寄来了一封信。信是用毛笔小楷写的,字迹清俊刚正,语言明晓流畅。印象中,这样的信,只有知情达理的老先生才能为之。大伯在信中表达了诚挚的愧疚之意,并说,当年穷而无奈,而今他得大病将不久于人世,希望能会上一面。我迅即将此事告之了母亲和弟弟,激动地拨通了信中所附的电话号码,听到了我遗忘多年的大伯——也就是记忆中父亲的声音,悲欣交集,语无伦次。随后,我们姐弟还是禁不住大伯的恳切邀请,赶赴永康,在祖父坟前见了一面。七十多岁的大伯,个不高,话不多,脸上多肉,形似葫芦。但我基于小时候母亲对他的坏印象,除了冲他诘问之外并无好感,更鲜有交流。见面不到一年,大伯就过世。如今想来,是多么后悔,那是父亲的同胞兄弟,父辈中唯一最亲的人啊!

  从我珍藏的大伯长达六页的书信,及谢世前自己口述叫外甥执笔写给我姐弟俩的长信中,我了解了父辈们的家事。现重新捧读来信,我似看到大伯斜靠在病榻上艰难叙述的场景,不禁揪然而动,感慨万千。大伯在信中写道:

  “我读小学连跳两级,十三岁考进古山中学,得了第二名。你爷爷那时候田多家境困难,要我在家帮忙干农活。开学时,古山中学的两位老师前来动员,你爷爷不同意。第二天,校长亲自上门并答应免学费,你爷爷固不应允。从此,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我一个大妹,名叫香蓬,非常聪慧美丽,念书成绩很好,一教就会。十岁那年突然得病。你们的爷爷奶奶不求医而求神佛,耽误了治疗,少年夭折。我的二妹也很玲珑俊秀,七岁就认得很多很多的字。八岁那年夏天也跟大妹一样突然发病,据现在推想,很可能是中暑。你们的爷爷奶奶不痛改前非,仍不求医问药,只是自己刮痧针灸。结果,又延误了病情,送医院后不治而亡。我的弟弟也就是你们的亲爸,读书是尖子生,考上古山中学没钱交学费。你爷爷说,认得几个字就行了!那年,我已是二十一岁,十五岁从师学艺,二十岁就自己起炉打铁。我很想帮弟弟继续念书,提议先把家里的耕牛卖了。你爷爷决不同意:‘牛是我命根子,不能卖!’我说:‘先卖了,我会挣钱重新再买一头。’你爷爷就是不答应。我正月初六就带徒弟出门,等寄钱回家时开学已经好多天了。你爷爷要我带你爸去学打铁。你爸很聪明学艺很用心……”

  记得小时候,家中仅有一张父亲的黑白照,母亲时不时拿出来看看,看了每回都哭。三四岁的小妹见母亲看了伤心落泪,趁她不注意,就把它撕了。为此,母亲狠闹了几回。相片上的父亲长圆脸,英俊洒脱,不过随着岁月逐渐漫漶模糊,慢慢地与弟弟的脸形相叠合,只因母亲说,弟弟的相貌性情酷似父亲。而我对三十三岁就离去的父亲,温馨的记忆,便是当年他从杭州做工回家,逆着光从后门进来,背回一捆青白色的甘蔗,那甘蔗在父亲肩上生发出月亮般的光洁。然后从他人嘴里知晓,大名“章升”的父亲,因嘴宽瘦小,绰号“钵头”。当兵体检体重少了两斤没当上。父亲拉得一手好二胡,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我从大伯的字里可揣想父亲清正俊逸的字体。当年,许是为了纪念,我只从老家带回父亲的一方墨砚。父亲脑瓜子灵活却优柔胆小,帮人打铁做了三年下手,活做得漂亮,铁器中最难打的剪刀,他一看就会,仍不敢独自开炉拿主锤。为了自家兄弟的事敢与人拼命,却受不了老婆的三言两语气得要上吊。父亲根上的这些缺点,似乎早在我姐弟俩身上抽枝蔓延。每到清明,想着老家孤零零的父亲杂草纠结的荒凉小土堆,难言的心酸便涌哽在喉。

  说到我母系血统,我从九十四岁高龄却依然思路清晰的外婆身上,可随处看到母亲和自己的影子,以及爱好文学的根源。如果说我是一株草,永康就是生育我的土壤,祖父母们和外祖父母们就是我的种子。我能长多高,能开什么花,与他们息息相关。

