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126|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贾母之琉璃女儿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18 17: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芦汀宿雁 于 2018-1-19 20:52 编辑
                                                                           

   于寒香拂鼻的雪国中,一个身披凫靥裘的女儿,一个抱着红梅的丫鬟,一主一仆亭立,翘首,遥等。
  贾母喜的忙笑道:“你们瞧,这山坡上配上他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象个什么?”众人都笑道:“就象贾母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摇头笑道:“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
  贾母只眼论美——白雪,红梅,一对可人儿,胜却仇十洲《双艳图》!
  次日,贾母“又亲嘱惜春:‘不管冷暖,你只画去……第一要紧把昨日琴儿与丫头梅花照模照样,一笔别错,快快添上。’”
  雪景之美,宝琴之艳,美则誉矣。何以千叮万嘱,一笔不误,泼墨留迹,沁芳千古?
  在红学家视域中,却不乏宏富之论。比如,红梅指代朱明,宝琴隐射郑成功,“抱”犹“保”也……
  一个“白雪红梅”的琉璃世界,喜溺红楼、情痴如我辈,也免不了有翻卷的问号、叹号蝶飞。
  那么,且抛却红学“考证”,无视俗物,排空浊气,返回初心,回归审美。
  于距离的审美中,本着一颗琉璃心,瞻顾,勘探,缕析个中因缘。
  最是繁华过处,洗尽铅华,方显初心。
  诚哉,老祖宗!您爱雪,爱可人儿,爱青春的美好,爱心中之倩影。您以蕙质的审美眼光,打量自然季候,打量大观园众钗。
  因故,贾母之情态,于荣府乃至整个贾氏家族的实权身份,并无违和感。
  琉璃雪国,红光隐约,斯人,斯景,与心中所念之人,笑谈风声,波荡于心,茫茫的诗意有了落点,落红随流水的文本深意便也昭然!
  通览红楼,宝琴,确是一百零八钗中当得起沁芳的女子。
  宝琴,生于富商之家,走遍四山五岳,出过洋,见过大世面,才情过人。父亲生前,将其许给了梅翰林之子。
  她披一斗篷亮相,一出场就惊倒众钗,彰显其艳。
  倒像一把子四根水葱儿……
  据我看,连他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他……
  晴雯评说,探春之论,宝玉急切的宣扬与喜悦之情……无不传递着一个讯号:宝琴之艳,赶超了钗黛一等绝色人物。及至第50回,一幅新靓的立雪图,由贾母之口郑重地托出,可谓是受之无愧。
  贾府,人人都有一双富贵眼。但,居于贾府金字塔顶的贾母,却是个奇葩。
  贾母,有一双审美的眼。不但尚画,也尚诗。
  “芦雪庵即景五言排律联句”一局中,众星托月,那月非他,正是薛宝琴。且读,薛宝琴的《咏红梅花得“花”字韵》: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一首婉约、沉郁又不失浪漫的佳句,却把凄香的梅洁、清艳的雪品,清供于人前,进而将抑压的爱与人权的平等,升提到生命平等的奥义上来,成就“阆苑仙葩”之旨。
  雪琴诗如其人,咏真真女儿国诗,暖香坞的诗迷,可当得起艳冠群芳,不输于争联的湘黛。
  “这件衣裳也只配他穿,别人穿了,实在不配”。史大姑娘话中有话,亦可印证爱之隐衷。
  何况,薛宝琴又像极了一个人——贾元春:对胞弟慈爱,以贤德待人,才选凤藻宫,光耀贾氏家族门楣。
  “宝琴立雪图”,就是元春的姿影、美好的时光回放,怎不勾起老祖母的殷思,故念?如此佳丽,怎不讨老祖宗喜?于是乎,贾母心生补画之念,让惜春“一笔别错”,铭记“活”史。
  贾母,有一双审美的耳朵。
  第四十回中,搭戏台:“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听笛子:却是叫人“拣那曲谱越慢的吹来越好”;唱《寻梦》,也是特地叮嘱(芳官):“只提琴与管萧合,笙笛一概不用”……
  贾母,有享受生活的热情。
  有烤鹿肉的、有赏雪的、有唠嗑儿的、有联诗的,这等闲情雅致,怎能落单了贾母?
  她戏说自己是个老废物,其实,她的心,和姑娘们一样,爱眷生活。
  忽然带着五六个小丫鬟,围了大斗篷,带着灰鼠暖兜,坐着小竹轿,打着青绸油伞,不期而至.....猜谜,打牌,听戏,哪儿热闹奔哪儿,威高雅兴的贾母,岂会辜负良辰美景?
  贾母,有多姿的美感、重情趣的生活艺术。
  游园时,见黛玉的窗纱旧且不协调,吩咐换上“软烟罗”。茜纱薄如蝉翼,映着参差竹影,凝眸一瞅,别有诗情在其中,恰与黛玉的性情服帖。
  贾母吩咐鸳鸯:“你把那石头盆景儿和那架纱桌屏,还有个墨烟冻石鼎,这三样摆在这案上就够了。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也换了。”
  纱桌屏,石头盆景,墨烟冻石鼎,水墨绫帐……替换了宝钗的“青纱幔帐”,依然是素净的,但多了几分欲言又止的热情。
  尚雪,尚画,听曲,尚美……贾母有疼孙辈之心,更有一腔的真趣与雅意。稍加留意,便可明晰之“讲究”,骨子里分明有另一个黛玉或宝玉,也难怪他们同气味,惺惺相惜,能走进对方心里去。
  饯花盛会,操持生日,带刘姥姥逛园子……与人为善,自由行止,怜贫恤老,自爱以爱人,追求诗意日常,就是贾母的生活美学,也是她的处世之道。这般有情味、仁爱琉璃心的长辈,与水作的骨肉之诸钗,自是贴心,乐融,亲缘。
  于寄人篱下的黛玉而言,贾母就是一个知冷知热的外祖母,送药,送钱,换窗纱,嘘寒问暖,吃喝拉撒睡,一切都是妥妥善善的。
  纵有贾母的偏宠,黛玉终没熬过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境遇,病弱的她,来不及践行什么“木石前盟”,生命之火就萎了。偌大的贾府,隐匿着一群出自宝玉骂口的“鱼眼睛”,即由珍珠衰变而成的“死鱼珠子”。红楼中,那一群趋炎附势的异类啊!
  她们没有隔着水听笛声的艺术细胞,也没有博爱、怜香、惜玉的人品,她们有的是一双富贵眼,不待见美,仇视美,戕杀美与善。王夫人撵走晴雯,逼死金川;赵姨娘巫术害人,欺辱方官;王宝善家的撺掇抄检大观园,一桩桩一件件,袒露出一个烈火喷油式败落家族的生命底色。
  贾母寿终,贤德妃薨逝,黛玉夭亡,宝钗“金簪雪里埋”,宝玉“悬崖撒手”,以及贾府家运败落,繁华终结,“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雪,茫茫雪海的白,莹透,清浅,明亮,洗心。曹雪芹写景状物,善用辞格,比如雪景,比如诗词,作为推动情节开展、层进的道具以隐喻书中人物的才华和命运,具有妙不可言的象征和符号意义。总览红楼,关于雪及诗词文赋19处,尤以“立雪图”、“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最是动人,不但素描了众钗的才貌双全,还刻写了贾母的生活美学,既推动了情节的展开,也成为贾府盛极而衰的转捩点。
  后现代的今天,于爱与欲望的竞奔中突围,慢享“鸟惊庭树,影度回廊”的闲适,情织“红消香断有谁怜”的轻愁,安渡“捧心西子玉为魂”的流年时光……长葆一颗琉璃心,隔岸花分一脉香,同余者何人?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1-18 18:40 | 只看该作者
贾母,有一双审美的眼。不但尚画,也尚诗。

