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545|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感悟“禅即生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27 18: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楠 于 2017-12-28 08:45 编辑

        漫谈“禅即生活”
  

  星云大师的《禅即生活》让我一下子揭开了多年来对“禅”认识的神秘面纱,一直认为向佛的人所具备的禅心是深不可测、遥不可及的,现在终于明白“禅”就在我们身边,或者说有时候自觉不自觉的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只是不曾作进一步的领悟罢了。
  
  其实禅,就是我们华夏民族锻炼思维出智慧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所以“禅”就是一种“静思、深思”行为,是人类本能的思维方式,后来经过先民的开发,便形成了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
  
  什么是禅?星云大师在《禅即生活》中形象的说明了禅是搬柴运水,穿衣吃饭;禅是行住坐卧,语默动静。星云大师通过百余篇公案禅话,引领大家契入禅机,告诉大家,其实我们做事与修行是分不开的,禅即生活。从这些公案里,我们可以体会禅的大机大用。禅,不但有机锋,还有慈悲、幽默、洒脱、率真……它是生活中一股安定心灵的力量。运用禅的智慧,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少一些烦恼,多一些解脱,所谓:“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忧之。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静。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与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质朴无瑕,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星云大师在公案禅话《浮生梦中》讲了一个故事:杭州西湖喜鹊寺有一位道林禅师,又称鸟巢禅师,因为后来他独自到秦望山一棵枝繁叶茂的松树上栖止修行,就好像小鸟在树上结巢居住一样,所以时人皆称他为“鸟巢禅师”。大文豪白居易一心向佛,敬仰鸟巢禅师的道行,于是有一次特来请示禅师,并用诗偈问道:“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鸟巢禅师也用诗偈回答:“来时无踪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禅师的意思是人生如梦如幻,短暂如朝露,但是如果能体悟到“无生”的道理,超越“去”、“来”的限制与对待,生命就能在无尽的空间中,不断地绵延拓展,不生不灭。其实这道理抛开禅语,就是人生的终极目的意义。大家只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就明白了,只可惜大多数人都被眼前的俗事羁绊,无法深悟而已。
  
  人整天忙碌,辛苦地奔波,为的是生活。但饱暖之外,又要求种种物欲;物质可以丰富起生活,却也常会枯萎了心灵;口腹之欲满足了,却往往反而闭锁了本具的智慧。人们的日常生活,完全在一种不自觉的意识下被向前推动着。善恶是非的标准,都是社会共同的决定,没有个人心智的真正自由;所以,时下大多数人虽然拥有了前人所梦想不到的物质生活,却也失去了最宝贵的心灵自我。那么,我们就要进一步领悟“禅”的意义和作用,禅并不是弃置生活上的情趣,确切地说,它超越了五欲六尘,而在此基础上获得更实在的和谐与寂静。它一样的穿衣,一样的吃饭,“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所以“禅”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到处充满着生命力,正可以扭转现代人类生活意志的萎靡。禅,不是供我们谈论研究的,禅是改善我们生活的,有了禅,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
  
  星云大师在《一切皆禅》中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有位云水僧听说无相禅师的禅道高妙,想找禅师辩论一番,可巧禅师不在,侍者小沙弥接待了他。小沙弥说:“禅师不在,有什么事情我可以代劳吗?”云水僧说:“你年龄太小,不是谈话的对手。”小沙弥说:“年龄虽小,智慧不少。”云水僧一听,觉得回答的还不错,于是想和小沙弥打个禅机看看。云水僧用手指比划了一个小圆=圈圈,并向前一指,小沙弥就摊开双手画了一个大圈圈;云水僧竖起一根指头,小沙弥就竖起五根指头;云水僧竖起三根指头,小沙弥就用手在眼睛比划了一下。
  
  云水僧大惊,诚惶诚恐地跪下来向小沙弥顶礼三拜后,掉头就走。云水僧心想:我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问他心胸有多大?结果他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圈,说他的心有虚空这么大。我伸出一指问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说他奉行五戒。我再伸出三指问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说三界就在眼前。一个侍者小沙弥尚且有如此高的禅风,无相禅师的修行一定更加高深莫测、不可思议。
  