  外婆出身地主家庭,是太外祖父家的三小姐,由于太外祖父没生儿子,把她当男孩教养。因成分问题,下嫁给贫农出身老实厚道的外公。我小时候,因母亲陪父亲到杭州看病,在外婆家寄养过一段日子。她去田里干活,我跟去田里;她去喂猪,我跟去喂猪。外婆极爱在自己脚后表扬我,一会儿夸我乖巧,一会儿讲我漂亮。“只要顺着她的毛捋,丽珍会很听话。”她常教母亲要如此治我,母亲却没此耐心。在一片表扬声中长大的我深得外婆的宠爱。记得她八十五岁那年,我回老家,她用稻秆火烙饼给我吃,灶下锅边来回跑,手脚还很麻利。外婆闲下来,喜欢我围着她有些年头的长方桌坐下,拉着我的手和我说话:“丽珍,说好话睡好觉,什么都好。你太外公挂在嘴边有两句话,‘耕读裕子孙,孝友传家宝’‘性宽茅屋稳,心安菜根香’,我受用了一辈子……”

  舅舅舅妈说,外公外婆年岁越大越恩爱,有好吃的两人推来让去,只是因信仰不同偶有口角。正儿八经、老实巴交的外公,八十岁那年脖子上吊挂了受难的耶稣。活络聪颖的外婆,仍一如既往地信佛吃花斋,隔三差五拄棍去庙里烧香。母亲身体每有不顺,总爱在我面前拿外婆的事自我宽慰:人是三节草,不知哪节好。看你外婆,四十岁那年得黄肿病差点死去,偶被过路郎中治好,现在九十多还这么健康,笑称自己是白发仙女……

  是啊,如今外婆的日子过得可神仙了,舅舅舅妈对她扶上牵下,言语温软。逢节假日,孙辈曾孙辈们一大堆围着讲笑话,送礼物,外婆活像大观园里受宠的贾母。尽管耄耋高龄,满头银发,但脸色白皙康正,没多少皱纹寿斑。一双手,软而光滑,这样零下几度的严冬,握着我还是和暖的。眼睛亮得能看见几米外瓦上的横纹。只是腿脚力弱,耳有点聋,但能烧自己的饭,屋里被她拾掇得齐整清爽。

  这次回老家,在外婆面前因芥末小事与弟弟闹不愉快。外婆见我像小时候那样撒娇,唏唏嘘嘘落泪,边连夜帮我叠去父亲坟头的纸银元,边慈爱地望着我,“外婆很难得了,做客一样,你下次来见不到啰……”听了,我心一颤,是啊,人生在世,就像做客一样。

  知我姐弟要回江西,外婆半上午就委派舅舅舅妈去堂兄家把我们接回,再多住了一晚。为了哄我俩开心,外婆唱起了婺剧《白牡丹对课》:“肚皮无毛三分白,小儿吸奶口里一点红,两只奶奶悬空挂,十月怀胎紧包拢……”那且白且唱、惟妙惟肖的腔韵架式,令我惊叹叫绝。我曾几次考外婆的记忆力,中途冷不丁插问,她像年轻人一样,随问随答,一字不落。那晚,外婆异常高兴,给我们出了一个谜又一个谜,单看到屋里的红灯笼,就打出了三个谜。对永康歌谣,外婆更是张口就来:“麻雀娘,踢粗糠。/踢点米,担姑娘。/姑娘嫌我少,我自己担大嫂……糖渣水,粘墙壁。/墙壁开点花,姊姊妹妹卖黄瓜”……她说,她常在临睡前哄自己唱唱。这些,已成了外婆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是她心灵的栖所。外婆乐观开朗,只是性子稍有点急。她是一座收藏着无数个似“我”非“我”的小型图书馆,一个洞察人生之谜的精灵。

  饱餐了表姐做的永康特有的卷筒饼,我们坐上了远离故土的夜行火车。我为做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了解了自己的来和去而欣慰。在轰隆的列车上,我意外发现困扰自己多年——手指上莫名的癣,已不知何日消失,光泽如新。这是故乡的水土给我的恩惠对我的暗示。随着岁月冲刷将逐渐疏离淡化、不知何日能再回的故乡,就像灵通的外婆,不忍将别转身而去,含笑而眷恋的目光,将永在我的胸前开花,在我的血液里欢欣吟唱:

  “你恰哪?我永康。/永康恰哪?长恬雅庄。/食过未? /火腿腊肉煮饭汤。永康侬,永康腔。/熟悉乡音醉心房……”


