读此篇胜读红楼,诠释得详尽。拜读学习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20:56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8-1-18 18:40
贾母,有一双审美的眼。不但尚画,也尚诗。

读此篇胜读红楼,诠释得详尽。拜读学习了!

好久不见,请安。
谢谢你的鼓励。;P
4#
发表于 2018-1-19 00:43 | 只看该作者
同君者,有老鹤啊?
都是红楼的爱好者,都有很深的研究。
某种程度上,林妹妹就是贾母的影子。贾母偏宠,不仅仅是亲情,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契合……
5#
发表于 2018-1-19 09:07 | 只看该作者
读红楼,读得如此之深,佩服。
贾母,在我心目中,是个复合体,既有老顽童的性情,也是老传统(儒家传统)的坚守者。但她绝对是老而不昏的人。
6#
发表于 2018-1-19 09:39 | 只看该作者
看这样的文字,生怕在呼吸间就把它弄碎了。贾母之善,延迟了大观园的衰落。
7#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09:41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8-1-19 00:43
同君者,有老鹤啊?
都是红楼的爱好者,都有很深的研究。
某种程度上,林妹妹就是贾母的影子。贾母偏宠, ...

谢谢水如空,你点醒雁子了。我得再改改
8#
发表于 2018-1-19 10:45 | 只看该作者
深入骨髓了,江天又一红学家闪亮登场
9#
发表于 2018-1-19 11:03 | 只看该作者
然,贾母一走,风刀霜剑严相逼,黛玉的生命之火也就萎了,还遑论什么“木石前盟”。
这句话会不会给人误解,是贾母先于黛玉而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1:10 | 只看该作者
阳光笑靥 发表于 2018-1-19 11:03
然,贾母一走,风刀霜剑严相逼,黛玉的生命之火也就萎了,还遑论什么“木石前盟”。
这句话会不会给人误解 ...

我错了,是黛玉先走,贾母悲痛,加之年岁大了,后一步。谢谢。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1:18 | 只看该作者
阳光笑靥 发表于 2018-1-19 10:45
深入骨髓了,江天又一红学家闪亮登场

谢谢阳光笑靥,雁子还没你读的深与透。谢谢你的提点,否则,雁子闹笑话了。
已修改。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1:20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8-1-19 09:39
看这样的文字,生怕在呼吸间就把它弄碎了。贾母之善,延迟了大观园的衰落。

贾母的宽容与仁善,确然延迟了大观园的衰落,贾府的败亡。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1:21 | 只看该作者
rsjby 发表于 2018-1-19 09:07
读红楼,读得如此之深,佩服。
贾母,在我心目中,是个复合体,既有老顽童的性情,也是老传统(儒家传统) ...

贾母,首先是一位慈肠、热爱生活的人,然后才是传统的维护者。
风雨说的对。
14#
发表于 2018-1-19 11:25 | 只看该作者
芦汀宿雁 发表于 2018-1-19 11:18
谢谢阳光笑靥,雁子还没你读的深与透。谢谢你的提点,否则,雁子闹笑话了。
已修改。

真心欣赏宿雁此文。红楼我只是当热闹看的
15#
发表于 2018-1-19 15:31 | 只看该作者
几天看不到闫老师发文,这心里就惦记着,直痒痒,这回好了,宿雁美文让我这个馋猫大快朵颐,想起茶馆里那唐铁嘴儿了,两大强国供着我,这生活也是没谁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30 23:35 , Processed in 0.074619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