  无相禅师回寺后,小沙弥报告了先前发生的事。小沙弥说:“那云水僧不知怎么就知道我俗家是个卖烧饼的,他先比一个小圈圈说我家烧饼只有一点点大,我马上摊开双手说我家烧饼很大喔!他又伸出一个指头说一个烧饼只卖一文钱吗?我就伸出五个指头说五文。他想还价,伸出三指问三文钱如何?我想这个人太没良心,便指指眼睛,说他不识货,想不到他就吓跑了。
  
  无相禅师听罢,说:“一切皆法也,一切皆禅也。”
  
  这则故事看似幽默,实则说明了一个道理。佛法讲究机缘,禅,就是机缘。懂得,便无时不禅,无处不禅,无人不禅,无事不禅。不懂,即便说得天花乱坠,也与禅无关。俗话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是这个道理。
  
  自古以来,禅师们都非常重视生活里的劳动和服务,像黄檗禅师开田、摘菜,耕作,不以为苦;沩山禅师摘茶、和酱、泥壁,从茶园工作到厨房,从做酱菜到水泥粉墙、挑砖砌瓦,样样做过;仰山牧牛、开荒,在荒原上行走跋涉;洞山锄茶园,一锄锄挥下,汗流如注;玄沙砍柴,那握着柴刀的手,长着累累的厚茧;赵州扫地,日扫夜扫,把多少烦恼扫成堆……等等。他们主张以自耕自食为主,以募化所得为辅的丛林生活制度,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警训。
  
  有道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大地万物皆是禅机,看透这一点,我们就是禅者,于是在我们的眼里,每一个季节都非常的好,我们从中可以更懂得顺应,顺应自然、顺应天地的变化、顺应社会。所以“禅”就如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事业上,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我们的智能,让我们感到和谐,感到充实,感到明澈,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12-27 19:02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7-12-27 19:04 | 只看该作者
禅,是很美妙的;参禅,更是很美妙的。
仿佛多打一个字,都有一种孽力会滋生。
禅是生活,禅是修行,禅是境界,禅是慧悟。

点评

不怕泰山石了?  发表于 2017-12-27 19:10
4#
发表于 2017-12-27 20:01 | 只看该作者
星云大师最近火到红,不过他讲的那些故事我好像从慧能大师那也看到过。禅意即人心,心定自然静。
5#
发表于 2017-12-27 21:14 | 只看该作者
来一楠这里听听禅意,让心安宁挺好的。
6#
发表于 2017-12-27 22:12 | 只看该作者
“禅”就如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事业上,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我们的智能,让我们感到和谐,感到充实,感到明澈,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
7#
发表于 2017-12-27 23:43 | 只看该作者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个时代人有点矫枉过正,过于功利,所以星云大师才会火,人们需要一点返璞归真的生活指导。
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8 08:51 | 只看该作者
槐安. 发表于 2017-12-27 19:04
禅,是很美妙的;参禅,更是很美妙的。
仿佛多打一个字,都有一种孽力会滋生。
禅是生活,禅是修行,禅是 ...

谢谢槐安朋友的关注支持!看来我这还是感悟的好,漫谈还差一截子!大道从简,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看禅机禅缘,那是无处不在。如果具体到佛门心性和禅宗,那就有的研究了。
9#
发表于 2017-12-28 09:15 | 只看该作者
修鞋的工作了一天,带着笑意去市场买了颗白菜,回家后熬了一锅烫,全家人吃得热乎乎,这就是禅。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8 09:16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7-12-27 20:01
星云大师最近火到红,不过他讲的那些故事我好像从慧能大师那也看到过。禅意即人心,心定自然静。