[ 本帖最后由 浇洁 于 2010-3-16 14:43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3-14 14:32 | 只看该作者
先坐下,抽时间阅读。
3#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4:34 | 只看该作者
新年粘一稿,祝中财论坛越办越好!并由此向朋友们拜个晚年!望大家多批。
4#
发表于 2010-3-14 14:41 | 只看该作者
流畅的文笔,浓浓的亲情与乡情。情感线索明晰。
5#
发表于 2010-3-14 14:43 | 只看该作者
诸多的深情和怀念,那些场景宛如任何此刻的亲临,真切,挚诚,带着游子血液的温度,和向往的激动情愫。明、暗对比的色调,呈示一个漂在异乡的热切之心。文中以单一的线条继尔复综成多线条,从回乡的第一幕,拉开记忆的一段一段历史,那些面容在此刻如一复原为生动,眼前被回忆扯动,注入更多的音容,宛如节日红火的走马灯,更如记忆的幻灯片,沉浸其中,把味亲情。可谓是具有画面感的还乡片段,笔触清晰,思路明泽,在乡情中提炼人生别样的境界,很大程度上渲染了爱与亲情与乡情的几经并融,细腻,温和。唯美中不足是有些过于细碎,场景转换有点快,有侧重,有勾勒,更有凝聚力的去构思和提炼文章于乡情、于生活的感悟,想来效果会更好。个见莫怪。问好,周末愉快!
6#
发表于 2010-3-14 15:24 | 只看该作者
因为祖父迁坟,才有了这次故乡之行。与众多的亲戚相聚,浓浓的亲情张扬在文字间。可以按照小暖的提示修改下。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6:3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朋友!特别是小暖的精心点评。我好好想一下。
8#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20:37 | 只看该作者
有朋友说,自由是散文的法则。看怎么把握这自由了?与各位文友商榷。
9#
发表于 2010-3-14 21:54 | 只看该作者
  远离故乡的人是飘泊在空中的风筝,内心总有一根牵筋扯骨的线攥在故土上。最接近骨头的地方,生命最甜蜜。尔后的几天,我就被浓浓的亲情所包围。那是与记忆里的美好或伤痛约会,与过去的自己或自己的未来约会。

喜欢朋友在叙事的同时插入的这些具有诗意的语句,问好。
10#
发表于 2010-3-15 08:33 | 只看该作者
我反复读了多遍这篇文章,感觉这篇文章应该视为作者的一篇力作,原因有如下几方面:其一是文章采用缜密质感的文笔,对映衬文章背景的物象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描述,感性色彩浓郁,散点透视的风格明晰突出。其二是观瞻、游记随笔的特征与亲情感悟和现实同记忆的对比水乳交融,构建出了文本张力的轮廓。其三是以亲情这条线索,婉约而又阴柔地刻画出了感念祖先、秉承血脉延续和塑造灵魂的深刻内涵和厚实意境。其四是借具象描述进行抒发和感悟的伸手可触的韧性和立体感十分强烈,拔升了纵横交贯式和跨文体叙述的韵致,增添了文章的丰满度。构思的灵性,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愫,大向度的写作趋势以及前后呼应烘托主题等特点,是为本文的高光点,确实给人较强的感染力,当以精华支持!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09: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敬版的细致点评。此文我写了几个月,花了不少心思。只是是否细碎了些?祝您创作丰收!
12#
发表于 2010-3-15 09:55 | 只看该作者
昨晚回来。一直在忙着。先记号。问好!
13#
发表于 2010-3-15 13: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0-3-15 08:33 发表
我反复读了多遍这篇文章,感觉这篇文章应该视为作者的一篇力作,原因有如下几方面:其一是文章采用缜密质感的文笔,对映衬文章背景的物象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描述,感性色彩浓郁,散点透视的风格明晰突出 ...

真是好文章,学习学习。
14#
发表于 2010-3-15 14:01 | 只看该作者
原来你的老家在永康。这次因为动迁祖父的坟,才有了一次更为难得的机会。在这里,你感受到的不仅是家乡的巨变,还有更为浓烈的亲情和对乡土的深情。远离故土,再次亲历,那种感受与感慨总是漫溢于心。这又是一次寻根之旅,在这里你最大的收获便是对遥远的家史有了深刻地记述。文章语境清晰,在记述在回望中,以亲切和质朴见长,在诸多的细节里,突显的是整个家族以及人物的生活情形,如此,也给了你为这个家族的历史添加了一份厚重的情感和鲜亮的一笔。支持精华!
15#
发表于 2010-3-15 14:30 | 只看该作者
浓浓的乡情,浓浓的亲情,感觉很温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8 17:15 , Processed in 0.09897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