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9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乡村:无以言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5 2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乡村:无以言说



  2010年伊始,我把目光聚焦在西部乡村,我设想过一个可以持续写下去的选题:基层。目前,只简单走了几个顺便的村子。目力所及,如我所料,改变是缓慢的,尤其在冬日,那些外出回来的打工者,在故土的阳光下,怅然若失,不知道来年的汗水将流洒在哪一块陌生的土地。

  因为贫穷,中国农民在大批大批地流徙,他们被统称为:农民工。

  因为浓重的乡音和乡俗,他们在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被轻易认出。他们也许是和自己新婚的妻子或丈夫,也许是和根本就没钱婚娶的同伴,为自己设想过的生活南下北上,东奔西走,行影苍茫。

  在天水火车站,我们看到返乡过年的农民兄弟,斜躺在行李上,眼望隐晦的天空,仿佛在寻找家乡温暖的光芒;一个年轻的母亲,背着年幼的孩子,一边用浓重的方言哄孩子吃零食,一边等待东来西去的火车进站,她要从遥远的西北山区一直跑到更加遥远的西南山区,我不知道这一年她和她心爱的丈夫挣到了多少钱,也不知道他们一年的努力离他们想要的幸福还有多远,但我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是单纯的,他们的内心一定也是安静的、隐忍的,他们对这个还在缓慢改变着的国家是充满信任和期待的。

  同样也有满怀感念之情的。在距离清水县城不到五公里的一个村庄里,一个30多岁的木雕工匠告诉我们,农民的日子比原来好多了,谁也没听说过哪个朝代农民种粮可以不缴税,国家还给补助的。现在自己做一点小工艺品,一年也挣不少钱呢。他们村子原来在半山上,冬天干旱没水吃,夏天路滑下不来。前两年,全村实施整村扶贫搬迁,从半山上搬到川区,现在交通方便了,住的好了,离城近了,手头也活络了,挣前自然就比原来多了。据说,因为搬迁,他们村子绝大多数人都住进了小二楼,单门独院,比城里人还舒坦。

  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我最关注的是农民群众的人均纯收入,这个算法含混的数字,听起来总是让人心凉。在我所在的这个中等城市的房价涨到近5000元一平方米的时候,广大农村的年人均纯收入还在3000元以下,好多人辛苦一年,连半平方米的房子都买不起。一些家庭因疾病返贫,一些家庭因教育返贫,一些家庭因为婚嫁返贫。这些贫穷的人们,必须背负承重的债务远走他乡。留在家里的多是身体孱弱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因为长期以来“靠天吃饭”的窘境,他们只好把瘠薄的土地和自己的亲人一起交给老天。

  “3·8妇女节”前夕,也是在一个距城区不远的山村,我们采访到一个单亲家庭。丈夫几年前意外去世,一个41岁的母亲带着3个还在上学的孩子,因为农业收入微薄,她必须早出晚归打零工,供孩子上学,说到伤心处,她泪流满面。临别时,我们给她最小的孩子100元,作为我们来过的一点心意。

  也是在这个节日前夕,我们采访到一个出身贫寒的女企业家,她在奔波了20多年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创办了实体,目的就是带动家乡父老乡亲早日走出贫穷,走向富裕。她发自内心的感慨是:都是苦日子逼出来的。后来,在新闻稿中我把这个感慨演绎为:贫穷也是一种力量。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原始的生存动力,奔波与努力,坚持与守侯,总有回报。

  这几年,我们都在城镇化的方向上奋斗着,城镇化不是放弃农村,而是改变和改造,但为什么他们必须远离家乡,另谋出路?在追求富裕、文明、幸福生活的道路上,我们该做什么,能够做到什么?从个人责任到部门责任再到政府责任,自下而上,一路追问上去,我们发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财富分配、幸福指数的巨大差异,所有的不平衡归结起来还是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平衡。资源配置的权利在政府手里,所有的平衡必须是在政府指导之下才可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只能寄望于政府的决心和行动,因为百姓普遍的反应是政策很好,就是落实没抓好。

  乡村是沉默的,它寂寞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警示。让乡村与城市携手共进,协调发展,也许是中国亿万农民的共同期待。


2010-3-15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财智天下 于 2010-3-15 22:27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3-15 23:11 | 只看该作者
沙发哦,坐下来慢慢品读,问好。
3#
发表于 2010-3-15 23:18 | 只看该作者
目力所及,如我所料,改变是缓慢的,尤其在冬日,那些外出回来的打工者,在故土的阳光下,怅然若失,不知道来年的汗水将流洒在哪一块陌生的土地。

既抓住总体情况,又能用典型例子来说明。既有描写又有思考,既有忧患意识,又充满了期望。很欣赏这种简洁的文风和直击现实的责任感,学习了,问好朋友。
4#
 楼主| 发表于 2010-3-16 20: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fx875206 于 2010-3-15 23:18 发表
目力所及,如我所料,改变是缓慢的,尤其在冬日,那些外出回来的打工者,在故土的阳光下,怅然若失,不知道来年的汗水将流洒在哪一块陌生的土地。

既抓住总体情况,又能用典型例子来说明。既有描写又有思考,既有 ...


谢谢匣子朋友不吝关注,问好你!
5#
发表于 2010-3-16 21:10 | 只看该作者
乡村是沉默的,它寂寞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警示。让乡村与城市携手共进,协调发展,也许是中国亿万农民的共同期待。


这是一种有高度的思考。学习问好。认真读了,对于先生的敏锐甚为钦佩。
6#
发表于 2010-3-16 21:48 | 只看该作者
政策很好,就是落实没抓好。

确实这样。
7#
发表于 2010-3-17 00:16 | 只看该作者
视野开阔,对乡村的宏观视角很有看点,有着焦点的透视和呈现意义。
8#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2: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川媚 于 2010-3-16 21:10 发表
乡村是沉默的,它寂寞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警示。让乡村与城市携手共进,协调发展,也许是中国亿万农民的共同期待。


这是一种有高度的思考。学习问好。认真读了,对于先生的敏锐甚为钦佩。


谢谢川媚来读,久违了,问好你!
9#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2: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10-3-16 21:48 发表
政策很好,就是落实没抓好。

确实这样。


谢谢龙女,祝贺你荣任诗歌斑竹,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2: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0-3-17 00:16 发表
视野开阔,对乡村的宏观视角很有看点,有着焦点的透视和呈现意义。


问好房斑,一直忙着下乡,远握!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2:1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也感谢小暖斑竹无言提升,沉就沉了吧,没关系的啦!
问好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5:57 , Processed in 0.05029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