还是木门厉害,穿越到唐朝去听禅宗六祖讲故事去了!
星云大师不是最近火,而是佛门禅学从古至今一直是兴盛不衰,最鼎盛时期就是自唐朝贞观开始。85年,曾根据《星云禅话》制作的系列电视节目很是不错,里边容纳了好多的公案故事,只是有些不够详尽而已,后来星云大师又进行了重新修正完善。
中国禅宗共有六祖,从达摩始祖开始,二祖为神光慧可,三祖是僧餐,四祖是道信,五祖为弘忍,六祖就是慧能。自此后禅宗就没有传人,虽然也有人称七祖八祖,那也是禅门各派的相互推崇,但无根据。不过这时玄奘已经西去,从释迦摩尼处取得三藏一十二部大典,佛教达到了鼎盛时期,这大概也是六祖慧能认为无需再以禅宗的方式传承了吧!

点评

少了“是”,禅化的不够。  发表于 2017-12-28 16:11
是“看”,不 “听”噢。  发表于 2017-12-28 16:10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8 09:23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12-27 21:14
来一楠这里听听禅意,让心安宁挺好的。

谢谢小草。我可讲不了禅意。禅者靠的是心性和自身的感悟,而不是文字学说,他们往往规避知识,以自我的心性来感悟生活和处理事情,使其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地!当然了,我是做不到,也就只能以文字来感悟一下禅学与生活之间了关系了!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8 09:25 | 只看该作者
放飞梦想 发表于 2017-12-27 22:12
“禅”就如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事业上,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我们的智 ...

感谢梦想老师的关注支持!
13#
发表于 2017-12-28 09:28 | 只看该作者
在我看来:禅,是高深的东西,是红尘之外的贵族,不是我等所能接触,所能领会。
一句“禅即生活”,一下子把禅拉回到现实里来。只是,回到现实,也只是回到现实,碌碌大千里真正懂得禅者,又有几人?至少,我是不懂的。
14#
发表于 2017-12-28 09: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實 于 2017-12-29 11:17 编辑

         《 感悟 “ 禅即生活 ” 》 一文,是一揇老师根据星云大师的论述,联系生活实际写的一篇杂感。修禅论道历来是统治者的政治工具,暂按下不谈,单说一揇老师的作品,极具文采,文笔流畅,内容翔实,给人以“高山流水,气吞山河”之阅读感受。
        关于“文笔”一词,有人认为文笔只是笼统的泛称,没有具体的、针对性的内在含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古时就有学者主张:“ 有韵偶者为文,无韵散行为笔 ” 。不难看出,这里强调的是一个 “ 韵 ” 字。《 感悟 “ 禅即生活 ” 》 一文,作者就巧妙地运用了 “ 长短句 ” 与 “ 整散句 ” 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使文章呈现出强烈的韵味。
        例如:“世上本无事,庸人自忧之。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静。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与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像这样长短句搭配,不仅使整段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而且读起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
        再如:“佛法讲究机缘,禅,就是机缘。懂得,便无时不禅,无处不禅,无人不禅,无事不禅。不懂,即便说得天花乱坠,也与禅无关。俗话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是这个道理”。 像这样整散句并用,更富于生动活泼的语言效果。
       感谢一揇来江天分享美文,问候辛苦!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8 09:44 | 只看该作者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7-12-27 23:43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个时代人有点矫枉过正,过于功利,所以星云大师才会火,人们需要一点返璞归真的 ...

微风版主说的是,这个时代人有点矫枉过正,过于功利,所以需要回归一下本性来治疗一下。一个时代只有在动荡了一下后才能渐渐看到被蒙蔽的本具内容,这也是佛教禅学自上古五帝开始,一直活跃在大地上的原因。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慧能禅师的见性诗偈,并最终继承五祖衣钵成为六祖。
中国的禅宗是从印度继承过来的,而佛学在中国上古时期就存在了,只是到了先秦时期,才开始了正规化,从西方引进了新名词,就是“禅那”。
印度禅宗从佛陀灵山登台以花示众后,从迦叶初祖开始,共二十八祖,后二十八组达摩来东土,成为中国的禅宗始祖,然后自六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4 11:04 , Processed in 0.45586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